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复旦大学
  • 复旦金融专业硕士的复习经验分享

    致2015考研学子:关于复旦金融专业硕士的复习经验 这学期马上就结束了,貌似很多学弟学妹在专业课复习方面遇到了点问题,因为问的人很多,很多问题也是很共性的问题就写一篇帖子,供大家参考。 我专业前两遍主要是主要看课本,进度非常慢,主要就是理解+记忆+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笔记和注释,一开始大约需要一个半月才能把这四本书看一遍。所以进度慢的同学不用太慌张,前期看的慢是个必须的过程。在暑假这个黄金复习阶段中,我针对自己不太擅长的微观金融部分搭配看了罗斯的《公司理财》还有厦大张亦春教授的《金融市场学》,并将相关的配套练习搭配使用,张的书感觉写的很好,对于投资学这一科目的主干知识都有涉及而且讲得很透,非常值得一看。罗斯的书就更不用说了,非常经典,课后题目也非常有针对性,值得一做。到了九月份就可以开始针对专业课进行强化记忆,我每天大概会花一个下午来背诵专业课,背诵的部分主要是国金还有货银,一开始非常头疼,尤其是货币银行学,因为知识点太碎太细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进行联系记忆。这是一个非常折磨人的过程。但是你必须坚持下去。 如果大家希望在专业课这门上取得较高的分数,建议一定要对复旦这基本参考书目有着较好的熟悉程度。除此之外,你还应保持着较高的专业敏感性,能够关注一些已经发生不久的,正在发生的,亦或是近几十年来发生的具有着全球意义的金融事件。对于近期的热门事件,除了要知道这个事件,大致描述他的发生进程以外,最好能用我们专业课里的一些理论去进行一些解读,并且形成一种自己的观点。众所周知,复旦大学金融硕士专业课考试中主观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考场上,你需要用大量的篇幅去论述回答一些题干中的问题,这就要求你在平时的学习中努力地有意识的去识记相关的理论,夯实自己的基础。这是为什么我们要去熟悉课本。 到了十二月,这个阶段专业课我已经不会再花大量的时间去背诵了,主要针对不太熟悉的章节翻看课本,还有就是针对相关的金融热点进行总结,并将其与课本相联系,寻找理论依据进行解释。除此之外就是针对一些答题的技巧进行一些练习。在这里我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答题技巧,复旦的专业课主观题目居多,到了考场上以后,答题纸一般有12页,一般来说想要拿到高分的话就要尽可能多的去写,首先尽可能用你的篇幅去向老师证明你的能力。相信关于这一点,大家也都有所了解,我的学长也建议我把名词解释当做简答题写,简答题当做论述题写,论述题当做论文写,但是不是每一个知识点你都可能去复习的面面俱到,每个知识点都有很多话说,那么你就不妨将相关的知识点作为补充也写上去,最好再加一个二者的比较,这样既在篇幅上占优,又显得答题的思路较为开阔,知识点较为丰满。此外,针对部分题目你也可以作图进行解释这样也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法,你也可以在复习过程中形成一套自己的方法。 关于专业课的最后一点,很多同学在复习投资学时感觉比较吃力,我想说的是,复旦的那本写的确很难,即使作为金融专业的我,在看那本书时也感觉像读天书一般。但是,一般来说,数理推导的部分是不太会考的,所以各位可以针对文字论述的部分进行重点复习。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刘红忠的书确实还是很重要的,每年都会有不少知识点从书中出。但是,针对一些章节中所论述的比较难以理解的比较前沿的理论,我没有做重点复习,只是做了大致了解。 在最后我也想就考研政治的复习谈一谈我的看法,13年我政治考了80分,虽然不是很高,但是也说明了只要方法对路,在较短的时间内政治还是可以取得较好的成绩的。 我的正式开始复习政治是从暑期上辅导班开始的,大约是6月底7月初的样子,当时就一边上辅导班,一边每天抽2个小时看老师讲过的东西和12年的政治大纲解析。上完辅导班后,从八月底开始每天在垃圾时间坚持看2小时的大纲解析(注:看的去年的)。真正冲刺是从九月中旬,开始做肖爷爷的一千题,当时主要还是看大纲解析,搭配的肖的知识点精讲,个人觉得,如果你想政治拿高分的话大纲解析掌握透彻是很有必要的,虽然各位名师都出了不少版本的辅导书,但是政治题目追本溯源还是从大纲解析里来的,而且一些嫩题就是大纲解析里比较细致末节的东西。到了11月,政治正为了复习的重点,每天都会抽一半的时间背诵知识点,做一些模拟卷,一直到考前。政治这门课就是这样,成绩的高低一方面取决于你努力的程度,一方面也取决于老师们的押题准度。在考前做的一份冲刺卷中,有个老师在时政上压了2012年联大一轮辩论的辩论主题,做题时还很不屑心想这怎么可能考,结果他还真的考了。 总之,一句话考研政治主要就是靠记忆的,选择好的方法,配之以充足的时间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 最后,我想说,考研尤其是考金融专业究生是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只有坚持下去才有可能成为最后的王者。但是考研的成败也不是我们人生的终点,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将继续生活下去,所以为了考入理想的学校我们既要拼尽自己的全力,但是也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压力,中间的度怎么去把握,就要看你们自己去拿捏了。如果各位再在复习专业课时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的可以联系我,我会尽我所能帮助大家,PS,写了帖子就不要再问我帖子里的东西啦,我可不想重复劳动。文章的最后,希望14年的学弟学妹们能考出好的成绩。加油!

  •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创始人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校名“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寄托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自主办学、教育强国的希望。1917年复旦公学改名为私立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复旦大学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上海医科大学创建于1927年,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医学院校。建院时定名为第四中山大学医学院,1932年改名为国立上海医学院,1952年更名为上海第一医学院,1959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5年改名为上海医科大学。     2000年,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2010年,学校有普通本专科生13237人,研究生13851人,留学生3805人(其中攻读学位的留学生2706人);另有成人教育、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611人。有专任教师2346人,其中高级职称1538人。     学校现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人,其中双聘院士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58人、讲座教授34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人。有直属院(系)28个,设有本科专业7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154个(其中自设30个,专业学位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点229个(其中自设51个,专业学位10个),并设有2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2个,卫生部重点实验室9个,总后卫生部重点实验室1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7个,“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5个,“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7个。     学校已经形成“一体两翼”的校园格局:即以邯郸校区、江湾新校区为一体,以枫林校区、张江校区为两翼。占地面积244.3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9.23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拥有中山医院、华山医院等10个附属医院。     2005年复旦大学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来贺信,希望复旦大学发扬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建设成为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社会主义综合性大学,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一百多年来,学校在培养人才、创新科技、传承文明、服务社会方面为国家作出突出贡献。复旦师生谨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校训;严守“文明、健康、团结、奋发”的校风;力行“刻苦、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发扬“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的复旦精神,为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社会的文明和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 复旦大学创建于1905年,原名复旦公学。“复旦”二字由创始人、中国近代知名教育家马相伯先生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的“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名句,意在自强不息。1937年抗战爆发后,学校内迁重庆北碚,并于1941年改为国立大学。1946年迁回上海江湾原址。1952年院系调整,复旦大学成为直属教育部领导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2000年4月,复旦大学与上海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历来十分重视研究生教育,在全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曾有过三个“率先”。1923年,从金陵大学毕业的文学学士蔡乐生,进入复旦大学心理学院为研究生,标志着复旦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开始,这在国人所办的高等学校中是首开先河的。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复旦大学率先在全国公开招收研究生,从1949年10月至1965年12月共计招收、培养研究生651人。1977年10月复旦大学又在全国最早恢复研究生招生。1981年1月1日实施《学位条例》以后,复旦大学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与其他高校一样,沐浴着改革的春风,真正步入了良好的发展轨道。在1983年全国18名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中,复旦占4名,全国最早的2名文科博士也是复旦培养的。1984年国务院批准全国22所高校建立研究生院,复旦大学和上海医科大学都在其中。复旦培养的研究生中有23名在1991年被国家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博士学位获得者”光荣称号。2000年4月两校合并后,进一步拓宽了学校的学科结构,形成了文、理、医三足鼎立的学科格局,办学实力进一步增强。经过国家10次学位授权审核工作之后,逐步完善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目前,复旦大学培养科学学位研究生共涉及43个一级学科,其中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7个;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涉及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1977年至2012年底,累计招收学历教育研究生70184人,其中博士生18429人,硕士生51242人;已累计授予学位数为63847人,其中授予博士学位12261人,授予硕士学位51586人。目前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各类研究生达19000多人,已有相当规模和水平,是我国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基地。 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坚持把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启动和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大力开展研究生科技文化艺术活动,全面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在培养工作中,既注重学术型、研究型研究生的培养,又注重应用型、复合型研究生的培养。

  • 复旦大学网络学院

    复旦大学网络学院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是复旦大学专门设置的从事现代远程教育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00年7月。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依托复旦的优质教学资源和学科综合优势,设置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社会紧缺专业。自成立以来,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陆续开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法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旅游管理、行政管理、社会工作、新闻学、英语(商务)、日语(商务)、心理学、广告学等专业。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从筹备开始,就确立以培养社会需求的高级应用型人为主要目标,要求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在知识结构上,要求突破那种被凝固的专业教育知识体系,走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相结合的新路子,着力创造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条件,帮助学生实现跨级提升。   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的师资主体来源于复旦大学,其中50%-60%有高级职称,例如:曾荣膺“全国教学名师”称号的陈纪修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前院长黄芝晓教授、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黄勇民教授等。开设的专业,均设有专业主任,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实施及协同教务部监控教学质量。专业主任系由复旦相关院系分管教学的现任或原任副院长、副系主任兼任。   学历教育教学有“学习中心网络教学”和“在线教学”两种模式。选择前一模式的学生,在学习中心集中上课。中心之间通过网络联接,教师在主教室面授,其他教室学生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实时共享。选择后一模式的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网络点播课件学习,辅以定期组织的面授辅导。与之配套的还有网上服务平台。有通过BBS建立的网上答疑系统,学生在相应社区里提问,教师或助教定时答疑。技术手段多种多样,E-MAIL、BBS讨论、NETMEETING等。有相应的网上监控系统,教学过程中相关的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环节全部在网上进行,教务管理人员在网上对每个在线学生进行教学跟踪,通过Web服务的访问日志记录下每个学生访问课件的次数、时间,及时督导学生。   现今,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已有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新闻学、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法学、计算机、行政管理等专业,开启专升本层次的自主式在线教学并定期招生,现有学院自主开发的课件157门。     自2003年首届毕业生走出校门以来,复旦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先后有12000多名学生毕业。他们在就业市场和升学考试中显现出相当的竞争力和发展潜质。有60多人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考上研究生,其中还有2位取得硕士学位后考上了博士;有30多人赴英国、美国、日本等地留学,其中不乏伯明翰大学、伦敦大学、京都大学等世界名校;毕业生就业的单位不仅有国家机关,还有IBM、惠普、雀巢、马士基物流、爱立信、安永华明、德勤、日本航空等知名企业。历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0%以上。在职的学生毕业后在职位、薪水上有提升的也接近40%。

  • 复旦大学投毒案反思

    复旦大学投毒案反思 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洋中毒不治身亡,这起悲剧的源头目前已经锁定在他的同学身上,那么据悉警方现在已控制住嫌疑人林某,林某可能是下了毒,那么投毒具体的原因还在调查当中,此事与其说是令人震惊,不如说令人悲哀,这种同学给同学下毒的行为,上一次在清华大学就发生过给一个女同学下毒,这固然是一种非常恶性的案件,但它的根源应该不仅仅在于同窗之间性格不合或者吵架交恶等人际关系问题,见微知著,他是当前大学中的同学关系的一个缩影。   现在的大学校园受到整个社会唯利是图风气的影响,同学们在利益的趋势与压力下读书,不少人信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这种价值观,唯利是图,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有些学生就把同学视为学习或者是感情与未来生活的对手,甚至敌手,为了战胜对方,在学校里几乎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连对法制的畏惧都置之脑后。   要知道当今中国大学生的精神危机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它既是社会风气与价值观在年轻人中的反映,也是中国教育失败的例证,一个国家的未来在于年轻人的心态,年轻一代利己主义盛行,反过来也说明国家社会缺乏理想之光。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