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1874 0

[张建平] 人口学需要走出认知误区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8粉丝

贵宾

大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9357 个
通用积分
10574.8512
学术水平
1474 点
热心指数
1318 点
信用等级
987 点
经验
129418 点
帖子
12244
精华
12
在线时间
25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23-10-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人口学认为人口年龄结构应该呈现金字塔形状才正常。
  要描述一个金字塔三角形(即等边三角形。这纯粹是一种人为选择的描述方式,也可以做成直角三角形或其他图形)有两个基本参数,一个是底边的长度,一个是高度。人口金字塔的高度,代表人类的平均寿命,而底边的长度,则表示新生人口的多少。三角形的面积则表示人口总量。而腰边的斜率(倾斜程度)代表着人口年龄结构,斜率越大,老龄人口所占比例就越大,反之亦然。当然,腰边的斜率,同样代表着生育率,生育率越高,腰边越缓,生育率越低则腰边越陡。
  在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人类时代,人类要想生存,就必须保持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的稳定和增长,这种要求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就是增加金字塔底边的长度并且增加的速度要保持斜边的斜度不能减少,即增加生育率。
  但随着人类的发展,智力地方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个体的劳动技能日益提高,而且劳动性质日益归向其本质,即脑力劳动,从而可工作年龄随之延长。也就是说劳动年龄人口的总量实际上是扩大了。现在的劳动人口的减少,实际上是在寿命延长但对劳动年龄的界定依然停留在以往的法律界定的基础之上的结果,并不是从生物学角度得到的劳动人口的真正减少。
  西方国家逐步从法律角度调整对劳动年龄的界定,实际上是对这个问题的修正。
  实际上,劳动年龄的增加,并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也就是说,不仅仅向老龄方向扩展,而且由于科技发展使得体力劳动日趋简单化和“傻瓜化”,过去需要长期培训获得的劳动技能,现在可以让没有多少知识的年轻人口来完成。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发展,以及大量的被称作体力劳动的部分工作被机器所取代,人类对劳动人口的需求实际上是减少的,这个趋势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就呈现出来了。一方面是对劳动力人口需求的减少,一方面是劳动年龄人口的供给的增加,两者叠加的结果就是全球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化走势的原因。
  所以,人口学应该与时俱进。至少现在应该对金字塔的斜率加以修正,而不是固守以体力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时代得到的塔形。
  世代更替问题。随着人口寿命的普遍延长,过去是三十而立,现在不到五十都可以叫做是青年才俊,从过去的“人活七十古来稀”到现在的“七八九十满街走,百岁寿星不稀有”。生物学的规律是,世代更替越快的物种等级越是低级,人类通过智力的发展成功登顶食物链顶峰,并且有效地实现了寿命的延长,而且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人均寿命还有延长的空间。
  金字塔高度的增加,就是所谓的长寿化现象,是人类生存能力发展的标志,不是被炒作的所谓的问题。如果高度增加导致斜率也增加了,就是所谓老龄化现象了。长寿是人人所愿,如果要想长寿,同时又不产生腰边斜率增加的老龄化现象,唯一的办法就是扩大底边的长度,从而使得斜边变缓,也就是扩大生育率。而高度和底边的同时增长,也就是三角形面积的扩大,即人口的增长。
  人口学一直认为人口的年龄分布应该是一个三角形结构。关于这个三角形的斜率问题,联合国有一个指标,就是大家说知道的老龄化率指标。但关于三角形的面积即人口总量却只有定性的看法,而且观点左右相异,一直难以统一定量。没有人能够论证出地球上到底应该有多少人口。联合国还有个“世界人口警示钟”,它表明了人类社会当前对自身数量的基本认识是人口太多而不是缺少人口。
  总体人口的扩大化导致当今的人口与资源的矛盾扩大。种群数量与资源的矛盾自有生物以来就存在,但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远不是地广人稀的历史时期的状况。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还有别于其它物种与资源的矛盾。其它物种对资源的需求是物种适应环境,所谓适者生存。其需求的性质基本上限定在生存必要需求方面。而人类对资源的需求却不同。因为人类的智力发展,人类是一种有着高度精神需求的生物,而这种需求却属于非必要需求。心理行为学的原理指出,人在其必要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非必要的高层次需求就会展开。人类对资源的使用,绝大部分都是超出必要生存需求的所致。人类的智力固然使得人类有能力利用资源满足自身的非必要需求,但这也同时导致人口过度挤占其它物种的生存资源,压迫其它物种的生存空间使其退缩,导致和人口自身息息相关的环境和食物链结构的恶化。
  现在表现出一种否认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倾向,但显然,这种倾向来源于价值观支撑的社会学方面,而不是生物学方面。生物学方面的结论就是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不仅仅没有改善,而且随着全球人口的增加而呈现加剧恶化的倾向,当然,这种恶化的推动力同样来自于社会学方面,如拜物教观念的盛行,而非纯粹生物学方面。
  人口学关于人口问题的认知分歧的产生,分析起来可能有以下几点缘由。
  首先,缺乏对人口学的学科性质的正确定性。人口学可以说是生物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人口学虽然偏重与生物学,但毕竟不是研究纯自然的生物的,而是研究具有价值判断能力和自我认知的人类的。是用社会学的价值视角来运用生物学。而现在的人口学并没有表现出自身的社会学科成分,而是往往把自己打扮成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
  自然物种,牲口、虫口等等种群数量是自然形成的,不是物种基于价值观选择而形成的,而人类则不然,在生育繁衍方面人为因素非常之多,这些因素不仅仅影响人类后代的种族、数量,还会影响性别比等等。所以,人口学当中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很多社会学科的成分。而充斥着大量价值判断的社会学科在指向上出现漂移,则是极其常见的现象。
  其次,人口数量不像其它物种种群数量一样完全遵循达尔文规律。其它自然物种,受“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限制。如果有生存能力上的缺陷,不仅会被天敌所捕杀,在种群内部连配偶都得不得,因此,能遗传下来的基因都是经过大自然筛选出来的优秀基因。自然界不存在“道德”问题。
  但是人类不同。人类有价值判断,有价值观,有道德这种东西。所以人类会保护老弱,即便是残疾人,人类也依然赋予其婚姻和生育和生存的权利。这种被称为道德和价值观的东西,长期和自然对抗,虽然从自然界获得了自身需要的资源,但也使得人口数量呈现出非自然状态,且其中本来会被淘汰的基因能够长期遗传下去。
  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其实也给人口学带来的麻烦。如果把人口金字塔做水平切断,每一个高度上的切线的长度就是这个年龄段的总人口。再把这个水平切线纵切成为若干段,每一段就代表一个地区或国家这个年龄段的人口的数量。问题是,哪个国家的人口应该占据多少比例?这样就形成了关于人口的竞争性生育,从而加剧人口资源矛盾。
  西方国家对劳动年龄的法律层面修正的阻力主要来源于价值判断层面,而不是来自事实判断方面。事实是人口可工作年龄是延长了,而要不要从法律角度赋予劳动者退休的权利完全是价值判断的事情。
  同样,科技的发展使得少年人口具有甚至超过历史上的成年人的劳动能力,问题只是法律层面对童工的定义的问题,这还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从学生可以做假期工这一点看,这个法律界限并不是铁线一条。
  人口需不需要调节,这是人口学的一个重要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认识问题的出发点或角度。“调节”有两种,一种是自然调节,这是从自然角度来说的,把人看做是一个自然物种,是自然人;而另一种就是人为调节,计划生育政策就是。这是把人看做是具有价值观念的社会的人。
  但人类具有自我认知和价值判断,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人口自然调节的观点,马尔萨斯就是代表,马尔萨斯认为,疾病、自然灾害、战争都是对人口的一种调节方式。这种自然调节方式实际上在马尔萨斯之后不久就被人类社会所否定了。现在少有人认为可以接受这种自然调节人口的方式,认为它是残忍的、不人道的。无论是讲究天人合一的中华文化圈还是讲究自然法则的西方社会,当前没有愿意把自己的人口交付自然听天由命的。
  人类在医学上的发展,和对自然灾害的不屈抗争,都说明人类是以价值判断支撑的行为对抗着自然调节,而更愿意选择价值判断之下的人为调节,而不是反计划生育政策的人们所鼓吹的应该把人口交给自然。
  再三,人口买卖在近代是违法的。但是所谓违法,其实只是禁止他人买卖自己,侵犯了个人自由。但是,实际上的自己卖自己的人口买卖从来都没有消失,而且随着劳动力的商品化,这种买卖实际上已经是经济发展的二条腿之一。
  商品生产,是人的行为,生产的发展,就依靠人力资源的流动和交易,所以,劳动力商品化的程度,实际上关系到经济发展的水平。劳动经济学也一直把劳动力的自主商品化看做是生产力的“解放”。然而,一旦劳动力商品化被推崇,和劳动力数量问题密切相关的人口学,必然会受到商品流通规律的影响,而商品流通完全就不是自然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对自然人口的研究变成了对生产资料的供求的研究,方向偏离生物学轴心也不足为怪了。
  之四,人口资源矛盾,的确可以转换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人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还具有必然的冲突和矛盾。劳动力是商品生产的两个要素(资本与劳动)之一,是构成商品生产的成本因素。人口自身的发展,要求提升自身的价值,这种价值在商品社会里,就表现为劳动价格的不断提高。而商品生产历来都是讲究降低成本的,这就导致了劳动要素变成了日益昂贵的生产要素。商品生产自身为了缓解这种矛盾,日益向着自动化方向迈进,实际上是节约成本的一种本能做法。这样是世界各国总体上经济发展的同时生育率在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商品生产的这种发展趋势和结果,导致经济对劳动要素(实际上是其中的非劳动成分)的需求的日益减少。
  而那些吵闹劳动力短缺的人,看到的是当前依然存在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而不是未来市场对劳动力的需求,而新增人口是二十年之后的劳动要素供给,用此供给来解决当前的需求,是关公战秦琼,是远水救近火。
  这种关公战秦琼的事情不断上演。如大学专业的设置和报考。当前的高薪职位吸引很多年轻人进入到相关专业,但等到学成之后,发现此专业人才供大于求,不在是高收入行业。再如,农民看到今年的某种作物价格高涨有利可图,便开始种植这种作物,但等来年作物收获之时,市场行情今非昔比。这些都是把当前情况静止地推延到今后的错误方法论的结果。
  现在没人可以预言,二十年后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会变得非常旺盛,就业市场会远远好过现在,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现状就在面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口学 劳动密集型产业 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资源矛盾 关公战秦琼 平均寿命 金字塔 生育率 人口学 生物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9-21 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