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pucng
2048 4

[宏观经济学教材] 《宏观经济学二十五讲-中国视角》之第9、10、11讲 [推广有奖]

学科带头人

3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05826 个
通用积分
5808.9158
学术水平
191 点
热心指数
240 点
信用等级
153 点
经验
5704 点
帖子
1133
精华
1
在线时间
2378 小时
注册时间
2010-11-21
最后登录
2024-5-10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第9、10、11讲是拉齐姆模型的扩展和在现实宏观经济世界中的运用

第9讲 中国的消费不足
  其实作者在第8讲中已经给我们埋下了伏笔,中国的消费不足和中国的经济体制有很大的关系。前面我们都是假设居民是企业的拥有者,但是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占大头的国有企业并不由居民所有,那么在这种体制下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呢?接下来作者对基本模型进行了扩展,加上了两个假设:一是企业的所有权由国家而非居民所有,二是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其规模。我第二个假设应该是和国企的考核机制有关,最大规模可能是官员们都喜欢看到的结果。在这样的假设下,其实在求解最优化的时候,最优居民的第二期消费c2最后多了一个减项,其他的方程都没有改变,可见国企的存在确实降低了居民的消费水平。
  接着作者又讨论了中国的消费不足的锅不应该全部由国企来背,实际上私企和外企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比也在不断提高,国企的占比在不断下降,这似乎说不通。这就要回到我们的模型,造成消费的不足的实质不是国企,而是最优化目标的偏离。只要不是以最大化股利,都会造成最优结果的偏离。而在我们大量的私企是私人老板所有,股权在居民之间的分配并不均匀,因此也会造成消费不足。其次,居民部门也和消费不足有关。作者认为造成居民储蓄的原因可能是预防性储蓄动机,即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我国保障体系不完备,必须多存点钱买房、养老和子女教育等。
  最后,作者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了国企改革的措施,可以说让人眼前一亮。如果说没有了解前面的理论,直接看这里可能觉得有点像天方夜谭。作者提出的构建三级国资管理机制正是为了解决国企所有权导致的消费不足提出的,通过引入市场化机制,间接让居民参与其中,从而提示居民福利水平。
  至此,整个框架完美搭建完成。个人非常喜欢这种从现实问题出发,到构建理论模型,最后进行实证研究或者提出政策建议的研究方法。当然这个需要比较高的理论造诣,构建理论模型并求解是最难的,需要对现实有很深的洞见并提出恰当的假设。现在许多用计量进行纯实证的文章不少,但是我觉得缺了理论模型推导总感觉要低几个档次。比如这讲里面提出了消费者买房导致储蓄过高,这个早也有实证研究,但是如果能先从理论层面进行最优化求解得到这个结论,再实证研究,文章肯定高不少档次。

  第10讲 从内部失衡到外部失衡
  本讲又讲模型扩展到了开放经济,进一步讨论了全球失衡。
  本讲构建的开放经济体模型又加入了外国,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过是加入了外国之后就产生了国际借贷,本国多于的储蓄可以借给外国,这样在出清条件中又多了一个国际资本市场的借贷平衡。这里,作者继续沿用了国内企业仍然是最大化规模,国外企业最大化股利。
  通过数值模拟看出,如果本国资本份额被企业拥有的越多,本国居民消费就越少,国外的居民福利提升了。结果符合经济学直觉,国内无效率的企业占有的资源越多,对居民福利提升越不利。
  这讲需要说明的不多,主要是为下节国际收支危机和次贷危机做理论储备。

第11讲  外部失衡与经济危机
  本讲是上一讲理论的实际运用,其中对经济危机的分析非常精彩,抓住了实质。
  通过上一讲的模型我们看出,储蓄多的国家的资本会流向外国,这样一方面本国形成经常项目顺差,对应另一个国家形成逆差,造成了外部失衡。这里作者又做了一点扩展,引入了“国际支付工具”,其实我们可以把它想成美元,注意到前面我们的讨论都是基于实物(或者消费品)的,并没有货币的概念。(这里作者引入的“国际支付工具”我总感觉有点和模型所中采用的实际消费品衡量的变量不一致,当然个人理解不一定对,如果有文献支持就更好了)
由于引入了“国际支付工具”,消费者不需要实际付出实物,因而更容易有多消费的冲动,毕竟印钱是没有太大的成本的。作者下面就分析了资产价格泡沫的情形,假定“国际支付工具”代表了资产价格上升预期,那么居民就会多消费,在未来如果未来没有达到预期,资产价格泡沫破灭,居民消费就是急剧下降。
  据此,作者分析了亚洲金融危机、巴西和阿根廷的“中等收入陷阱”其实都是前期持续的经常账户逆差,借入了大量外债,一旦外国债主撤资,不再借钱给你,危机就爆发了。欧债危机也是同样的道理,欧元区成立以后,由于德国为首的核心国家竞争优势很强,积累的大量的顺差,而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边缘国家则持续逆差,出现的欧元区内部失衡。实际上,欧洲央行不断通过隐形从核心国家向边缘国家的转移支付缩小内部失衡。但是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欧洲银行自顾不暇,不再向边缘国家提供借款,最终危机爆发了。作者最后提出只有建立一个“欧洲国”才能拯救欧元起,其实我读大学时候老师也提出同样的观点,欧元从一开始设计时候就注定了它的灭亡(这里要对不起欧元之父蒙代尔了)。我们再梳理一下,由于欧元区的成立,欧元由欧洲央行统一发行,各个国家没有货币发行权,但是财政政策各个国家都有自主权。因此像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这种大举举债的国家就无法通过自己印货币来偿还债务。你说通过降低国内消费、降低工资,增加国内投资不就可以减轻债务吗?too young!这些国家的人哪里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一个个都已经被多年的高消费养的好吃懒做惯了,你说降低工资,马上民众就跳出来,议员们也跳出来,如何降得了?再说德国,人家凭什么年年补贴你们这些好吃懒做的国家们?看见了吗,最后往往演变成了政治外交问题,就是个死局。除非一是宣布欧元作废,各国自主发行货币,或者就像作者所说的建立一个欧洲国,矛盾自然没有了,都是一家人,烂也烂在锅里嘛。关于欧债危机,还有一个小插曲,曾经有篇报道叫荷兰11岁男孩贺尔曼拯救了欧洲(具体内容参见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456239-1.shtml),其实他的想法和这里思想是一致的,让希腊退出欧元区,你自己发货币玩去吧,实际上间接宣布了欧元走向灭亡的命运。
  最后介绍了美国次贷危机,我们很爱从金融的角度去解读,比如衍生品的滥用,其实从宏观看更容易看到危机的本质。其实危机就是全球失衡的表现,美国这个国家很特殊,是唯一一个长期逆差却不会产生国际收支危机的国家,因为它有特权,美元就是国际储备货币,还不了债怎么办?我印美元还就行了。美国长期是贸易逆差国,大量资本流入美国总要找出路吧。正好美国房价的持续上涨创造了这个条件,最终我们看到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的逆差降了一半,当然其他国家的顺差没有美国需求也要降一半,造成了全球的经济萎缩。我国也深受其害,不得不推出四万亿刺激计划稳定经济。作者在这里列出数据,由于次贷危机的冲击,过去贡献GDP增长很大的净出口对GDP拉动下降到-4.0%!
至此,整个拉齐姆模型及其拓展就讲完了,应该说这个部分既兼顾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又广泛得联系了实际,而且都是近些年的热点问题,我们应该可以初瞰宏观经济理论并不是空中楼阁,有了理论武器,我们可以看得更深,更能够分辨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言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沙发
三重虫 发表于 2019-11-30 17:07: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apucng + 5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badjack 发表于 2019-12-3 20:11: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几讲中时序图中 消费的箭头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啊?是排版错误吗?

使用道具

板凳
apucng 发表于 2019-12-4 14: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badjack 发表于 2019-12-3 20:11
这几讲中时序图中 消费的箭头为什么前后不一致啊?是排版错误吗?
我还没注意到回去再看看

使用道具

报纸
楚天江南客 学生认证  发表于 2019-12-6 13:17: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涨知识啦!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