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angrila3
2621 1

[经济热点解读] 蒋铁刚: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看法 [推广有奖]

  • 0关注
  • 8粉丝

大师

4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9922 个
通用积分
123.2433
学术水平
87 点
热心指数
93 点
信用等级
50 点
经验
343090 点
帖子
2451
精华
0
在线时间
1757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3
最后登录
2024-6-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但从官方的表述来看,似乎是一个“大杂烩”,不知道究竟想说什么。在这里,我们力求通过对四个问题的自问自答,厘清这个概念的毛病,因为概念不清晰,理解、交流起来太困难了。

第一,供给侧的主体是谁?无论是供给侧还是需求侧,肯定都是指的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方,或者说需求侧的主体,通常包括ZF、企业、居民三方。但要说产品和服务的供给方,或者说供给侧的主体,通常只是指企业。因为ZF提供的服务、居民的家务劳动等,都是不进入市场的,不需要纳入供求关系的分析。

这就是说,只有企业的事情,或者与企业直接相关的事情,才能归到供给侧进行讨论。而像转变ZF职能、下放审批事项、打破地方保护之类,讨论的主体是ZF,不应该归到供给侧。

第二,供给侧的内容包括哪些?供给侧涵盖的范围很广,最起码包括以下三项主要内容:

首先是供给侧改革。最主要、最正宗的供给侧改革就是企业改革,当然也可以包括ZF推出的那些与企业直接相关的改革,比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放宽市场准入等。供给侧改革的着眼点是长期,目的在于获取改革收益。

其次是供给侧调整。供给侧的经济结构调整,通常指的是产业升级,着眼点是长期(不论是淘汰落后产业,还是发展新兴产业,都需要一个时间过程),目的在于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

再次是供给侧调控。供给侧的宏观调控,通常指的是财政政策中的增税和减税(经济过热时给企业增税,经济过冷时给企业减税),着眼点是短期,目的在于熨平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保证经济的稳定运行。

第三,在调供给与调需求之间,如何选择?关键是看短期还是长期,短期要注重调需求,长期要注重调供给。

短期注重调需求,就是通过实施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经济过冷时)或减少(经济过热时)需求,进而带动供给的增加或减少,以使实际的经济增速达到潜在增长率的水平(经济既不过冷,也不过热)。短期不注重调供给,不是不想调,而是很难调,除了给企业增减税之外,基本上就无计可施了,因为如上所述,产业升级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说调就能马上调得了的。

长期注重调供给,就是在有条件调供给的情况下,还是要尽可能地调供给,以使供给不断地适应需求的变化,保证潜在增长率水平的不断提高,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长期不注重调需求,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愁卖不愁买,买方天然占据优势,只能是让供给去迎合需求,而不是让需求去迁就供给。况且一味地调需求,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比如,落后产能迟迟淘汰不了,新兴产业发展变得缓慢等等。

第四,短期重要还是长期重要,或者说需求侧重要还是供给侧重要?那要看宏观经济的运行情况。如果宏观经济比较稳定,那就是长期重要、供给侧重要;如果宏观经济不稳定,那就是短期重要、需求侧重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突然袭来的时候,ZF注重短期,提出“出手要快、出拳要重”,四亿元人民币投资计划紧急出炉,有合理性;现在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ZF注重长期,主攻方向转向供给侧,也有合理性。

最后,落实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提法。官方在表述时,不但包括了企业的事情,而且也包括了ZF的事情;不但包括了供给侧改革,而且也包括了供给侧调整和供给侧调控,没有区分长短期,没有说清楚供给侧为什么重要。

还有就是,所谓“结构”,都是针对“全面”、“整体”、“总量”而言的,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该是与“供给侧全面改革”相对应,但官方却将其解释成“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换个说法就是“与结构调整相关的改革”,虽然不是不可以,但总是感觉到有些别扭。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供给侧 结构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国际金融危机 经济工作会议 中国 结构性

沙发
mymask001 发表于 2016-5-5 01:55: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是说有那三句话么?公私合营,国有“僵尸”产能退出,国际产能合作。目标仍是利用全球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和安全空间优化调整自家的经济结构,借人口红利、制度创新红利向国际化红利“转轨”(实质上的国际市场处于无ZF状态下贸易保护失效)。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4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