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bajjio
11473 12

[宏观经济学政策] [讨论]中国的巨额财政赤字如何解决 [推广有奖]

  • 2关注
  • 24粉丝

贵宾

蓝色幻想

学术权威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7
论坛币
1443555 个
通用积分
13705.3174
学术水平
136 点
热心指数
155 点
信用等级
90 点
经验
122725 点
帖子
3584
精华
2
在线时间
270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2-6
最后登录
2024-6-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国目前好像总是通过发行长期国债来偿还短期国债,

但是这种措施可以一直持续吗。

也许有一天通过这种渠道就无法筹集到资金了。

通过增发通货会导致恶性通货膨胀,

到时也许就只能增加税收了。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财政赤字 恶性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长期国债 中国目前 讨论 解决 财政赤字 巨额

沙发
ningshen 发表于 2005-11-21 11: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思考的问题,我也想了很久了。

但是问题都可以用来讨论,但是我认为答案是无解的。

鸡脚上炸油了或者在牺牲1代人或者2代人的利益?呵呵,开玩笑的。

使用道具

藤椅
2120040116 发表于 2005-11-21 21: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怎么解决呢?

使用道具

板凳
bajjio 发表于 2005-11-21 22: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2120040116在2005-11-21 21:57:02的发言: 美国的巨额财政赤字怎么解决呢?

美国最近好像采取的是通过增税平衡预算的政策。

使用道具

报纸
chenyi8886 发表于 2005-11-21 23: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象就只能够象现在一样, 牺牲国内的资源去赚外汇顺差拉,

于己, 于人,都是那么的不好...呵呵....困境哟

使用道具

地板
ningshen 发表于 2005-11-22 05: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2120040116在2005-11-21 21:57:02的发言: 怎么解决呢?

这和小布的政策有关系,归根到底就是他的3次大型减税,总的来说他的减税是其到了

良好的效果,美国渡过了经济的困境,而且经济出现了增长,失业率的也出现下跌,

在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财政出现赤子是理所当然的。

在回头看中国,中国的经济不处于萧条期,应该处于鼎盛状态,在经济出现鼎盛状态时

政府出现怎么大的财政赤子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

简单来在说OUTPUT↓=GDP↓ TAX就应该响应↓。为了推动经济复苏政府加大财政

支出,必然造成财政赤子,所以说美国的财政赤子和中国的财政赤字不能同理而论的!!!!

使用道具

7
醉舞红尘 发表于 2005-11-22 09:1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思考中.

使用道具

8
蓝星 发表于 2005-11-22 09: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看主要是靠债券和增发货币来解决。

使用道具

9
ningshen 发表于 2005-11-22 11: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bajjio在2005-11-21 22:17:27的发言:

美国最近好像采取的是通过增税平衡预算的政策。

美国不可能现在增加税收,也不能增加税收,

这是经济周期现象,非常正常,如果现在马上就加大税收,小布的政策就前功尽弃了。

如果真的增加税收也只会最终落到我们出口产品上。

使用道具

10
bajjio 发表于 2005-11-22 16: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蓝星在2005-11-22 9:28:18的发言:

我看主要是靠债券和增发货币来解决。

发行债券不行,

正如中国一开始靠发行短期央行票据对冲外汇占款。

到后来要依靠发行长期央行票据来还清短期票据的欠款。

不仅发现解决不了问题。

而且还导致最终可能有更严重通货膨胀状态的发生。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3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