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jqq
2929 12

[转帖]美专家:中国人最大愿望是做稳奴才 [推广有奖]

11
liqihang 发表于 2008-6-5 22: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hjqq在2006-8-16 20:19:00的发言:

中国人更缺乏诚信是毋庸讳言的,不必归咎于市场经济。但中国人缺乏诚信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是中国人缺乏是非观的表象。鲁迅在《呐喊·自序》中将中国人的国民性总结为“愚弱”,即愚蠢与懦弱,愚蠢是因为没有是非标准,懦弱则是因为不敢为是非而抗争。    

美籍华裔历史学家孙隆基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将中国文化分为政治的表层结构与文化的深层结构,中国人对个人观念、身心态度、公私利益、家国关系等根本问题的认识都沉淀在这种深层结构中。孙隆基认为,中国人没有世俗生活之外的“超越意识”,缺乏“终极关怀”,一切以“身”的安顿为依归,造成“有一口饭吃就行”的极端世俗化的人生态度。因为缺乏宗教对精神的提升,加之长期处于食不果腹甚至朝不保夕的处境中,中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鲁迅所说的“但求做稳奴才”。    

中国传统文化没有“超越意识”,尤以儒家为最,孔子就说:“未知生,焉知死。”这种彻底的“现实主义”是导致中国文化重“身”不重“心”的深层原因。而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专制主义的强政府更与儒家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由此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缺乏是非从而缺乏诚信的深层原因。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儒家文化应该全盘抛弃。任何一种文化都有优劣,中国历来也有很多讲诚信的人,儒家文化中未尝没有对诚信的提倡,未尝不重视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但只是在与君主专制结合或者被君主专制利用之后,这些积极的方面难以发挥,它消极的方面更容易影响广大的社会群体。因此,我们完全可以扬长避短,取其精华而弃其糟粕。诚然,儒家文化中有不利于发展市场经济的因素,但这不意味着不能将儒家文化转换到现代社会的信用体系中去,关键是看如何取舍。将儒家文化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以为二者水火不容,是不能成立的。    

几点看法:

1、我认为您对孙隆基的《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中的一些理解是您自己的看法,尤其在运用他的观点上。

我也曾认真的读过这本书,我认为他的重点在于中国人性对中国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中的影响,

而对非政治或经济制度的影响。而且他过多的采用了唯心的哲学思路,得出一些很令人无奈的结论。

2、我认为您对儒家和政权融合的后果分析是正确的,但过程有问题。(这个话讲起来就长了。)

3、任何现实社会都是复杂的,想用一个“本原”来解释所有问题一般不能成功,而且会进入自我证明的循环。

4、我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很迫切,但最好不要用西方人的视角来解释,也不要用“呐喊”式的方式进行解释。

这只会导致争吵和冲动。

5、我很希望能和您更深入的讨论这个问题,如果有可能,望回复。

过去的我是我,将来的我也是我,就是不知道,现在的我是不是我?^_^

使用道具

12
typ007 发表于 2008-6-6 07: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需要反思。

使用道具

13
wxmit 发表于 2008-6-15 09: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一定得道理,巨大的社会不公存在,制度得缺陷,形成的民族劣根性,而且中国历来形成的高压政策,确实压制了人民

社会是不公平,要想改变这个世界就必须的先适应这个社会,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难以独善其身,也很难做到兼济天下。只能虚伪的在社会上生存,明知道有些事情会是荼毒心灵的,但是往往见怪不怪,变得冷漠而自私了。我们往往会问要是是我怎么办?但是别人总归是别人,谁也不能保证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