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王东镇
1014 0

[学术哲学] 4276.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元素结构 [推广有奖]

  • 4关注
  • 27粉丝

探索者

大师

2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9664 个
通用积分
36.3231
学术水平
288 点
热心指数
289 点
信用等级
256 点
经验
122106 点
帖子
3717
精华
0
在线时间
618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27
最后登录
2024-5-30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4276.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元素结构

2019.10.10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深入元素内部考察元素结构。所以,从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出发,杜撰了玄奥的夸克理论,夸克理论不过是一种假说。

那么,有没有其他可能分析元素结构,揭示原子结构的发展变化呢?答案是肯定的。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可以分析元素结构。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核外电子数目等于核内质子数目,等于元素序号。除了氢同位素“氕”之外,质子总是与中子成对存在,不外乎“氘”、“氚”、“氦3”、“氦4”四种情况,“氦3”形态极为罕见,因为存在中子递增趋势,可以忽略不计,或者单独考虑。质子与中子只有两个电子质量的差别,原子量可以基本反映质子和中子的总量。有了上述条件,我们就可以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元素结构。

我曾经两次分析元素结构。第一次只是计算了每种元素,包括同位素“氘”、“氚”、“氦4”架构的数量,每个元素取一个“氦4”内核。结果,没有发现元素结构与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联系,元素形成的演化过程也不是十分清晰。一年以后进行了第二次分析,只分析不同元素表层结构的变化,并且计算了表层核外电子的相对“缺位”,不同内核的不同表层结构。发现了不同周期元素的周期性内核,前五周期元素连续核聚变的可能性,第六周期元素开始内部结构的“跳跃式”改变。结合不同元素的熔点变化,发现了不同周期元素熔点相似的变化曲线,相对合理的解释了元素形成的不同环境和星球层次形成的主要原因。除了核外电子共轭以外,发现了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的可能性,为两种化学键找到了相对合理的解释。

核外电子现象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所以核外电子分布可以反映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成对电子可以反映成对质子,也就是“氦4”结构的存在,提供了分析元素结构的简捷方式,也为人工核素的制造提供了科学路径。延展开来,也为星球结构的分析,星球内部物质运动的分析提供了可能。

例如:通过太阳系两个小行星带的存在,我们可以发现星球内部层次不但可以通过内核分裂产生,还可以通过层间分裂产生,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星球表面物质运动可能反映星球内部物质运动;太阳系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的存在表明太阳可能存在十一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个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十五周期化学元素,等等。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元素周期表 电子质量 物理化学 原子结构 八大行星

明明白白做人、正大光明做人、问心无愧做人、顶天立地做人。
            王东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