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陈才天
459 2

[学术哲学] 第7章 : 物象加工假设理论 [推广有奖]

  • 5关注
  • 84粉丝

svip3

学术权威

95%

(VIP/贵宾)五级

6%

威望
1
论坛币
81229 个
通用积分
3822.1720
学术水平
1301 点
热心指数
1219 点
信用等级
828 点
经验
275436 点
帖子
10476
精华
0
在线时间
527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1
最后登录
2024-5-3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物象加工理论,突破了认知心理神经科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局限性。它结束了语义信息论模式。并且为确立语义物象假设、物象思维假设和物象知识假设的理论奠定了逻辑基础。是语义学的革命。

前瞻性:认为信息加工是感受器(如视网膜)神经系统的功能,各个皮层区神经细胞接收不同性质信息进行物象加工并储存记忆。使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贴近了人的认知心理体验。


各个心理学科及认知神经科学,都是主张大脑神经系信息加工的理论规范。它们将大脑神经细胞划分为三种类型的功能,即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等。中间神经元只是传递信息的功能。本书认为大脑的信息加工是在各个感觉器官及神经通路阶段完成的。在大脑各个功能区神经元系统功能是进行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这个假设是基于人的认知心理体验的状态。以及无数的人的认知心理体验的事实观察得出的结论。

国内外各个心理学科研究机构普遍采用PET和fMRI,BOLD等设备观测产生的脑神经放电表征、定位表征和分布式表征,并不能呈现脑神经细胞的“信息加工”所形成的记忆思维的内容。所以,物象思维技术的物象加工理论,突破了认知心理神经科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局限性。实现从“信息加工”向“物象加工”转变的技术革命。认为信息加工是感受器即感觉神经元的功能。当不同类型信息传递到各个不同功能脑区的神经细胞进行物象加工并储存记忆。这样,结束了语义信息论模式。并且为确立语义物象理论、物象知识论和物象思维理论奠定了逻辑基础。

物象思维技术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成绩差异与视觉信息和听觉信息接受(感觉神经元)能力无关;脑神经放电表征并不能区分不同语种的语音与文字符号差异。这类情况表明,各个脑区神经细胞(中间神经元)功能是物象加工,而不是信息加工。并且,通过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世界事物的心理过程表明,语义对象的信息不在读者感官阈值范围内,是语义物象属性发挥认知心理作用。



比如,一个班有30名学生,她们的视力都是正常阈值范围。但是学习成绩并不一致的好或差。究其原因只能推论想到学生各人语音物象加工能力或文字物象加工能力的差异。或者是语义物象加工能力的差异。正是这三种物象加工能力差异证明了通常所说各个学生智力差异。语义物象加工能力差异,主要表现在有的学生偏学科成绩差异。有的学生物理成绩优异,有的学生语文成绩优秀,有的学生数学成绩优势。

本章简要讨论感觉的、知觉的、注意的、智力的、记忆的物象加工,以及这些加工过程的物象心理特征。讨论主要采用心理学实验证据和认知心理学模型、假说等理论证据。心理学实验是用科学实验方法,对物理刺激反应的心理过程进行客观和量化分析研究。心理实验材料主要有工具、图片、图形材料、模型、无意义符号的辨认、识别和操作等。实验材料物理刺激感觉系统,经历知觉、注意、智力、记忆等心理加工,在意识中形成直观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即物象。因此,心理实验的实质就是物象加工的心理过程。物象是认知事物的心理样态,也是知识的一种心理内部表征。物象形成有一个心理加工的过程。心理学引进电子计算机科学的“信息加工”概念,把心理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过程。所以有了感觉信息加工、知觉信息加工等理论。但是,物象理论认为,信息加工是感觉加工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并且信息加工在该阶段结束。知觉以上加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物象加工。物象加工分为有物理信息的物象加工与无物理信息的物象加工。前者是感觉信息基础上的知觉加工,后者是无感觉信息的智力加工。

事实上,在量子层级仍是看不到“信息”是什么样子的物质体。正如科学家常说的那样,“信息”是一种类型的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的东西。但是在我看来,“信息”则是一种决定某种类事物性能、性质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所以,各个功能脑区神经元系统是进行物象加工的假设,比较信息加工更加符合人的认知心理体验。为了将脑电表征的研究与丰富的心理表征的内容衔接起来,物象思维技术应运而生。

关于感觉的、知觉的、注意的、智力的、记忆的物象加工理论,极大丰富了思维内容,强有力地阐释了人类思维的心理表征的复杂性,以及思维内容与复杂的世界事物的耦合性联系。

应该指出,物象加工都是具有物象思维活动的特征、性质,或者是物象加工是物象思维的基础性条件,或者说物象加工是物象思维的要素、成分。物象思维将在第8章讨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心理学实验 计算机科学 学习成绩差 电子计算机 认知心理学

沙发
三江鸿 发表于 2022-12-4 19:47: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点个赞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陈才天 发表于 2024-4-29 16:20: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物象加工理论,突破了认知心理神经科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局限性。它结束了语义信息论模式。并且为确立语义物象假设、物象思维假设和物象知识假设的理论奠定了逻辑基础。是语义学的革命。
前瞻性:认为信息加工是感受器(如视网膜)神经系统的功能,各个皮层区神经细胞接收不同性质信息进行物象加工并储存记忆。使认知神经科学理论贴近了人的认知心理体验。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