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dx
2939 2

[经济学基础] 供给侧效率与产业金融关系 [推广有奖]

  • 1关注
  • 6粉丝

教师

讲师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722 个
通用积分
199.0568
学术水平
6 点
热心指数
9 点
信用等级
4 点
经验
8784 点
帖子
276
精华
0
在线时间
54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2
最后登录
2023-11-14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供给侧效率与产业金融关系

张丰羽1,张国忠2


             (1.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1;2. 哈尔滨金融学院 金融系,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摘  要:针对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供给侧效率问题,阐述了从价值评价、价值盈余、相对价值直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整个实现供给侧效率的内在逻辑,分析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必然关系,讨论了在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过程中,ZF与金融业的应有定位和协作关系。


关键词:供给侧效率;价值评价;价值盈余;资源配置;金融支持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87(2016)06-0091-03



供给侧效率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这里对供给侧效率原理以及ZF“以金融调经济”的方式做些逻辑思考和讨论。


        一、经济发展中的供给侧效率


1.从“经济发展七星阵图”看供给侧


供给侧是相对与需求侧而言。供给侧是市场经济中产业经济运行的一个侧面,供给侧、需求侧、经济发展的基本原理如下面的“经济发展七星阵图”所示。


经济发展七星阵图.jpg

图中方框部分,是整个机制运转的中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国民财富以其GDP来衡量,它是一国一定时期内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集合,由企业生产和提供。企业是以利润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组织,他从要素市场上购买各种生产要素并投入生产,在生产中使投入的要素增值,并通过产品出卖实现价值。当产品的销售收入高于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成本时,企业获得利润。


图中右侧为需求侧部分,表示整个社会对企业的产品需求。从宏观角度看,“ZF需求”这部分是由ZF控制的政策变量,而消费(消费需求)、投资(投资需求)和出口(国外需求)则被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和ZF需求一起,构成国民经济这辆运转大车的拉动力量。


图中左侧为供给侧部分,它为企业提供资源、技术、制度等生产条件。资源禀赋既是自然赋予,也是历史的产物,还与由技术和制度决定的人们在生产中的使用状况有关。在经济学中,资源的稀缺性提出了资源的有效产出率问题,而资源有效产出率的高低,除了与资源禀赋有关,还取决于技术和制度这两个根本性因素。技术和制度既是企业生产面临的外界约束条件,又是企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可以创造和改变的提高效率的因素。因此,我们把资源、技术、制度放在一起,作为现实经济发展的供给侧推动因素。


2.供给侧的效率——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要用到最有效率、最有价值的地方去。


那么,什么是价值呢?恩格斯说,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即效用/费用。实际上,正是对不同产品的价值和比较价值(相对价值)的追求,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


效用是买者对资源和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感觉,它与资源和商品的实体有关,也与买者对资源和商品的心理评价有关。农民用粮食换裁缝的服装,是因为农民认为服装的价值高于粮食。同理,交换能成功,是因为裁缝认为粮食的价值高于服装。所谓均衡,就是各当事人的选择达成一致,选择对相关当事人来说是当时当地当条件下最好的。均衡产生行动,通过交换,农民和裁缝都得到了自己认为价值较高的东西,都有了“价值盈余”,或有了“盈余价值”。这是通过交换而得到的在效用上的价值盈余。


生产也会产生价值盈余。企业购买生产要素并把它们组合起来生产,生产出的新产品是新的使用价值,新的效用。在有意义的生产中,新产品的效用高于生产要素的效用。所以,广义上说,企业也是在交换,用较高效用的物品(产品)替换(交换)了较低效用的物品(生产要素)。不同的是,生产中有劳动加入。劳动的凝结,形成了产品的价值。企业的价值盈余中,有劳动在内。


生产有生产费用,它们是生产要素的耗费。交换有交易费用,它们是为达成交易和保证交易的质量所需的费用。价值盈余就是通过生产或交易所得到的物品的效用,与得到此物品所需的费用的差额,简称为“利”。有时候,它们也许难以以精确数值来衡量,但对生产或交易的主体(当事人)来说,“得失寸心知”。经济活动追求的是盈余价值,这是经济活动的不竭动力。


在产权明确界定,自由交易的市场上,企业之间为利润和生存而展开竞争。在竞争中,市场会自动地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相对有价值的产品的生产上。


原理至简。要想在竞争中获胜,须具备两个条件。⑴产品在买者心中的效用值高,客户评价好,适销对路,无“流动性滞存”问题(这正是当今“心时代”的特点)。⑵相对于同类产品的其他生产者来说,该生产者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质量更好或更便宜,生产的技术含量更高,组织制度安排更合理,员工的激励性更强,从而成本(生产和交易费用)更低,不怕低价竞争。这两个条件,合起来就是较高的效用费用比,或较高的性价比。


市场竞争的失败者,或者被“破产清算”;或者被迫转产、被“兼并重组”,相对优胜者则被保留下来,并得到前者的资源。这就叫资源优化配置。所以,市场竞争自动进行价值评价,奖优罚劣,优胜劣汰,自动进行资源配置,自动使整个社会总资源产出率提高,产业层次上升。所以说,资源配置,上善若水。


3.有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条件


⑴界定和保护产权,重点是产权系列中的控制权和受益权;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法治和交易环境,实现和保护产权主体间的自由平等交易。⑵包括各类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在内的完善市场体系。⑶对产品缺乏需求的价格弹性和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产业特殊处理。⑷完善产品标准、市场准入和退出标准。⑸明确ZF定位,ZF只提供公共物品。


二、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相异相依


金融这个特殊产业和实体经济之间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金融之花植根于实体经济的土壤。


对现代经济来说,金融有两个基本功能。


⑴提供交易媒介——货币,通过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和个人的信贷渠道,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货币量。


⑵经济主体(个人、企业)之间互通资金有无、借贷和融资,把暂时闲置的资金利用起来以取得利息收入。资金如水,逐利而动。通过金融市场的资本流动、收益和风险评估机制,来配置货币资金进而配置其他资源(设备、原材料、劳动力、技术等等,都是用钱来买的,钱配置到哪里,它们也配置到哪里),实现社会总资源的灵活优化配置,提高全社会的资源产出率。


中央银行通过信用渠道来发行货币,其去向,则取决于各资金的需求者——各企业、各地方、各行业、各经济单位、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等等——之间的融资竞争,在竞争中,价高者得——价值排名较高者更易于得到这些能带来其它资源的资源。


金融机构、企业和个人间的融资,本质上是企业的利润(盈余价值)和利息(盈余价值的一部分)在不同经济主体间的分配。盈余价值最初在企业生产阶段创造出来,以不同的形式在对企业生产有贡献(提供资本)的各经济主体之间分配——企业利润、银行利息、债券利息、租金、股息等。资本或资金是带来盈余价值的价值。资本的不同形式或不同的代表者,如股票、债券、基金、保险、存单、借据等等,这种种金融工具,它们不停地运动,寻找有利可图的机会,它们承载的是资本寻求盈余价值的使命,通过对各种经济活动进行价值评估和排序,把资本配置到较有价值的地方。资本流动的动力是盈余价值。它们代表的是产权,关注的是受益权。正是这个关注点,给现代市场经济带来了活力,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


银企融资,或“金融支持产业”,有如下必要逻辑支撑:⑴商业银行是企业,遵循利润最大化的经营原则,他关注金融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⑵融资过程是利用杠杆。企业关心的是“四两拨千斤”,用借来的钱,取得更多的利润。银行则更关心杠杆的支点——企业的信用,因此,银行称贷款为授信。⑶信用是金融的核心。要得到融资,企业必须有持续畅销的产品、较低的生产和交易成本、资本能顺利地循环和周转、有稳定的投资利润率。银行要对企业进行价值(效用/费用)排队,要查信用等级,看信用记录,按价值评价授信,以保证有稳定的投资回报率。⑷银行业是也周期性产业。实体经济状况不佳时,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增加,也会惜贷、慎贷。⑸银行受国家政策引导,能在损失预期将会得到补偿(ZF补偿)的条件下执行对国家是经济的、而对银行则未必是经济的ZF的货币金融政策。


三、产业金融支持——调结构的机制


金融产业支持,就是ZF为实现调结构的目标而对金融业融资行为的引导。


按2016年2月人民银行等“八部委意见”,调结构,就是“三去一降一补”,就是去杠杆、去产能、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


“三去”之间有逻辑关系:库存过多,产品供过于求,是因为产能过剩;产能过剩的原因是投资驱动,投资资金的来源是利用杠杆,杠杆过大,负债过多。在2009年“四万亿投资”中,投入的相当部分是钢铁、煤炭、房地产等长板项目,其资金则有相当部分来源于银行借款,形成了一些靠负债发展起来的负债型行业和负债型城市。所以,“三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修正金融资源错配问题。一降一补,就是利用我们前面提到的提高企业竞争力的两个方法——降成本、提效用,提高产品性价比。结合起来,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就是:不靠加杠杆,不靠负债这个“路径依赖”,而是靠产权明确的市场的自由竞争、自动调节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总体资源效率和经济质量。一句话,靠“深化改革”。

八部委意见”中讲到的措施,概括起来是三部分:第一,保持货币供给适度,使调结构有个稳定的货币环境。第二,实行差别化的金融信贷政策,按八部委文件所列的结构调整目录,区别对待、有扶有控,运用信贷数量调节、简化融资手续、应收账款融资、债权股权投资、资产证券化、引导基金投向、支持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结构调整目标。第三,在此过程中,注意维护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和金融机构权益。


在这里最关键的,是要明确金融机构是企业,ZF只能对企业施以利益诱导而不能用行政指令,只能使用经济手段而不能使用行政手段。


前面说过,银行贷款是按企业价值排队来排序的,这可以保证较优企业优先得到贷款,从而保证社会上有限的资源得到较有效率的利用。当ZF要求银行提供较多贷款时,那些价值不那么高的企业也将得到贷款。对银行来说,其利润将会减少或出现亏损,更有甚者,银行甚至收不回所贷款项,形成资产损失。我们说过,银行是企业,这些损失必须得到补偿。为了保证银行能提供这些“支持”实体产业的贷款,ZF财政要拿出钱来补贴给银行。


那么,为什么ZF自己不直接拿钱给企业呢?为什么要通过银行信贷这个迂回环节呢?原因也简单,ZF要利用金融机构的“银行家思维”或“金融家第六感”。经过严酷市场筛选胜出的金融专业人士最知道或最能专业地了解到哪些企业投资价值较高,因而应该较优先地得到贷款。由银行家来贷款,风险要低一些,资源配置效率要高一些。这对社会有利,而ZF是为社会服务的。不仅如此,银行家还能根据ZF补贴或“支持”银行的数额,按银行“支持”企业所获得的逐渐递减的边际收益加上ZF补贴等于递增的贷款边际成本的原则,确定对产业的“支持力度”。所以,金融业的“产业支持力度”,仍由ZF控制。正常情况下,银行欢迎ZF这种通过银行进行的“产业支持”,毕竟,这对银行业直接有利,进一步地,由此产生的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整个实体经济,这也使得作为实体经济上层建筑的金融业进一步受益。这正是我们前面大篇幅讨论价值盈余、相对价值、资源配置、供给侧效率的原因。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供给侧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 经济发展七星阵 哈尔滨金融学院 中国经济发展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linmengmiki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ldx 发表于 2018-3-23 13:00: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就是简化的新经济学

这就是简化的新经济学。

第一部分的1,是讲经济发展的总体机制。

第一部分的2,是讲盈余价值的产生。盈余价值的意义——稀缺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实现的基本条件

第二部分,讲的是盈余价值的流通和分配。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基本关系。

第三部分,加上ZF之后的ZF、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盈余价值关系。

作为此文的进一步,“产品相对价值与黑龙江省产业政策价值评估”这篇文章的第一部分(一)(https://bbs.pinggu.org/thread-6149647-1-1.html),讲产品相对价值与资源优化配置的“一价定律”机制。


使用道具

藤椅
ldx 发表于 2018-4-8 09:34: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是一门迷人的学问。而最令人着迷的是,它的基本原理如此简单,只要一张纸就可以写完,而且任何人都可以了解,然而真正了解的人又何其稀少。

                                                  ——米尔顿 ·弗里德曼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