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1068 2

[财经时事] 广州日报:别逼李俊们用“熊猫烧香”彰显价值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392 个
通用积分
245.5922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9年12月27日 05:04 来源:广州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7年2月7日,据金山毒霸反病毒中心监测发现,“熊猫烧香”变身“金猪”肆虐数日后,目前已出现集体“自杀”现象,即“熊猫烧香”新变种(Worm.WhBoy.cw)大规模“残杀”旧变种。 专家称,该“熊猫烧香”变种的传播性和感染性是已有变种的10倍,极有可能在情人节、春节期间大规模爆发。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2006年至2007年,“熊猫烧香”病毒不断入侵个人电脑、感染门户网站、击溃数据系统,上千万台次电脑遭到病毒攻击和破坏,其始作俑者李俊24日提前出狱,出狱前,已有国内知名IT公司向他发出了邀请。(12月26日《新文化报》)

  中国首例计算机病毒大案主角——“熊猫烧香”作者李俊的提前出狱,并未引发先前的网络恐慌。尽管大家对“熊猫烧香”仍心有余悸,但普遍认为该给李俊“第二次机会”。李俊提前出狱消息一经传出,便有国内知名IT公司向他发出邀请,这对李俊而言,倒有几分“因祸得福”的意味。
  从李俊的生平中,我们发现,这个“神奇小子”颇有点传奇色彩。仅是上过网络技术职业培训班的他,其实连高中都没考上,技校里学的水泥工艺,更与其创造的“神奇”八竿子也打不到。“不识好歹”的李俊,在北京、广州等地闯荡过,结果无一例外地被数家网络安全公司因学历低拒之门外。有人说,其编写病毒是为了报复总爱“门缝里看人”的社会,但我认为,李俊是一类群体的代表,不缺才华缺学历的“硬伤”,使他们只能通过“偏门”来引起社会的关注,以此彰显自身的存在,证明自己的价值。
  值得思考的是,多家知名IT公司的事后“慧眼”,究竟能为我们当前的识才选材体制,带来多大程度的反思呢?说实话,在量化标准大行其道的现实语境下,在学历教育沦为“敲门砖”的育人选材机制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到底难以摆脱“看上去很美”的尴尬。或许正相反,这种迟到的“慧眼”,会不会成为李俊的后来者们,以一种求职攻略,而涌现更多“熊猫烧香”之类的“作品”呢?
  这就是李俊的“因祸得福”之所以让人忧虑的原因。如果说,这“祸”来自于社会识才机制的白眼,令才华走入了误区,那么这份“福”也并非意味着是对才华的一种赏识和救赎。不可忽视一点,“熊猫烧香”之类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在某种程度上,给李俊们扬了名,势必也会给招李俊们于麾下的知名IT公司,带来种种“加分”可能。
  因此,李俊“因祸得福”传递出的信号,并非一片大好。只有将李俊“因祸得福”放置到我们当下不甚合理的识才选材背景下,方能较为完整地解读和思考李俊事件的现实意义。(杨海东)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广州日报 熊猫烧香 看上去很美 计算机病毒 因祸得福 价值 广州 李俊 熊猫烧香

沙发
hebi888 发表于 2009-12-27 20:08: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利害,当然我也被整得够呛

使用道具

藤椅
liuyongfei180 发表于 2009-12-28 12:55: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想想当年的洪秀全之类的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5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