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逐梦的太阳
22790 18

[外事活动] 告诉我,你与经管之家的故事 | 经管之家“辞旧迎新”喜迎2020线上征集活动 [推广有奖]

11
哇咔哒5 发表于 2019-12-30 09:01: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支持

使用道具

12
sophiayama1 发表于 2019-12-30 11:00: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经管之家得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和资料,这些年看到经管之家越办越好,非常开心,以后会常来论坛看看,学习并且争取做出贡献。

使用道具

13
rireombre 发表于 2019-12-30 17:22: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翻了一下自己的注册时间是:2007-6-19。已经回想不起当年是什么契机下搜到这个论坛并且注册的了。后来频繁使用这个论坛是因为在朋友的“怂恿”下,报名了CFA、FRM考试,然后在论坛上慢慢了解这些考试的内容,看大家的各种经验总结和上传的资料。当时回馈论坛的方式就是考试过了也写写自己的经验总结(当然,隐藏动机是为了赚赚论坛币^_^)
再后来工作了就不太会经常刷论坛啦,不过经常在搜索一些专业问题的时候会被指向到论坛中来,从大神的帖子中常常受到启发。现在用的比较多的功能是文献求助,感谢大家热情的帮忙找各种小众paper。
对比一下注册时间和发帖灌水数量,我并不算是一个活跃的用户,很多版块都还没有去逛过。其实现在工作中对于知识和技能的要求都在不断更新,论坛是个等待挖掘的宝藏呢,毕竟学无止境~~
最后祝论坛越办越好!

使用道具

14
obaby85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9-12-31 11:38: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2019回顾

支持支持转眼已经是2019的最后一天了。
仔细回想2016年4月6号注册的时间,回顾坐在苏州河畔的办公室的当时,依然仿佛还能显现出当时阳光灿烂的愉悦画面。
那时为了下载项目所需要的资料,花真金白银100大洋注册成了VIP,在应付了工作文档之后开始了坛上之旅。
4年多了。终于论坛币达到了10万。发资料贴超过了百篇。收集到的资料千计。签到达到了以坛为家III(每天养成了签到习惯,不签感觉今天缺了点什么,上网的第一件是打开论坛签到,看贴,几乎比看盘还要频率高些)。这个论坛让人上隐呀......
今年上手持版了,还真有几个月不适应,新的一年开始适应手持版,学会以手持版为主......
感谢各位板主!!!
感谢各位楼主!!!
感谢各位大咖!!!
感谢各位坛友!!!
感谢各位好友!!!
感谢CCTV......

使用道具

15
Ipub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20-1-2 12:07: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注册论坛也10多年了,很巧的是,注册那天正好是我的生日,也许冥冥中真的有机缘这一说。在论坛10多年,学到了很多东西,工作关系,需要做经济学类的图书选题,从论坛上寻找到了不少的灵感、线索,甚至挖掘出了优秀的作者。
论坛的“学者专栏”在线访谈活动办得真的很好,几年下来,有上千名学者在论坛这个平台上向全球坛友分享他们的治学与教学心得,很多学者后来都成名成家了。我一楼楼地爬,获益匪浅,很多做选题的灵感与对学者的初步了解,都是从这个栏目来的。
另外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论坛的“高鸿业西经教材学习版”,我也是该版的版主之一,很惭愧,履职不多。但多年的积累下来,该版成了国内学习高鸿业西方经济学教材学子的必逛版块,有无数精彩的学习资料、学习经验!希望将来这个版块不但恢复,还能够发扬光大,把国内大经管学科的经典教材都做一些专版,逐步成为国内大经管学子的学习、成长的空间!

使用道具

16
石开石 发表于 2020-1-6 08:24: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管之家——“真是我家”
大概在2013年吧,有一篇有关经济的文章发在了其他媒体,其中有个网友说,发在“人大经济论坛”会引起更多的讨论。于是便注了册。注册之后,刚开始,也不知论坛的规矩,发了一篇文章后就偃旗息鼓了。
2017年,又回归论坛,开始发表文章,以后断断续续,竞发表了几百篇文章,回帖无数。
本论坛确实有很多高手在其中,所发文章可以让人有所收获。本论坛也有很多懵懵懂懂者,所发文章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固定资产折旧是新增价值,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竟有很多人不知道,包括一些自称是教授的人。笔者为此写了很多篇文章,回了不知多少帖子。他们之所以不知道这个常识,主要是受不变资本是转移价值的影响,他们认为固定资产折旧属于不变资本。这就是所谓的原地踏步,不知发展。新增价值就是增加值,增加值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这是很容易查到的常识性资料。
斜向上的供给曲线是错误的,这个判断也不是很难。只要搞懂供给的意义就可以判断。供给其实是供给方生产商品销售给需求方。供给包括生产、提供销售、售出三个环节,也可以简化为生产与销售过程。
当供给理解为生产时,是价格高(不是价格上涨)生产供给量增加;是价格低(不是价格下降)生产供给量减少。此时价格是因,生产供给量是果。
当供给理解为销售时,是销售供给量增加(不是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是销售供给量减少(不是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此时销售供给量是因,价格是果。
以上不是难以判断的事,但是不知为何,很多人固执己见,非要说供给曲线是正确的。包括教授、博士等高级知识分子。
供给曲线是错误的,本论坛王金贵先生,比我提出的更早,而且也写了多篇文章。我们振臂而呼,但反对声浪很大,不知这些人何时能明白啊。
本人推出了价格需求弹性不变的需求曲线幂函数方程、边际效用直线递减的效用边际效用二次函数一次函数方程、有餍足量的无差异曲线椭圆方程。从而对西方经济学的认识更深入了。
本人提出了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的公式,指明成正比或反比的条件是单位劳动时间商品价值为常量,破解了成正比成反比的秘密。
等等等等。
经管之家上各种观点荟萃,互相发生碰撞,这会产生思想的火花,本人的很多文章,都是这种碰撞的结果。自由讨论自由发言,这确实是本论坛的一大亮点。
这几年本人确实“以坛为家”了,只要有时间几乎每一天都要上论坛看看,发帖回帖。
经管之家——“真是我家”了。
祝论坛越办越好,新的一年有新的起色。

使用道具

17
一水寒天 发表于 2020-1-7 11:04: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到这个不得不说的故事,记忆像打开的闸门涌上心头,于是与大家唠叨下。最初与经管之家相遇是偶然的,那是在网上搜电子书,正好打开这个网页。当时还记得名叫人大经济论坛,心中很是欣喜,于是就注册,混迹于此。如今想来,是什么书引导这儿来,倒忘却了。而这个网站陪伴至今已有八年之久。八年来,由于工作学习,网上冲浪论坛,时短时续,但个中情感一直没变。很目前仍业余学习中。感谢论坛,犹如远洋深海中的一盏灯塔,照亮前行的路。

使用道具

18
KKKK2018 发表于 2020-1-9 11:15: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认识了好些优秀的人,笔记做得特别漂亮,从中学到很多,也明白自己做的还远远不够,需要长期而坚定地继续努力——优秀的平台就是可以聚集天南海北但又志同道合的一大批优秀者,感谢经管之家[em23]

使用道具

19
afadfrr 发表于 2020-1-9 15:37: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你们的支持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3 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