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救济的缺陷与完善_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救济硕士论文

    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救济的缺陷与完善_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救济硕士论文 [摘要] 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难以维权,救济不够理想是不争的事实。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受害方处于弱势(劣势)不会维权,一些校方逃避“教育、管理、保护”的过错责任,法律法规救济的某些缺陷,行政、司法处理纠纷存在不够公正的地方等等,因此,亟待普及法律知识,不断完善体制、法律、法规,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最现实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 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救济缺陷;维权 一、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救济不理想的现实 多年来,未成年学生人身安全和发生在校园内以及与学校有关的活动中未成年学生受到伤害得不到理想的救济,成为家长关心、社会关注的现实问题;一些地方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建议和议案,要求“党和政府给与更大关怀”,“人大、政府完善立法”。 如在一个40 万人口的小县,在校中小学生约7 万,据不完全统计,近3 年来,学校发生学生人身损害较严重的事故(肢体伤残、学生死亡)21 起,与学校抗争、协商处理的5 件,诉诸法院的4 件,共占43%;不了了之、自认倒霉的13 件,占57%。 多年来,各地学生人身伤害事件频繁发生,但不愿、不敢、不会寻求救济的大有人在,受伤学生维权不够理想是不争的事实,亟待社会机制、法律法规的完善,期待有识之士正义呼号和大家的共同努力。 二、未成年学生人身损害救济的缺陷 (一)人们法律知识欠缺法律知识浩如瀚海,非留心学习、仔细探讨,难以掌握。尽管经过“一五”到“五五”普法,但人们所知仍然较少,只知一些法律常识。一学生被教室玻璃滑落砸伤;一学生夜晚上厕所,因灯炮损坏无亮,滑倒跌成骨折;一学生楼梯拥挤脚断;多位学生体育课手断或腿断;学校运动会学生受伤??学生及其家长竟不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某初三学生,按学校规定向班主任交了“学平险”,补完课回家后被小车撞死,家长因没有投保单,竟不知寻求行政、司法救济,争得“人身保险理赔”。 (二)受害方不敢寻求救济学生在校发生伤害,不敢找学校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或司法机关,寻求救济。学生在校读书,家长跟学校扯皮,担心学校给孩子“穿小鞋”,不敢据理力争寻求“救济”;校方在财力、社会关系诸方面存在优势,受害方“较量”不起,只有忍气吞声;还有“一朝诉讼十年仇”的传统陋习,使人们也不愿、不敢诉讼。 (三)受害方不会寻求救济受害事件一旦发生,有的牵涉多方当事人,法律关系复杂,受害方法律知识欠缺,“狗咬刺猬下不了牙”,不知如何维权。 (四)受害方不能依法维权受害方医院疗伤就花钱不少,再请律师到法院去维权,又要花钱,因经济拮据,无力维权。在维权“博弈”中,受害方是弱势,应对学校或多方强大的“集团军”,受害方心有余悸,不能维权。 (五)难以采集得力证据学生伤害事件发生的现场,目击证人多为师生员工。在场的“老师、学生”正在校工作、学习,都不愿得罪学校,不敢提供“证言”,更谈不上出庭作证,受害方及其律师收集“证据”难于上青天,受害方很不容易维权。 (六)部门规章不够缜密部门规章(办法)多由部门制订,存在为部门多设职权,有利部门的多列条文、不利部门的少列条文或漏订的弊端。国家教育部2002 年发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有“部门保护主义”倾向。学校学生伤害事故,由教育部门处理,难逃“本位主义”倾向。其部门规章没有严格规定“处理事故”的程序,“处理事故人选”如何组成,自己管理的学校发生事故依然由自己教育部门处理,存在“合理性怀疑”或遭公众“非议”,加上校方四处活动,干涉事故公正处理,极易引起误会而导致上访。 (七)法律法规不够完备《未成年人保护法》、《民法通则》、《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处理程序条文较少,不便操作;法律规定有遗漏,条文落后于现实、落后于形势,不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进而以司法解释进行补充、完善,某种程度上降低了效力。

  • 当前早期阅读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早期阅读活动硕士论文

    当前早期阅读活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_早期阅读活动硕士论文 [摘要]有效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教师在实践中应正确认识和制定阅读活动目标,实现早期阅读活动内容的“转译”,形成逐步递升的早期阅读能力培养系统,提倡以对话为主要途径的师幼互动。 [关键词]早期阅读活动 幼儿园语言教育 幼儿阅读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把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 早期阅读活动质量成为影响幼儿语言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 国内幼教界掀起了“早期阅读”研究和实践的热潮。那么,早期阅读活动现状和走向如何?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发现,尚有相当一部分幼儿教师对早期阅读基本理论认识不清。使阅读活动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价值难以真正实现。笔者从现状分析人手,提出一些改进早期阅读活动现状的建议,以期对幼儿园语言活动的有效开展有所助益。 一、当前早期阅读活动的主要问题 (一)对阅读活动目标理解不透彻早期阅读的目标是让幼儿爱上阅读,成为主动思考的阅读者。但是,许多教师对这一目标并未深入理解与认识,在执教时将阅读活动等同于“识字”教育,致力于让幼儿多掌握一些汉字、新词;或者将阅读活动等同于“讲故事”,每次活动只是对l~2本图画书进行故事解读。导致的结果是:把“学习和掌握一系列与书面语言有关的态度、期望、感情、行为和技能” 排除在早期阅读能力培养之外。然而,这些正是幼儿在早期阅读中需获得的主要能力,其核心能力正是自主阅读能力。[2] (二)对阅读活动内容把握不到位在阅读活动中.幼儿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阅读优秀图画书的图画开始,逐渐过渡到阅读文字,在保持阅读兴趣的前提下最终实现自主阅读的。可以说.教师对阅读活动读本的把握直接决定了其对幼儿指导的有效性。同时,由于图画书对细节的特殊处理使画面成为一幅幅隐藏着秘密的“图纸”,因此需要阅读者仔细观察、体昧才能把握内涵。教师需要在活动前进行读本分析,明确幼儿阅读该读本时需要哪些基本经验,了解幼儿是否已经具备这些经验,并做好一些经验的铺垫。 [ 许多教师并未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对图画书故事内涵缺乏深人挖掘和推敲。例如,阅读活动“逃家小兔” 中,该同名图画书的每一幅画面都有一些重要细节呈现并相互联系,如兔妈妈变成捕鱼的人,为了不伤到兔宝宝,它用的是“胡萝卜钩”而不是鱼钩,等等。有的老师按照成人的思维模式去理解画面内容然后指导幼儿理解,而有的老师则直接从书中文字人手讲故事给幼儿听,这些做法都导致幼儿无法自主观察画面并把握故事中隐含的细节— —兔妈妈对小兔表达出的多种方式的爱。只从表面的故事情节去理解内容,无法调动幼儿阅读的乐趣和经验,活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三)阅读活动设计梯度不清晰近20年来。国际幼教界已充分认识到,儿童阅读能力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教育者需要对不同的儿童提出不同的阅读发展要求,形成一个逐步递升的早期阅读目标体系。 在当前国内的阅读活动中,许多教师忽视了从幼儿的年龄特征、个体语言发展水平和实际经验出发,因而设计的教学环节无法把握幼儿的阅读兴趣点,不知道怎样组织阅读活动才能吸引幼儿参与并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最佳发展。 具体表现为:许多阅读活动陷入同一模式的情况时有发生——小、中、大班阅读活动中除了教师讲的故事难度不一样外。其他的教学程序并无明显差别:教师对幼儿个体进行逐步递升的早期阅读指导更是难以达成.幼儿的阅读像是“走过场”,阅读目标自然无法达成。 (四)阅读活动过程中缺乏有效互动师幼互动情况是阅读活动是否有效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在目前的早期阅读活动中,师幼互动较为明显地呈现出下行型互动的特点,即。多上对下的要求、指令、提醒、约束、帮助和照顾等,而少平行的、同等水平上的互动内容,如共同游戏和交流等,对幼儿阅读中变化着的情绪情感等关注不足。 具体表现为:活动过程中教师过多提问、随便插问;或是整个活动过程以教师讲故事为主、幼儿一边跟着说一边翻阅图书等。幼儿的主体地位在阅读中无法真正体现。

  • 探讨对收入确认中的有关问题_收入确认硕士论文

    探讨对收入确认中的有关问题_收入确认硕士论文 一、收入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基本准则对收人会计要素的定义给予了重新解释,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该定义强调了收入来源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把收入和利得相区分开来。 《企业会计准则第l4号——收入》规范了收入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要求,有助于如实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准确核算企业实现的损益。 按照《收入准则》的要求,确认销售商品收入需要同时满足以下5个条件:一是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二是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三是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四是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人企业;五是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企业的商品销售收入只有在同时满足上述5项条件时才能确认为企业的收入。 二、企业在收入确认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 收入》规定了收入确认的条件,必须同时满足才可以确认。可见,收入业务的会计处理是相当复杂的。企业为了达到“增收”或“逃税”等目的,常常会在收入账务处理上采用各种非法、非正规的手段来粉饰其经营业绩,从而谋求不正当的利益。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1.随意调整人账时间,提前或滞后确认收入。 按照新会计准则的会计基本假设,任何公司或企业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要以会计分期假设为前提,合理确定各会计要素的归属期,这就涉及到企业收入如何按期予以确认的问题。在实际中,很多企业为了调节各个会计期间的经营业绩,不按照会计分期假设的规定合理确定收入的确认期间,提前或滞后确认销售收入,以达到“增收”或“逃税”的目的。 2.人账金额不真实,虚列或少计收入。 (1)虚列收入。 ① 自条出库,作为销售入账。 一般情况下,企业应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货款或取得索取货款的凭证时,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为了虚增利润,依据白条出库来确认销售收入的实现。 ②虚构客户,进行虚假交易,虚增收入,虚增利润。 许多企业为了虚增利润,对并不存在真实交易的销售业务虚构客户及交易,并按正常的销售程序进行运转。 (2)隐匿收入。 新会计准则第l4号具体准则规定:预收款方式销售商品,指购买方在商品尚未收到前按合同或协议约定分期付款,销售方直到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时才交货的销售方式。在这种方式下,企业直到收到最后一笔款项才将商品交付购买方,表明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此时通常可以确认为收入,在此之前预收的货款应确认为一项负债。但某些企业通常在预收购货单位的货款并向购货单位发出商品时,为了调整利润,直接将其记入“发出商品”,结转发出商品的成本,而不确认收入,以达到“逃税”的目的。 3.销货退回的会计处理不当。 销售退回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企业应分别不同情况进行会计处理。新会计准则第14号具体准则规定 于未确认收入的销售退回,只将已发出的商品作人账处理;对于已确认收入的商品发生退回时,企业一般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商品销售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如果销售退回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为了不影响收人、利润,对退回的商品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或者直接虚拟往来退货,不冲减商品销售收入。

  • 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答辩开场白准备_法律硕士论文

    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答辩开场白准备_法律硕士论文 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答辩一般有一定的论文答辩程序,下面新阳光教育简单介绍下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答辩开场白该怎么准备: 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答辩,要根据具体学校的安排来定,一般要求简单明了,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答辩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方面: 1.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或题目),研究、写作它有什么学术价值或现实意义。 2.说明这个课题的历史和现状,即前人做过哪些研究,取得哪些成果,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自己有什么新的看法,提出并解决了哪些问题。 3.文章的基本观点和立论的基本依据。 4.学术界和社会上对某些问题的具体争论,自己的倾向性观点。 5.重要引文的具体出处。 6.本应涉及或解决但因力不从心而未接触的问题;因认为与本文中心关系不大而未写入的新见解。 7.本文提出的见解的可行性。 8.定稿交出后,自己重读审查新发现的缺陷。 9.写作毕业论文(作业)的体会。 10.本文的优缺点。总之,要作好口头表述的准备。不是宣读论文,也不是宣读写作提纲和朗读内容提要。 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答辩开场白的准备,在职人士可以咨询本院校论文答辩的过来人,毕竟每个学校在职法律硕士论文答辩还是会有所差异的。

  •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_创新意识硕士论文

    浅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_创新意识硕士论文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共同重视。作为基础工具课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创新意识;质疑;培养;启发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要能形成有利于发展学牛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 一、创新意识 教师要不断创设富有变化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学习情境,才能推动其求知欲,发展其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形成为科技进步作贡献的兴趣和志向。创新意识不能只靠教师的讲述来启发,在课堂上要注意知行结合,营造兴趣氛围。精讲多练,激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能干、巧干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小发明、小创造。如在教学《死海不死》一课时,师生共同讨论死海不死的原因,从巾进行科学的分析,然后要求学生在课后做一些有关的浮力试验,看看水中盐分增多后,浮力有何变化。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上展示试验的不同结果,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寻求真理、标新立异的浓厚兴趣。 二、培育创新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因为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体现。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是一个人具有创造潜力的重要标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传道、受业、解惑”,更要善于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比如语文教学巾对课文思想内容的分析,就要启发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有什么标准答案。只要言之成理,能自圆其说,有创新价值的,哪怕只是一点创新的火花,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三、开拓创新 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面?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 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图表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厕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牛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古诗《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不同的学生对作者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都有所不同: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仰天长叹的??学生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激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又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教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一整漂亮,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要有这样的土壤,孩子们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绽放。

  • 当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分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四要_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

    当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分析-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四要_思想政治教育硕士论文 摘要:文章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统一性出发,以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说”为视角,深入分析了目前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存在的问题和困境,以期完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机制、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说”;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困境 0 引言 开展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有效缓解研究生就业压力和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举措,同时对研究生个体成长、学校发展及社会进步都具有重要意义。据统计表明,各单位在开展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说”的理论来审视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各环节,对完善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机制、提高研究生就业质量、增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在统一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校工作者在引导学生正确“内外认知”的基础上,帮助研究生树立职业意识,传授规划方法,对研究生职业发展作出合理规划的教育。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内在契合。 1.1目标导向的统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而职业生涯规划最终目标,就是通过建立学生自身的知觉和承诺,经过认知、行动、调整这一循环,使得学生不断完善,持续改进,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人01_2价值取向的共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在处理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生实践中,既强调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个体的全面发展l引。同样,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倡导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强调必须注重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及共同价值观的培养,尊重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同实现。 1.3教育内容的互通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既包含了实现职业目标的方法和步骤,而且体现了教育本身所蕴含的对理想信念的追寻、世界的认知及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过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深化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也是为职业规划确定方向的过程?。 2 思想政治教育“四要素说”视阈下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分析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教育环体。他们紧密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其中任何一个要素或各要素问的相互关系处理不当,都会削弱或破坏过程的完整性,影响教育的效果”。以此为视角,我们就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困境进行分析,表现为以下几种情况: 2.1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主体缺位 2.1.1教育主体观念缺位许多单位和老师认为研究生是社会高端人力资源,其就业与职业发展相对本科生有很多优势,研究生就业结果普遍好于本科生,因而忽略了研究生群体独特的就业期望诉求和职业规划需求,从而导致对研究生就业问题的认识不足,一些职业生涯指导工作不能系统展开。 2.1. 2教育主体机构缺位各高校和单位的就业指导机构一般都是设在招生就业处、学生工作处之下,且没有针对研究生群体建立独立的就业指导中心(或科室),更鲜见研究生(学)院拥有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这些使得研究生职业规划教育不能充分展开。 2.1.3教育主体师资缺位研究生群体就业与职业问题,是近年来新出现的热点问题,专门对研究生群体职业发展进行的研究不多,由于高校本身从事就业指导的专业人员相对偏少且缺乏实践经验,能够准确把握研究生实际并提供专业辅导的师资更少之又少,这些都阻碍了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基于“全程式”实践模式的资源管理中心建设_实践模式硕士论文

    基于“全程式”实践模式的资源管理中心建设_实践模式硕士论文 摘要:基于“全程式”实践模式的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资源管理中心采)I]B/S构架,基于Tava技术开发,采用FLEX、STRUTS和Hibernate三结合的软件开发模式。在开发过程中采用TITS智能化技术、RIA富客户端技术和RBAC权限设计技术等特色技术,使其具备了后台管理和前台展示相结合的专业课程管理平台。该平台的开发和实施,使得浙江省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内涵有了明显的提升。实践应用表明,不但使得教师能够通过平台共享教学资源,展示课程教学特色。同时使学生有了统一学习的平台,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生学习情境,强化了学生的“全程式”实践熏陶环境。 关键词:全程式;资源管理;实践模式;软件平台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是浙江省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在该专业的建设过程中,采用“全程式”实践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所谓“全程式”实践模式是遵循笔者提出的“理实融合”教学理念,在实践中通过构建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结构、搭建“工学结合”平台、“校企合作”等途径,构建人才培养“全程式”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三年的学程中都能受到实践训练,得到“准工作”环境的熏陶,从而培养具备“一专多岗、零适应期”的高技能人才。 在“全程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指引下,笔者通过精心设计,构架了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资源管理中心,该中心旨在统一管理专业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搭建一个统一的专业学习平台,平台中的虚拟操作系统、动画演示系统、师生互动系统等能够为学生提供“准工作”学习情境,有利于“全程式”实践模式的贯彻与实施。 一、总体框架设计 中心将基于B/S模式,基J::Java技术开发,采用FLEX、STRUTS和Hibernate~=结合的软件架构模式。该模式的优点在于能够适应高职高专院校进行辅助教学和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通过WebService技术与教务管理系统的数据保持一致,数据读取实现无缝衔接,以达到全校共享的教学数据。平台采用先进的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提高了系统的交互性,提供更多的用户体验。自适应的课程资源建设平台,支持个性化应用,为教师提供更便利的课程建设功能。实现显性课堂到网络课堂的延伸,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自主学习环境。先进的辅助教学设计理念:如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MIS型管理系统、以教学班为单位的师生互动系统以及支持团队教学的答疑平台等。总体框架如所示。 二、功能需求分析 平台分为两大部分,后台管理平台和前台展示平台,后台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新闻管理、专业课程信息管理等。前台展示平台分为:课程群资源管理中心和课程教学资源库,课程群资源管理中心是一个共享的管理系统,主要为专业教师提供课程群管理服务,而课程教学资源库是面对学生的客户端系统,为广大学生或企业职工提供专业课程学习和互动的资源。 1.后台管理平台后台管理包括用户管理、新闻管理、专业课程信息管理等。(1)用户管理子系统是为实现系统中部门、教师、专家及学生用户管理而设置,可以通过该模块对用户的权限菜单进行授权,主要包括用户登录模块:实现用户登录;用户管理模块:实现用户的增加、删除、修改;权限管理模块:实现权限的增加、删除、修改;角色管理模块:实现角色的增加、删除、修改,以及对角色进行授权;用户授权模块:授权用户可以访问系统的功能模块。(2)新闻管理子系统是为实现系统新闻的展示而设计的包括类别管理模块:通过该模块实现新闻类别的增加、删除和修改;新闻管理模块:实现新闻的浏览、增加、删除和修改功能。(3)专业课程管理子系统是为展示高校的专业信息、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而设计,主要包括专业信息管理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以按年级增加、删除和修改一个专业的介绍信息;培养方案管理模块:通过该模块可以按年级增加、删除和修改一个专业的介绍信息;教学计划管理模块:通过该模块实现与底层的教务系统结合,提出专业的教学计划信息,实现教学教学计划中的某门课程基本信息查询。

  • 再生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效果分析_管理流程硕士论文

    再生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流程效果分析_管理流程硕士论文 摘要: 目的改进再生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CSSD)管理流程。方法将原有的管理流程改为零距离清点手术器械,同时增加预刷洗环节和变更腔镜器械清洗、灭菌地点。结果落实了有效清点及追回,使器械粘染物干涸现象明显减少,腔镜类器械准备时间明显缩短(P

  •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的基础教育整合_统筹城乡改革硕士论文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中的基础教育整合_统筹城乡改革硕士论文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实现教育公平就是要将教育机会和资源毫无歧视地提供给受教育者。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教育资源向城市严重倾斜.造成城乡教育机会不均、教育环境反差巨大。原有的基础教育投入和资源分配制度还在扭曲着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地仍延续着基础教育的排斥、倾斜与失衡现象。在城乡统筹改革实验中,必须在基础教育的财政投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大胆创新,促进城乡基础教育整合,形成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新机制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公平;统筹城乡;财政投入;资源配置;制度设计 统筹城乡改革试验是在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后.为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深层次困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将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入的重要战略部署.要求在制约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大胆创新、率先突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统筹城乡发展,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实现基础教育的城乡统筹.必须改变城乡教育发展不对称状态和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艰难局面.在教育的投入机制、资源配置机制和户籍制度改革等方面大胆创新.促进城乡教育整合 一、城乡基础教育缺乏公平的制度安排 在制度性的社会安排中.国家的发展阶段和目标,居于社会主导地位的个人、群体或者阶层的取向对公共政策的制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社会的资源和财富有限.无法让所有的社会成员享有时,作为价值的权威分配的公共政策就明显地偏重于社会的一些部门、阶层和群体.在缺乏公平的制度安排的背景下.社会排斥就出现了 一些社会学家对拉美一些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社会排斥进行了考察.认为农业社会被工业社会所追寻的政治价值取向和社会管理方式所取代.工业部门的代理人左右着国家的产业政策、投资方向、经济发展走势和教育导向等诸方面,于是,现代部门的强大与扩张,使得传统部门逐渐形成国家中的产业边缘化现象 拉美国家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现象称为“内部殖民化”随着国家“二元”结构的出现.基础教育的城乡“二元”结构不可避免 近几年,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除了全部免除农村学生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之外.还对义务教育阶段住读学生给予生活补贴.大大地改善了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由于历史的欠账太多.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差距大.还是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城乡统筹改革实验中不断加以改进 (一)财政投入缺乏公平的制度安排 1.义务教育阶段城乡财政投入差距2004年.中国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支出占义务教育总支出的69.85%.这个比例明显偏小.包括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大部分国家的比例在20世纪90年代都达到了85% 90%之间。2004年,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占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比例为54.47% .其中农村义务教育财政预算内拨款所占比例为32.92%:11 这个拨款总体偏低.农村所占比例更低.与义务教育的重要性和实际需求相比很不相称目前.多数地区政府对义务教育公立学校拨款不是按学生人数.而是区别重点校和非重点校拨款.造成同一级政府管理的公立学校之间差距巨大的局面 2] 城市的重点学校多.加上地缘优势、人际关系协调等多方面因素,得到的财政拨款远远多余农村学校2.教育投入城乡差距明显在城乡分治的社会里.城乡教育经费投入差距巨大 一是城乡教育投入存在差距 2002年我国全社会的各项教育投入是5 800多亿元.其中用在城市的占77% :占总人口60%的农村人口只获得23%的教育投资l3 二是义务教育的基础设施投入城乡差距明显2003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显示,2001年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只享受全国义务教育经费的31.2%。农村初中、小学基建支出仅占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基建支出的1.9% 、3.6%农村义务教育生均预算内公共经费仅为城市平均水平的 成 三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生均投入与高等教育阶段差距很大 2004年.预算内初中生均经费与大学生均经费之比为l:4-3.预算内小学生均经费与大学生均经费之比为1:4.8 城市中小学的多数已是“锦衣玉食”.一些重点中小学仅靠财政上亿元拨款就“富得流油”。

  • 硕士论文答辩技巧解说_论文答辩

    硕士论文答辩技巧解说_论文答辩 一、硕士论文答辩想考察研究生什么 1、考察论文的真实性  2、考察相关知识与应用能力  3、考察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二、硕士论文答辩程序 (一)、研究生向答辩委员会报告自己硕士论文的简要情况(时间约20分钟)。 答辩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 (1)论文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所采用的原始资料; (2)硕士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 (3)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的评价。 撰写答辩报告的注意事项: 1、突出选题的重要性和意义  2、介绍论文的主要观点与结构安排 3、强调论文的新意与贡献   4、说明做了哪些必要的工作 (二)、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问题,进行答辩(时间10~15分钟)。 提问一般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需要进一步说明的问题; (2)论文所涉及的有关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 (3)考察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关问题。 答辩提问的类型: 1、对选题意义提问  2、对重要观点及概念提问  3、对论文新意提问 4、对论文细节提问  5、对论文数据来源提问   6、对论文薄弱环节提问 7、对建议可行性提问 8、对自己所做工作的提问  9、对超出论文范围的提问 10、没有标准答案的提问 答辩提问时须知: 1、应用能力与知识宽度的准备 2、作好常规性问题的准备 3、细节问题不可忽视 4、对自身能力的考查     5、对论文可行性把握 提问和回答问题时间约30分钟。 三、答辩及答辩表现 (一)、答辩前的准备工作 1、备熟讲稿 2、准备多媒体 3、做提问准备 4、进行试答辩 5、调整好心态 (二)、怎样汇报效果好 1、脱稿汇报 2、突出重点  3、抓住兴趣  4、掌握时间  5、留下伏笔 (三)、如何巧妙地回答提问 1、听清问题记下来  2、围绕论 文回答问题  3、不会回答怎么办 4、答辩态度要诚实  5、回答提问的技巧 (四)、答辩中存在的问题 1、准备不充分  2、紧张不自信  3、汇报不成功  4、答题不清楚 5、临场发挥不够 6、答题不懂装懂 四、硕士论文答辩的注意事项 (一)、答辩的准备 1、思想准备:答辩是学校对硕士论文成绩进行考核、验收的一种形式。研究生要明确目的、端正态度、树立信心,通过硕士论文答辩这一环节,来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及表达能力。 2、答辩内容准备:在反复阅读、审查自己硕士论文的基础上,写好供20 分钟用的答辩报告。 3、物质准备:主要准备参加答辩会所需携带的用品。如:硕士论文的底稿及其说明提要及主要参考资料,画出必要的挂图、表格及公式,必要时准备PPT以备辅助介绍。 (二)、如何答辩 答辩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认真答辩。为此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紧张,要以必胜的信心,饱满的热情参加答辩。 2、仪容要整洁,行动要自然,姿态要端正。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答辩结束时要向专家道谢,体现出良好的修养。 3、在报告硕士论文情况和回答专家提问时,要沉着冷静,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内容上要紧扣主题,表达上要口齿清楚、流利,声音大小要适中,要富于感染力,还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4、对于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自己回答的圆满、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自以为是的骄傲情绪。如果确实回答不出来时,也不可磨磨蹭蹭,应该态度坦然,直接向专家说明回答不出来,不要答非所问。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得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