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delta4444
1695 4

[区域经济学] 我国区域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破局性转变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大专生

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61 个
通用积分
0.120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4 点
信用等级
3 点
经验
-191 点
帖子
60
精华
0
在线时间
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10
最后登录
2022-5-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地方经济开始向区域经济转变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其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张乃剑:其主要表现是,在东部和部分中部依靠外向型经济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产品出口受阻,一批中小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另外,一些大中小城市依靠出让土地、大搞房地产业拉动本地经济的热度大大降温;数千万进城农民工返乡,城市经济开始放缓;全国GDP、各级财政收入双双大幅度下滑,致使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三保战略目标。
  记者: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有哪些特点?
  张乃剑: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发展有以下3种积极的现象:地方经济向区域经济转化,出现了破局性态势;产业重组、市场重组得到优化组合;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记者:从哪些方面来判断地方经济开始向区域经济转化,出现了破局性态势?
  张乃剑:自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人们发现,市场空间是广阔的。任何一个地方的发展,必须纳入大区域经济的轨道,才能有出路,有发展前途。在这种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了从未有过的破局性转变。具体表现为:全国除了有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区域经济板块概念划分外,各地的区域经济联盟、区域合作机制、区域经济空间组合,区域功能分工等,出现了实质性的快速发展。例如,泛珠三角、长三角的概念开始从学术概念向应用性概念转变,其范围开始扩容。一些珠三角、长三角周边的地区,自觉加入黄金三角的队伍,《珠三角区域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把珠三角区域经济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目标;台湾和福建地区提出了海西经济区概念,得到了国务院和台湾民众的认可,出现了新的区域经济区;广西为了加快构建我国大西南出海国际大通道,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划概念;江苏为了使全省均衡发展,重新制定了苏南、苏中、苏北和江苏沿海经济开发的大战略;上海浦东、天津滨海新区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开始着手改革新的综合试验,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样板;在中部地区,实施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新的发展规划,正在加速;在西部,成渝经济带城乡统筹的试验,必将使西部成为区域发展的新亮点;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将会出现新的西部大开发示范点;在东北,东北亚经济区的构建,正成为国际关注的热点。
  记者:国际金融危机真的让我们的产业和市场得到了优化组合吗?
  张乃剑:全球金融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中国制造的产业、产品,不能单纯依赖国际市场和国际某传统的区域市场。因此,我国东部、中部区域的一些企业从教训中纷纷修改自己产业发展战略,开始把自己的产业和产品向国内市场调整。我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消费总量巨大,但人均消费水平很低,如果能达到日本、美国人均60%以上的消费水平,我国的市场消费潜力将是很大的。国内自身消费水平的提高,完全可以消化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
  我认为,当前被金融危机催化的我国产业重组、产品重组、市场重组现象,是一种积极的信号,利于区域发展,利于我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大转变。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传统弊端是比较保守,一旦形成一种思维模式,很难彻底打破,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的利处是冲击了国人的头脑,使人们的市场观念增强,风险观念增强,应对危机的观念增强,从这种意义上讲,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人上了一堂课,为了今后减少失误,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的条件。
  区域发展战略趋同化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记者:前面提到的3种现象,让我们可以比较乐观地评价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预测全国经济未来走向。但是,你认为,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张乃剑:我们也应看到,当前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应该有所警觉,否则的话,我们的困难还很大。这些问题主要有:区域发展战略趋同化问题比较突出;依赖中央行政资本和物质资本投入的等、靠、要倾向,比较突出;区域发展宏观规划与区域发展可操作应用性规划,有待进一步完善。
  记者:当前,区域发展战略趋同化问题确实比较突出。其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张乃剑: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影响,各地对区域发展规划纷纷做出了大的调整。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地方引进大项目、引进重复的大项目、盲目上高科技、附加值高的大项目,势头未减。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尽快改变,后果严重。一是带来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二是为今后产业调整埋下隐患;三是容易出现个别产业泡沫。
  改变这种现象,一定要立足当地区域的特色资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靠特色产业、特色规模产业、特色品牌,取得市场立足之地。
  记者:我们看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果断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从政策上,出台了一系列刺激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从投入上,实施了4万亿元资金一揽子计划。这给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我们也确实看到,一些地区依赖中央的支持投入的等、靠、要倾向比较突出。其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张乃剑:具体表现是,一些地区强调区域的特殊性,要求中央给予地区更多特殊政策的呼声很高,而自己在中央宏观政策调控下如何积极改革创新,却步伐很慢。二是一些地区争取到中央支持的一部分资金后,不能兑现当初承诺的配套资金,致使现有的投资项目迟迟上不了马,还有的地方把中央的支持资金挪作他用,无法保证中央批准规划的投资项目如期完成。这种现象已被国家审计部门抽样审计结果所证实。对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
  解决的办法,一定要破除等、靠、要的观念,充分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区域优势,大胆创新,利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共克时艰,这才是走出区域发展困境的唯一办法。因为我国幅员辽阔,除了香港、澳门两个特区外,还有31个省、市、区大经济体,2800多个县级经济体,中央的宏观调控政策,不可能对每一个不同地区都顾及到。因此,各地应该立足当地实际,大胆创新,制定适合自己区域发展的路子来。中央规划4万亿元投资计划,虽然总额巨大,但从全国13亿人口来说,仍然是杯水车薪。因此,仍然要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开创出自己的发展路径。我们要善于把中央投入的资本,作为发酵资本,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把区域经济面团做大、做实。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格局 区域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发展战略 全球金融危机 格局 区域经济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np84 + 80 补偿

总评分: 经验 + 8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lzu163 发表于 2009-8-19 15:26: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一点启示

使用道具

藤椅
macnso 发表于 2009-11-18 21:43: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点感触。。。
追逐梦想

使用道具

板凳
自由人00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11-21 15:27: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点感触!!!

使用道具

报纸
yanxiu1345 发表于 2009-11-27 16:42:0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对较小区域范围如海西区\北部湾\滨海新区等发展问题感兴趣,因为地方更像小企业,创新的成功率更高.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