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xp19821
994 0

"免试就近"原则遭挑战 要"麦当劳"还是"肉夹馍"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4粉丝

贵宾

学术权威

9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629905 个
通用积分
52.2532
学术水平
681 点
热心指数
793 点
信用等级
430 点
经验
138469 点
帖子
4126
精华
1
在线时间
222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14
最后登录
2024-4-30

初级学术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编者按:上世纪90年代初期,择校热潮在中国社会兴起。每年四五月开始,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家长们可谓绞尽脑汁、各显其能。近二十年过去了,尽管有关各方、一些地区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极大努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免试就近入学”作为一项基本条款已写入《义务教育法》,但“择校热”非但没有从根本上有所缓解,甚至在一些地区愈演愈烈。究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太低,还是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太过强烈,还是我们的招生入学在制度设计上原本就存在着疏漏?


日前,由本报和搜狐网教育频道联合进行的一项关于“小升初”的起底调查显示:“六成以上家长感觉压力很大”、“七成以上家长不认可‘推荐入学’”、“五成以上家长希望恢复统一考试”(详见本报4月28日报道)。

  无独有偶,2009年4月,一项在两千余名家长中开展的网络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家长赞成恢复“小升初”统一考试(详见《北京日报》2009年4月13日报道)。

  “免试就近”原则遭遇现实挑战

  其实,从“免试就近入学”作为一项基本条款写入《义务教育法》中起,“免试就近”这一原则就一直遭遇着来自现实的严峻挑战。在那些大城市的所谓名校中,真正遵循“免试就近”原则入学的学生所占的比例其实很小,而以各种合法的、非法的,合理的、不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择校却成了义务教育阶段一个早已公开的秘密。

  于是,在每年的4、5月间——甚至更早,那些大城市的“小升初”都会牵动着千百万家长的神经。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上一所优质初中,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可谓绞尽脑汁、各显神通,结果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欢喜也好,哀愁也罢,如果当事各方遵循了统一的游戏规则,无论结果怎样,也终不会激起波澜。然而,义务教育阶段的不少学生及家长们却并未遵循同一原则——尽管这项原则早已被赋予了神圣的权威和法律的强制力,名为“免试就近入学”,而是各行其道,大行择校之风。无论是赢家还是输家,都不会对结果心悦诚服。赢家由于额外支付的成本太高而对这种招生入学体制耿耿于怀,输家则因为自己未能成功运用各种“潜规则”参与角逐而对结果心存怨愤。

  近二十年过去了,尽管有关各方和一些地区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出了极大努力并业已取得显著成效,然而,风行于“小升初”以及小学入学阶段的“择校热”非但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缓解,反而愈演愈烈,从大城市逐步蔓延到中等城市乃至一些欠发达的小县城。

  在百度(www.baidu.com)搜索框中输入“小升初”关键词,记者仅用了0.035秒就找到相关网页约1120万个,其中绝大多数为各类“小升初”辅导班、专家支招和批评性报道等内容。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的种种乱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各界的广泛诟病于此可见一斑。

  优质资源的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公”

  那么出现此种乱象究竟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程度太低,还是家长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太过强烈,抑或是我们的招生入学在制度设计上原本就存在着疏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大学生家长对目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方式颇有微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作为公共教育资源的优质校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有权、有钱、有关系”家长的专享资源;“小升初”推荐入学容易暗箱操作、滋生腐败。“免试就近”原则并未真正得到贯彻实施,学生的负担非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家长们普遍感觉压力很大……在“小升初”乃至小学入学时,有关一个学生的获奖证书、简历就有厚厚一大摞的报道屡屡见诸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中。

  一位正在为孩子“小升初”而四处奔波的学生家长杨先生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孩子进入一所好初中,他正在到处忙碌、多方“运作”。“与其现在这样忙乱不已,还不如恢复统一考试呢!那样,就会根据孩子的考试成绩,确定其学习能力,从而进入一所适合孩子的学校。现在我花了很大代价,如果把孩子弄进了一所名校,而她的学习到头来又跟不上,那又有什么意义呢?还不如让她到一所普通学校呢!现在的问题是我根据平时的等级评分和综合评价无法判断孩子的学习能力。”

  东部某市一位优质初中校今年的招生工作尚未正式开始,就已经收到了各种“条子”、推荐信1500多张(封),涉及学生近2000名,而该校今年的招生计划名额还不到400人。该校校长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这么多学生提前‘报名’,你让我该怎么办?每年的这个时候,最头疼的就是面对各种人情关系。还不如统一考试呢,大家在同一规则下公开、公平竞争,谁都无话可说。再说了,让孩子这么小就懂得了种种人情世故、走关系,这对下一代的心理健康有好处吗?等他们长大了,又会以怎样的心态对待他人和社会呢?”

  专门研究社会学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周孝正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表示,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差异,优质校就成了一种稀缺资源。“择校,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关键是分配这种稀缺资源时要确立一种社会普遍认可的规则,坚持做到公开、公平、正义,稀缺资源的分配‘不患寡而患不公’!”

  对于目前社会上对“免试就近”入学原则的质疑,周孝正教授认为,从历史上来看,考试是分配稀缺资源的一种有效办法,“不能一提考试就认为是搞应试教育,重要的是提高考试评价的信度、效度和散度。”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指出,《义务教育法》中确立的“免试就近”入学原则是完全正确的。“但贯彻实施这一原则有一个前提,政府在保障教育公平方面已经很到位,公立学校在软、硬件乃至师资水平等方面都一样,就像麦当劳一样,在哪儿吃汉堡包都一样。在此基础上,将优质教育资源对民办教育开放,允许其遵循一定规则和程序选拔学生、招收学生,毕竟人们的教育需求是不同的。你不想吃汉堡包,想吃肉夹馍,就得到较远的地方,就得为此支付较高的成本。这在许多国家都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而不能使公共财政大量投入的优质公立校成为一少部分人享有的特殊资源,政府的职责就是建立‘麦当劳’,保障基本的公平,民办教育去做‘肉夹馍’,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现代教育报记者 苏金柱)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麦当劳 肉夹馍 西安外事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 全国人大代表 原则 麦当劳 quot 免试 肉夹馍

成功就是锲而不舍的追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