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UANGZHI700626
2950 6

[同题讨论] 《软科学》二轮外审遇到歪专家,对这个期刊太失望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本科生

5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245 个
通用积分
9.375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33 点
帖子
16
精华
0
在线时间
18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7-12-8
最后登录
2024-4-1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19年投过《软科学》,印象挺好的,但是这次投稿经历真的让人对这个期刊发生360度转变……2012年7月19日投稿,2021年9雨月10日第一次外审结果回来,意见很中肯,看得出是看懂了我的文章的,9月21日修改上传,24日送第二次外审,预计10月24日完成第二次外审,直到11月9号才审完,超期16天。返回结果有6条
       1. 论文题目是“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中国劳动收入水平与差距的效应分析”,但论文中内容是“深入探析人工智能影响劳动收入的作用机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人工智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此,明显文不对题;
       2. 本文数据只更新至2017年,目前为2021年,数据不能反映近年来我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情况;
       3. 表2中没有说明L.Ai和L2.Ai的含义,得到“人工智能对劳动收入水平的影响具有持续性”的依据是什么?
       4. 论文中文献的引用方式不正确且混乱,例如(Lankisch,2017 [13];王林辉,2020 [14]),Berger et al.(2016)[18]
       5. 文中未对重要的变量进行解释,如公式1中的Y;
       6. 存在错别字,如“在导人初期”。
  其中,问题1中劳动收入包括收入水平和差距,引言明确界定了人工智能本质就是一种技术创新,我严重怀疑他根本没看。问题2关于数据的问题可以再更新。问题3在文章中有介绍,也有具体说明。问题4文献编号是根据前面的编号来编的,后面有重复引用,因此后面看起来不连续。问题5明确说明了公式1为生产函数。
非常离谱的意见,严重怀疑,这个歪专家根本没看,看到快到提交时间了随便糊弄一下,要么就是让学生看的,而且这个学生水平还非常low!我不知道为什么《软科学》会用这样的审稿人,这么不负责任,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如果没有这份能力和耐心,就不要吃着碗饭!!请保留对学者最起码对尊重,大家都不容易!!!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软科学 Berger 第一次外审 人工智能 收入水平

沙发
慕容绿叶 发表于 2021-11-26 09:42: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期刊现在很慢了,比较坑,动不动审稿四五个月,甚至六七个月,有时候专家之间的分歧也很大,以后慎投

使用道具

藤椅
楚天江南客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21-11-26 16:29: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专家分歧大,也是社科的弊病,大家的标准不一样!

使用道具

板凳
nimenhaihaoma 发表于 2021-12-3 11:40: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在也有错别字

使用道具

报纸
不啻天地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21-12-13 22:58: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第二个返回是通过还是没通过啊,要是通过了那岂不是很好改

使用道具

地板
xuanke12 发表于 2022-5-13 17:06: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比较认同楼主的意见,这个杂志的外审专家水平真是不敢恭维。我之前投稿这个杂志也是碰到过一回,第一轮意见很好,给您感觉肯定没问题了,第二轮外审没想到和人家第一轮外审的意见截然相反或者说自相矛盾,不知道这个杂志外审专家怎么请的。另外楼主所说的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就是现在这些个所谓的外审专家基本就是让学生来审稿的,我身边就有这种例子,这些所谓的专家一旦接到审稿任务,就直接给学生分派,甚至直接派给刚刚硕士一年级,或者博士一年级啥都不懂的人去审稿,审稿水平可见一斑。

使用道具

7
赵安豆 发表于 2024-5-3 08:33: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面对这样的外审意见,确实让人感到挫折和失望,尤其是当你对自己的工作有信心时。然而,这也是学术发表过程中常见的挑战之一。在处理这类情况时,有几个步骤可以采取:

1. **保持冷静和客观**:首先,尽管感到失望是正常的,但试图从客观的角度去理解审稿人的意见是很重要的。审稿人的工作是帮助提高文章的质量,即便他们的意见可能显得苛刻或不公。

2. **细致分析审稿意见**:详细阅读审稿意见,并试图理解审稿人提出批评的具体原因。是否存在误解?是不是有部分内容确实没有解释清楚?对于每一条意见,考虑你可以如何回应,无论是通过修改文章,还是通过解释来阐明你的观点。

3. **准备回应信**:准备一封详细的回应信,针对每一条审稿意见给出你的回应。如果你同意审稿人的建议,说明你会如何修改文章。如果你不同意,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你的立场。对于数据更新这一点,如果有可能,更新数据;如果不行,解释为什么使用现有的数据集仍然是合理的。

4. **寻求建议**:如果可能,向导师或同行寻求意见。他们可能会提供不同的视角,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审稿意见和如何应对。

5. **修订文章**:根据审稿意见和你的回应计划对文章进行修订。确保所有的更改都是有根据的,并且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些更改会提高文章的质量。

6. **保持耐心和坚持**:学术出版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经常伴随着挑战和反复。保持耐心,坚持你的研究,不要因为审稿过程中的挫折而放弃。

记住,每一次的审稿意见都是让你的研究和文章变得更好的机会。利用这个机会提高你的工作,即使过程可能充满挑战。

此文本由CAIE学术大模型生成,添加下方二维码,优先体验功能试用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2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