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nowandwolf
2186 2

[其他] [原创]日本印象——大武健一郎讲座有感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大专生

8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106 个
通用积分
4.2294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565 点
帖子
74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17
最后登录
2017-6-2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日本印象——大武健一郎讲座有感

今天,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在MBA教育中心的会议室,我们听了一位来自日本可以说是财税前辈的大武健一教授的讲座。他从事日本的财政税收工作多年,担任过某财政局长,财政厅长……等等,他身居要职,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方面都是有着很深的造诣和经验的。而我之所以参加这个讲座,一半的原因是此课题有涉及我的专业领域,另一方面那便是我想来听听大教授讲标准的日语。

说来这里,我便想先提一下关于英语和日韩语言文化的几点看法。

先从英语说起,英语是我们所学习的第一门非母语言。但是,英语文化的国家主要是欧美地区,而这些地区属于基督文化的范畴,是所谓的西方。在国外,若果不是有很坚实的物质基础与人脉关系,个人的发展便会受到极大的局限,这不象在国内有许多我们所熟知的各类网络关系。古话说,本性难移。更何况是改变个人的文化习惯呢?有机会去西方国家的话,首先得先学习西方的文化,西方文化完全不同于东方,甚至系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亦然。从自身客观条件考虑,我觉得更改自己的文化习惯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这里,忽然想到和一个同学谈及芬兰财政制度的时候,她问我是不是很喜欢北欧国家,想去北欧留学、工作之类的。其实,我只是想表达自己对芬兰这个全世界最强经济体之一的兴趣,仅此而已。其他西方国家,除了美国,我是想都没敢去想的,而美国对我来说,亦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国度。

再谈到日本,这是一个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情愫曼妙的国度。菊花与刀是这个国家的象征,亦象征着一个浪漫与暴力的矛盾混合体。每当谈及日本的时候,身边一些人总会是咬牙切齿、深恶痛疾的。我认为,这样完全没有必要,但并不代表我是一个哈日青年。我只是觉得,与其咬牙切齿、深恶痛疾都不如默默做事,用来提升自己个人的能力,提升整个民族的实力。

要战胜,首先必先学会接受。日本的经济实力比我们国家的强得多,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小泉政府不承认抗日战争、并一意孤行地参拜靖国神社,这亦是一个共睹的事实。但不管从哪个角度去考虑,我们都应该保持一个理性的心态对待中日的关系问题,其他的任何冲动则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我们在向有关方面控诉的同时,最重要的就是借鉴一切外力与内力促进经济的发展。这样的话,与其学习西方各国的经验,倒不如将目光放在日本这几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日本作为中国的一个邻国,亦同属于地球的东方版块。虽说整体实力要比我们国家强大些许,但它的文化底蕴亦相差不远。所以,我觉得同日本人打交道是不可少的,光会英语是不够的,学习日语很有必要。

此外,韩语亦是亚洲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它在上个世纪末期成为亚洲的四小龙之一,经济经验极为丰富,而现在的三星、LG等知名品牌也早打进了中国的市场,影响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尤其,韩国的文化产业,也正在同日本的文化产业一起冲击着中国的文化产业市场。所以,韩语亦应当作为我们所熟知的一门非母语言来了解。

以上就是我对语言文化的一些看法。

最后,我想有必要对自己语言文化的看法作一个总结。

常说地球村,不过就是表达一个地球正在步入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从新航路开辟至今,这个过程重来没有间断过,就象纪录片《大国崛起》所讲述的一样。虽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现在的世界却失却再次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原因亦是上述的那个过程。经济愈是连成一体,战争愈是不可能爆发了。二战后,世界经历一个两极格局向多极格局演变的过程。美国、日本、欧洲一直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随着改革开放,中国亦跟上世界经济的脚步,并在逐渐实现和平崛起。除中国外,还有亚洲的几个国家,如印度。

很多专家学者都指出,世界正在实现一个经济中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的过程。所谓的亚洲,主要是的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这些地区,也不过就是中国(包括香港和台湾)、日本、印度、韩国、新加坡等等几个国家而已。当此阶段,我们亦不必要远赴重洋,改变自己的东方文化去接受西方文化。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可以说一项必要的技能。而学习日韩语言,考虑的是亚洲经济的一体化。从现在开始,过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我想我们看待问题都应该将中国的发展同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关起门来搞建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要学会站在一个广阔而开放的角度来思考经济发展的问题。

这样的话,我觉得语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媒介。

回到讲座上来——

我和川哥大概是三点十五左右到的会议室,进去的时候人很少,差不多就葛书记、李燕/杨华老师等人。我们坐在第三排的正中间。很巧合的是,坐在我们前面的是一个MBA教育中心的学生,与其说是学生倒不如说是一个企业派进学校深造的员工。他是一个日本人,很儒雅幽默的年轻人,穿着西服,大概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来中国只有十个月。我、川哥、JW通过他谈得很不错的才学了几个月的汉语外加上片字英语单词作些简单的交流。原来,他来自日本的横滨,在日本著名的大型企业三菱工作。(当时,我想到的是二战时候日本的军事工业。)

谈着,大教授便进场来,然后讲座便开始了。讲座的主题是“复式簿记与日本的申报纳税”,形式是由大教授主讲,杨华老师作翻译。演讲的提纲如下:1、欧洲复式簿记的产生;2、日本簿式的发展过程;3、日本的所得税;4、近年来的状况。

教授将本次讲座的重点,放在日本的农业税制方面。

在日本,复式簿记同农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岛国,农业的基础薄弱,所以,政府对日本的农业一直采用保护扶持的政策。政府通过农机补助等一系列措施企图促进日本农业的发展,但却正是由于政府的这种政策,日本的农业反而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于是,政府便对农业也导入复式簿记及申报纳税。当时,日本未普及复式簿记的有两个领域,一是文艺界、另一个便是农业。政府企图通过复式簿记,让本国的农民自己记账,知道自己资金的来源与流向,明晰自己的生产与经营状况,从而提高农民的经营意识,使得自己的生产与经营更有效率。

日本对导入复式簿记和申报纳税在农业方面的推广和普及,主要采取的是以下两个方面的措施:1、政府通过农林水产部门的支撑,采取农业指导员制度,对农民进行复式簿记的教育或代替农民进行簿记,除此之外,还提供必要的科学知识和经营方式的指导。2、通过民间组织,如“绿色申报会”等农业协会,对复式簿记的推广和普及——这是战后日本兴起的爱国运动中自发组成的一些组织。在这时,大教授说到这样的一句话“和平年代的爱国运动,是促进经济发展,为国家的财政作出贡献”。

但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政府对农业的课税并非为了财政收入,而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大教授提到三邢县和冈山县的例子,前者盛产樱桃,曾经反对引进美国的樱桃,但后来反而高价出口至美国;后者盛产葡萄,亦通过复式簿记让农民明白如何生产附加价值,如今因葡萄而出名。

总之一句话,复式簿记和申报纳税同日本农业的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另外,大教授还提到商业方面的复式簿记和申报纳税的推广与普及。

一些对日本经济有所了解的人,应该对大教授的这个说法不会很陌生。那就是,日本的大型跨国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很出名,但是,对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则是日本的中小企业。从财政方面来看,占日本经济3%的大型企业的税收是日本的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部分;但是从就业的角度来看,剩下占日本经济97%的中小型企业则吸纳的80%的劳动力,这对日本的就业亦是对日本的社会稳定作出巨大的贡献。

战后的日本经济经历从遭受重创的复苏时期,创造“日本经济”的繁荣时期,受到石油危机的经济滑坡,到后来的“经济泡沫”及长时期的衰退与萧条。日本一开始对复式簿记和申报纳税的普及率也并不高,一方面日本初期每年的通货膨胀极其严重,另一方面税理师的人数不够,类似中国会计人才匮乏的现状。但是,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日本也从50年代无复式簿记的状态达到现在很普及的状态,这亦得益于日本政府本身和民间组织共同努力的结果。

他亦指出以下三点——

在中国总体经济问题分析上,大教授说道,中国现在大部分的财政主要是由外资支撑,政府应该从雇佣和吸纳就业的角度着力扶持与发展本国的中小企业。在新的会计准则的指导下,中国要实现企业的推定纳税向申报纳税的转变,否则将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企业没有很好的发展,国家的财政也将得不到有力的支撑。

在中国农民阶层复式簿记的普及问题上,大教授建议中国借鉴日本的农业指导员制度和农业协会的作用,并且提出农村与大学生之间的合作。这让我想到大学生开展的各种支教与支农活动。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与社会和谐、区域发展、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等一系列经济问题紧密相连。

在回答外企避税问题的时候,大教授强调,这是亚洲乃至其他欧美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的外企税收,出现下面两种情况:两国重复课税,两国都不课税。在解决的方法上,各国国税系统都很友好地在积极合作,并指出事前确认制度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这需要极大的人才作出支撑,而这样的人才中国还处于逐渐培养的状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4-29 11:53:43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 中国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 经济发展 日本 印象 武健 郎讲座 原创

沙发
花心筒 发表于 2007-4-28 22: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非常同意楼主关于日本的看法那一段

使用道具

藤椅
snowandwolf 发表于 2007-5-5 13: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日本不光是经济方面的问题,其他方面的问题也很值得研究.日本是我们的邻国,客观地看待日本是理性的一部分.只有认识才能够超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