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明明如月
1408 2

[宏观经济指标] 猪肉涨价会引发全面通胀吗? [推广有奖]

大师

4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34156 个
通用积分
794.1942
学术水平
83 点
热心指数
97 点
信用等级
63 点
经验
88013 点
帖子
5943
精华
4
在线时间
61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9-8-29
最后登录
2022-1-26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转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摘要:本轮猪肉涨价带动CPI持续上涨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人们不仅关心本轮CPI增速高企会持续多久,也关心猪肉涨价是否会引发全面通胀。从生猪生产环节分析,本轮猪肉涨价拉动的CPI增速高企可能至少持续至2020年年中,但从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位置和社融周期位置来看,本轮猪肉涨价不具有引发全面通胀的条件。


2019年10月的CPI同比为3.8%,距离上一次CPI破3%已有六年。3%不仅是政策目标线,多年来也日益成为多数投资者的重要心理点位。本轮CPI上涨主要是猪肉价格上涨拉动,而人们关心的问题是,本轮CPI增速高企会持续多久?考虑到中国多数的全面通胀都是从猪肉价格暴涨开始,这一次猪肉价格大涨是否也意味着全面通胀的到来呢?

1. 猪肉涨价拉动的CPI增速高企预计至少持续到2020年年中

众所周知,此轮CPI增速回升的主因是供给冲击导致的猪肉价格持续暴涨。肇始于2018年8月的“非洲猪瘟”对中国生猪供给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虽然猪肉价格上涨带动CPI同比持续上升,但PPI同比则为负值且仍在下降,因此整体通胀体现为一种结构性通胀。很明显,结构性通胀的持续时间与生猪养殖何时恢复紧密相关。

“非洲猪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非洲猪瘟”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猪瘟。生猪一旦感染,死亡率接近100%。根据农业部数据,自2018年8月爆发“非洲猪瘟”疫情以来,全国的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


1.png


注: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来自农业部,数据来源Wind,下同。

生猪存栏量短时间内大幅下跌,对猪肉价格形成了巨大的供给冲击,生猪价格持续暴涨。2019年10月,22省市平均猪肉价格和仔猪价格均再创历史新高。

2.png
除了通过造成生猪死亡影响生猪供给,“非洲猪瘟”还通过打击养殖户的信心干扰生猪养殖的恢复。“非洲猪瘟”的传染性、抗病毒性极强,目前仍没有有效的疫苗来控制。猪场一旦爆发疫情就难逃“血本无归”的下场。因此,尽管生猪价格节节攀升,但 “非洲猪瘟”卷土重来的担忧一直悬挂于心,多数养殖户仍心有余悸,不敢养猪。有了这种信心上的打击,想要靠市场自发力量恢复生猪养殖困难重重。

为保障生猪生产,平抑猪肉价格,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2019年8月21日,“猪价问题”时隔8年再度进入总理主持的国常会上。面对养殖户不敢养猪的心理,国家给予较大力度的补贴政策以鼓励。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两部门下发通知,为稳定生猪生产,对2020年底前新建、改扩建种猪场、规模猪场等给予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与此同时,取消超出法律、法规规定的禁养和限养措施,标本兼治。此外,政府还通过多渠道扩大供给,比如国庆节前后先后投放3万吨的战略储备猪肉,以及战略储备羊肉和牛肉。同时还扩大进口,今年前9个月进口猪肉约133万吨,同比增长43.6%。

然而,以上措施对于平抑短期猪肉价格效果甚微。中国每年消费猪肉近6000万吨,几乎占全球消费量一半,猪肉进口依存度不足3%。由于生猪养殖存在出栏周期的刚性,政府的鼓励政策在短期内也难以弥补猪肉短缺。即使从8月份开始,养殖户看到国家鼓励政策后开始养猪。假设他们能买到足够的仔猪,那么这一批生猪通常也要4-6个月后才能出栏。在此假设下,猪肉短缺至少要到2019年12月才能有所缓解。

但事实上,由于存栏母猪也是极端短缺的,猪肉恢复正常供给的时间可能大幅延后。即使有大量的资本重新投资养猪场,依靠现有的仔猪长大出栏也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因此还需要存栏母猪的恢复。根据经验规律,母猪出生要4个月之后才能长大成为后备母猪。后备母猪再生长4个月左右才能成为能繁母猪。能繁母猪怀孕4个月之后仔猪出生。仔猪生长4-6个月生猪出栏。整个过程下来大概需要16-18个月。从2019年8月份开始算,生猪供应彻底恢复大约要等到2020年12月。期间还要求非洲猪瘟能够得到很好的防治。

3.png

过去经验规律也能佐证上述判断。过往数据显示,能繁母猪的存栏同比大约领先生猪价格同比10个月。如果历史经验规律仍然有效,基于当前的能繁母猪存栏量数据来看,生猪价格至少还要上涨到2020年6月。

4.png

基于上述分析,短期内,生猪价格的回落难言乐观。因此,3%以上甚至超过4%的CPI高位水平可能至少会持续到2020年年中。但如果此轮物价上涨仅局限在猪肉及相关替代品而不发展为全面通胀,那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还比较小。因此,更重要的问题在于,生猪价格持续上涨是否会演变为全面通胀?

2. 结构性通胀没有发展为全面通胀的条件
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数次全面通胀和结构性通胀。对比分析这些通胀,对我们分析此次通胀走势具有很强的参考意义。

5.png
具体而言,2000年以来,我们经历了三次全面通胀:2003年11月-2004年10月;2007年3月-2008年10月;2010年5月-2012年5月。也经历了两次结构性通胀(未演变为全面通胀):2013年9月-2013年12月;2016年12月-2017年11月。   

6.png

表1列举了历次通胀区间的经济基本面特征。的确,此次CPI破3和过往三次全面通胀有一些共性。这几次通胀都是从农副产品涨价开始。而且过往三次全面通胀的两次是猪肉价格暴涨开始,这次也是如此。但本次通胀发展变化的经济基本面特征和过往三次全面通胀时期有着明显的不同。

(1) 从经济发展阶段来看,过往三次全面通胀都发生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而此次通胀发生在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

从时间上看,过往三次通胀都发生在2012年以前。事实上,多数经济学家认同2012年是中国经济的分水岭。决策层也认可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并在2014年提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等表述(王一鸣,2014)。在此之前,中国经济的主要驱动力是投资和出口。2012年之后,投资增速下降,经济更多的依靠消费驱动。这种经济发展阶段的转换会导致通胀中枢的下移。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资本回报率较高,投资增速较高,对工业品的需求旺盛,同时老百姓已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日常生活用品的普及和住房需求还处于旺盛阶段,但生产产能还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业品和终端消费品的需求。因此处在该阶段的经济体通常容易出现高通胀。但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速逐渐放缓至中高速,经过前期高投资,大部分产品的产能已经得到扩张,终端需求也日益稳定并逐步从数量到质量过渡,经济的总需求趋于稳定。

以住房需求为例,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住房需求旺盛支撑了房地产投资的高增速,而房地产行业带动的上下游需求巨大容易推升总需求,推动全面的物价上涨。在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住房需求已经大部分得到释放,房地产投资增速也逐步放缓,增速中枢明显下移。图6展示了房地产投资和CPI的这种正向动态关系。

7.png

(2) 从经济周期位置来看,过往三次全面通胀都发生在经济上行周期中,表现为CPI和PPI协同向上,而本次物价上涨发生在经济下行周期中

过往三次全面通胀都发生在经济过热阶段,经济处于上行周期。猪肉价格上涨会有一定的外溢效应,这种效应主要是替代效应导致的。但仅仅靠有限的替代效应还不能带来全面通胀,必须有总需求扩张的配合。而本次猪价上涨发生在中国经济的下行周期,总需求比较疲弱。

(3) 从社融周期来看,过往三次全面通胀受前期社融快速增长的影响

图7表明,社融存量同比(领先10个月)和CPI同比具有很强的一致性。过往三次全面通胀发生之前10个月左右,都出现了社融存量同比明显上升。但本次物价上涨发生前期社融增速是下行的。

8.png

因此,概括来说,和过往三次全面通胀相比,本次物价上涨发生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位置、社融周期位置都有关键不同。

当前,经济发展已处于“新常态”、当前经济周期下行压力较大,终端需求比较弱,社融偏紧。因此我们认为,此次猪价上涨引发的结构性通胀不具备演变为全面通胀的经济基本面条件。

作为借鉴,我们还可以回顾过往结构性通胀的经济基本面特征。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出现了两次结构性通胀:2013年和2017年。但这两次结构性通胀都没有发展为全面通胀。2013年因蔬菜价格暴涨引发的结构性通胀发生之时,中国经济正好处于下行期,PPI持续为负,经济整体需求逐渐转弱。最终此次结构性通胀很快结束并未演变为全面通胀。2017年结构性通胀的核心特征是PPI暴涨。2016年开始的去产能、去库存政策导致上游资源品供给短缺。资源品价格短时间内暴涨。但最终PPI的暴涨也未引发全面的通胀。可能的因素在于,一方面彼时经济终端需求仍不旺盛,另一方面,2016-2017年刚好处于社融周期下行期。此次物价上涨和2013年的结构性通胀类似,都是从农副产品涨价开始,同时都面临着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终端需求不旺,PPI持续为负。因此对比2013年,本次通胀发展为全面通胀的可能性较小。

当然,本次结构性通胀与前面两次也有不同。首先,猪肉供给短缺的持续时间要长于蔬菜。其次,从PPI同比负增长的幅度看,此次终端需求的放缓程度小于2013年。从目前数据看,CPI同比可能在年底就超过4%,在明年春节期间甚至可能超过5%。

3. 结论
猪肉涨价已经带动CPI同比超过3,并且由于生猪供给可能继续下降,未来肉价可能继续走高。从过去几次全面通胀和结构性通胀的对比分析来看,目前的经济增长阶段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进入“新常态”,经济周期的位置位于下行阶段,金融周期上社融也偏紧。

虽然本次猪肉上涨持续时间较长,且带动的CPI高点也比上一轮要高,但通胀不具备演变为全面通胀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刘伟,蔡志洲.经济周期与长期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和特点(1978-2018)[J].经济学动态,2019(07):20-36.
[2] 彭文生. 从金融周期角度看宏观政策框架[N]. 金融时报,2018-01-17(002).
[3] 高爱武.中国金融周期的测度及其风险阈值研究[J].上海金融,2018(03):1-10.
[4] 王一鸣.全面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J].求是,2014(22):40-43.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linmengmiki + 100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linhao007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11-29 13:09:19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明明如月 发表于 2019-11-25 21:46
转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那现在的通胀高起是因为什么呢?

使用道具

藤椅
小太阳txl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12-4 23:04:25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明明如月 发表于 2019-11-25 21:46
转自: 中国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