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uaikie
3490 12

社会科学局势图 [推广有奖]

板凳
Quaikie 发表于 2008-9-29 12: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楼上透彻分析

我觉得图中的入侵,是指这些学科在做分析的时候大量地应用到经济学,而且经济学者本身也对这些社会学科的问题进行分析。

对于法学的渗透,你可以想想anti-trust law等

历史学可不只是“经济史”,现在的历史上各种关系很多都用经济学来分析

使用道具

藤椅
bajjio 发表于 2008-9-29 12:3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幅图似乎主要反映的就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呵呵,经济学对于法学的渗透,从我知道的而言,主要是两种模式,一种是以波斯纳为代表的新古典模式,另外一种是以凯斯.桑斯坦为代表的行为法律经济学(目前他已经“转会”到“哈佛”)而经济学中现在研究的“代理”问题,似乎在默顿.米勒的一篇文章当中谈到应该交由法律专家来进行分析吧。

经济学对于政治学的渗透,应该主要是政治学领域从“政治哲学”向“政治科学”的转变吧,政治科学当中现在也侧重于通过计量模型来进行实证。不过一般而言比较出色的经济学家对于政治哲学的理解程度还都是挺高的。弗里德曼以及哈耶克等人都有政治哲学方面的著作。

经济学对于社会学的渗入,这似乎是经济学帝国主义刚刚兴起时,贝克尔等人对于离婚,自杀,歧视等原属于社会学领域的问题开展的研究。而且在社会学领域也同样存在理性选择的分析,代表人物是科尔曼,不过社会学似乎也侵入了经济学的分析领域,例如对于公司,金融市场等的分析,卡尔.波拉尼开创了“嵌入”理论,而Stanford的Mark Granovetter也进一步发展了“嵌入”理论,以Granovetter和Swedberg为代表的新经济学社会学也是通过社会学思路对于常规意义上应该属于经济学分析范畴的理论进行分析。即便是在经济学家当中,我们也不难发现,Akerlof(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的分析范式就是P-S-E,即为心理-社会-经济的“三位一体”的分析思路,而交易费用理论大师奥利弗.威廉姆森在《治理机制》一书中也对于“企业文化”等因素进行了强调。

经济学与心理学“交战”,似乎经济学是借助于心理学中的一些结论来解释一些无法用新古典经济学解释的经济“异象”,而心理学所考虑的心理偏差方面的问题比行为经济学中所涉及的领域要多。格林斯潘似乎曾经说过,新经济学主要就是将心理学的知识融入到经济学分析之中。不过行为经济学似乎也不能解释所有的经济学问题,即便是通常所说的“异象”,在很多时候解释能力还不如新古典经济学。

经济学对于历史的入侵似乎主要是“经济史”吧,历史学的分析思路还是存在多种模式的。在这点上,社会学其实也有相似之处。

经济学支配地理学,这种说法似乎有点牵强。地理学的分析模式也是千差万别的。不过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结合进行分析,还是有一些比较出名的人物的,比如克鲁格曼和藤田昌久,他们合作的《空间经济学》似乎还是比较畅销的。

这幅图的作者似乎不喜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过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还是有一些杰出的代表人物的,Yale的John Roemer,他的著作和论文应该很多人都熟悉。还有同属于Analytical Marxism的Jon Elster,他的《Making sense of Marx》是一部经典之作,现在也有中译本,此外还有LSE的梅格纳德.德赛以及宇野学派的伊藤诚等等,当然还有Samuel Bowles等等也都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

至于文化学和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等,原本也是相辅相承的。社会学中也会经常研究文化冲突,经济学中“文化”也通常是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而存在。了解了儒家文化,伊斯兰教文化以及基督教文化,大体上对于了解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可以起到很大的帮助。

在图中似乎对于地理学的评价过低,似乎不太符合现实。而人类学都不在考虑之中,这点恐怕哈耶克和阿克洛夫等人都是不会赞同的。现在似乎还存在着”经济人类学”这个领域。

总的看下来,这幅图还是有很多欠考虑之处。


winston1986  金币 +5  金钱 +50  魅力 +50  经验 +50  奖励 2008-9-29 15:38:53

使用道具

沙发
pengwen0712 发表于 2008-9-29 11:0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antastic!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