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论《茶馆》中的京味特色1_汉语言文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5-04-27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摘要] 《茶馆》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创作的一部三幕话剧,作品中描写了三个历史时期中国社会变迁状况,以裕泰茶馆为背景,老舍先生结合自身的生活情况,生动勾画出一副北京市井生活与民俗风情的画面,无论是从环境、人物及语言的描写都突出表现了浓郁的地域特色——京味十足,在作者独具视角的描述下鲜活起来,我们在字里行间中皆能感受到作者带给我们的独具特色的文学欣赏,体味这散发文化魅力的笔墨纸香。
[关键词]茶馆 京味 地域文化
《茶馆》故事发生在北京,其间我们可以处处看到京味文化的影子。我们可以看出文学与地域紧密的关系。一个喝茶唠家常的地方,却被作者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
一、《茶馆》的环境京味十足
老舍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创作的环境完全以北京为蓝本,其中的京味力透纸背。先说《茶馆》的政治环境。虽说它是并不长的三幕话剧,但时间跨越了三十年,这三十年变幻了三个朝代,故事最初发生在“戊戌变法”后,之后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最终结束于抗战后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七十多个人物聚焦在茶馆这一固定场所,从谈论谭嗣同到耳语段祺瑞,从军阀混战到民不聊生。在这三个场景中,一方面描绘了北京风俗的变迁,另一方面揭示了三个旧时代的共同特点,政局混乱、是非不分、恶人得势、社会衰退。
北平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政治风云的变幻与政治人物的命运北京人最先感知,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没有一刻离开过政治,所以,北京的政治环境是独有的,人们谈论的话题也是独有的,这“三个时代”更迭的痕迹只有在北京是清晰的,突出的,如果换了全国的任何一个地域,都该另当别论,绝无此效果。作者的伟大就在于把一群小人物放在北京这个当时的“政治心脏”里去描写,以社会大背景为衬布,描绘小人物的诸多命运,让小人物的悲欢随着社会的变迁而律动,虽然场景单一,但人物繁多、关系复杂,故事情节丰富,社会环境中凝聚的京味为戏剧冲突中的所有京味奠定了基础。
《茶馆》自然环境的京味也是不可忽视的。尽管作品中只有简单的交代“屋子高大,摆着长桌与方桌、长凳与小凳,高搭凉棚,棚下有茶座,屋里和凉棚下都有挂鸟笼的地方。······”观看话剧《茶馆》,仅从茶馆的摆设,方桌、长凳、方凳长凳,挂鸟笼的地方这些都应该是北京的茶馆里独有的,如果可以进行延伸的想象与建构,我们马上会把这种摆设与北京的胡同、与蓝砖灰瓦的四合院融为一体,所以说,“茶馆”是京城大环境里的一个小环境,它是应时代和人物而生的。
二、《茶馆》的人物京味十足
说到《茶馆》中的人物必须要论“京味文化”,生活在京都的北京市民,由于长期受到京味文化的影响,他们的气质风度、审美趣味、道德规范,以及有他们的活动所形成的民俗风情都深深打上了京味文化的烙印。
《茶馆》中的人物描写多为要面子、讲排场,固守着传统的礼仪,追求着享乐、舒适的生活。比如作品中人物要面子、讲体面的描写。老北京城里人时代生活在皇帝脚下,受皇帝的恩宠,无形中内心存在着一种自豪感和优越感,在茶馆中最具代表性的任务是松二爷,他是旗人,朝廷按月供给钱和粮,也被人们称为铁杆庄稼,过着相当体面的生活,在第一幕中,时间是一八九八年初秋,康有为、梁启超维新运动失败以后,描写的松二爷是文邹邹的、提着个小黄鸟笼,每天遛完了鸟,到茶馆喝喝茶、聊聊天,生活很体面。在场面上讲大方、好义气。如有一段二德子和常四爷的对话,主要说洋人的事,二德子急了,把一个喝茶的盖碗摔碎,松二爷出来了事说,“盖碗多少钱?我赔!外场人不做老娘们的事!”这一段表现出松二爷大方、讲义气的一面。辛亥革命以后,他沦落到贫困潦倒的地步,穿的很寒酸,和常四爷说:“看见我这身衣裳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可还是提着鸟笼时不时的向熟人炫耀,“你看看、看看,多么体面!一看见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这句话反映出松二爷内心深处仍然充满着要面子、讲排场的一种心态,老北京人的一种心态。
《茶馆》中表现要面子的人物还有逃兵老林和老陈,当了十几年的兵,连半个媳妇都娶不上!觉得很没面子,于是俩人想到了合伙通过刘麻子买妻来满足想过体面生活的愿望。
作品中处处写到礼仪,礼仪既是北京人的风习,又是北京人的气质。《茶馆》中所描写的任务言谈举止充满着一种礼仪和秩序,人物中描写礼仪文化的地方比较突出的两点:一是《茶馆》中人物的相互请安,二德子在茶馆碰到马五爷,立马给马五爷请安,“您在这哪?我可眼拙,没看见您!”,刘麻子给庞太监请安,“喝,我的老爷子!您吉祥!我等您好大半天了!”再有就是茶馆重新开张,松二爷来道喜“王掌柜,您好?太太好?少爷好?生意好?”都是见面请安的话。二是作品中不管是长辈还是同辈,茶客们都相互以“您”、“爷”相称,常四爷对松二爷说:“您能写能算,难道找不到点事做?”,松二爷对宋恩子等人说:“我看见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不能不请安。”茶馆中出现的人物以“爷”相称的有松二爷、常四爷、秦仲义为秦二爷、刘麻子为刘爷、黄胖子为黄爷等。从以上两点表现出老北京人的讲究礼仪,同时也讲究秩序,茶客们潜意识按照这种秩序为人处事,作品中冯五爷的一句“二德子,你威风啊!”二德子立马给冯五爷请安,威风扫地。
《茶馆》中人物描写另一方面京味特色是享乐、精致的生活,说白了就是爱玩,它是老北京人的一种习性,像常四爷、松二爷等茶客们都是爱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后要到茶馆里歇歇腿、喝喝茶,听鸟儿唱歌,谈论着煎熬鸦片烟的最好方法,谁又得到了新出土的玉扇坠或三彩的鼻烟壶,享受着皇城中精致的生活,满足着他们的心理需求。
三、《茶馆》的人物语言京味十足
《茶馆》的人物语言,具有浓郁的北京地方色彩。北京话鸟“儿”化音和轻声,从语音方面来看比较舒缓,语调起伏变化也比较复杂,这是和北京人的生活节奏相一致的。在剧中的这种“儿”化音很多,如“白面儿”、“赶明儿”、“抓早儿”、“干活儿”等等。
京味的语言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又折射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态度与心境。就拿王利发(王掌柜)这个主人公来说在与不同的人交流时,展示出不同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他对难民李三等人说:“别耽误工夫!”“咱们的事,有功夫在研究!”话语中带着强硬与冷漠。他对唐铁嘴之流说:“你混得不错呀!穿上绸子了!”“可是,我这已经住满了人,什么时候有了空房,我准给你留着!”话语中有厌恶但又不得不笑脸相迎。他对大兵、警察、特务会说:“您圣明。”“你多给美言几句,我感恩不尽!”“老总们实在对不起,还没开张,要不然,诸位住在这,一定欢迎!”“您甭看,准保都是靠得住的人!”话语中是在讨好、应付、怕得罪对方。以上几段京味十足的话,把一个精于处事、圆滑世故、又有点小自私的王掌柜刻画的淋漓尽致。
而松二爷的语言又完全体现出另一种人格特征。“看见我这身衣服没有?我还像个人吗?”“可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我饿着,也不能叫鸟儿饿着!”松二爷的游手好闲、懒散无能、不愿自食其力便从语言中被揭示出来。看见二德子等穿的衣服,松二爷说:“我看见您两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不能不请安!”“你说的对!嗻!四爷,走吧!”一个胆小怕事的小人物跃然纸上。
《茶馆》中浓郁的京味语言,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一群鲜活的北京的小人物,不同的小人物说着属于自己的京味语言,展示了不同的性格与命运,这些鲜活的艺术形象生长在“京味文化”的土壤中,《茶馆》像一颗艺术的明珠闪耀在艺术的长河中,老舍先生,这位人民的文学家、艺术家扎根在我们的心中。
参考文献
〔1〕梁实秋,忆老舍〔A〕, 看云集〔M〕1 台北:志文出版社,19741.
〔2〕老舍, 三年写作自述〔J 〕1 抗战文艺,1941 , (7 -1)
〔3〕老舍, 言语与风格〔J〕, 宇宙风,1936 , (31) 1
〔4〕曾广灿、关怀斌, 老舍研究资料(上) [M] . 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85.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