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中国青年报经管大学堂:名校名师名课

相关帖子

版块 作者 回复/查看 最后发表
如何在Nature and Science上发表论文 学术道德监督 njshyj 2011-8-10 3 7110 sjtusjtu 2015-3-30 13:00:55
悬赏 求张维迎1983年发表在中国青年报的文章《为钱正名》,谁有电子版本文档?谢谢了 - [悬赏 1 个论坛币] attachment 悬赏大厅 ericinn 2011-9-16 7 5906 平均不到十画 2014-10-18 23:26:05
中青报评北大院长**女服务员微博:不负责任的爆料等于耍流氓 休闲灌水 majingbiao 2012-8-26 6 1850 aasa11 2014-1-22 15:46:31
世界名牌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 40%的学生付不起学费!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research 2013-7-27 8 2640 FlyUFalcon 2013-10-14 17:13:05
【独家发布】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出品:中国海洋发展报告 (2012)--P493 attachment 行业分析报告 akilkz 2013-8-22 31 4370 pegagao 2013-10-11 23:20:29
【71.1%受访者坦言大学里有学生向老师要分现象】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观世鹰 2013-8-20 8 1504 juliet929 2013-9-24 10:35:16
研究生收费制度有利于寒门学子? 爱问频道 research 2013-4-28 102 8364 voxtal 2013-5-6 22:13:46
纪宝成:书记市长孩子几乎不上职业院校 爱问频道 shangrila3 2013-4-15 2 995 rendajjlt09 2013-4-15 19:50:02
作家要评职称? 真是很荒唐!!! attach_img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research 2013-1-20 1 1302 h_g_yan 2013-1-20 09:19:08
检察官曝高校科研经费腐败:教授人群腐败高发 学术道德监督 luosi 2011-12-16 6 1157 luosi 2011-12-16 14:45:07
检察官揭秘高校科研经费腐败生态链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yuedragon 2011-12-15 5 1566 caomuling 2011-12-15 12:42:03
中国青年报: 重点大学保研人数连增 二三本院校生机会减少 教师之家与经管教育 research 2011-11-16 1 1015 静水深流 2011-11-19 17:27:19
中国青年报:房价下跌 远不是楼市调控最终目标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shangrila3 2011-11-9 2 1128 Woven 2011-11-9 16:55:22
医患对抗事件频发 医调委员会为何形同虚设 卫生经济学 yinlin0379 2011-11-3 8 1380 heyyan 2011-11-3 15:36:10
国王幸临贫民窟的两个问题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星博士 2011-9-27 1 1461 qunhqq239 2011-9-27 15:12:08
汤嘉琛:彻底捣毁地沟油产业链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iamwlm 2011-9-14 3 928 真实世界 2011-9-14 11:08:23
《中国青年报》刊登慕毅飞:代表委员也该去看看楼市春晚 真实世界经济学(含财经时事) fayedi 2010-3-3 3 1327 scyjz 2010-10-28 08:48:59

相关日志

分享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至少有四处纰漏
大庆商江 2015-3-7 11:22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至少有四处纰漏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2015 年 1 月 21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 《中小学里为什么会有“特权校”》 :“我们这个城市,公办高中有三种性质,一是省属高中,二是市属高中,三是区属高中。其中,省属高中牌子很硬,但省里拨款少,老师工资待遇并不高,不少老师利用名校教师身份到培训机构兼职,有关部门知道这种情况,但睁只眼闭只眼;市属高中教师收入还可以,可在评职称方面处于劣势,学校招生,要在省属学校招完之后再招;区属高中则处于最底层,教师们能聊以自慰的是,工资待遇处于中等,由于生源差、不被重视,学校办学能混就混。”一位教师这样说。最近笔者到一些中西部地区调研,发现高中还是多级办学,同一个地区,有多种不同层次主体举办的学校,对学校的财政保障主体各不相同,教师待遇不同、学校政策地位也不同。省属高中政策最优,但拨款并不多,学校、老师靠政策吃饭,市、区县高中多无政策优势,如果市区财政实力还可以,那么,教师的待遇还过得去。比较惨淡的一种情况是,市、区财政实力薄弱,学校教师待遇低,招生也困难。据笔者了解,有的区县高中,政府只保障教师的基本工资待遇,学校的日常运转费用全部由学校自己想办法解决。甚至有的高中,当初在举办时,就由学校自己借债办学,有的高中欠下数亿元的债务。为了让学校有“经营”的空间,政府则允许高中收借读生、择校生,靠借读费、择校费维持学校运转。有的高中办学质量不错,择校费、借读费颇丰,学校日子还比较好过;而有的高中办学质量较差,收不到择校生,自己的学生还大量流失,办学难以为继。以上这些问题,暴露出我国基础教育办学、管理体制的弊端。多个层级的办学主体,一方面不利于学校的平等竞争,高一级政府部门举办的学校,往往在政策上(尤其在招生方面)拥有优势,面对政策制造的学校不平等,学校的办学积极性会严重受挫;另一方面由于对学校的财政投入、保障力度不同,导致学校办学质量和条件的不均衡。更重要的是,在政策和投入问题上,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存在用政策代替投入的问题,政府不给投入给政策,结果导致不规范办学问题一直难以治理。像老师在外兼职,政府部门虽公开发文表示治理,却很难执行,因为给教师的待遇太低,不保障教师待遇,却要求教师一心投入教学,主管部门也觉得没有底气。再比如择校生,教育部早就发文要求取消高中择校生,借读费在 2009 年就被宣布不合法,可是,当地方政府无法保障对学校的投入时,就可能把收借读费、择校费,作为“补偿”,学校明知这是违规,但为生存不得不走钢丝办学——现在有政府部门默许,来日上级部门治理时,当地政府部门会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说是学校乱收择校生。以笔者之见,以市、县、乡财政为主保障公共基础教育,与此同时,省级政府还为掌握优质办学资源,举办省属学校,是导致基础教育严重不均衡,存在特权校和各种乱象的根源所在。只有清理这种多层次办学模式,对公共基础教育进行省级统筹,才能对这些乱象进行有效治理。从促进基础教育均衡、有序发展出发,有必要改变原来的多级办学模式,通过强化省级统筹,把省域内的所有中小学,办成具有相同办学政策、办学基本标准的公立学校。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至少有三处纰漏。 第一、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这一篇文章似乎外延模糊。标题是 《中小学里为什么会有“特权校”》, 内容显示的却是高中的三个层次,似乎忽略了小学、初中和学前教育。 第二、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这一篇文章似乎内涵模糊。标题是 《中小学里为什么会有“特权校”》, 内容似乎没有明确哪些学校是特权校,特权校有什么“特权”。 第三、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这一篇文章似乎自相矛盾。熊丙奇说,“ 举办省属学校,是导致基础教育严重不均衡,存在特权校和各种乱象的根源所在。”熊丙奇又说“改变原来的多级办学模式,通过强化省级统筹,把省域内的所有中小学,办成具有相同办学政策、办学基本标准的公立学校。” 第四、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这一篇文章概念漂移。“ 现在有政府部门默许”、“当地政府部门会把责任全部推给学校”、“主管部门也觉得没有底气。”“ 政府部门 ”“ 当地政府部门 ”“ 主管部门 ”是指哪个部门?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至少有四处纰漏,究竟是熊丙奇缺少基本常识?还是《中国青年报》编辑胡乱改动造成的?不得而知。 至于在判断和推理方面存在的纰漏,暂不提及。 从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这一篇文章看,熊丙奇的写作水平也许相当于普通高中在校生,没有达到高中毕业水平。 《中国青年报》为什么发表熊丙奇如此低水平的文稿呢?不是编辑非正规高校毕业吧?或许稿源稀缺无可奈何吧。请广大读者见谅。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2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自称“教育学者”在《中国青年报》上对各地高考改革指手画脚
大庆商江 2015-3-3 06:07
熊丙奇自称“ 教育学者 ”在《 中国青年报 》上对各地高考改革指手画脚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曾经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他冒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自称“教育学者”、“教育问题专家”,披着民办非营利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的迷彩服,利用媒体发表似是而非的评论文章,干扰国家教育行政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举证如下: 2015 年 3 月 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上海浙江新高考方案成效不明 各地莫跟风》:最近一段时间,江苏、广东等地陆续传出本省高考改革方案即将出台的消息。而前段时间,上海、浙江的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已颁布,并存在诸多争议。从改革先行先试积累经验角度来说,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其他省市没有必要快速紧跟。上海、浙江的试点方案从 2017 年才开始实施。我认为,在未来 3 年中,国家和其他省市可紧密跟踪、观察两地的高考改革实施效果:如果改革效果明显,可继续推进;如果问题多,就应该反思高考改革的思路,对国家整体实施意见加以修正。而其他省市的高考改革方案,应该最早在 2017 年颁布,从 2020 年之后实施。对于国家和各地教育部门来说,推进高考改革,重点在于怎样突破目前的招生录取制度,真正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实行学校自主招生。各地期待高考改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如果在录取制度改革上,不能有突破,那么,匆忙进行科目改革可能带来后遗症。众所周知,过去 20 年来,我国高考改革,都聚焦在科目改革上,从 7 门到 6 门,再到 3+x , 3+2 , 3+ 文综 / 理综,等等。可是,每一轮以减轻学生负担、促进素质教育为目的的改革,都因增加学生的负担、焦虑而收场。当然,也有人寄希望在整体录取制度不变的情况下,文理不分科、一年多次考的改革,能带来新的改革局面。这就要看浙江和上海的改革效果了。在浙江、上海的改革还没有在一届学生中实施的情况下,其他省市就急切地启动改革,会让先行先试变为一个时间概念,这是各地教育部门在推进高考改革时,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另外,对于浙江、上海的高考改革,应该进行独立的评估、观察,客观分析其利弊,这才是对改革负责任的态度。 ( 作者为教育学者 )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自称“ 教育学者 ”在《 中国青年报 》上对各地高考改革指手画脚。简直是胡闹! 应当严肃指出: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不是国家教育部指定或委托的新闻发言人。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的言论属于街谈巷议道听途说,不是中国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 应当严肃指出:《中国青年报》不是国家教育部机关报,也不是国家教育部信息发布平台。《中国青年报》不要试图取代《中国教育报》。 《中国青年报》更不是中国教育部的上级。《中国青年报》应当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越位。 《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文章干预国家教育部的依法行政是越位的行为。应当无条件停止。 《中国青年报》编采人员都不是三岁小孩子了,该懂点规矩了。 《中国青年报》发表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的文章对各地高考改革指手画脚年幼无知,自讨没趣。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文章对全国教育工作没有约束力。也没有指导意义。全国教育工作者可以不予理睬。 2015 年 2 月 8 日 ,《城市快报》《教育问题如麻 陈丹青:没有权力瞎操什么心 不如读无用之书》:写给谁看?给学生看,无用;给教师看,无用。给教育当局看?当然更无用。你批评教育,你在什么位置?你无权无位,写这些做甚?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全国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应当知道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教育评论的非理性色彩。 以上内容约 1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 / 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 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 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 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 B 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 34206274 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青年报》贸然认定熊丙奇为“教育学者”属于开玩笑胡扯淡。
大庆商江 2015-3-2 15:37
《 中国青年报 》贸然认定熊丙奇为“ 教育学者 ”属于开玩笑胡扯淡。 为什么说上海市公民熊丙奇不具备“教育学者”的基本条件?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百度百科》解释,学者,属于社会学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区分。广义的“学者”:系指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学识水平、创造能力,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人。狭义“学者”:”“学”者,觉也《说文解字》,系指通过学问觉悟之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体系研究而通达智慧的人。学者包括:思想家、哲学家、法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和各类文化专家。 目前,暂未查到关于“教育学者”的定义。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有一定的写作能力。经常在媒体上发表一些千字左右的评论文章。也炮制过几本几乎没有学术含量的著作。但是,他不该冒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他不该自封为“教育学者”、“教育专家”、“教育问题专家”到处招摇。至于他披着民办非营利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的破衣烂衫,更与“教育学者”大相径庭。 2009 年 7 月 14 日 ,《科学时报》《熊丙奇:大师的成长需要正常的精英观念》:这是一个“大师”遍地,也是大师稀缺的时代。说“大师”遍地,是指现在有的媒体动不动就封谁为大师,而被封之人,也泰然受之,… 2012 年 11 月 19 日 ,新浪网“熊丙奇的博客”《 要出大师,就不要客气 》:客客气气是出不了大师的,所谓的“大师”,都是“自封”或者“吹捧”出来的。 2015 年 1 月 4 日 ,熊丙奇在《齐鲁晚报》发表文章《我是熊丙奇,是一名教育学者。》已经到了大言不惭的程度。 2015 年 02 月 0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大学校长职位空缺不能变为一种“常态”》(作者为教育学者)。 2015 年 3 月 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新高考方案成效不明 各地莫跟风》( 作者为教育学者 )。 《中国青年报》贸然认定熊丙奇为“教育学者”属于开玩笑胡扯淡。 我认为,上海市公民熊丙奇不具备“教育学者”的基本条件。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教育学者应当有辩证唯物主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问题。文章透露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消极的特点。 第二、教育学者应当学法知法守法。上海市公民熊丙奇似乎没有学习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的习惯。文章透露以言代法、无法无天、随心所欲的特点。 第三、教育学者应当熟知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教育的实际。上海市公民熊丙奇反对国情论,超越中国历史发展阶段,脱离经济承受能力,鼓吹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四、教育学者应当懂得教育常识和基本规律。上海市公民熊丙奇似乎没有受到基本的教育培训,不论是从教育层次,还是教育学科或是教育综合等诸方面都是一知半解。 第五、教育学者应当知识渊博融会贯通。上海市公民熊丙奇在谈到与教育密切相关的教育经费、专业技术职务职称、事业单位聘任制、学生军训等话题时,显得愚昧无知刚愎自用。 第六、教育学者应当谦虚谨知书达理。上海市公民熊丙奇骄傲自满妄尊自大。把自己凌驾于ZF之上,甚至对中央ZF也敢非议诟病。对ZF教育行政机关缺少起码的尊重。 第七、教育学者应当诚实守信。上海市公民熊丙奇早博客承认“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但是却长期冒充“教授”在媒体上发表文章,到社会上“讲座”,涉嫌以假乱真欺世盗名。 第八、教育学者应当由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上海市公民熊丙奇崇拜西方发达国家的价值观,甚至多次固执己见提出“大学是思想林立的自由阵地,不容政治强力控制”。俨然要做“民主斗士”。 熊丙奇公然诋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发 12 号)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社会参与、民主监督 ”。他固执己见,“理想中的现代大学制度,其基本特征是 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 ”。坚持与国家意志分道扬镳。另搞一套。 目前,中国大陆出台没有“教育学者”的标准,中国大陆没有认定“教育学者”的权威机构。中国大陆没有授权任何媒体认定“教育学者”, 中国大陆没有任何媒体具备认定“教育学者”的资质。媒体认定“教育学者”没有法律效力。媒体认定“教育学者”是荒诞离奇的闹剧,或有损媒体的公信力。 上海市公民熊丙奇文章的特色是批评、指责、抱怨、炮轰。此前公开发表的文章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酸腐味道。使读者不舒服。不忍卒读。 上海市公民熊丙奇愚昧无知,自称“教育学者”,缺少教育学者应有的风度,或被世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全国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应当识破上海市公民熊丙奇自称“教育学者”的伪装企图。 以上内容约 1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透着天真幼稚
大庆商江 2015-2-18 17:45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一篇文章透着天真幼稚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百度百科》解释,《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 2010 年 6 月 11 日 ,《南方都市报》《熊丙奇专栏 : 舆论盲目鼓吹,乃因教育常识匮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除了“盲目性”之外,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媒体记者,就是很多教育界人士,也不了解。所以,对一些教育管理的做法和“改革”措施,极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解读。 2014 年 5 月 20 日 ,凤凰网“熊丙奇的博客”《媒体为何一再制造高考改革假新闻》:这种一再误读,传递出社会对高考改革的期待,但在笔者看来,这暴露出部分媒体的炒作心态和极其不专业的态度。我国要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媒体和舆论的力量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在推进现代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不成熟的、不专业的媒体报道,只会搅浑水,拖后腿。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喜爱《中国青年报》,很愿意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仅 2015 年 2 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文章不少于 4 篇。举证如下: 2015 年 2 月 1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招生禁令清单恐越列越长 遏制权力须从多方着手》(博客标题为:《 26 个“不得”能纯洁高考招录环境吗?》):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 2015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连续公布“ 26 个不得”禁令,涉及从招生政策制定到学生被录取换专业整个招生流程,可以说,凡是目前已经出现的违规,都被一一列入。这显示出教育部门狠抓高考纪律、维护高考秩序的决心,可是,这些“不得”,究竟有多大的威慑作用呢?这 26 个“不得”中,有相当部分是以前就发布过的招生禁令,只是再一次重申,比如,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这一禁令在 2012 年就有了,但是,部分高校照样我行我素,而对于一些高校的“违规”行为,教育部门并没有严惩。还有部分“不得”,是为了应对近年来的新形势、新情况而新制订的,比如,“不得避开省级招办通过中介机构或学校教师等自行组织生源录取考生”;“不得在单独考试、综合评价等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组织不符合本地高考报名条件的外省生源”;“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这很明显是针对近年来曝出的老师篡改学生志愿,以及学校借“对口本科”招生违规招收学生的问题而制订的,体现了监管的与时俱进,但也令人困惑,是不是新出现一个违规现象,就要用一个“不得”来约束?如此发展下去,“不得”清单恐怕会越列越长。我国招生过程中的乱象,大致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招生权力滥用,二是招生中的利益交易,三是考试招生制度的弊端。对于这些乱象,不可能靠一纸禁令解决,而必须从遏制权力,铲除既得利益,改革招考制度等多方面着手。对于招生政策的制定,应该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将民意纳入决策程序。现在一些招生政策就由地方政府教育考试部门制定,虽有上级部门监督,但这种监督经常失效。近年来,各地高考加分泛滥,就因加分政策决策权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而针对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加分造假丑闻,处理的大棒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也让各地对上级部门的“禁令”并不那么敬畏。高校的招生事务也不应该由学校行政负责,而应该由独立的招生委员会负责。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国各高校要成立由校长牵头的招生工作小组 ( 委员会 ) ,这与成立校长权力不能干涉的独立的招生委员会,正好相反。只有行政权力不能干涉招生,招生才可能摆脱利益纠缠,否则,行政领导可以干涉招生,招生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利益交换。如果这一土壤不改变,那么,限制了一种违规行为,在其中又会生出另外的违规行为。像教育部的禁令规定,“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那么,在进校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更改专业,不就不违规了?另外,高校还可避开高考录取这一众人关注的“关口”,利用转学政策,让有权势背景的学生从录取分数低许多的高校转入好的高校,前不久曝出的湖南大学研究生违规转学事件,就并非个案。总体看来,在目前招考一体化的考试招生制度之下,行政主导的色彩过浓,依靠行政监管来消除招生腐败,只是进一步强调行政权威,治标而不治本。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不得”之下,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也就少得可怜,如果在招考分离、学校自主招生的制度下,有一些“不得”其实是完全可行的,比如学校自主调整招生计划,用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按自己的招生标准评价、录取学生,而不采用单一的分数标准等。我国面向 2020 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其实已给出治理招生腐败的方向,该纲要提出高考改革的原则是“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必须按照这一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相比发布“不得”禁令来说,依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高考改革目标推进改革,构建新的招考秩序,才是教育行政部门更应该做的事。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这篇文章透着天真幼稚。 第一、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曾经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过文章。对《中国教育报》的读者产生影响。《中国教育报》或许有熊丙奇的“内线”。 第二、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这篇文章似乎可以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继续对《中国教育报》的读者产生影响。《中国教育报》的影响力或许不低于《中国青年报》。 第三、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这篇文章没有在《中国教育报》上发表,而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受到影响的不是《中国教育报》的读者,而是《中国青年报》的读者。文章的影响力受限。 第四、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这篇文章表明他对 30 以内的数字感兴趣。 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 2015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连续公布“ 26 个不得”禁令。这 26 个“不得”中,有相当部分是以前就发布过的招生禁令。已经不新鲜了。炒作价值不大。 第五、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这篇文章的标题是“ 遏制权力须从多方着手”。(不排除编辑染指)人类社会管理,怕的是权威受到蔑视。执政者必须强化权力。用什么去 “ 遏制权力”?找不到标准答案。指望熊丙奇一个人去 “ 遏制权力”?天方夜谭。 第六、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这篇文章提到:“ 依靠行政监管来消除招生腐败,只是进一步强调行政权威,治标而不治本。”这也算你“认识”的一次飞跃。 2015 年 2 月 8 日 ,《城市快报》《教育问题如麻 陈丹青:没有权力瞎操什么心 不如读无用之书》:写给谁看?给学生看,无用;给教师看,无用。给教育当局看?当然更无用。你批评教育,你在什么位置?你无权无位,写这些做甚?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 熊丙奇或许会说:我不是为了稿酬吗?如果是这样,此题有解。或许是平方根。 表示为〔 √  ̄〕。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3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甘心情愿当《中国青年报》的编外员工吗?
大庆商江 2015-2-18 15:29
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甘心情愿当《中国青年报》的编外员工吗?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2010 年 6 月 11 日 ,《南方都市报》《熊丙奇专栏 : 舆论盲目鼓吹,乃因教育常识匮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除了“盲目性”之外,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媒体记者,就是很多教育界人士,也不了解。所以,对一些教育管理的做法和“改革”措施,极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解读。 2014 年 3 月 20 日 ,《南方报业网》《陈斌:技术分析胜于政治表态》:我是南方周末评论版编辑、评论员兼评论记者。我后两个身份的 2013 年工作量为 36 篇方舟评论(即社论)与 7 篇大参考,及十几篇篇幅较小的评论文章(快评与茶座)。(对优秀员工有怎样的期待?是一个人同时干了一个标准编辑加一个专职评论员加半个资深记者的活吗?或者可以期待更多?其实还能更多,譬如以老员工身份拿着应届研究生入职底薪和职称还从不影响工作……这就是南方周末评论部的陈斌。) http://www.nfmedia.com/zt/2014ndjz/201403/t20140311_363276.htm 《南方周末》优秀员工评论部的陈斌两个身份的 2013 年工作量为 36 篇方舟评论(即社论)。 即平均每月 3 篇方舟评论(即社论)。按平均每月薪金收入 6000 元计算,平均每篇评论底薪 2000 元。 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给《中国青年报》撰稿量不低于《南方周末》优秀员工评论部的陈斌。平均每月超过 3 篇评论。 2015 年 2 月上中旬,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给《中国青年报》发稿量超过 4 篇。举证如下: 2015 年 2 月 4 日 ,《中国青年报》( 熊丙奇)《录取分数排行榜与高考改革背道而驰 》: 2 月 2 日 ,一份自称客观公正的《中国大学录取分数排行榜( 2014 年版)》在网络上流传开来,再一次引发了社会对大学排行榜的热议。这份榜单数据是基于中国各高校 2005~2013 年间在各省本科第一批录取分数数据制作完成。该榜单负责人、华东师范大学社会调查中心主任邝春伟说,这份排行榜的出炉,正是为了向社会反馈一下,关于“录取行情”的客观参考,并不反映学校综合实力的强弱。他还特别申明,“我们的榜单不收钱,只是想做一个客观的反映。”(《新华日报》 2 月 3 日 )根据各高校在各省的录取分数进行排行,貌似很客观——依据的是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录取数据,但其实,也并不客观,因为从 2003 年起,我国已有 22 所大学进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2014 年达 90 所),这些高校在各地的一本录取分数线,是将自主招生学生排除在外的,也就是说,一本录取分数线已不能“客观”反映一所学校录取学生的高考成绩情况。这一排行榜更严重的问题还在于,用录取分数来对学校进行排行,迎合的是当前以高考分数作为学校重要录取依据的功利价值导向。舆论对此的解读会是录取分数 10 强校、 100 强校之类,这与用高考分数、升学率对高中排行是一个道理。如果一些高校在乎这一排行,就会引导高校关注高考录取分数,将这作为重要的办学政绩。事实上,多年前,我国不少高校,就特别关注高考录取分数,每年高考录取结束,学校在总结招生工作时,都会将本校录取多少省市文理科状元、录取分数超过当地重点线多少、在多少个省市录取分数位居前列,作为重要的招生政绩。这种招生政绩导向,制造严重的抢生源乱象,包括用违规的预录取方式抢生源,破坏招生秩序,侵犯考生的权利,还曾引起学校间的口水大战。这种情况近一两年有所好转,教育部已禁止高校在集中录取阶段采用预录取方式,有的高校已经在招生总结中,不再提录取状元的情况,也不再提录取分数排当地多少名。高校自己也意识到,一边在推进自主招生,强调打破单一的分数评价标准,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一边又重视录取分数高低,是自相矛盾。但是,社会舆论对高校的招生评价似乎还没有转变,还是用录取分数来评价一所学校当年的招生情况,甚至包括对自主招生的评价也是如此。这个录取分数排行榜,就是基于这样的舆论情绪而制作的。这与建立多元评价体系的高考改革诉求恰恰相反,是以录取分数高低来论生源质量优劣。一直以来,笔者对民间机构发布大学排行榜,持支持态度,认为这是推进高等教育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的重要内容。各大学排行榜,是制作者根据自己对大学办学的理解,采用相应指标进行的排行,排行是否权威,对高等教育发展、对受教育者选择学校是否有参考价值,取决于排行榜采用的指标是否科学、数据是否真实客观。但遗憾的是,已发布的不少大学排行榜,采用的指标,多是一些功利性的办学指标,诸如招生时的录取分数、招生规模,办学中的发表论文数、申请经费数、成果数,毕业时的学生就业率等等,这引导学校办学更为功利,追求数据,而不是注重内涵与质量。有的排行机构,甚至搞钱名交易,让排行榜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因此,叫停大学排行榜的声音也一直不断。在推进教育改革过程中,专业机构的科学评价十分重要。客观而言,我国现在正在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和学校管理制度改革,如何对大学办学进行科学、客观评价,面临很大的挑战。排行榜制作机构应坚持独立性、专业性,对大学的办学进行符合教育规律的评价,而不是一味迎合功利的诉求,拿一些功利的概念进行炒作,这会影响专业评价机构的健康发育,也会干扰教育改革。 2015 年 2 月 15 日 ,《中国青年报》( 熊丙奇)《舆论和大学应各自守住界限 》:据媒体报道, 1 月 9 日 ,南方科技大学低调地为第一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举办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方没有通知媒体,还封锁了所有入口,任何人都要凭学校证件才可进入。这和南科大创校初期的“高调”完全不同。从朱清时上任起,南科大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关注,频频上“头条”—— 2011 年南科大首届学生全员自主招生、这批学生随后被要求参加当年的高考,深圳市为南科大公选局级副校长,南科大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南科大理事会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援助南科大的教授离开南科大并发文质疑朱清时,南科大退学学生炮轰南科大管理混乱,等等。南科大一路走来,可以说,媒体的报道,成就了南科大,也让南科大“被放在火上烤”,一些不恰当、越界的舆论,甚至影响到南科大的正常办学。如何处理好媒体报道、舆论监督和学校自主办学的关系,厘清舆论监督和学校自主办学的界限,也是南科大改革,以及整个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南科大最初的“高调”,是改革的策略】客观而言,朱清时校长从上任时起,是希望借助舆论的力量,推进他所倡导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官化、去行政化”改革的。在笔者看来,这种策略在初期是正确的:一方面,社会公众当时并不清楚这两方面的改革价值,朱校长借助媒体的报道,宣传自己的改革理念,既树立起南科大的改革形象,也对我国高等教育所要进行的关键改革进行“普及”;另一方面,通过舆论的力量,推动政府(包括教育部和深圳市政府)下决心放权改革。 2011 年,朱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期待舆论“拯救”南科大,因为当时南科大一直苦等教育部批文,好不容易等到了,答复却是只批准“筹建”,没批准招生。从实际效果看,当初的“高调”策略是成功的。首先,还没有获得招生许可证的南科大,宣布“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获得社会舆论普遍支持,也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报考,招生十分火爆,南科大还没有正式办学,就因改革之名而成为名校;其次,教育部门也加快对南科大筹建审批的进程, 2012 年 4 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南科大正式“去筹转正”。【非专业的舆论监督,让南科大饱受舆论之苦】在接下来的南科大办学中,舆论却开始“转向”,从最初高调的支持,逐渐演变为一边倒的质疑。卸任前的朱清时回忆称,一边倒的舆论让南科大几乎“翻船”。个中原因耐人寻味。舆论可以起到向公众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向行政部门施加压力、促进改革推进的作用,但是却无法代替学校和政府的沟通、校方和师生的沟通。南科大的办学者,在这方面有考虑不周之处,而舆论也在这一期间存在不专业、越界的情况。比较典型的是香港科大教授离开南科大以及南科大有学生退学。这两起事件,反映出两大问题:一是南科大注重外部舆论宣传,却忽视了在内部达成教育改革的共识。这就好比舆论支持去行政化改革,但这不能想当然认为所有南科大行政人员、教师,都自愿接受去行政化改革。只重视外部环境营造,而忽视和师生的沟通,反过来会造成师生产生某种逆反情绪。对于行政部门也是如此。二是有的舆论监督报道缺乏专业性。本来,任何学校有教授辞职、学生退学,都是很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对于南科大,这仿佛成了天大的事:只要有一名学生选择退学,似乎就意味着南科大办学的失败。这非但给学校正常的办学带来压力,也夸大了南科大的内部矛盾。这期间,也有媒体主动反思对南科大的报道是不是太“过火”,但更多的媒体却苛责南科大的内部管理,南科大陷入“内忧外患”。笔者一直认为,初创阶段的南科大,关键在于理顺政府和学校的治理关系,在内部办学中,也要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但要求南科大一开始就把所有制度建好,并不现实,具体的办学也需要一个完善过程,比如,在没有获得招生许可证时招生,这在改革语境之下,是完全合适的,因为可通过招生,倒逼改革推进。【南科大走向“低调”,在情理之中】在朱清时校长任期的最后两年,南科大变得“低调”,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南科大已经过了再高调宣传改革理念的时期,很多具体的办学事务,必须实打实地推进,而这些事务,是不必通过媒体进行报道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把任何校内的教育、学术决策的讨论过程都进行报道,那讨论如何进行下去?当然,南科大走向低调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朱清时校长最初提出的两大改革,并没有如预期顺利推进, 2012 年学生不再进行全员自主招生,而是纳入高考,采取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进行录取,从这批学生开始,南科大毕业生将授予国家统一承认的学位;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也因南科大校级领导有局级级别,而遭质疑。这次南科大首届学生毕业,授予学位,学校的低调处理,连朱清时校长也没出席,应该是刻意而为,学校不希望再卷入争议的漩涡。如果拿恋爱和婚姻来看南科大,“高调”中的南科大是在谈恋爱,憧憬未来生活的阶段,把未来想得太过美好,也很正常;而目前“低调”的南科大,则是在过日子阶段,这也正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真实写照,目前的南科大,更需要舆论给予理性的、恰如其分的关注。学校在舆论场上变得低调,对于正常办学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理性的舆论应该意识到,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官化、去行政化”改革推进受阻,这是政府层面放权不彻底的问题,而不是南科大自主办学的问题,因此,应持续推动政府放权进行改革,同时给予南科大自主办学的空间。【舆论和大学各自守住界限】与国外大学——包括名校和名校校长——并不经常见诸报端相比,我国大学和大学校长却时常成为新闻的主角,这和我国大学正处于改革之中以及大学经常曝出各种新闻有关。在正常的办学形态中,大学其实应该有相对安静的环境,不受外界打扰自主办学,舆论报道、监督和学校的自主办学,各自守住界限。长期来,我国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教育和学术严重行政化和功利化,舆论一直呼吁要把办学自主权交给大学,并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可是,在介入学校报道和监督时,不少舆论有时也在扮演干涉学校办学自主权,表面呼吁改革实质却在反改革的角色,这必须引起媒体的反思。对于教育改革,舆论应着力监督政府部门和学校行政放权;对于大学的办学,舆论当然可以监督,但必须明确基本的原则。在高校内,近年来都在推进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权分离,也就是说,行政力量不得干涉教育、学术评价、决策,要把教育事务、学术事务的管理交给教师同行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根据本校的办学要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做出评价,而且,在评价中,还会听取学生的意见。除此之外,行政力量不能干预教育和学术评价。很显然,校外的监督力量,就更不能越俎代庖,对学校教师的教学、学术研究进行评价了。舆论对学校办学的监督,主要在于教育经费的使用,学生权利的保护等领域,包括报道大学出现的教育腐败、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现象,侵犯教师、学生权利的行为,而对于具体的专业性质很强的教育事务、学术事务,则不能干涉,这包括设置学科、设置专业、组织教育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和国际交往等。这属于办学自主权范畴,应由学校内部民主管理、决策。近年来,教育部已要求高校制定大学章程,制定大学章程后,大学就依章程办学。清华大学章程就提出:“学校举办者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依法对本校进行监管,尊重和保障学校的独立事业单位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提供和保证学校的办学资源,保护学校事务不受校外机构、组织、个人的非法干涉。”这也给正在探索自主办学的大学提出要求,即应该把向公众公开的办学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应该在学校具体办学中,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和评价,这样,学校办学形成公信力,社会也就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到,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贯彻、落实《决定》,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还是媒体的报道、舆论监督,都要学会尊重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明确权力的边界,不能以各种理由干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当然,这也需要大学完善现代治理结构,提高现代治理能力,建立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以整体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2015 年 2 月 16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不争资源不打架能否试点综合高中》:针对目前普通高中和中职“互相争资源、互相打架”的局面,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袁桂林建议,教育部要成立高中教育司。成立高中教育司,固然可以从管理体制上,解决条块分割的问题,但却无法解决当前存在于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根本问题。 我国将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分开,由来已久。普通高中重视学术,职业高中重视技能,这看上去更有利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但在现实中,却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初中学生毕业选择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并非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规划,而是根据中考成绩。近年来,各地政府为完成中职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 1:1 的目标,压缩普高的招生规模,增加中职招生数量。但是,这个结果并非源自学生的自主选择。随着生源的减少,考虑到社会对普高的现实需求,各地又出现保普高的倾向: 2013 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674.76 万人,而全国普通高中招生 822.70 万人。当初花大投入建起的中职学校,有的被闲置。其次,对于中职,目前普遍存在社会、教师和学生认可度低的问题。有不少学生进入中职后,觉得自己未来十分迷茫,开始混日子,而一些中职校,也不认真办学,利用国家的中职助学金制度和一年学知识、二年学技能、三年顶岗实习的政策,在三年级时把学生作为学生工输出牟利。同时为了吸引学生,有的中职学校以中职名义招生,却进行以参加高考为目的的普高教育。根据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未来中职学生可以通过单招、分类考试、自主招生等方式,更方便地升入高职(专科和本科)。在目前崇尚学历的社会环境中,中职校普高化会进一步加剧。那么,为何不考虑将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融合在一起呢?此举至少有以下多方面好处。其一,避免过早对初中毕业生进行分流,让进入中职校的学生自感低人一等。在我国农村,初中毕业不能升入普通高中者,有相当一部分人并不选择上中职,而是外出打工。如果普高和中职融合,这一情况将有望得到扭转。其二,充分整合中职和普高资源,给所有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如果中职和普高融合,那么,一校之内,可开设学术性课程、技职类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两类课程的学分可以互认,学生通过高中的学习,尤其是技职课程的学习,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兴趣。至于高中毕业学生究竟选择上培养学术性人才的普通高校,还是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则由学生自主选择。按照目前中职、普高分设的体系,我国即便推出了分类高考,技能型高考也只能是中职学生的选择,而难以成为普高学生的选择,普高、中职学生还是在不同的轨道上发展,而不是自由、自主选择。其三,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品质。在综合高中开设技职课程,进行职业技术教育,让职业教育成为和普通教育平等的教育类型。更重要的是,这可消除“学生工”现象,学生会在学校学满 3 年时间。至于技职课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则完全可以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实现。从国外中职教育的情况看,当前采取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居多。美国和加拿大都设立综合高中:美国于 1917 年推出《史密斯·休斯法案》,确立了以综合中学为主要力量、普职融合的中等教育体系;在加拿大,综合高中通常开设 160 ~ 170 门的课程,其中有六七十门技职课程。英国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把中学分为文法中学、技术中学和现代中学三类,又在上世纪 70 年代,制定了《综合中学设置促进法》,此后综合中学快速发展。虽然近年来英国也在对综合中学普职融合的方式进行修正,但综合中学还是中学的主流。很多人担心,在综合高中内,就是开设技职类课程,技职类课程也会被边缘化,由此影响职业教育质量。问题是,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就有保障吗?笔者认为,我国能否整体梳理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战略,考虑取消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的划分,不要只追求中职教育的规模和形式上的发展,更要注意人才培养的内涵和品质。在当下,不妨在一些省市,进行融合普高和中职、建设综合高中的试点,而不再是中职和普高分类发展。( 熊丙奇 作者为教育学者 ) 【注:评论文章一般不必动用“学者”,只要中专生就能完成。高射炮打蚊子。大材小用。】 2015 年 2 月 18 日 ,《中国青年报》( 熊丙奇)《招生禁令清单恐越列越长 遏制权力须从多方着手 》:教育部日前下发《关于做好 2015 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连续公布“ 26 个不得”禁令,涉及从招生政策制定到学生被录取换专业整个招生流程,可以说,凡是目前已经出现的违规,都被一一列入。这显示出教育部门狠抓高考纪律、维护高考秩序的决心,可是,这些“不得”,究竟有多大的威慑作用呢?这 26 个“不得”中,有相当部分是以前就发布过的招生禁令,只是再一次重申,比如,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这一禁令在 2012 年就有了,但是,部分高校照样我行我素,而对于一些高校的“违规”行为,教育部门并没有严惩。还有部分“不得”,是为了应对近年来的新形势、新情况而新制订的,比如,“不得避开省级招办通过中介机构或学校教师等自行组织生源录取考生”;“不得在单独考试、综合评价等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组织不符合本地高考报名条件的外省生源”;“高中教育阶段学校和教师不得代替考生填报高考志愿”。这很明显是针对近年来曝出的老师篡改学生志愿,以及学校借“对口本科”招生违规招收学生的问题而制订的,体现了监管的与时俱进,但也令人困惑,是不是新出现一个违规现象,就要用一个“不得”来约束?如此发展下去,“不得”清单恐怕会越列越长。我国招生过程中的乱象,大致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是招生权力滥用,二是招生中的利益交易,三是考试招生制度的弊端。对于这些乱象,不可能靠一纸禁令解决,而必须从遏制权力,铲除既得利益,改革招考制度等多方面着手。对于招生政策的制定,应该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将民意纳入决策程序。现在一些招生政策就由地方政府教育考试部门制定,虽有上级部门监督,但这种监督经常失效。近年来,各地高考加分泛滥,就因加分政策决策权掌握在行政部门手中,而针对闹得沸沸扬扬的高考加分造假丑闻,处理的大棒总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也让各地对上级部门的“禁令”并不那么敬畏。高校的招生事务也不应该由学校行政负责,而应该由独立的招生委员会负责。按照教育部的要求,我国各高校要成立由校长牵头的招生工作小组 ( 委员会 ) ,这与成立校长权力不能干涉的独立的招生委员会,正好相反。只有行政权力不能干涉招生,招生才可能摆脱利益纠缠,否则,行政领导可以干涉招生,招生的各个环节,都可能发生利益交换。如果这一土壤不改变,那么,限制了一种违规行为,在其中又会生出另外的违规行为。像教育部的禁令规定,“不得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和新生入学报到环节更改考生录取专业”,那么,在进校一个月或者两个月之后更改专业,不就不违规了?另外,高校还可避开高考录取这一众人关注的“关口”,利用转学政策,让有权势背景的学生从录取分数低许多的高校转入好的高校,前不久曝出的湖南大学研究生违规转学事件,就并非个案。总体看来,在目前招考一体化的考试招生制度之下,行政主导的色彩过浓,依靠行政监管来消除招生腐败,只是进一步强调行政权威,治标而不治本。更重要的是,在所有的“不得”之下,学校的招生自主权,也就少得可怜,如果在招考分离、学校自主招生的制度下,有一些“不得”其实是完全可行的,比如学校自主调整招生计划,用奖学金吸引优质生源,按自己的招生标准评价、录取学生,而不采用单一的分数标准等。我国面向 2020 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其实已给出治理招生腐败的方向,该纲要提出高考改革的原则是“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维护社会公平”,必须按照这一原则,“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相比发布“不得”禁令来说,依照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高考改革目标推进改革,构建新的招考秩序,才是教育行政部门更应该做的事。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甘心情愿当《中国青年报》的编外员工吗? 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给《中国青年报》撰稿是没有底薪的,只有点微博的稿酬。上海市公民熊丙奇好比《中国青年报》的“外包工”,但是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甘心情愿”(不能说“迫不得已”)给《中国青年报》撰稿。有助于提高《中国青年报》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不算《中国青年报》“巧使唤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今后,上海市公民熊丙奇给《中国青年报》撰稿或许贡献更大。 上海市公民熊丙奇如果调入《中国青年报》就更好了。但是,就怕《中国青年报》不愿意接收上海市公民熊丙奇。阳春白雪和者盖寡。浅水养不住大鱼。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9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把《中国青年报》当做黑板给媒体从业人员讲课
大庆商江 2015-2-15 13:24
熊丙奇把《中国青年报》当做黑板给媒体从业人员讲课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对媒体的评价不高。 2010 年 6 月 11 日 ,《南方都市报》《熊丙奇专栏 : 舆论盲目鼓吹,乃因教育常识匮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除了“盲目性”之外,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媒体记者,就是很多教育界人士,也不了解。所以,对一些教育管理的做法和“改革”措施,极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解读。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认为媒体从业人员教育常识匮乏,应当进行教育。于是, 熊丙奇把《中国青年报》当做黑板给媒体从业人员上课。举证如下: 2015 年 2 月 25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舆论和大学应各自守住界限》:据媒体报道, 1 月 9 日 ,南方科技大学低调地为第一届教改实验班的学生举办了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校方没有通知媒体,还封锁了所有入口,任何人都要凭学校证件才可进入。这和南科大创校初期的“高调”完全不同。从朱清时上任起,南科大的一举一动,都被媒体关注,频频上“头条”—— 2011 年南科大首届学生全员自主招生、这批学生随后被要求参加当年的高考,深圳市为南科大公选局级副校长,南科大管理暂行办法公布,南科大理事会成立,香港科技大学援助南科大的教授离开南科大并发文质疑朱清时,南科大退学学生炮轰南科大管理混乱,等等。南科大一路走来,可以说,媒体的报道,成就了南科大,也让南科大“被放在火上烤”,一些不恰当、越界的舆论,甚至影响到南科大的正常办学。如何处理好媒体报道、舆论监督和学校自主办学的关系,厘清舆论监督和学校自主办学的界限,也是南科大改革,以及整个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南科大最初的“高调”,是改革的策略】客观而言,朱清时校长从上任时起,是希望借助舆论的力量,推进他所倡导的“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官化、去行政化”改革的。在笔者看来,这种策略在初期是正确的:一方面,社会公众当时并不清楚这两方面的改革价值,朱校长借助媒体的报道,宣传自己的改革理念,既树立起南科大的改革形象,也对我国高等教育所要进行的关键改革进行“普及”;另一方面,通过舆论的力量,推动政府(包括教育部和深圳市政府)下决心放权改革。 2011 年,朱校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期待舆论“拯救”南科大,因为当时南科大一直苦等教育部批文,好不容易等到了,答复却是只批准“筹建”,没批准招生。从实际效果看,当初的“高调”策略是成功的。首先,还没有获得招生许可证的南科大,宣布“自主招生、自授学位”,获得社会舆论普遍支持,也吸引了众多优秀学生报考,招生十分火爆,南科大还没有正式办学,就因改革之名而成为名校;其次,教育部门也加快对南科大筹建审批的进程, 2012 年 4 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关于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学的通知》,南科大正式“去筹转正”。【非专业的舆论监督,让南科大饱受舆论之苦】在接下来的南科大办学中,舆论却开始“转向”,从最初高调的支持,逐渐演变为一边倒的质疑。卸任前的朱清时回忆称,一边倒的舆论让南科大几乎“翻船”。个中原因耐人寻味。舆论可以起到向公众宣传学校办学理念、向行政部门施加压力、促进改革推进的作用,但是却无法代替学校和政府的沟通、校方和师生的沟通。南科大的办学者,在这方面有考虑不周之处,而舆论也在这一期间存在不专业、越界的情况。比较典型的是香港科大教授离开南科大以及南科大有学生退学。这两起事件,反映出两大问题:一是南科大注重外部舆论宣传,却忽视了在内部达成教育改革的共识。这就好比舆论支持去行政化改革,但这不能想当然认为所有南科大行政人员、教师,都自愿接受去行政化改革。只重视外部环境营造,而忽视和师生的沟通,反过来会造成师生产生某种逆反情绪。对于行政部门也是如此。二是有的舆论监督报道缺乏专业性。本来,任何学校有教授辞职、学生退学,都是很正常的,不值得大惊小怪,可是,对于南科大,这仿佛成了天大的事:只要有一名学生选择退学,似乎就意味着南科大办学的失败。这非但给学校正常的办学带来压力,也夸大了南科大的内部矛盾。这期间,也有媒体主动反思对南科大的报道是不是太“过火”,但更多的媒体却苛责南科大的内部管理,南科大陷入“内忧外患”。笔者一直认为,初创阶段的南科大,关键在于理顺政府和学校的治理关系,在内部办学中,也要建立合理的治理结构,但要求南科大一开始就把所有制度建好,并不现实,具体的办学也需要一个完善过程,比如,在没有获得招生许可证时招生,这在改革语境之下,是完全合适的,因为可通过招生,倒逼改革推进。【南科大走向“低调”,在情理之中】在朱清时校长任期的最后两年,南科大变得“低调”,这是在情理之中的。南科大已经过了再高调宣传改革理念的时期,很多具体的办学事务,必须实打实地推进,而这些事务,是不必通过媒体进行报道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把任何校内的教育、学术决策的讨论过程都进行报道,那讨论如何进行下去?当然,南科大走向低调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朱清时校长最初提出的两大改革,并没有如预期顺利推进, 2012 年学生不再进行全员自主招生,而是纳入高考,采取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进行录取,从这批学生开始,南科大毕业生将授予国家统一承认的学位;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也因南科大校级领导有局级级别,而遭质疑。这次南科大首届学生毕业,授予学位,学校的低调处理,连朱清时校长也没出席,应该是刻意而为,学校不希望再卷入争议的漩涡。如果拿恋爱和婚姻来看南科大,“高调”中的南科大是在谈恋爱,憧憬未来生活的阶段,把未来想得太过美好,也很正常;而目前“低调”的南科大,则是在过日子阶段,这也正是我国教育改革的真实写照,目前的南科大,更需要舆论给予理性的、恰如其分的关注。学校在舆论场上变得低调,对于正常办学来说,并不是一件坏事。理性的舆论应该意识到,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去官化、去行政化”改革推进受阻,这是政府层面放权不彻底的问题,而不是南科大自主办学的问题,因此,应持续推动政府放权进行改革,同时给予南科大自主办学的空间。【舆论和大学各自守住界限】与国外大学——包括名校和名校校长——并不经常见诸报端相比,我国大学和大学校长却时常成为新闻的主角,这和我国大学正处于改革之中以及大学经常曝出各种新闻有关。在正常的办学形态中,大学其实应该有相对安静的环境,不受外界打扰自主办学,舆论报道、监督和学校的自主办学,各自守住界限。长期来,我国大学缺乏办学自主权,教育和学术严重行政化和功利化,舆论一直呼吁要把办学自主权交给大学,并尊重教师的教育自主权,可是,在介入学校报道和监督时,不少舆论有时也在扮演干涉学校办学自主权,表面呼吁改革实质却在反改革的角色,这必须引起媒体的反思。对于教育改革,舆论应着力监督政府部门和学校行政放权;对于大学的办学,舆论当然可以监督,但必须明确基本的原则。在高校内,近年来都在推进行政权、教育权和学术权分离,也就是说,行政力量不得干涉教育、学术评价、决策,要把教育事务、学术事务的管理交给教师同行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根据本校的办学要求,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做出评价,而且,在评价中,还会听取学生的意见。除此之外,行政力量不能干预教育和学术评价。很显然,校外的监督力量,就更不能越俎代庖,对学校教师的教学、学术研究进行评价了。舆论对学校办学的监督,主要在于教育经费的使用,学生权利的保护等领域,包括报道大学出现的教育腐败、学术腐败、学术不端现象,侵犯教师、学生权利的行为,而对于具体的专业性质很强的教育事务、学术事务,则不能干涉,这包括设置学科、设置专业、组织教育教学、开展学术研究和国际交往等。这属于办学自主权范畴,应由学校内部民主管理、决策。近年来,教育部已要求高校制定大学章程,制定大学章程后,大学就依章程办学。清华大学章程就提出:“学校举办者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政校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依法对本校进行监管,尊重和保障学校的独立事业单位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提供和保证学校的办学资源,保护学校事务不受校外机构、组织、个人的非法干涉。”这也给正在探索自主办学的大学提出要求,即应该把向公众公开的办学信息,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开,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应该在学校具体办学中,实行以教育和学术为本的管理和评价,这样,学校办学形成公信力,社会也就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到,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贯彻、落实《决定》,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还是媒体的报道、舆论监督,都要学会尊重大学的办学自主权,明确权力的边界,不能以各种理由干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当然,这也需要大学完善现代治理结构,提高现代治理能力,建立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以整体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把《中国青年报》当做黑板给媒体从业人员讲课。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主要讲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教导媒体,要充分理解大学的战略意图。充分理解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的宣传意图。尽管朱清时已经告老还家。媒体对待现在在任的大学校长“唱高调”也要随和。 第二层意思: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教导媒体,对于教育改革,舆论应着力监督政府部门和学校行政放权;对于大学的办学,舆论当然可以监督,但必须明确基本的原则。至于媒体是否有能力监督政府,熊丙奇也管不了。 第三层意思: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教导媒体,在正常的办学形态中,大学其实应该有相对安静的环境,不受外界打扰自主办学,舆论报道、监督和学校的自主办学,各自守住界限。熊丙奇的身份是太上皇还是和事老,不得而知。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给媒体讲课,他自己做得怎么样?可以说不怎么样。说话巴巴的,尿炕哗哗的。 至于,全国有多少人看《中国青年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不知道。 至于,全国有多少人看到《中国青年报》熊丙奇的这篇文章,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不知道。 至于,全国有多少人看明白《中国青年报》熊丙奇的这篇文章,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不知道。 至于,全国有多少人把《中国青年报》熊丙奇的这篇文章当回事,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不知道。 2015 年 2 月 8 日 ,《城市快报》《教育问题如麻 陈丹青:没有权力瞎操什么心 不如读无用之书》:写给谁看?给学生看,无用;给教师看,无用。给教育当局看?当然更无用。你批评教育,你在什么位置?你无权无位,写这些做甚? 陈丹青或许不理解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的内心痛苦。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说的话跟没说一样,有时候,说了不如不说。说不好还遭到批判。 也许,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听到批判他的话,心里有多舒坦。他就是这么贱皮子。不要百思不得其解。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4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青年报》根据什么确认熊丙奇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大庆商江 2015-2-9 07:50
《中国青年报》根据什么确认熊丙奇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2009 年 7 月 14 日 ,《科学时报》《熊丙奇:大师的成长需要正常的精英观念》:这是一个“大师”遍地,也是大师稀缺的时代。说“大师”遍地,是指现在有的媒体动不动就封谁为大师,而被封之人,也泰然受之,… 2012 年 11 月 19 日 ,新浪网“熊丙奇的博客”《 要出大师,就不要客气 》:客客气气是出不了大师的,所谓的“大师”,都是“自封”或者“吹捧”出来的。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披着名办非营利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的外衣,欺骗媒体,把自己伪装成“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用“自封”和“吹捧”相结合的办法,暗度陈仓,通过造神运动,把自己封为“大师”级的“专家”“学者”。举证如下: 2011 年 11 月 27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艾瑞红)《熊丙奇: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义务》:“我不是博客控,而是‘教育问题控’。”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教育博客论坛上,一向爱针砭教育时弊的熊丙奇进行了这样的自我评价,“关注中国教育,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把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观点写出来,这是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最大兴趣。”有着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身份 的熊丙奇是“网上红人”, 也是深受媒体喜欢的教育明星。目前,熊丙奇的腾讯博客的点击量超过 2000 万次,新浪博客的点击量也突破了 1400 万次。不过,这样一个牛人在微博上却显得没有什么作为,更新互动比较少,粉丝量也不多,几个网站的微博粉丝加起来只有 50 万。熊丙奇的微博主要是关联微博,即博客发表后根据设置自动生成的微博。此次参加由语文出版社、山东世纪金榜集团共同举办的教育博客论坛,熊丙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微博虽然受众面广,但在很多方面是受限制的,比如只能输入 140 个字,很难说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而且,微博很多时候呈现的信息是比较零碎的,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我主要关注教育方面的话题,倡导说理。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去行政化等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述清楚,这就需要用较长的文字来表述,而博客没有字数的限制,是很好的载体。”熊丙奇说。经常关注熊丙奇博客的人也许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他的博客内容主要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批评。对此,熊丙奇自己也赞同,“我的博客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教育改革的一些方案,表达对教育改革的参与热情。”但对教育体制的过多批评,也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甚至曾经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2008 年时,中国青年报教育版的头条刊登过一篇文章《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这是根据我的一次发言写的报道,当时有关部门对我的话就特别不满。”熊丙奇回忆道。但是,在熊丙奇看来,经常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的义务,而被批评者能够聆听批评、接纳批评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进步, 2010 年 4 月 8 日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邀请了 11 位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过意见的社会各界代表举行座谈,对“规划纲要”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熊丙奇也在应邀之列。这是他第一次踏进教育部的大门。其实,早在 2009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制定前,教育部的一位原副部长就曾专程到上海征求熊丙奇的意见。“我们大概谈了两个多小时。我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去行政化改革意见,还递交了相关的建议文本。后来,我的大部分意见都被采纳和吸收了。”对于ZF部门前后态度的转变,熊丙奇表示,不管怎样,他都将坚持自己的做法,针对教育问题,不断地去献言献策。“外在条件的改变对我不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熊丙奇说。一直写博文批评中国的教育问题,对此,熊丙奇坦言,“有时压力还是挺大的,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要改革教育,也一定要顶住压力,把压力化作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教育改革是迟早的事,只要方向正确,就大胆前进。”从 2005 年开博到现在,熊丙奇已经写了 2000 多篇博文。他每天都发表 1~2 篇博文,近年来还有增加的趋势。“我现在也很困惑,感觉疲惫、厌倦、沮丧,因为很多时候发现自己是在写同样的问题。”熊丙奇感慨道。在熊丙奇看来,一些教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能不同,但性质完全一样。他评点一些教学事故、学校各种安全问题时,发现事件大同小异,原因都是一样的。为此,熊丙奇说,普及教育常识、推进改革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必须保持‘说’的状态,保持说就是一种力量。”熊丙奇说。“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说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熊丙奇说。他把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比作患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才能帮助其治愈。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中国青年报》根据什么确认熊丙奇是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第一、熊丙奇 1972 年 7 月出生, 1990 年从四川省资中县第二中学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大学期间的专业属于非师范类。熊丙奇如果想当教师,应当通过考试获得《教师资格证书》。 第二、熊丙奇 1994 年大学本科毕业留校,在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工作,不在教学第一线,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熊丙奇的专业技术职称是新闻出版系列。熊丙奇的最高职称是编审,不是教授。 第三、熊丙奇 2009 年以后被解除行政职务,招聘为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的职称没有改动。没有《教师资格证书》,编审改不成教授。离开新闻出版岗位,是否解除编审职称,不得而知。没有续聘可视为解除。 2006 年 10 月和 2014 年 12 月,熊丙奇在博客里坦言:“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 如果熊丙奇的编审职称不复存在,连专业技术人才都不算,更谈不到专家学者了。 熊丙奇只能披着名办非营利组织“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的外衣在社会上混了。外衣有一天,“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 不同意熊丙奇披着 “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的外衣,熊丙奇就“浪里白条”了。 全国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可以详细调查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的身世,避免自己上当,也减少民众受骗。 大家可以冷静地想一想,哪有“专家”“学者”整天把“批评”当饭吃的?所谓“教育问题控”不是精神类疾病患者吧。天知道。 以上内容约 2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 / 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 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 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 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 B 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 34206274 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青年报》帮助所谓“教育学者”熊丙奇染指清华大学校长
大庆商江 2015-2-3 07:56
《中国青年报》帮助所谓“教育学者”熊丙奇染指清华大学校长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2009 年 7 月 14 日 ,《科学时报》《熊丙奇:大师的成长需要正常的精英观念》:这是一个“大师”遍地,也是大师稀缺的时代。说“大师”遍地,是指现在有的媒体动不动就封谁为大师,而被封之人,也泰然受之… 2006 年 10 月和 2014 年 12 月,熊丙奇在博客宣称“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可以想象,一个“连教师也不是”的企业员工被个别媒体认定为“教育学者”,睿智乎? 《中国青年报》有人对自称为“教育学者”的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 (有时披着民办非盈利机构“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的外衣) 崇拜得五体投地。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以为自己真的达到了“教育学者”的风范,对教育部代管的国家重点大学清华大学校长的人事安排也能说三道四,像是给中共中央国务院“指点江山”。举证如下: 2015 年 02 月 0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大学校长职位空缺不能变为一种“常态”》: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正式接任环保部党组书记,成为此间关注度最高的消息之一。舆论对这位环保专家履职环保部,寄予厚望,也对他担任清华校长 3 年的职业化表现给予好评。但有一个问题,估计大家还没来得及考虑:谁来接任清华校长?近年来,原校长调离、卸任,新校长却迟迟不到位,有一种成为常态的趋势。这给大学的管理带来不便,希望引起重视。 前不久,南方科技大学新校长、中山大学新校长先后到任,让关注两校新校长的人士松了一口气。南科大校长一职在朱清时卸任之后,已空缺半年之久,之前南科大首届毕业生授予学位,整个仪式因新校长未到位而十分低调;而中山大学校长一职也空缺了 3 个月,如果其校长职位再继续空缺,当年发生在浙江大学因校长空缺而闹出的毕业证书签名章风波可能又会在中大发生—— 2013 年 3 月,浙大校长杨卫调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同时被免去校长职务,但新校长人选却没有宣布。结果问题出现了:即将毕业学生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是要盖校长名章的,虽然教育部批示,用暂时负责行政的党委书记的名章代替,但还是引起了议论纷纷。从干部的选拔、任命来说,大学校长职位出现空缺,是可以理解的:前任因工作原因被调离,有关部门选任新校长需要时间。但是,从学校办学角度而言,校长对于一所大学来说,肩负很重要的行政职责,在很多重要仪式场合是学校形象的代表。在新老校长的交替上,最好尽可能做到无缝衔接——在老校长离任的同时,新校长上任。实行校长公选制,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如果现任校长向学校理事会提出不能继续担任校长,学校理事会会事先作好选任新校长的准备,而不是措手不及;其次,按照事先聘任校长的约定,原任校长通常会担任校长职务直到新校长到任,而如果原任校长不能继续履职,那么,学校理事会则可临时任命代理校长,直到选拔到合适的人选。我国于 2012 年开始在部分高校试点校长公开选拔,目前试点的学校还不多,大部分高校还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直接负责校长的选拔和任命,因此,在校长的选任中,会更多从干部管理、任用角度考虑校长一职,因此,也出现各种国外大学选任校长所没有的现象。办好大学需要一批有教育家理想的校长,也需要与之相应的校长选拔、管理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都提到,要逐渐取消大学的行政级别,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包括完善校长选拔机制。贯彻纲要和决定精神,要用去行政化、职业化、专业化要求,实行校长的选拔和管理,有利于大学摆脱行政色彩,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 作者为教育学者 )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中国青年报》帮助所谓“教育学者”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染指清华大学校长,不当!《中国青年报》个别编辑年轻,总编辑也青年吗?太幼稚了!希望《中国青年报》今后不再染指 985 大学领导班子建设,与中共中央争夺干部管理权!总编辑管不住编辑,你就辞职!毫不客气! 第一、据环保部网站消息, 2015 年 1 月 28 日,中央组织部王尔乘副部长到环境保护部宣布中央决定,陈吉宁同志任中共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免去周生贤同志中共环境保护部党组书记职务。陈吉宁同志是否担任环境保护部部长,需要 3 月份,全国人大会议表决。 第二、媒体报道,陈吉宁同志 2006 年任清华大学副校长 ,2007 年任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2012 年 1 月任清华大学校长。如今没有公开消息证实陈吉宁同志被免除清华大学校长职务,或者说陈吉宁同志不再担任清华大学校长职务。 第三、没有确切证据证实陈吉宁同志是否担任环境保护部部长,没有证据证实陈吉宁同志目前不履行清华大学校长职务。怎么能说清华大学校长职位空缺? 第四、在不能证实清华大学校长职位空缺的情况下妄自议论实清华大学校长职位空缺,算是什么“教育学者”?太无知了!手伸的太长了,要夺权了!轮不到你说了算! 第五、《中国青年报》为什么非要捧“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有时披着民办非盈利机构“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的外衣) 臭脚?这样一个狂徒,也被称之为“教育学者”,难道中国教育界人才匮乏到如此境地?怪哉! 2010 年 12 月 7 日 ,腾讯评论《熊丙奇:复旦大学为何想着要占领媒体》: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分析智伯无德而亡时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我不禁要问:熊丙奇是什么人?圣人?愚人?君子?小人?熊丙奇可以自己选一个。你敢说你是“圣人”吗?就算“愚人”吧。 以上内容约 2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 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 / 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 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 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 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 B 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 34206274 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利用《中国青年报》曲解“现代大学制度”别有用心
大庆商江 2015-1-28 05:32
熊丙奇利用《中国青年报》曲解“现代大学制度”别有用心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完善】 ( 2010 年 7 月 8 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中发 12 号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第十三章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健全议事规则与决策程序,依法落实党委、校长职权。完善大学校长选拔任用办法。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加强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建设,发挥群众团体的作用。加强章程建设。各类高校应依法制定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尊重学术自由,营造宽松的学术环境。全面实行聘任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确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扩大社会合作。探索建立高等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健全社会支持和监督学校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高等学校与行业、企业密切合作共建的模式,推进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社会团体的资源共享,形成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提高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推进专业评价。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建立科学、规范的评估制度。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价机构合作,形成中国特色学校评价模式。建立高等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 2012 年 11 月 22 日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 ( 教政法 9 号 )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实施,在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大力推进依法治校,我部在全面总结各地依法治校经验、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学校实际,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全面推动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以及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创新,在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基础上,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披着“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外衣, 利用《中国青年报》曲解“现代大学制度”。举证如下: 2013 年 3 月 22 日 ,《中国青年报》(实习生 周珊珊)《高校需切实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3 月 15 日 ,重庆工商大学数百名教师集体维 权。据悉,导火索为校领导层试图强行通过新的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该方案被指缺乏对一线教职工应有的尊重。重庆工商大学这一事件,使高校管理机制方面的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行政单方面出台政策容易出问题】“高校信息公开是指高校根据法律法规和高校规章制度,按照一定的规定程序,将信息及时、准确地向学校师生员工或社会公布的过程。”这是教育部文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明确载明的内容。该纲要还提出要“完善教育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众对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越公开,就越公正。”舆情研究专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在谈到高校信息公开时说,信息公开越到位,机会公平就越能凸显。“高校很有必要进行信息公开,特别是涉及和财务相关的信息,要进行民主协商和科学决策,在利益相关人知情且获得大多数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利益调整。”沈阳说,重庆工商大学事件表明,在微博时代,一些事件如果处理不慎,就极有可能升级为公共事件。成为社会公共事件后,如有媒体进行采访报道,相关单位有必要及时向媒体作出回应。总之,面对这一事件,重庆工商大学既应消解校内教职工的不满情绪,也要及时回应社会上的关切。沈阳说,高校本应是担负公平公正思想启蒙的地方,所以在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更应注重决策的透明、公开和公正,并且通过让决策的公开公正运行,破除高校日益严重的行政化色彩。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也认为:“事关教师群体的利益决策,不能由行政单方面出台政策,应该要事先公开、广泛征求意见,进行民主决策,进行充分的讨论和沟通,否则肯定是要出现问题的。”【工资改革应先去行政化】对于重庆工商大学的绩效工资改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句华说,绩效工资改革在事业单位里面的实行是目前我国工资制度改革的重点。“最近二三十年来,从国外到我国,在工资制度的改革方面,加大绩效工资的比例是方向,不能干好干坏都一个样。”而绩效工资怎么实行,很大程度上还是决策的问题。句华认为,老师应当参与学校绩效工资考核实施方案的决策。“从工资制度、薪酬制度改革的角度来说,所有方案的决策都应当是慎重的。对于学校来说,应该有职代会和教代会,要有他们通过的程序。像重庆工商大学这种情况,在决策实施的过程中是有瑕疵的。”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李习彬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学校决策过程中,把教师的意见纳入讨论范围是毋庸置疑和必不可少的。在句华看来,高校的绩效工资该如何实施,这相当有争议且很难抉择。“什么是绩效?行政和教师岗位在绩效评估方面的方式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教师这一块,从绩效考核的角度来说,本身就是个很难的问题。高校中,对于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利益平衡问题也是个老问题。”“我们很早就提出过‘教授治校’的这个理念,但是在实际中却没能实现。这个问题也给我们很深的教训,就是如何在一所学校能真正实现‘学术至上’,真正体现‘教授治校’。包括收入分配,应该向专家学者适当倾斜,让更多的人愿意去搞学术、搞创新、搞研究,而不是鼓励人们去当学校的行政领导。”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如果导向不改革,提出要打造国际一流大学、提高高校创新能力可能都“缺乏后劲”。李习彬在谈到高校管理机制的问题时说,具体到一个单位、一所学校来看,是领导决策上的失误。“但这并非偶然,这是体制造成的问题,不光是这所学校,全国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在他看来,中国高校行政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也不仅仅是决策的问题,整个国家高校管理体制问题都需要改进。汪玉凯认为,高校行政化表现在各个方面,而行政化的危害绝不仅仅是在收入分配这一个方面,包括学术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此次引发的重庆工商大学这些老师的“抗争”,只是行政化弊端爆发点的一个方面。“如何用良性的、好的分配机制把学院搞活,也是我们在高校发展建设中需要认真探索的重大问题。” 熊丙奇 说,依据教育部 2012 年发布的《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解决高校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真正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这是解决现在学校内部决策的科学民主,处理好教师矛盾和家校矛盾的必由之路。”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披着“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外衣, 利用《中国青年报》曲解“现代大学制度”别有用心。主要理由是: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应当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不陌生的。因此,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的解读错误应当属于主观故意。 第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中发 12 号)文件是中共中央发布,不是教育部发布。 第二、对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通知 ( 教政法 9 号 ) 的解读不可以背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中发 12 号)文件。 第三、 “现代大学制度”是“ 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 “现代大学制度”的要求是“ 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这 16 个字不容篡改。 第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中发 12 号)文件表述的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不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是指原来就有,基础不错。“建立”是指原来没有,从头开始。把“完善”说成“建立”,是谁舍弃“中国特色”一词?为什么不提“公办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是过失,就是故意。 主流媒体从业人员应当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 ) 》(中发 12 号)文件,不被熊丙奇之流别有用心所迷惑。以免误导社会舆论,以免产生恶劣影响。 以上内容约 3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你如果想了解熊丙奇,请咨询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领导班子成员 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 / 文明办主任 胡 昊 34206226 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宣传部部长 闵建颖 63846590*776346 宣传部副部长 谈 毅 34207614 文明办副主任 王琳媛 34206278 宣传部副部长 朱 敏 3420626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办公室迁往闵行校区宣怀大道行政 B 楼, 室号 部门 新电话号码 传真 717 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34206221 34206231 34206278 34206223 708 党委宣传部 34206226 34206223 709 新闻中心(含交大新闻网、校刊编辑部) 34206274 34206264 34206254 721 网络宣传与管理办公室 34206266 34205021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批评“地方ZF”凸显“大智如愚”
大庆商江 2015-1-22 14:17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批评“地方政府”凸显“大智如愚”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百度百科》解释,地方政府,指管理一个国家行政区事务的政府组织的总称,全称“地方人民政府”,在中国指相对于中央人民政府( The Central People ‘ s Government )(国务院)而言的各级人民政府,宪法第 95 条规定“省、直辖市、县、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简称“地方”。 2015 年 1 月 2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地方政府不应为超级中学推波助澜》: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期,由昆明市呈贡区政府与云南长水教育集团联合举办的云南衡水实验中学呈贡校区在昆明成立,这标志着有“超级中学”之称的衡水中学走出河北省,正式进驻云南。这所学校明年将开始招生,首年招生规模 2000 人。衡水中学有关负责人说,衡中累积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办学指导思想都会在云南落地。有舆论批评超级中学的扩张,笔者认为,问题不在于这类学校身上,超级中学想进一步拓展,推广自己的“成功做法”,在当前的升学评价体系中,无可厚非,只要其行为符合法律规范;问题也不在当地家长 对超级中学的欢迎上。主要的问题,出在地方政府对发展教育的急功近利的战略和态度上。据报道,类似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中学开办连锁“分号”,已成为一种趋势。对此,舆论的意见呈现两极分化,一极是,这会进一步加剧教育资源不均,各地的教育资源都汇聚在超级中学,或者超级中学的“分号”中,假以时日,全国各地基础教育皆是超级中学的天下;另一极则是,这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超级中学开的分号越多,越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就如各地义务教育阶段举办名校教育集团一样。笔者无意对此进行分析,而是想指出一个问题:难道超级中学代表的就是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吗?前述的“争议”,是以超级中学就代表优质教育资源作为前提来讨论的。各地政府部门欢迎超级中学入驻办“分号”,也是基于这一认识。诚然,从表面上看,超级中学就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代名词,但从实质上分析,超级中学更是高升学率的象征,地方政府和家长对超级中学感兴趣,高升学率,尤其是名校率是最大的诱因。因此,超级中学在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旗号下快速推进连锁办学,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地方政府毫不掩饰对高升学率的追逐,并把高升学率学校作为最优秀的学校 ( 而这种简单的以升学率来评价一所学校办学的做法,已被国家教育部门否定 ) ,二是随着超级中学“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会被带动加入追求升学率的竞争,也就是说,随着这种“优质资源”的辐射,当地的应试教育会达到一个新的层次。究竟什么是优质教育?究竟是为追究升学率,让当地的应试竞争加剧,还是真给学生提供优质、均衡的高中教育?这是地方政府在引进超级中学办学时,必须有的清醒的认识。从媒体报道看,超级中学能快速开办“分号”,多与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态度”有关。不少地方政府期待超级中学的进入,是看重超级中学在“规模化”经营、管理学生、提高升学率方面的突出成绩,这把地方政府对升学率的追逐暴露无遗,而地方政府的这种政绩导向,是应该防止的。另外,地方政府引进超级中学办学的模式,还掺杂各种利益因素,通常,超级中学的分店会拿出一部分作为公费学位招生,而其他的学位,就会面对社会以高价招生。事实上,各地出现的超级中学,就是地方政府追求教育政绩的结果。一些地方政府认为,给少数中学特殊的政策,将其打造为有上万人规模,占据全省北大、清华招生名额一半以上甚至更多的超级中学,能显示当地的教育政绩,将当地变为“教育高地”。这种畸形的对升学率的追求,不但不会让当地的教育更优质 ( 学校教育将主要围绕知识教育进行高强度的灌输训练,除此之外的生活教育、生命教育、公民教育都比较欠缺 ) ,而且会让学校陷入恶性的升学率竞争中。毋庸置疑,在当前的教育评价体系中,升学率似乎还是“王道”,不管舆论怎么质疑超级中学的办学价值导向,还是有家长会对其趋之若鹜,而家长的追捧也会给超级中学办学以及扩张的底气。但是, 政府作为教育战略、教育政策的制订者,应该引导学校办学理念和社会教育观、人才观的转变。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举办公共基础教育,主要责任在于保障普及、公益、均衡,而不是办一两所升学率独占鳌头的学校。地方政府不应该关注功利的升学率,而应该关注学校办学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是否关注学生个体的人格、身心发展,因为对升学率的关注,只是对少数成功者的关注,而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受教育者生活更美好。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批评地方政府凸显大智如愚。主要理由如下: 第一、熊丙奇不具有批评地方政府的资质。熊丙奇是博士。属于高智商人才。但是,此前,读者或许注意到,熊丙奇在博客里写到:“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那么,熊丙奇是干啥吃的呢?敢对全国各级地方政府发号施令? 第二、《中国青年报》不是批评地方政府的平台。众所周知,《中国青年报》是以青年、少年、儿童为读者对象的媒体。各级地方政府一般不订阅《中国青年报》。通过《中国青年报》“震慑”各级地方政府都缺少力度。 第三、 熊丙奇和《中国青年报》没有能力解决城乡居民子女读高中问题。纸上谈兵侈谈“ 教育的本质,是让每个受教育者生活更美好”是荒唐可笑的。阻止地方政府举办“升学率独占鳌头的学校”是惹众怒的。 老百姓读了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或许会指责熊丙奇和《中国青年报》“吃人饭拉人屎不干人事”。如果是那样,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文章,就是愚蠢至极的。 以上内容约 2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青年报》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的演讲台
大庆商江 2015-1-17 10:13
《中国青年报》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的演讲台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百度百科》介绍,《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中国青年报》设有要闻、经济、特别报道、教育科学、法治社会、国际、体育、摄影等新闻版面;设有中国新闻名专栏冰点周刊和军事周刊、创业周刊、文化周刊、阅读周刊、汽车周刊、旅游周刊等系列周刊;有青年话题、青年调查、青春热线、共青视点、大学生村官、青青校园、青年企业家、职业教育、数字青年、屋檐下、思想者等具有青年特色的版面。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青年报题写了报名。 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宣部直管的中央级大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2006 年,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的熊丙奇在博客上公示:“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可是不知道为什么,《中国青年报》多次说熊丙奇是“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使读者感到,熊丙奇涉嫌以假乱真、鱼目混珠、狐假虎威、滥竽充数。或许熊丙奇自认为比一般教授更像学者。 2014 年, 时任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的熊丙奇在博客上公示:“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以证明此前媒体称他为交教授,不是他本人的过错。如此,《中国青年报》错责自负。 多年来,熊丙奇把《中国青年报》当成自己的演讲台,大秀演讲本领。举证如下: 2006 年 2 月 20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松涛)《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名校情结证明人才观落后》:“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名校情结很不正常。” 高等教育问题研究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说, 1999 年高校开始大扩招之后,名校情结愈演愈烈。这几年还形成了新的“独木桥”:从幼儿园开始就惟“名”是从,名幼儿园、名小学、名中学,直到名牌大学。 【注:《中国青年报》授予熊丙奇为“ 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授 ”属于滥竽充数。 因为熊丙奇不是教授,是编审。】 2008 年 3 月 3 日 ,《中国青年报》《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办学成本增大,公信力下降 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在刚刚举行的《深入推进教育公平》 2008 版教育蓝皮书新书发布会上, 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授、教育问题专家熊丙奇 结合近年来,尤其是 2007 年发生的相关教育事件,针对高校行政化问题做了主题发言。 【注:《中国青年报》授予熊丙奇为“ 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授 ”属于鱼目混珠。 因为熊丙奇不是教授,是编审。】 2008 年 12 月 19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追求输赢的教育是反教育的》:在有输赢的教育中,每个受教育者都是最后的输者。 2009 年 6 月 22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王俊秀 张国)《教授建议:杜绝舞弊应淡化升学率之争》: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 对记者说,目前地方政府对高考舞弊的查处缺乏力度,关键在于高考成绩成了官员政绩的一部分。 【注:《中国青年报》授予熊丙奇为“ 上海交通大学青年教授 ”属于以假乱真。 因为熊丙奇不是教授,是编审。】 2011 年 8 月 22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邱晨辉)《生源危机袭来 民办高校难逃破产——专访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针对生源危机,学校、教育行政系统是否作好了相应的准备?这一危机对高校尤其是高职高专、民办高校在高等教育管理制度方面又有着怎样的影响?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专访了 著名教育学者 、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注:《中国青年报》根据什么确认熊丙奇为“ 著名教育学者”? 】 2011 年 11 月 5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雷宇 实习生 邹春霞)《“底薪”太少逼得教授变“销售”》:二十一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熊丙奇教授 对中外高等教育颇有研究。他介绍,高校教师在一些发达国家属于中高收入群体,但我国高校教师从整体上来说,远未达到这一水平。 【注:请问《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怎么成了教授?他是编审,不是教授,白薯不能混同红薯。】 2011 年 11 月 8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雷宇 实习生 邹春霞)《“年薪制”能否把教授拉回讲台》: 知名教育学者 熊丙奇认为,“工资 + 自己创收”的大学薪酬制度,带来的严重问题是功利学术以及所有教师对教学任务的淡漠,每个人都为五斗米而折腰,为创收不择手段。这种薪酬模式不变,最大的危害就在于,无论国家再怎么增加教育投入,也不可能让教师安心大学立身之本的教育事业,因为“创收是无止境的”。 【注:《中国青年报》根据什么确认熊丙奇为“ 知名教育学者”? 】 2011 年 11 月 27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桂杰 实习生 艾瑞红)《熊丙奇: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义务》: “我不是博客控,而是‘教育问题控’。”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教育博客论坛上, 一向爱针砭教育时弊的熊丙奇 进行了这样的自我评价,“关注中国教育,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把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观点写出来,这是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最大兴趣。” 2011 年 12 月 1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严峻就业形势逼部分高校狠抓考研率》:在笔者看来,近年来考研人数的增加,最为重要的原因,其实是二本、三本院校毕业生逐渐成为考研的主力军,而这一群体,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 【注:事实是,一本院校毕业生才是考研的主力军。】 2012 年 5 月 24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向楠)《熊丙奇:职称评审不去行政化 大学这条船迟早撞上冰山》:近期,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 ,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行政化是当前大学职称评审的病根所在。想要改革大学职称评审制度,应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为前提。 【注:《中国青年报》根据什么认定熊丙奇为“教授”?狐假虎威吗?】 2012 年 5 月 25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王磊)《大学排行榜可信否?中科大武书连论战》: “关于大学排行榜的学术讨论是一个正常的学术研究过程,有助于大学排行榜公信力的建设,促进其进一步完善发展。 ”国内著名教育学者 熊丙奇日前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 【注:《中国青年报》根据什么认定熊丙奇为“ 国内著名教育学者” ?肉麻!】 2013 年 9 月 15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桂杰)《熊丙奇:对学术不端行为应当“零容忍”》:日前,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了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 人物档案 熊丙奇,教育学者 ,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2013 年 3 月 1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政府须再接再厉攻克职教改革难题》:概而言之,过去 10 年来,我国基本上解决了职业教育的数量问题,接下来更关键是质量问题,我国于 2010 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指出,“到 2020 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推进改革。这是新一届政府需着力攻克的难题。 【注:听说话的口气,读者或以为熊丙奇是中国政府首脑以上的大官。】 2014 年 2 月 14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高考改革方案的“概念化”误读》:只有打破集中录取制度,这些问题才能迎刃而解,这就要按国家教育规划纲要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到的高考改革思路,推进考试、招生相对分离,离开了招考分离,高考科目改革、分值改革,都没有多大实质价值,我国过去 10 多年的高考改革实践已充分证明,招考分离才是改革的出路。 2014 年 2 月 19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取消国家重点学科审批的“后顾之忧”》:可以预见,取消国家重点学科评审之后,如果不淡化学科评估的行政色彩,学科发展、建设的行政化问题,就将继续存在。 2014 年 2 月 25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防止新一轮大学学费“报复性上涨”》:随着办学成本增加,大学学费增加,这并非不可,但学费增加要明明白白,同时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承受能力,不能把不合理的办学开支、政府应该履行的投入责任,都转嫁到学生身上。 2014 年 2 月 26 日 ,《中国青年报》(记者 高四维 实习生 张宇)《从 68 万被冒领透视科研经费管理积弊》: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对中国青年报记者称:“科研经费贪腐的核心问题是权力问题。”“从科研项目的立项,到学术研究的具体执行、财政拨付、监督,都是行政部门在主导,基于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科研资源分配,而并不是按学术标准来配置,往往就有人情因素、权力交易等。” 2014 年 3 月 21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高考改革的重点是尊重学生选择权》:高考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改革录取制度,只有以扩大受教育者权为核心深化高考改革,高校招生腐败的土壤才能逐渐铲除,也才能重树高校的招生公信力。 作者:著名教育学者 熊丙奇 【 注: 《中国青年报》认定熊丙奇为“ 著名教育学者” 是胡扯淡。 】 2014 年 3 月 24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对独立学院的独立不能人为设置障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这实在需要教育部门好好思量。 2014 年 3 月 25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高职》: 要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学历导向。最重要的一点,是取消高考录取的批次,实行各类教育、学校自主招生。 2014 年 3 月 26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图书馆不是用来评估的》:从 2012 年起,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已达 GDP 的 4.28% ,近年来教育投入也持续增加,要让教育投入产生实效,必须改变粗放式教育经费的使用方式,积极改善教育的软环境,让教育投入真正发挥作用。 2014 年 3 月 2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北大清华会认可技能型高考吗》:我国高校的办学定位之所以模糊,根源在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而是根据行政计划、部署办学。 2014 年 4 月 9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经历≠学历 处理学术不端要有基本常识》: 为了捍卫学术的纯洁,学术委员会应该严肃对待这起涉及校领导的学术不端争议,真正发挥独立进行学术评价、处理学术不端的作用,给出具有学术公信力的说法。 2014 年 4 月 1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逃离工科”是谁的问题》:笔者赞成政府出台优惠政策,鼓励高校举办工科教育,提高工科教育质量,却不希望政府直接介入干预学校办学,如果不解决大学的行政化、功利化的问题,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大学盲目听命行政安排增加工科教育体量,只会加快工科教育质量下滑,把更多好的布料弄成墩布,这样的大学教育很难和社会需求形成良性循环。 2014 年 4 月 30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校长“亲吻小猪”获赞说明什么》:如果大家都等待自上而下的改革,而没有任何自下而上的行动,自上而下的改革从而何来? 2014 年 5 月 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互联网并没有带来真正的教育革命》:从我国过去 20 年的实际情况看,虽然互联网一定程度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也拓宽了学生获得教育资源的渠道,但是,互联网并没有带来教育革命,社会整体的教育模式、学习模式并没有根本改变。 2014 年 5 月 13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大学师生要敢于对“潜规则”说不》:要推进我国教育改革,真正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到的教育管办评分离,需要行政部门壮士断腕的勇气,也需要一线师生争取教育权、学术权的骨气。 2014 年 5 月 2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自主招生复查教育部门别越位》: 政府部门的职责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只有政府回归本位,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并监督学校建立确保自主权得到有效使用的办学制度,才能调整政府管理学校的模式,提升学校的现代治理能力,回应社会对高校能否用好自主权的关切。 2014 年 6 月 6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给大学新生查艾滋太简单粗暴》: 我赞成网友的意见。河南省教育厅将艾滋病检测纳入新生入学体检,是违法侵犯学生隐私权、平等受教育权之举,这一规定必须取消,并追究教育行政部门的违法责任。 2014 年 6 月 11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高校不该靠交易获得社会捐赠》:其实,真正关心教育、关注大学发展的捐赠者,对大学用教育资源、学位资源、学术资源去谋求社会捐赠的做法,会十分反感——捐赠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办学,可这种做法是伤害办学。 2014 年 7 月 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高考改革,成败就在“一步之间”》:如前所述,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就是对自主招生腐败最有力的监督,与此同时,还要推进教育去行政化,要求高校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实行学术自治、教授治校,成立独立的招生委员会。 2014 年 7 月 16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李鬼大学”何以招摇过市》:这是不理解背后的逻辑关系所产生的误判,因为有国家授予文凭,因此大家看重文凭,进而有文凭造假、贩卖文凭问题,如果文凭不再由国家授予,文凭本身不值钱,评价一个人要看能力和素质,还会有多少人去买一张假文凭? 【注:熊丙奇利用《中国青年报》诟病国家文凭授予制度。】 2014 年 7 月 2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拜托,别再发布初次就业率》:目前,统计和发布初次就业率是高校和教育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保证数据的公信力出发,这一工作其实不应该由高校进行。 2014 年 8 月 5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是谁制造了教育的户籍歧视 -- 关于我的新书《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我的新书《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就试图面对当今我国教育公平的现实困惑。这本书,涉及随迁子女入学、异地高考,义务教育均衡,职业教育及民办教育被歧视,以至高考加分腐败、自主招生的潜规则等。我希望能从制度、机制着手,寻求治本之策。 【注:《中国青年报》为熊丙奇的新书《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变相做广告,目的是促进“畅销”。】 2014 年 8 月 19 日 ,《中国青年报》《谁理解“听话”孩子的内心世界》:调查显示,我国问题青少年中,留守儿童占了很高的比例,这不得不说是教育缺失之祸。 2014 年 8 月 2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不要回避明星吸毒这个话题》:马上要迎来新学年,希望学校教育不要回避明星吸毒这个话题,可以采取主题活动的方式,让所有学生自由表达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进而引导他们理性看待围绕明星吸毒的各种纷争,包括社会舆论中存在的吸毒是个体自由、吸毒合法化等观念,帮助青少年树立起对吸毒的正确的认知。 2014 年 8 月 29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科研经费应由行政监控转向学术管理》:我们几乎所有大学,都把科研经费分为纵向课题 ( 来自政府部门 ) 与横向课题 ( 来自企业和社会机构 ) ,其中,纵向课题被视为重要科研成就,横向课题则关注课题经费。 2014 年 9 月 2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自由办学才能消除超级中学》:超级中学现象当然要治理,但治理超级中学的思路,不是强化政府管理,而应该让所有中学自由办学,通过自由办学,形成中学多元办学,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才能防止一校独大。 2014 年 9 月 3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谁制造了开学的悲剧》:但遗憾的是,我国的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都不太重视生命教育。 2014 年 9 月 10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高考后自主招生方案应尽快公布》:对于高考后的自主招生,我国教育部门和高校应按照考试招生分离的要求,积极尝试,并尽快向社会公布方案。 2014 年 10 月 2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衡水中学的现实与未来》: 衡中重视高考成绩,这是中国教育的现实,但现实不代表未来。衡中要拥有更好的未来,必须思考在目前的办学基础上,怎样推进改革。 2014 年 11 月 5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教学科研问题不能被表象迷惑》:我国学术管理的实质问题是严重的行政主导,对学术经费使用实行行政监管,学术研究预算由行政部门审批,执行预算由行政监控。这貌似很严格,却违反学术规律,限制了学术研究活动,诱使学者把精力用在折腾经费上。 2014 年 11 月 11 日 ,《中国青年报》《上海春季高考为何能“起死回生”》: 上海春季高考的重新激活,对高考改革的启示是,改革者走弯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从走弯路中吸取教训,或者干脆不再改革。 2014 年 11 月 25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清华博士当电工有何不可?》:当前社会评价人才是否“大材小用”,用的是学历与就业画等号的传统思维,什么学历就应当到什么职业岗位就业,如果就业岗位低于社会预期,就是“小用”或者“教育浪费”、“人才浪费”。 2014 年 12 月 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从清华博士当电工看教育的双重价值》:在我国,当前,读书的功利价值还远超过非功利价值,因此大家习惯用功利价值来分析教育的发展和受教育的选择,但这很不全面,甚至会把教育引入功利的死胡同——当功利价值无法实现时,教育就变得毫无价值。教育的健康发展,应该非功利价值为体,功利价值为用。 2014 年 12 月 16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先就业还是先考研》:先就业还是先读研的困惑,不仅是学生的困惑,也是我国整个社会从学历社会转型为能力社会过程中的困惑。 2015 年 1 月 14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谁说乡村学校没条件搞素质教育》:近年来,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学校、乡村学校办学,有一个说法是,能让孩子提高分数,进入更好的大学“改变命运”才是王道。因为现实的升学考试制度,就是用分数评价、选拔学生。 2015 年 1 月 26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打破“大锅饭”还要提防资源争夺战》:简单地把“任务”与“资源”挂钩,会加剧学校办学的急功近利,和办一流大学的目标背道而驰。 读完以上文字,给我的初步印象是: 《中国青年报》是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的演讲台。《中国青年报》有时以主持人的身份推介熊丙奇。多数时间是熊丙奇借用《中国青年报》的一席之地自娱自乐。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没有秘书,演讲稿是自己写的。虽然说计算机是他的助手。但是大脑是他自己的。仅 2014 年,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演讲”达 30 次。熊丙奇不容易啊。 以上内容约 7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发现新闻出版单位过度吹捧熊丙奇,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电话: 010-65212870 、 010-65212787 国务院新闻办联系方式 总机:( 8610 ) 86521199 记者联络室:( 8610 ) 65592311 总值班室电话:( 8610 ) 65592731 传真:( 8610 ) 65592364/ ( 8610 ) 65592614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脱掉了华而不实的外衣
大庆商江 2015-1-14 10:06
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脱掉了华而不实的外衣 【选自《商江赞赏熊丙奇》第 AB 页 —AC 页】 《百度百科》介绍,熊丙奇,男, 1972 年 7 月生,四川资中人。著名教育学者,博士,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为新京报、北京青年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深圳晶报、珠江晚报、现代教育报等报专栏作者。 以上是熊丙奇的名片内容。使人眼花缭乱。好像一个裸体人披着一些花花绿绿的华而不实的外衣碎片。显得臃肿而不实用。新年新气象。熊丙奇也想返璞归真了。 2015 年 1 月 14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谁说乡村学校没条件搞素质教育》:近年来,对于经济不发达地区学校、乡村学校办学,有一个说法是,能让孩子提高分数,进入更好的大学“改变命运”才是王道。因为现实的升学考试制度,就是用分数评价、选拔学生。 这里暗含了一个逻辑,即这些地方的中学,由于办学条件有限,学生要“出人头地”,必须把更多时间用在学习上,如果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行“精细化”管理,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分数,就是成功的。如果学校不对学生严加管理,让学生“自由散漫”,很可能导致精力分散,学习成绩下降,在升学竞争中败下阵来。这是对家长、对学生的不负责。 这一逻辑,可用两个等式表达,一是,不发达地区学校 = 没有办学资源的学校;另一个是,没有办学资源的学校 = 只有狠抓学习。这得到了不少不发达地区教育部门管理者、办学者以及家长的认可。如果批评学校的这种做法,必然遭到反驳:学校没资源,学生没其他出路,狠抓学习成绩,让他们上更好的大学,有何不妥?不发达地区学校,真的是没有办学资源吗?从师资、实验器材、图书资料、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来看,确实如此,但是,这些并不是办学资源的全部。如果学校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难道不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领导能力?如果学校给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是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吗?如果学校给学生自主开展校园活动的空间,不是可以丰富学校的教学内容吗?最近笔者到江苏连云港的一所乡村中学——海头中学讲座、考察,发现该校打破了前述两个等式。它没有多花多少钱,只是利用学校现有的办学条件,把所有的资源和机会,都交给学生使用。校园里看不到一个垃圾桶,可地上却没有垃圾;学校中心地带,有一个“海头大舞台”,学生随时可在这里搞活动,以前学校的口号是“海头大舞台,有才你就来”,现在则是“人人展风采”;这所学校的开学典礼,除了校长致辞几分钟外,都是学生唱主角;校园的一条主干道,被命名为“星光大道”,两侧挂的不是考进名校学生的肖像,而是学校星级教师和学生助理的头像;课堂学习,两个同学相向而坐,学校要求老师每一次讲解不超过 5 分钟,一节课讲的不超过 25 分钟,其余时间由学生主导;这所学校还有一个学生影剧院,完全由学生管理。从学校办学中挖掘教育资源,把学校交给学生,这打破了乡村学校的传统办学逻辑,也取得出乎意料的成效。该校学生在“舞台”上练出了口才,在一次全省学生文明礼仪风采大赛中,令来自大学的评审专家刮目相看。过去几年的办学中,该校从来未对年级、班主任提过升学率的考核要求,可最终的升学率,却远远超过上级部门下达的“指标”。校长说,他们不是以升学率来证明学校做法的正确,而是通过这,有力地说服家长,支持学校的尝试。诚然,推进素质教育,需要改革中高考制度,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以把学校、老师、学生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但在当前的评价制度之下,学校的选择也十分关键,是沿着升学目标,强化目标的合理性,围绕它组织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还是以育人为出发点,先育好人,再考虑未来的升学,将在学校形成不同的生态。要做到后一点,需要学校以学生为中心,把学习、生活以及管理学校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读完以上文字,我似乎看到熊丙奇在《中国青年报》上脱掉了华而不实的外衣。 第一件外衣“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应当脱掉。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中国高校校报协会设“副会长”一职。人家叫副理事长。熊丙奇是第四届常务理事。不是第四届副理事长。 第二件外衣“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应当脱掉。因为这件外衣是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上海交通大学新闻办主任时的副产品。离开哪个岗位,等于没了眼珠子,单留一个眼眶子。 第三件外衣“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应当脱掉。因为熊丙奇不是“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支付工资的在册员工。徒有虚名而已。 第四件外衣“著名教育学者”应当脱掉。因为中国大陆至今没明确“学者”标准,也没有鉴定“学者”的权威机构。所谓“学者”还处于自吹自擂阶段。 第五件外衣“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应当脱掉。这是招聘的企业员工岗位。熊丙奇自己也不愿意披这件外衣。 好在熊丙奇的名字在中国“独一无二”。奇货可居。熊丙奇就是熊丙奇,不怕冒名顶替。 全国主流媒体不要给熊丙奇戴各种高帽,不要给熊丙奇披各种外衣。熊丙奇并非赤身裸体。 希望熊丙奇把自己张贴到网络上的名片垃圾清理干净。“重新做人”。阿门。 以上内容约 20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发现新闻出版单位过度吹捧熊丙奇,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电话: 010-65212870 、 010-65212787 国务院新闻办联系方式 总机:( 8610 ) 86521199 记者联络室:( 8610 ) 65592311 总值班室电话:( 8610 ) 65592731 传真:( 8610 ) 65592364/ ( 8610 ) 65592614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青年报》认定熊丙奇为“教育学学者”属于儿戏
大庆商江 2015-1-13 09:31
《中国青年报》认定熊丙奇为“教育学学者”属于儿戏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百度百科》介绍:《中国青年报》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报,是以中国各族青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和干部为主要读者对象的全国性综合日报。《中国青年报》设有要闻、经济、特别报道、教育科学、法治社会、国际、体育、摄影等新闻版面;设有中国新闻名专栏冰点周刊和军事周刊、创业周刊、文化周刊、阅读周刊、汽车周刊、旅游周刊等系列周刊;有青年话题、青年调查、青春热线、共青视点、大学生村官、青青校园、青年企业家、职业教育、数字青年、屋檐下、思想者等具有青年特色的版面。 毛泽东同志为《中国青年报》题写了报名。《中国青年报》作为中宣部直管的中央级大报,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己任,服务一代又一代的青年。 最近几年,看到媒体轻而易举认定“专家”“学者”。甚至主流媒体也在做这件事情。影响不够好。这关乎到社会风气的“假大空”,应当小题大做,引起足够的重视。切莫“高帽”满天飞了。 2012 年 2 月 21 日 ,《中国青年报》(作者 桂杰)《大学核心人物“要教育家,不要官员”》:前不久,教育部网站发出公告,首次面向海内外公开选拔两所直属高校校长和 6 所直属高校总会计师,两所公开选拔校长的学校是东北师范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根据公告,公开选拔任用的校长和总会计师实行一年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经考核胜任的,正式任职;不胜任的,免去试任职务,另行安排工作。两项选拔的报名时间为 2011 年 12 月 22 日 至 31 日,采取个人自荐或组织推荐的形式在网上进行报名,面试将采取竞职演讲和考官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对校长的面试结束后,教育部还将在教师干部代表和学生代表中进行民意测验。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学学者熊丙奇 表示,教育部这次公选校长的公告,有两方面值得关注:一是按照 1 ∶ 3 至 1 ∶ 5 的比例确定面试人选,面试人选名单及个人有关情况将在教育部门户网站和职位所在高校校园网进行公示,这确保了师生对校长选拔的知情权;二是面试采取竞职演讲和考官提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面试结束后,在教师干部代表和学生代表中进行民意测验。根据综合面试、民意测验等情况,按照 1 ∶ 2 的比例确定考察对象。“这个过程实现了师生对校长选拔、任命的参与权和表达权。相比于此前的校长选任,有很大的进步。”熊丙奇说,从长远看,公办大学应该探索建立由人大代表、官员、校领导、教师代表、学生代表、校友代表、社会贤达组成的大学理事会。在选拔校长人选时,设立对理事会负责的校长遴选委员会,按照学校校长任职条件,公开选拔校长,然后提交教育主管部门任命。这样选拔任命的校长,就摆脱了官员身份,体现了对教育管理职业化的要求,也有助于转变校长的办学思路。 读完以上文字,且不说《大学核心人物“要教育家,不要官员”》的立意“反动透顶”。我觉得《中国青年报》认定熊丙奇为“教育学学者”属于儿戏。尽管青少年玩儿戏符合年龄特征。但是“狼来了”的故事有教育意义。曹雪芹的《红楼梦》中有一幅太虚幻境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第一、中国境内目前未发现认定学者(包括教育学学者)的标准,可以说无法认定“教育学学者”。 第二、中国境内目前未发现认定学者(包括教育学学者)的权威机构,可以说无法认定“教育学学者”。 第三、中国目前尚未委托新闻媒体认定学者(包括教育学学者)的权威机构,可以说无法认定“教育学学者”。 第四、《中国青年报》尚未获得法律许可认定学者(包括教育学学者)可以说无法认定“教育学学者”。 据我观察,目前中国“教育学学者”尚处于自称阶段。媒体在报道时,不妨加上“自称教育学学者”,以满足个别人的虚荣心。 以上内容约 1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发现新闻出版单位过度吹捧熊丙奇,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电话: 010-65212870 、 010-65212787 国务院新闻办联系方式 总机:( 8610 ) 86521199 记者联络室:( 8610 ) 65592311 总值班室电话:( 8610 ) 65592731 传真:( 8610 ) 65592364/ ( 8610 ) 65592614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熊丙奇是“网上红人”?熊丙奇深受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喜爱吗?
大庆商江 2015-1-9 11:08
熊丙奇是“网上红人”?熊丙奇深受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喜爱吗? 【仅供教育研究参考。初稿,待充实修改】 《现代汉语词典》第 1221 页解释,喜爱:对人或事物有好感或感到兴趣。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曾经有过编审职称,不是教授。自封为“教育学者”,自虐为“教育问题专家”,被《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披上“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网上红人”、“深受媒体喜欢的教育明星” 的外衣,招摇过市。引起不小的轰动效应。 2011 年 11 月 28 日 ,《中国青年报》《熊丙奇被称为教育明星 深受媒体喜欢》:“我不是博客控,而是‘教育问题控’。”在日前举行的全国教育博客论坛上,一向爱针砭教育时弊的熊丙奇进行了这样的自我评价,“关注中国教育,推动教育体制改革,把自己对教育改革的观点写出来,这是我现在生活和工作的最大兴趣。”有着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身份的熊丙奇是“网上红人”,也是深受媒体喜欢的教育明星。目前,熊丙奇的腾讯博客的点击量超过 2000 万次,新浪博客的点击量也突破了 1400 万次。不过,这样一个牛人在微博上却显得没有什么作为,更新互动比较少,粉丝量也不多,几个网站的微博粉丝加起来只有 50 万。熊丙奇的微博主要是关联微博,即博客发表后根据设置自动生成的微博。此次参加由语文出版社、山东世纪金榜集团共同举办的教育博客论坛,熊丙奇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微博虽然受众面广,但在很多方面是受限制的,比如只能输入 140 个字,很难说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而且,微博很多时候呈现的信息是比较零碎的,不能全面地反映问题。“我主要关注教育方面的话题,倡导说理。教育体制改革、教育去行政化等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表述清楚,这就需要用较长的文字来表述,而博客没有字数的限制,是很好的载体。”熊丙奇说。经常关注熊丙奇博客的人也许会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那就是他的博客内容主要是对当前教育制度的批评。对此,熊丙奇自己也赞同,“我的博客比较鲜明的特点就是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提出教育改革的一些方案,表达对教育改革的参与热情。”但对教育体制的过多批评,也一度引起有关部门的不满,甚至曾经把他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2008 年时,中国青年报教育版的头条刊登过一篇文章《熊丙奇剑指中国高校行政化弊端》,这是根据我的一次发言写的报道,当时有关部门对我的话就特别不满。”熊丙奇回忆道。但是,在熊丙奇看来,经常发出批评之声是学者应有的义务,而被批评者能够聆听批评、接纳批评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正是因为这种进步, 2010 年 4 月 8 日 ,教育规划纲要工作小组办公室邀请了 11 位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过意见的社会各界代表举行座谈,对“规划纲要”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熊丙奇也在应邀之列。这是他第一次踏进教育部的大门。其实,早在 2009 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制定前,教育部的一位原副部长就曾专程到上海征求熊丙奇的意见。“我们大概谈了两个多小时。我提出了相关建议,包括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去行政化改革意见,还递交了相关的建议文本。后来,我的大部分意见都被采纳和吸收了。”对于政府部门前后态度的转变,熊丙奇表示,不管怎样,他都将坚持自己的做法,针对教育问题,不断地去献言献策。“外在条件的改变对我不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熊丙奇说。一直写博文批评中国的教育问题,对此,熊丙奇坦言,“有时压力还是挺大的,但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要改革教育,也一定要顶住压力,把压力化作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教育改革是迟早的事,只要方向正确,就大胆前进。”从 2005 年开博到现在,熊丙奇已经写了 2000 多篇博文。他每天都发表 1~2 篇博文,近年来还有增加的趋势。“我现在也很困惑,感觉疲惫、厌倦、沮丧,因为很多时候发现自己是在写同样的问题。”熊丙奇感慨道。在熊丙奇看来,一些教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能不同,但性质完全一样。他评点一些教学事故、学校各种安全问题时,发现事件大同小异,原因都是一样的。为此,熊丙奇说,普及教育常识、推进改革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必须保持‘说’的状态,保持说就是一种力量。”熊丙奇说。“我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地说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熊丙奇说。他把现在中国的教育问题比作患自闭症的孩子,需要付出很大的耐心,才能帮助其治愈。 读完以上文字,我没看出来《中国青年报》是如何“喜爱”熊丙奇的。 2014 年 12 月 26 日 ,熊丙奇新浪微博《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补记: 2006 年时,我曾经写了一篇文章《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贴在我的博客里。文章如下——记得钱钟书先生说过,假如你吃了个鸡蛋,觉得不错,何必要认识那下蛋的母鸡呢?可眼下的现实是,每个“母鸡”下蛋时,就要表明自己的“身份”。似乎身份越高,下的蛋就会“更鲜美”,就会“更有营养”——道理很简单,同一句话,一个平民老百姓说,和一位北京大学的专家说,肯定是不一样的效果。 2004 年后,因为出版的《大学有问题》,在各类媒体上,我的姓名前,多了几个字符,或“高等教育问题研究专家”,或“青年教育学者”——这并非我本意,我想单独以我的姓名出现,不涉及工作的单位与部门,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定语,可以是“《大学有问题》作者”,但有的媒体说,这有为你推销图书的“嫌疑”,总要有表明你身份的,就这吧?否则怎么具有权威性呢?当然,也有媒体接受我的建议的,于是有了“《大学有问题》作者熊丙奇”这个“广告嫌疑”很重的称呼,这个称呼,也引来各种我的身份版本:中山大学教授、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等等。 2005 年 后,我的姓名后,又多了两个字:“教授”。因为这一年我评为 “正高” 职称。说实在的,我所在的职称系列,为编辑出版——从留在学校工作起,就一直在从事新闻宣传和报纸工作——我的职称,准确的说,是“编审”。更准确的是,我连大学教师也不是,因为我工作在机关,从事管理工作,根本就不是“教师编制”。根据同行经验,编审后面有时是可以加一个括符,括符里是“教授”二字,以此告诉别人,编审就是正高,就“相当于”“教授”。前来采访的记者说,你这个职称,和你谈的教育话题,不太匹配哦,我们就用“教授”吧,反正你也是“正高”——在《大学有问题》一书之后,我说要成就“正高梦想”,体会“教授感觉”。显然,素有“教授情结”的我流之辈,也就 默许 了。这一默许,就让其广为流传 , 也似乎就把自己的“业余研究”变为“正规研究”了——我的本职依旧是新闻宣传和主编报纸,研究高等教育还是业余的事——有学术会议,寄来邀请函,也寄到了高等教育研究所。 我是一个高等教育问题的业余研究者, 谈不上专家,也不是教授——我一直认为,专家的话并不一定“到家”,教授的话大众不一定会接受。大家在乎的,是你说的话,是不是客观、真实——真实,在现今社会已经足够了。权威不靠头衔,不靠行政评审和命名表彰,权威的“秤”在老百姓心里。既然追求真实,就应该还原自己的“真实”。如果媒体再出现我的名字,建议有三种做法,一是沽名钓誉型——“编审,博士”,二是工作性质型——“高等教育问题业余研究者”,三是广告宣传型——“《大学有问题》、《体制迷墙》作者,出版各种书籍近 20 种 30 余版次”。中国教授已经很多,我不是,就不要“相当于”混进去。这也会坏了教授的名声。这篇文章贴到博客后,有的媒体接受了我的建议,而有的媒体还继续以前的做法。当然,我的“身份”,也随着不断关注高等教育问题,有了不同的称谓,甚至有媒体称著名教育学者。这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虚名,对问题的解读,并不会因身份而增加多少分量。 2007 年之后,我很少再用所在学校的身份发表文章、接受采访,并反复关照媒体。不是我不愿意,而是 我被要求不要用学校身份撰文、发表意见 ,尤其是批评教育问题的意见。我理解学校承受压力的苦衷,再说,发表这些观念,本就是属于个人,与所在单位无关,因此,我也接受了学校的要求。可媒体发文总要作者提供一个机构,于是,我曾用“上海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之名发文,但又有媒体提出,这个身份好像与你发表的教育问题看法不符噢——真不明白,身份难道对发表意见很重要?后来,我终于找到志同道合者,被聘为非盈利性的教育公益机构——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副院长,兼职参与我感兴趣的教育问题研究,这个机构吸引全国诸多优秀的教育学者,共同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当然,也有人质疑,作为公办大学的在职人员,参与民间机构的教育研究,这是不是不符合规定。而如你所知,参加教育公益机构展开研究,并没有任何教育利益,更重要的是,其开展的研究,也是为促进中国教育进步。——近年来, 21 世纪研究研究院后一直紧密参加国家教改的设计与推动,包括有的建议被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采纳。就这样,我在撰文、接受采访时,有了一个新的头衔: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这是过去 6 年多来,陪伴我最多的一个“头衔”。说实在的,这个头衔,只是为在当今的中国,发表文章、接受采访,有个“出处”,最重要的还是观点本身是否有价值。当然,我也乐意用这个头衔,因为让我不再受体制内身份的困扰,不必提什么编审、博士、教授之类,也保持发表意见的独立性。——意见是否有道理,由公众评判。再后来, 2009 年,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以及我不愿意放弃教育研究,我离开了学校原来的行政岗位, 被转岗到校产企业 ,我不在乎这种安排,因为 我已经没有在行政上发展的丝毫愿望 ,只要有一个地方给我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能安心研究教育问题就可以了。但新岗位身份,似乎更不适合发表分析教育问题的文章,我也只能继续延续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的“头衔”。而为了让自己有更充足的空间,我必须完成相应的项目指标, 基本上靠自己养活自己 。中国的教育问题非常深重,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我的“身份”或许就是问题之一。既然选择了前行,就没有什么可畏惧的。很多教育问题需要反复唠叨,于是几乎每天我都会早起撰写评论文章,每天都接受媒体采访。改革进展极为缓慢,像大学的问题,比 10 年前我写《大学有问题》一书时,没有多少减少,但不能放弃改革的努力。再旧事重提,且补记上最近几年自己的“身份变化”,还是希望还原自己的“真实”, 媒体不要再称我是某大学的教授 ,我已经在这所学校的很边缘地带了,而且职称本来就不是教授;提某大学的编审也不必,因为我也已经离开以前的工作岗位,虽然还有这一职称;如果要用单位身份,就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研究人员”,连副院长也不必提——这不是什么官位,因为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本就没有任何级别——如果不用单位身份,就用“教育研究者”或者“多年关注中国教育者”吧。最好,就用我单独的姓名,如同 10 年前,我希望的那样。不管是什么身份,哪怕没有任何身份,我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不会改变。这是一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责任。 http://weibo.com/p/1001603792109227392935 http://xbqblog.blog.163.com/blog/static/1302041492009914641306/ http://xiongbingqi.blog.sohu.com/307313123.html 八年前文章《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补记 读完以上文字,我不明白《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为什么喜爱熊丙奇。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集团副总裁熊丙奇口口声声说自己《我不是教授,连教师也不是》,媒体非要继续肉麻吹捧熊丙奇吗? 2011 年 06 月 11 日 ,南方网(熊丙奇 教育学者)《熊丙奇:舆论盲目鼓吹,乃因教育常识匮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在笔者看来,除了“盲目性”之外,主要原因是缺乏基本的教育常识。对于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和现代大学制度,不要说普通老百姓、媒体记者,就是很多教育界人士,也不了解。所以,对一些教育管理的做法和“改革”措施,极有可能出现错误的解读。 从今往后,全国人民集中精力观察,看《中国青年报》等媒体是怎么喜爱熊丙奇的。拭目以待还是刮目相看? 以上内容约 4500 字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发现新闻出版单位过度吹捧熊丙奇,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电话: 010-65212870 、 010-65212787 国务院新闻办联系方式 总机:( 8610 ) 86521199 记者联络室:( 8610 ) 65592311 总值班室电话:( 8610 ) 65592731 传真:( 8610 ) 65592364/ ( 8610 ) 65592614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或有不足之处
大庆商江 2014-11-29 09:55
《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或有不足之处 【讨论稿初稿,待修改充实,仅供参考】 2014 年 11 月 28 日 ,《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研招规模 3 年增加 12.6% 盲目扩招难保质量》: 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在南开大学承办的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 2014 年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无论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与自身需求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他透露,我国目前在学研究生总数约为 170 万人,大致相当于美国上世纪 80 年代注册研究生的规模。 2012 年我国博士生毕业总数为 5.6 万人,约为美国的 40% ,硕士生毕业总数约为 56 万人,不到美国的 70% 。教育部官员关于我国高层次人才不足的说法,被一些专家视为继续加大研究生扩招的信号。据杜占元透露,自 1981 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 30 多年间共培养博士研究生 49 万人,硕士研究生 426 万人,其中近 5 年培养的研究生约占培养总量的 50% 。记者查阅教育部网站公布的 2011 ~ 2014 年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通知发现,我国研究生招生总规模从 2011 年的 560495 人,一直扩大到 2014 年的 631020 人, 2014 年比 2011 年增加了 12.6% 。不过, 2012 ~ 2014 年的增幅逐渐减缓,分别为 4.3% 、 4.0% 和 3.8% 。近年来,盲目扩招被视作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我认为《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或有不足之处。应当严肃指出:中国的研究生招生绝不是盲目的。中国的研究生的质量不是下降的。请问:你敢说哪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质量下降?你根据什么?道听途说不足为凭。 第一、《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的立意有偏差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青年报》的个别从业人员对质疑国家宏观教育政策情有独钟,并且有蔑视国家教育部官员的思维模式。这或许不是好兆头。 第二、《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的构思有偏差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青年报》的个别从业人员有以偏概全的推理模式,攻击一点不及其余。以及昏昏使人昭昭。 第三、《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的结论有偏差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青年报》的个别从业人员在说不清什么叫教育质量的情况下,武断结论教育质量下降。 第四、《中国青年报》的这篇报道的证据有偏差 不知从何时起,《中国青年报》的个别从业人员把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奉若神明。用 21 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 的不当言论指导中国教育事业。 由于以上原因,人们或许感到《中国青年报》的个别从业人员“嘴巴没毛,办事不牢”。从而有损《中国青年报》的信誉和威望。有损主流媒体的公信力。 建议,主流媒体采写教育稿件,可咨询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也可以咨询国家教育科研机构。不宜闭门在车。混淆大众试听。希望主流媒体充分尊重国家教育行政机关,不要妄尊自大。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附件: 1998 年以来全国研究生培养研究生的单位和研究生招生规模 《 199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998 年全国培养研究生的单位 736 个,其中高等学校 408 个,科研机构 328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72508 人,其中博士生 14962 人,硕士生 57546 人。在学研究生 198885 人,其中博士生 45246 人,硕士生 153639 人。毕业研究生 47077 人。 《 199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1999 年全国培养研究生的单位 775 个,其中高等学校 446 个,科研机构 329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9.22 万人,比上年增加 1.97 万人,增长 21.38 % ;其中博士生 1.99 万人,硕士生 7.23 万人。在学研究生 23.35 万人 , 其中博士生 5.4 万人,硕士生 17.95 万人。毕业研究生 5.47 万人。 《 200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0 年全国培养研究生的单位 738 个,其中高等学校 415 个,科研机构 323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12.85 万人,比上年增加 3.63 万人;其中博士生 2.51 万人,硕士生 10.34 万人。在学研究生 30.12 万人,比上年增加 6.77 万人;其中博士生 6.73 万人,硕士生 23.39 万人。毕业研究生 5.88 万人,比上年增加 0.41 万人。 《 200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1 年全国培养研究生的单位 728 个,其中高等学校 411 个,科研机构 317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16.52 万人,比上年增加 3.67 万人;其中博士生 3.21 万人,硕士生 13.31 万人。在学研究生 39.33 万人,比上年增加 9.21 万人;其中博士生 8.59 万人,硕士生 30.74 万人。毕业研究生 6.78 万人,比上年增加 0.9 万人;其中博士生 1.29 万人,硕士生 5.49 万人。 《 200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2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28 个,其中高等学校 408 个,科研机构 320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20.26 万人,比上年增加 3.74 万人;其中博士生 3.83 万人,硕士生 16.43 万人。在学研究生 50.10 万人,比上年增加 10.77 万人,其中博士生 10.87 万人,硕士生 39.23 万人。毕业研究生 8.08 万人,比上年增加 1.3 万人,其中,博士生 1.46 万人,硕士生 6.62 万人。 《 200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3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20 个,其中高等学校 407 个,科研机构 313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26.89 万人,比上年增加 6.63 万人;其中博士生 4.87 万人,硕士生 22.02 万人。在学研究生 65.13 万人,比上年增加 15.03 万人;其中博士生 13.67 万人,硕士生 51.46 万人。毕业研究生 11.11 万人,比上年增加 3.03 万人;其中博士生 1.88 万人,硕士生 9.23 万人。 《 2004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4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69 个,其中高等学校 454 个,科研机构 315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32.63 万人,比上年增加 5.74 万人;其中博士生 5.33 万人,硕士生 27.30 万人。在学研究生 81.99 万人 , 比上年增加 16.86 万人;其中博士生 16.56 万人,硕士生 65.43 万人。毕业研究生 15.08 万人 , 比上年增加 3.97 万人;其中博士生 2.35 万人 , 硕士生 12.73 万人。 《 200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5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66 个,其中高等学校 450 个,科研机构 316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36.48 万人,比上年增加 3.85 万人,增长 11.8% ;其中博士生 5.48 万人,硕士生 31 万人。在学研究生 97.86 万人 , 比上年增加 15.87 万人 , 增长 19.36% ;其中博士生 19.13 万人,硕士生 78.73 万人。毕业研究生 18.97 万人 , 比上年增加 3.89 万人,增长 25.80% ;其中博士生 2.77 万人 , 硕士生 16.20 万人。 《 2006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6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67 个,其中高等学校 450 个,科研机构 317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39.79 万人,比上年增加 3.31 万人,增长 9.07% ;其中博士生 5.6 万人,硕士生 34.2 万人。在学研究生 110.47 万人,比上年增加 12.6 万人,增长 12.88% ;其中博士生 20.8 万人,硕士生 89.66 万人。毕业研究生 25.59 万人,比上年增加 6.62 万人,增长 25.87% ;其中博士生 3.62 万人,硕士生 21.97 万人。 《 2007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7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95 个,其中高等学校 479 个,科研机构 316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41.86 万人,比上年增加 2.07 万人,增长 5.20% ;其中博士生 5.80 万人,硕士生 36.06 万人。在学研究生 119.50 万人 , 比上年增加 9.03 万人 , 增长 8.17% ;其中博士生 22.25 万人,硕士生 97.25 万人。毕业研究生 31.18 万人 , 比上年增加 5.59 万人,增长 21.84% ;其中博士生 4.14 万人 , 硕士生 27.04 万人。 《 2008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8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96 个;其中高等学校 479 个,科研机构 317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44.64 万人,比上年增加 2.78 万人,增长 6.64% ;其中博士生 5.98 万人,硕士生 38.67 万人。在学研究生 128.30 万人,比上年增加 8.80 万人,增长 7.36% ;其中博士生 23.66 万人,硕士生 104.64 万人。毕业研究生 34.48 万人,比上年增加 3.3 万人,增长 10.58% ;其中博士生 4.37 万人 , 硕士生 30.11 万人。 《 2009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09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96 个;其中高等学校 481 个,科研机构 315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51.09 万人,比上年增加 6.45 万人,增长 14.45% ;其中博士生 6.19 万人,硕士生 44.90 万人。在学研究生 140.49 万人,比上年增加 12.19 万人 , 增长 9.50% ;其中博士生 24.63 万人,硕士生 115.86 万人。毕业研究生 37.13 万人,比上年增加 2.65 万人,增长 7.69% ;其中博士生 4.87 万人,硕士生 32.26 万人。 《 2010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0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97 个,其中高等学校 481 个,科研机构 316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53.82 万人,比上年增加 2.72 万人,增长 5.33% ,其中招收博士生 6.38 万人,招收硕士生 47.44 万人。在学研究生 153.84 万人,比上年增加 13.35 万人,增长 9.50% ,其中在学博士生 25.89 万人,在学硕士生 127.95 万人。毕业研究生 38.36 万人,比上年增加 1.23 万人,增长 3.31% ,其中毕业博士生 4.90 万人,毕业硕士生 33.46 万人。 《 2011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755 个,其中高等学校 481 个,科研机构 274 个。全国招收研究生 56.02 万人,比上年增加 2.2 万人,增长 4.09% 。其中,招收博士生 6.56 万人,招收硕士生 49.46 万人;在学研究生 164.58 万人,比上年增加 10.74 万人,增长 6.98% 。其中,在学博士生 27.13 万人,在学硕士生 137.46 万人;毕业研究生 43.00 万人,比上年增加 4.64 万人,增长 12.09% 。其中,毕业博士生 5.03 万人,毕业硕士生 37.97 万人。 《 2012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2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811 个,其中高等学校 534 个,科研机构 277 个。研究生招生 58.97 万人,比上年增加 2.95 万人,增长 5.27% ,其中,博士生招生 6.84 万人,硕士生招生 52.13 万人。在学研究生 171.98 万人,比上年增加 7.40 万人,增长 4.50% ,其中,在学博士生 28.38 万人,在学硕士生 143.60 万人。毕业研究生 48.65 万人,比上年增加 5.65 万人,增长 13.13% ,其中,毕业博士生 5.17 万人,毕业硕士生 43.47 万人。 《 2013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2013 年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 830 个,其中普通高校 548 个,科研机构 282 个。研究生招生 61.14 万人,比上年增加 2.17 万人,增长 3.68% ,其中,博士生招生 7.05 万人,硕士生招生 54.09 万人。在学研究生 179.40 万人,比上年增加 7.41 万人,增长 4.31% ,其中,在学博士生 29.83 万人,在学硕士生 149.57 万人。毕业研究生 51.36 万人,比上年增加 2.72 万人,增长 5.59% ,其中,毕业博士生 5.31 万人,毕业硕士生 46.05 万人。 以上数据说明,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不是盲目扩招。研究生毕业即达到培养标准,不能认定为质量下降。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分享 《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新闻应当与青少年密切相关
大庆商江 2014-7-11 05:45
《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新闻应当与青少年密切相关 2014 年 07 月 10 日 ,《中国青年报》发表曹林的文章《厦大校长掉进很难自证清白的陷阱》:找不到一个独立于官方之外的第三方证明自己的清白,校长最后也成了这种官本位体制的受害者。大学如此,社会也是,官方缺乏公信力,说什么公众都不信,与此在体制上是同源同构的。 读完以上“评论”,我的第一感觉是曹林的口气不小,“官方缺乏公信力,说什么公众都不信”这样的话,一般情况下,编辑可能会“把关”的。这样的稿子能发出来,显然属于“失控”!! 《搜狗百科》介绍:曹林,《中国青年报》主任编辑、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 1978 年生于江苏 江都,求学于江城武汉, 2003 年开始时事评论写作, 2004 年于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加盟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版,在国内数家媒体开有时评专栏。著有《拒绝伪正义》、《时评写作十讲》。作品以尖锐、理性、客观和视角独到见长,信奉改良主义,在批判公权之恶的同时,从未放过对舆论、大众、平民、自我之恶的批判,主张“不放过所有的恶”。多次获中国新闻奖,还有多篇作品获中国人大新闻奖、中国慈善新闻奖、中国廉政新闻奖。南方周末和搜狐举办的中国时评大赛一等奖,首都青记协举办的评论大赛一等奖。 我不想评价《中国青年报》主任编辑、评论员、评论部副主任曹林的功过是非,我只想说:《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新闻应当与青少年密切相关。 《中国青年报》有独特的办报宗旨。 中国青年报 :团中央机关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章程》《总则》明确指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努力为党输送新鲜血液,为国家培养青年建设人才,团结带领广大青年,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以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是《中国青年报》的基本任务。 我只想说:《中国青年报》发表的新闻应当与青少年密切相关。 建议《中国青年报》领导班子坐下来,认真讨论《中国青年报》的办报方向,不能放纵编采人员任意发布不符合《中国青年报》办报方向的文章。不要“隔着锅台撒尿 --- 滥漒汤”。 建议专业性比较强的媒体引以为戒。不再赘述。 收集整理:黑龙江省大庆市退休老汉 商江 E-mail:dqddsj@163.com 手机短信: 13624660933 本人没有全日制大学文凭,没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不是著名专家学者。学识水平和艺术造诣有限,不当之处望业内专家教授海涵。
个人分类: 教育研究|0 个评论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