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ent8810tom
6725 31

康奈尔大学博士、香港中大教授介绍英国学者书籍,解密历史上的美分党 [推广有奖]

11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08: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除了设立“文化自由美国委员会”和“文化自由大会”在30多个国家的分支机构外,中央情报局赞助了大量政论性刊物和文化刊物。这些刊物包括著名的《撞击》,《评论》(Commentary),《新领袖》(New leader),《党人评论》(Partisan Review),《肯友评论》(Kenyou Review),《哈德逊评论》(Hudson Review),《塞万尼评论》(Sewanee Review),《诗歌》(Poetry),《思想史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转型》(Transition),《审查》(Censorship),《代达罗斯》(Daedalus,是美国科学与艺术院的机关刊物)。直接注入经费是一种资助方式,另外中央情报局还让“文化自由大会”免费为各国知识精英订阅这些刊物,间接资助它们。
    资助书籍出版是中央情报局的另一项大运作,因为在它看来,“书籍是最重要的战略性宣传工具”。据不完全统计,中央情报局在50、60年代至少参与了1000本书的出版。如吉拉斯的《新阶级》和巴斯特纳克的《日瓦戈医生》都是中央情报局的推销重点(“significant books”)。其他的书林林总总、不胜枚举,涉及中国的至少有现任哈佛大学政治学教授麦克法(Roderick MacFarquhar)编辑的《百花齐放》(The Hundred Flowers)。不光出书,中央情报局还请人在各类刊物上撰写书评,推销其出版物。当然所有这一切都是秘密进行的,外人根本不知道其中的黑幕。

使用道具

12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11: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文化冷战》列举了长长一串接受过中央情报局资助的人的名单,读起来有点像20世纪西方文化名人录,仅中国读者熟悉的人就包括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理论家马尔罗,克里斯托,罗素,柏林,阿伦特,屈林夫妇,席尔斯;社会学家贝尔;诗人艾略特,奥登,洛威尔;小说家库斯特勒,奥威尔,玛丽•麦卡锡;画家罗思柯,波洛克等。

  一般的书索引部分是最没意思的。《文化冷战》则不同,其索引部分最让人开眼:它列举了长长一串接受过中央情报局资助的人的名单,读起来有点像20世纪西方文化名人录,仅中国读者熟悉的人就包括历史学家小施莱辛格;理论家马尔罗(Andre Malraux),克里斯托(Irving kristol),罗素(Bertrand Russell),柏林(Isiah Berlin),阿伦特(Hannah Arendt),屈林夫妇(Lionel Trilling和Diana Trilling),席尔斯(Edward Shils);社会学家贝尔(Daniel Bell);诗人艾略特(T.S.Eliot),奥登(W.H.Auden),洛威尔(Robert Lowell);小说家库斯特勒(Arthur koestler),奥威尔(George Orwell),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画家罗思柯(Mark Rothko),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等。 (米粉党档次如此之高,确实没有想到。看来之前遇到的米粉党都是小喽啰,低级趣味的很,以后要打击高级米粉党)

使用道具

13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15: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这些人中,有些的确不知道自己被中央情报局利用,当有人送来头等舱机票,被邀请去度假胜地开会,他们乐得去享受一下。有的则清清楚楚地知道资金来源,如小施莱辛格,柏林,阿隆,阿尔罗,席尔斯,贝尔,胡克,屈林夫妇。还有些人声称自己不知道,但知情人认为他们不可能不知道,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独立”的形象假装不知道而已。
  这里值得一提的有两位小说家。一位是《正午的黑暗》的作者库斯特勒。这位匈牙利裔英籍作家年轻时曾参加共产党,为共产国际的宣传部门工作。后来他变成了激烈的反共分子。1948年,他到美国转了一大圈,在那里与中央情报局挂上了钩,正是听了他的建议后,中央情报局把宣传的重点放到了“非共左翼知识分子”身上。他对英国**的谍报部门IRD(The Information Research Department)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他得到的回报是,《正午的黑暗》出版后,IRD秘密买下五万本送人,使他大捞了一笔稿酬。
  另一位是《动物农庄》和《一九八四》的作者奥威尔。在小说中,他表现出对监视一切行为的“大兄弟”和告密者的强烈憎恨,但他自己却两方面的癖好都有。奥威尔有个习惯,走到哪儿都随身带着一个蓝皮四开笔记本,记录可疑的人和事。到1949年,笔记本中已包括了125个人的材料。奥威尔怀疑这些人有的显现了“同性恋倾向”,有的“好像是黑种”,有的大概是“英国犹太人”。如果仅仅是自己记着玩玩也就罢了,而奥威尔却在冷战高潮的1949年主动跑到英国谍报部门IRD举报了35个“共党同路人”,使这些人的名誉和生活受到严重打击。奥威尔曾在《动物农庄》的序言中堂而皇之地引用伏尔泰的话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会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但他临死前的作为却好像是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所以我有权向有关当局检举你”。不过言行不一的“ 自由主义者”又岂止奥威尔一人。

使用道具

14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16: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文化冷战》虽然长达500多页,但内容引人入胜,拿起来就希望一口气读完。如果说它有什么缺点的话,大概可以指出两点。一是它只涵盖了1947至1967年,这也许是由于有关以后年代的文件美国**还没有解密的缘故,而不是因为中央情报局洗手不干了。最近美国《混合语》(Lingua Franca)杂志揭露,中央情报局在1996年后加紧了对学术界的渗透。以笔者熟悉的政治学界为例,就有不少人为中央情报局工作,如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院长Joseph S.Nye,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美国政治学会会长Robert Jervis,以及我在耶鲁大学政治系的同事Bradford Westefield。他们本人也不否认。《文化冷战》的另一个缺点是它没有涉及中央情报局在亚洲的宣传活动。中央情报局岂有放过亚洲(特别是中国)知识界的道理。也许桑德丝本人对亚洲知识界的背景不了解,所以没有能力涉及。但愿有一天有人能弥补这个缺憾。(最具爱国传统大学论坛某人算什么,大牛人多的是)   
不过《文化冷战》的最大贡献是它用确凿的证据证明中央情报局的手伸得很长,几乎无所不在。又是颠覆,又是宣传,也许还有其他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中央情报局实在是太忙了,因此在本职的情报工作方面出些纰漏几乎是难以避免的。只是这次世贸双塔叫人撞没了,五角大楼被撞成了四角大楼,麻烦惹得实在太大了。以后中央情报局会吸取教训变得安分守己一点吗?等着瞧吧!
  2001年9月29日于香港吐露湾

使用道具

15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26: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王绍光教授这么批评米国情报机构和米粉党不对
米粉党在苏联解体中发挥作用巨大
为米国消除了最强竞争对手
确实很强大

使用道具

16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30: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书名: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
作者:(英)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Frances Stonor Saunders)著
其他作者:
ISBN号:7-80173-028-3
价格:CNY35.00
发行地:北京
出版社: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02
页数:564页
开本:21cm
装帧形式:

使用道具

17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37: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cnki的相关资料

《读书》 2002年05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中央情报局与文化冷战王绍光  
【摘要】:
【关键词】: 中央情报局 《一九八四》 文化自由 奥威尔 基金会 共产主义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 珍珠港事件 现代艺术博物馆
【分类号】:D771.2
【DOI】:CNKI:SUN:DSZZ.0.2002-05-016
【正文快照】:
“九一一”事件与珍珠港事件一样都是没有预警的突然袭击。两个事件凸现出情报工作的重要性。珍珠港事件前 ,美国没有一个统一的情报收集系统。罗斯福总统曾抱怨送到他办公桌上的情报漫无头绪 ,不知所云。珍珠港事件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成立“战略服务处(theOffice

使用道具

18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40: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鉴于某些特别情况,得到了某些特别待遇。
就不明说了。作为一个资深会员,我对论坛还是有感恩之心,所以还是不会做出什么事情,再封杀,再注册呗。

但是,以后本人基本只转发国内外知名学者文章
因为本人才疏学浅,被封杀很正常,国内外知名学者如果也被学术论坛封杀,那就搞笑了

大笑。

使用道具

19
fujo11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1-2-14 08:48: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绍光
============
凡是为了拿金钱,睁着眼睛
说瞎话的人,都是没有良知
的人。
上面这个人,就是一个标本。
客观性是科学存在的前提

使用道具

20
kent8810tom 发表于 2011-2-14 08:58: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ujo11 发表于 2011-2-14 08:48
王绍光
============
凡是为了拿金钱,睁着眼睛
说瞎话的人,都是没有良知
的人。
上面这个人,就是一个标本。
王绍光教授目前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内地学者
也就是说,王教授拿的是资本主义号称最自由地区大学的钱,笑。

类似情况的还有郎咸平教授
而且,fujo11你很扯
明明写这些东西的是英国学者根据中央情报局解密文件写的
王先生只是简介而已,这是瞎话?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9 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