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efeng
1906 3

山西经济增长的代价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学前班

8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5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70 点
帖子
2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3-15
最后登录
2006-3-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5年,山西省GDP达到4121亿元,人均GDP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153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758亿元。与2001年相比,年均分别增长13.1%,13.6%,31.3%。为此,山西省领导称:“十五”计划时期,是全省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最快、最好、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然而,就在这增长的背后,山西省付出了怎样的代价?

一、以巨大的资金投入为代价。2005年,山西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859亿元。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22.6%,增幅超过同期GDP的9.5个百分点。用投入产出的经济学观点来分析,山西省每实现100元GDP,仅固定资产投入就需45.3元。

二、以惊人的资源消耗为代价。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讲:“去年山西省煤炭总产量5.54亿吨,但实际上估计在6亿吨,平均资源回收率只有40%,挖6亿吨煤意味着需要有15亿吨的煤炭资源”。同时,每采一吨煤将损失2.5吨地下水,年挖5亿吨煤,就使1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受到破坏。

目前,山西采煤对水资源的破坏面积已达2035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3%。全省大部分农村人畜吃水靠煤系裂隙水,而煤矿开采恰好破坏了该层段的含水层。据统计,全省由于采煤排水引起矿区水位下降,导致泉水流量下降或断流,使近600万人及几十万头大牲畜饮水严重困难。

三、以可怕的生态和环境损失为代价。山西省因挖煤、炼焦、发电造成的环境消耗,保守估计每年达近60亿元,排放烟尘每年约90万吨。目前,山西省16个城市主要污染物浓度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有13个城市居于“全国30个空气污染严重的城市”之列。

不仅如此,由于煤炭开采,山西省地下采空区已达2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7,已经发生地质灾害的分布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灾害范围波及1900多个自然村的95万人。山西省农科院研究员马子清指出,近20年间,山西生态环境破坏和恶化造成的经济损失值高达1111.9亿元,占同期GDP的18.3%。

四、以大批职工的下岗和失业为代价。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体制性下岗和失业人员急剧增加。据山西省统计局资料,1996~2003年的全省国有单位职工人数减少124.3万人,下降33.4%;城镇集体单位职工人数减少48.7万人,下降56.2%。最近几年,由于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精简人员又在30%以上,因而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凸显。

五、以宝贵的生命为代价。2005年,山西省共发生各类事故死亡人数4705人,其中煤矿死亡人数492人,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为1.12(但这不包含在煤炭运输中的死亡人数)。而在国际煤矿市场上,美国百万吨死亡率为0.04,俄罗斯为0.34,南非为0.13,山西省百万吨死亡率大大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六、以黑幕重重的腐败为代价。在全国煤炭秩序整顿中,山西省煤矿安全监督局调研员曹建林说,“全省11个市目前共有正规煤矿4600多座,保守地说,‘黑口子’的数量也有4000多个。”对于这些官煤勾结的“黑口子”,临汾市纪委副书记石雪爱说,他们已经因为官煤勾结的问题处理过上百个干部,但现在私挖滥采情况还是很严重,“我们都有些不敢再处理了。”

七、以人民的贫困为代价。山西省确有不少百万、千万、甚至亿万富翁,但他们仅占全省总人口的不足5%。平均到全省人民,据山西省统计局公报,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8913.9元,而人均消费性支出却高达6342.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890.7元,而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却高达1877.7元。此外,全省尚有贫困县57个,占全省县区总数的近一半。

八、以若干年后的“生态难民”为代价。正如《中国经济时报》所指出的,因煤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可以这样推测,N年以后不能再挖出一点煤的山西,地下全部被掏空,有可能出现整体下陷甚至坍塌,广大山西人民有可能沦为“生态难民”。为此,该报呼吁,谁为他们负责?政府怎么应对这种困境?

面对上述问题,山西省著名学者马福平撰写了《中国“经济凹地”现象的典型报告:十问山西》。该报告在追踪过去、考察现在、分析未来的基础上,对克服中部“经济凹地”现象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其中,从邓小平提出“能源是经济的首要问题”和“主张不只是搞上海和山西两个经济区”,到如何正确评说历史上的晋商票号和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的阎锡山,很多资料都是作者在穷神探化的基础上,首次向公众披露。

如欲需要此书的师长、学者和朋友,请与出版该书的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系。联系电话(010)62805800或(010)62805816。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邮编100091。网址www.dxcbs.net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经济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人均消费性支出 人均可支配收入 固定资产投资 山西 经济增长 代价

沙发
tzj85525 发表于 2006-3-15 22: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虽然一直以来强调经济,社会,环境的合谐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以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同时这在一些省市特别是能源大省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因为这些省份要从传统能源生产方式转变为新型能源生产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生产结构的调整也需一段时间,而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制度也需要一个解决和完善的过程.

使用道具

藤椅
爱芬一世 发表于 2006-3-16 08: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去过山西太原 感觉那里基础设施做的不错
希望和各位交流 QQ361939781

使用道具

板凳
laudon 发表于 2006-3-16 08: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资料显示: “高增长、高能耗、高污染,这是当下中国经济呈现给世人的显著特征,现在,包括中央领导人在内,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痛切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增长下去了!我们没有本钱这么增长———即使是储量最丰富的煤,我们的人均占有量也达不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有95座高度依赖矿业的资源型城市(其中58座是煤城),它们正是粗放型中国经济的注脚。对生活在那里的七千万人而言,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一个命运攸关的课题。事实证明,只有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使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这不仅适用于资源型城市,对其它类型的城市亦如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