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资料狂人
5795 28

[黄隽] 黄隽(金融学、商业银行)9月4日在线访谈 [推广有奖]

21
young9527 发表于 2012-9-4 14:57: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您好,黄老师。请问您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趋势有什么看法么?特别是息差收窄的情况下,城市商业银行如何突围呢?谢谢

使用道具

22
huangjuan01 发表于 2012-9-4 15:30: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9-3 16:52
坛友tony2008:
黄老师您好!
请问今后外汇占款趋势性下降的情况下,银行的存贷比还有存在的必要吗,其对 ...
目前,监管部门要求存贷比不得超过75%。我个人认为,虽然这个指标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银行保证充足的流动性,也就是安全性,还是有必要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商业银行传统的业务主要是存贷款和结算业务,将存贷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也有利于银行将更多的资产用到非利息收入等新兴业务中去,有利于资产多样化配置。
就这个存贷比这个指标来说,下一步需要进一步改革,引入巴塞尔委员会新提出的流动性监管指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资金比例,这样的监管会更科学。
关于外汇占款下降对货币发行产生了影响,从这个角度是否考虑取消存贷比的要求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的出口越来越好,而强制结汇的外汇管理制度使人民币的长期、大量的被迫发行,已经持续了很多年了。去年下半年外汇占款开始出现下降的情况,而且热钱也开始流出,这确实直接影响到原有的货币发行的模式。要维持货币增长,主要得依靠“贷款创造货币”了。放松存贷比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更高的货币乘数支持货币发行。
但是,我个人认为,目前放松存贷比管理对货币发行的作用不大。
第一,从基础货币来看,目前中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准备金都不低,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储备并不少。如果到了枯竭的地步,放松存贷比也许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目前没有到这个地步。
第二,由于今年经济形势不好,表现在企业利润下滑明显,实体经济对贷款的需求萎缩,银行贷款需求疲弱。所以,现在不是货币供给问题,而是需求问题。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资料狂人 + 3 + 3 欢迎黄老师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3  热心指数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23
huangjuan01 发表于 2012-9-4 15:44: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9-3 16:52
坛友sdczxyxq:
黄老师,您好,
最近中国经济不景气,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导致银行业业务萧条,冲击最大的 ...
2009年的4万亿强刺激计划,大量银行的资金流向地方ZF融资平台,而地方ZF资金有限,造成了银行风险较大。这两年,国家对地方ZF的融资要求和管理很严,商业银行对地方ZF融资平台的基本基调是降旧控新。也就是说,对地方ZF的融资门槛提高很多。因此银行应该不会成为这一轮经济刺激的急先锋。
地反版的经济刺激计划的资金来源主要渠道有:(1)民间资本。但是需要地方ZF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投资回报作为条件。(2)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新兴的金融创新工具或渠道。例如,已经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在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推出了资产证券化产品,凭借支持资产未来收入能力获得融资。
因此不会出现地方银行的倒闭潮。

使用道具

24
huangjuan01 发表于 2012-9-4 15:57: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资料狂人 发表于 2012-9-3 16:53
坛友yuwei315513:
你好黄老师,我想咨询你关于商业银行安全的问题!您认为目前商业银行安全最大的隐患是什 ...
我认为商业银行安全最大的隐患是风险责任制的缺失,银行不是真正的市场主体。
虽然2003年开始的四大国有银行的改革使中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程度整体上了一个台阶。但是2009年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我们看到各银行不顾风险、不计成本地大量贷款,国有控股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主导的信贷膨胀表明,ZF在投资和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中仍然具有绝对的影响,银行只是ZF产业政策的工具。银行业要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任重而道远。
对于大银行,我们不必担心它们会破产。因为大银行出现问题,ZF一定会救助。因为让大银行倒闭所带来的经济、社会成本远远高于ZF救助的成本。但是小银行,ZF大多不会救。这也是国际惯例。所以,伴随着中国的小银行越来越多,中国需要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来保护存款人的存款。还有金融机构的破产一定是有下家接管的,这是金融机构的特殊性所在。

使用道具

25
huangjuan01 发表于 2012-9-4 16:12: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723638461 发表于 2012-9-3 18:40
黄老师好,
对于中国农村金融未来的发展,您有何高见呢?
今年暑假7-8月份,我去黑龙江、吉林、江苏、山东等地,专门考察了农村中小银行机构。
我有以下体会和你分享:
1、三农的市场很大:最近几年,一些大银行离开了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成为农村的主力军。三农金融服务风险大、成本高,这是劣势。但是农村市场很大,而且农村很需要金融服务。扎根于农村的新成立的村镇银行,只要经营得当,许多第一年就有几百万的盈利。再加上这几年国家对农村有很多扶持的政策,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许多农村信用社亏损了很多年,但是2008年以后,许多信用社转亏为盈。
2、我主张农村金融机构以小银行为主。目前真正在农村给农民贷款的主要是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和一些邮储银行。我认为未来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一是将农村信用社转制为农村商业银行,监管部门需要限制农村商业银行进城,让它们专心为三农服务。二是村镇银行,政策不允许村镇银行跨区域调拨资金。

使用道具

26
huangjuan01 发表于 2012-9-4 16:29: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jhyisd 发表于 2012-9-3 19:09
黄老师:
    你好,我本身在商业银行从事信贷工作,自己从工作中感受到几个问题
1.人民币这几年以来,一 ...
先谈谈对第一个问题的看法:其实许多改革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的。我们没有必要等到哪个改完再改另一个。完全可以同时进行。
关于第二个问题:
企业的利润流向银行,使得中小企业苦不堪言。我认为主要还是商业银行市场竞争不够造成的。虽然四大银行的集中度在降低,竞争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其速度与前些年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相比慢很多。低成本存款利率的管制,较高幅度的贷款利率浮动权,银行准入高门槛,民间金融严格控制和严重压抑,这些政策因素使银行处于一个相对垄断的经营环境中。消费者和银行的地位不平等,市场竞争不足使得银行拥有绝对的定价权,消费者难以维护自身的权益。其结果是银行随意抬高贷款和收费价格,客户只能被动无奈地接受。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利差和新增加的手续费的双重驱动,形成了中国银行业的高利润源泉。
利率市场化和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会形成银行的倒闭潮。因为,中国银行的产品和服务远远落后于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中国的银行市场太多没有被开发,老百姓的金融服务还差的很远,银行的盈利空间还有很大潜力没有被挖掘出来。
关于银行业的市场结构问题,纵观世界各国,我们发现绝大多数国家商业银行的市场结构是:五大银行占据着市场约50%的份额,其余是众多的中小银行分割剩余的50%的市场份额。这是由银行的特点来决定的。因为银行对稳定的特殊要求,不可能变成一个成千上万家小银行完全竞争的局面,因为这样社会经济风险很大。银行业既需要大银行作为稳定器,又需要小银行的充分竞争。

使用道具

27
huangjuan01 发表于 2012-9-4 16:32: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时间过的真快,管理员给我限定的时间是1-1.5小时,马上就要到了。
抱歉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有一些问题没来得及回答。
很开心和大家交流和沟通。
谢谢大家的提问和关注!

使用道具

28
资料狂人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9-4 16:56: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uangjuan01 发表于 2012-9-4 16:32
时间过的真快,管理员给我限定的时间是1-1.5小时,马上就要到了。
抱歉由于时间的原因,还有一些问题没来得 ...
感谢黄老师热心专业耐心地解答,祝您工作顺利,开心幸福:)

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望持续关注学者访谈。


使用道具

29
10jr2232杨艳 发表于 2012-9-7 21:58: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