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等级:直辖市
直辖市行政设置是正省,最高负责人多是副国级。
直辖市在权力体系中处于顶级。拥有非常丰富的公共资源。
浦东,滨海,两江,三大直辖市都有划时代的国家级新区。政策利好首先落地它们。
在央企领域,上海坐拥宝武等多个强势央企。天津、重庆有数千亿乃至上万亿的央企投资。在教育领域,直辖市都是中国教育重镇。复旦,南开,重大均为985大学。
在财政扶持上,直辖市得天独厚。滨海的投资很多来自中央或者央企,奥运会和世博会,京沪花了中央不少钱。仅在2012年的特殊时刻,中央大员就直接带了三四千亿投资来重庆。
上海是国家钦定的金融中心,拥有上海证券交易所,本外币存款超过11万亿,重庆和天津的金融产业,也十分强势。
地位过高是一把双刃剑。
直辖市占尽公共资源优势,但弊端也明显。直辖市首长只差一步即可登天,这种特殊地位,使其过度谨慎,保位占第一,改革挤一边。怕试错。
表现在社会领域,就是改革力度不大,京沪是中国最顽固的户籍壁垒;表现在经济领域,就是民营经济缺乏活力。
上海虽然国企和外企强势,但知名民营企业不多。很多民营企业崛起于江浙,壮大后才落地上海,最典型的是均瑶集团。上海得摘果之利。天津的民营企业,也不发达。
早在2009年,罗天昊在国内第一个公开提出降低直辖市的政治地位,适当削弱直辖市的权力,淡化其权力色彩,其实长久而言更有利,可以促进改革,达成社会经济发展的均衡。
第三等级:省会(首府)
省会或首府城市,在权力体系中也非常强势。
省会在各省的地位。犹如北京在全国的地位。
省会城市在省内的权力体系中处于顶端,本省最好的公共资源,都集中在它手中。连河北省会石家庄,仍然可以在北京之侧成为千万人口大市。
省会不仅政治强势,经济上也强势。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三产都比较发达。同时,省会也集中了部分央企。
尤其是教育、医疗、金融三大资源,省会的优势非常明显。
中国的大学大部分都集中在省会。
武汉、广州、南京、成都、西安、沈阳、长沙、郑州等省会城市,科教资源发达,武汉、广州的在校大学生人数都超过百万。省会和首府的大学在校生总数占全国一半左右。
在金融资源方面,广州坐拥5万亿金融资本,成都、杭州、武汉等拥有巨量本外币存款。纵使是青海的西宁,存款余额也达到3883.8亿,是其GDP的三倍以上,存款与GDP之比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在地方,三甲医院也主要集中在省会。部分省会的三甲医院数量占全省的一半左右。
论行政级别,仅十个省会是副省级城市。其它地级。五大计划单列市都是副省级。为什么一般省会,在权力体系排名中还要略高于计划单列市?罗天昊认为,关键还是公共资源。
比如广州与深圳,深圳经济总量超过了广州,但是,论公共资源,深圳还是比省会广州差远了。广州集中了广东接近一半的三甲医院,以及中山大学等所有的重点大学。纵使发达如深圳,没有一所自产的985大学,三甲医院,也仅为广州的四分之一不到。
第四等级:计划单列市
在行政设置中,计划单列市属副省级城市。
几经变化,中国仍有深圳、厦门、宁波、青岛、大连等五个计划单列市。
就行政级别而言,计划单列市比多数省会高,但是,就公共资源而言,计划单列市还是比省会稍逊。无它,计划单列市是权力孤岛,而省会则集中全省的公共资源。
但总体而言,计划单列市仍在权力体系中处于中上层次。
大连与沈阳,青岛与济南,宁波与杭州,厦门与福州。深圳与广州,考究这些能够与省会分庭抗礼的城市,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底气不仅在于经济实力,也在于政治实力。计划单列市,其人权和事权部分由中央直管,可以相对超脱。财税均不受省里太多影响,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发展权。
由此,计划单列市的经济一般都很发达,是中国经济重镇。华为、腾讯、比亚迪等崛起于深圳;海尔、青啤崛起于青岛,宁波、大连、青岛的经济亦非常发达。
计划单列市具备很强的开放性,锐意改革。在罗天昊推出的中国城市包容能力排名中,深圳的净流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全国之亚,接近70%。厦门也接近50%。占比都超过作为首都的北京。
罗天昊认为,计划单列市的最大独特性是:在权力层次上比较强势,在经济方面富有活力。社会领域具备开放性。兼得权力与市场之利。
第五等级:省内副中心或经济大市
这类城市虽行政设置上是一般地级市,但是市委书记一般高配为副省级干部。
最典型的是江苏苏州,湖北襄阳,河北唐山,山西大同等。
这类城市虽不是省会,在权力体系却高出一般市,公共资源也很强势。或是在公路、铁路系统成为区域中心,或是区域经济中心。苏州的经济总量全国前十,超过江苏省会南京,雄踞第一宝座多年。唐山的经济总量也多年来超过石家庄。
湖北副中心城市襄阳,山西副中心城市大同,在省内略战略地位、交通枢纽地位突出。
第六等级 一般地级市
在行政设置中为地级市,是中国城市的主体。在中国有数百座。
处于城市权力等级的中下游。
除极少数资源型城市拥有矿产资源类的央企外,中央的公共资源很少分布在地级市。省内的公共资源,均分到地级市又削弱一层。最典型的是大学,普通地级市的大学多数是师范类、职业技术类,好学校在省会。
正因为在权力体系中没有优势,公共资源少,那些在普遍地级市中脱颖而出的城市,更值得仿效,是真正的平民英雄。
最典型的是广东佛山,没有央企,没有特区,凭借本土经济、民营经济、实体经济,内生式发展模式,成为中国经济重镇,殊为不易。
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无锡、山东潍坊等,均是中国地级市中的佼佼者。这类城市一般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市场经济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