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陈才天
473 2

[心理学] 第9章:物象心理学;58 :心理转换O4和O5 [推广有奖]

  • 5关注
  • 84粉丝

svip3

学术权威

93%

(VIP/贵宾)三级

99%

威望
1
论坛币
81429 个
通用积分
3803.8666
学术水平
1301 点
热心指数
1219 点
信用等级
828 点
经验
274881 点
帖子
10407
精华
0
在线时间
5229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11-11
最后登录
2024-4-19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一、物象向文本心理转换

由物象向文本转换要比向语音转换的认知心理过程更复杂。因为它必须经历由物象向音位内部转换后才能向内部文字转换。然后,意识意向性决定启动大脑皮层文字运神经系统支配书写动作。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认知心理转换过程。假定由一物为起点至文本,其心理转换的认知过程是,由事物→物象→内部语音→内部文字→书写动作→文本,这是一个线性转换的认知心理路径。有的人可能认为,这种线型认知心理路径不需要什么心理转换,只不过是一种脑神经结构而已。其实不然,“无语义阅读症”就证明每一个环节都是一种认知心理转换。高素荣认为,(69)“这些患者的表现类型在探讨阅读认知过程的理论上令人十分感兴趣,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朗读没有介于语义的阅读过程。” 这些患者表现为能够正确朗读规则及不规则词,但不能够理解这些词,语义理解深度丧失。这种现象在汉语失读症中未曾见到。

在大多数情形下,写作的认知心理过程的起点是事物不在眼下时进行的。这说明写作主要是对于事物的认知心理样态即物象进行的描写或表述。进一步从一个侧面证实了语义是语符意指事物物象的观点。

二、知识表征系统:物象知识的语音、文字表征

(一)知识的语音、文字表征系统的心理依据

知识的语言符号表征系统,是由内部语音形式表征的知识即E/2,文字形式表征的知识即E/3,口语形式的知识即I/1,文本形式的知识即I/2等4种表征形式共同构成。这是迄今为止,人类最复杂的知识表征系统。其复杂性主要表现在语言的多样性。就个体而言,经过训练可以掌握多种语言。对同一个知识做出多种语言表达。但文盲人没有掌握I/1 和I/2。

语言符号表征知识的方式有口语的、文本的,表征形式有;语词、句子、语段、语篇等。

虽然,上文已经讨论了事物物象是知识元表征假设,但是语言符号表征的确也是称得上一种知识表征。比如,电脑的语言系统就是知识的语言符号表征系统。人脑的神秘之处在于能将事物物象与语言符号相互转换。本节讨论的目的是厘清知识的语言符号表征与语义(事物物象)表征的区别与联系。

我们在22节中讨论了语音符号物象,在23节中讨论了文字符号物象。在43节,59节讨论了语言符号记忆。这为讨论知识的语言符号表征系统提供了基础。汉语表征知识的基础是单个的汉字。汉语常用字2500个,次常用字1000个。当一个人能够识记它们时,他就有了建立汉语言表征知识系统的基本条件。记识数学符号和公式是建立数学、物理学知识系统的条件。各个学科都有其相对专业的词汇,形成了不同学科知识的语言符号表征系统。社区语言符号表征系统主要是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对于个体而言,首先是要形成其内部语言符号表征系统。但是,这并不否定内部语言形与义分离的心理结构。因为没有内部语言符号记忆系统,个体就不会产生语义物象,就不可能获得知识。换句话说,个体在理解语言符号的含义时,心理上已经实现了语义转换物象的记忆,它与符号记忆是同时发生的。但在回忆的时候,它们并不同步。例如,有时候我们回忆起小说中某个故事情节,而不是回忆小说语句或语段。有时候我们背记或阅读符号公式,并由公式回溯其含义-事物物象。

人类的知识体系,主要是以文本形式传承的,文本是知识的语言符号表征系统的有力证据(参见33节)。

(二)层次(语义)网络模型等

知识的语言符号表征系统离不开语词、语句、语篇等表达形式。物象理论虽然不赞同概念、命题、意义的语义理论,因为它们不能引导我们贴近知识的本质,而是离开知识本质愈来愈远。但是,物象理论并不否认它们在语言思维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因为即便是讨论知识的元表征-—事物物象这种意识物质的储存形态,我们仍然离不开语言文字:语词、句子、语篇等。

认知心理学界讨论知识的表征,主要是采取探寻语义表征的方式。据不完全统计,较知名的语义表征就有16种模型,比如层次语义网络模型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层面阐述了知识在人脑中记载、存储、组织、提取和呈现的方式。它们共同特点是主张概念、命题、意义的语义理论,语符与语义分不开。对于奎利恩(Quillian,1968)、柯林斯(Collins)和奎利恩(Quil₋lian)等人(1969)提出的层次网络模型,王甦、王安圣认为,(70)“层次网络模型的核心是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而组成网络。” 物象理论认为,实际上,层次网络模型就是一种物体物象结构的分析,它包括物体的结构、形状、性质、能力或关系(这是形象、表象或意象等概念不能容纳的)。例如,鸟:有翅膀,会飞,有羽毛的物象;鱼:有鳍,会游泳,有鳃的物象等。“鸟”连接“动物”,再往上推,则“动物”与“生物”连接,“生物”又会与“物质”相连接等。这实际上是物体“关系”物象。原型模型有力证明物象是知识元表征的观点。激活-扩散模型主要采取事物关系物象的分析方法。图式和脚本的知识表征模型,是对于感官知觉认知复杂事件结构、关系、性质、作用等物象的描述。它们都未曾涉及科学隐喻转换物象的认知心理(参见105节)。

(三)句子(命题)

安德森(Anderson,1980)认为,如果没有命题这样一种表示认识的方式存在,那么句子能不拘词序而在记忆中保持将不可理解。因为词序既已不复保持,而语义却仍保持着,那么被保持的语义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于我们的记忆中的呢?显然,语义总得有个存在方式吧!这种不可能没有存在方式,而又不可能以表象或词语为存在方式的表示认识的方式,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就是命题。这就是“命题假说”的由来。因此,所谓命题是一种既不凭借表象,又不凭借词语的纯粹抽象的表示认识的方式。我们认为,没有无对象的“纯粹抽象”。物象理论认为,句义是抽象物象或物象结构。实际上,心理学家对命题有不同的解释。有的当成句义表征(王甦);有的当成“观念”表征(梁建宁);林崇德等人认为,(71)“命题是思维活动的基本意义单位。一种符号表征,用来表示两个或多个概念之间的联系。”由于在记忆中很少保存词序完整的句子,所以命题只能是知识的心理外部语言表征。但这不符合语义命题说创立者安德森和鲍尔(Bower)的本意。或许,命题可以作为语言理解的一种方式。例如,命题观点认为,“小李看见了小王”和“小王被小李看见了”,虽然句子不同,但表达的是同一个命题。但是,物象心理学认为,这两个句子是描述同一个事件物象,它的物象结构由“小王”与“小李”二人构成,只明了年龄,未曾分男女等。由于句子给予读者提供信息是物象结构,所以,它可能是一个事实,也可能是虚构的。

重要的问题在于,将命题作为句子意义的基本单位的语义理论,不仅无法解释心理旋转和心理扫描的事实,而且无法解释语句指令产生操作物体行为的认知心理结构。比如, “空翻两周并转体360°下”的语句是陈述或指令吊环运动员下吊环的技术动作。运动员必须将其转换为躯体动作的物象思维,才能完成这一动作。我们无法用命题观点来解读这个句子及其效用。可能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命题观点适用于陈述性知识,而“空翻两周并转体360°下”是程序性知识。物象心理学认为,一个复杂的物体或事件结构、关系和性质等物象结构,需要一个句子或一个语段,甚至一个语篇才能表述清楚。这个表述过程就是由抽象物象向具体物象的过渡,也是完成一个物体、事件结构的完整描述。

物象理论认为,概念、、命题、意义的观点都是语言思维的方式,而不是语义的属性。它们建立在物象是知识元表征基础上。句子不论是音节组成的还是文字组成的,都是知识表征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也是内部和外部语言的基本形式。语言符号心理系统与语义即事物物象系统既是不可分离的,也是可以分离的。但是,语言符号心理系统无疑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表征系统,人们可以由语言符号编辑知识系统。比如,不同族群的语言、不同学科的符号,分别构成其知识系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心理学 Anderson collins Anders 认知心理学

沙发
陈才天 发表于 2023-2-22 20:56: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四)感官、理智能力对语言理解的不同地位、作用

感性直观认知语音、文字,但仅仅凭感官认知能力并不能实现达到理解语言陈述的内容、知识等等。一方面,像聋子不能知道别人在说什么?盲人不知道书文字是什么?另一方面,一个没有学习外语中国人听不懂二个外国人在交谈什么?同时这位中国人也是看不懂外文书本的。这就是说,感官认知与理智认知对于语言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有不同地位作用。有的人学习外语的能力强大,也有的人学习外语能否很弱。这是一种将母语与外语符号物象联结的思维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将语义物象与外语符合联结的思维能力。

我国心理学家张述祖、沈德立、梁宁建和李伯约、赛丹等人,以及美国语言心理学家D.W.卡罗尔在讨论语言理解的认知心理过程时,只注重语言知觉的地位,未曾提及语言智力在语言理解中的作用。心理学界对语言智力的忽略,是我们写本节的直接原因。或许,这种状况与心理学界对智力认知能力尚未达成一致有关。但是,L.索尔所等人指出,(72)“很多人都认为,认知的所有高级形式——概念形成、推理、问题解决、创造力以及记忆和知觉——都和智力有关。”毫无疑问,语言理解是认知的高级形式。比如,判断句子真伪,即判断语言描述中那些是事实物象,那些是虚构物象。又如,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假言推理等,都与语言理解密切相关。所以,我们把语言理解看成是一种智力认知能力,称为“语言智力”。由此可见,语言知觉与语言智力是语言理解的两大要素。前者是对语言符号、语法结构规则的听觉和视觉的认知能力,是语言理解的前提和语言智力心理的基础。然而,在语言与事物、物象、行为的联结、分离等心理转换过程中,语言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语言智力对语言理解的作用表现如下:

首先,语言智力产生了语言和形成了人类社会语言的多样性。语言智力就是把某个音节与某个事物联系起来,使一个音节代表某事物而具有含义。此外,人类对于同一物体有多达数以千计的音节来表征,有数百种文字来代表、指称。这也是语言智力的作用和结果。比如,对于可解渴的无色透明液体,汉语发音:“shuǐ”并用“水”表征;英语: Water;德语: Wasser;葡萄牙语:água;法语:Eau,等等。这种语言现象有力地支持着语言知觉与语言智力的区分。

其次,L.索尔所等人认为,(73)“如果说信息加工遵循一系列阶段,每个阶段独立运作,那么智力就是和信息加工交互作用的人类智能的一部分。”这种观点用来阐明语言智力或许是可行的。根据物象理论,人脑对事物信息加工形成物象与语言表征是两个不同的系列、不同的阶段,而且需要将两个不同阶段联系起来。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对语言理解是通过反思回归到音符意指事物的物象后,感受、体验和把握事物,间接认知事物本质和规律。实际上,就是要在心灵意识中将音符与其意指事物分离出来。这种语言形与义的联结、分离、转换,就是语言智力的作用。

第三,语言心理学家一般将语法结构作为一个语言知觉问题来研究,实际上它也是一种语言智力运用的表现。我们知道,复杂事物需要将独立的语词组织起来,构成语句、形成语段或语篇才能阐明。它需要语法结构的规则才能实现。将语词组成语句以及语句与语篇组织的信息加工的认知心理过程,也不是语言知觉独立完成的,它需要语言智力的参与。正如王甦、汪安圣讨论“言语理解的策略”时指出:(74) “人的信息加工需要利用一定的策略,表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的智慧性”。因此,我们认为,语句篇章的阅读理解比之字词的阅读理解涉及的过程更为复杂,它涉及到词序策略、词类策略;虚词策略等句法策略和语义策略以及复杂的知识背景等的运用,是一种更为复杂高级的语言智力的认知心理过程。

第四,理解比喻语言是语言智力的表现。比喻语言是字面意义和真正含义不一致的语言。冯广艺指出:(75)“关于比喻的各种形式和名称,现在已有几十种,如明喻、直喻、暗喻、隐喻、喻代、提喻、例喻、缩喻、对喻、引喻、……、讽喻、事喻、物喻等。”毫无疑问,读者理解诸多类型的比喻语言,更需要语言智力,而不仅仅是语言知觉。通常人们把一个人能够听懂即理解别人说话的意图,看成他是个聪明人的表现。

第五,语言理解过程中有判断和推理等语言智力认知心理活动。在20世纪下半叶,国内外均有心理学者研究了对于句子理解的实验。例如,彭瑞祥、陈永明(1984)进行了一个“句子主语的不同水平特性和类属对于当判断其伪真的反应时差异(s)”的实验。结果表明:句子水平愈高,判断其伪真的反应时愈长。又如,布兰斯福德(Bransford和约翰逊(Johnson)于(1973)的实验证实在言语理解中出现推论。还有 基南(Keenan) 和克印赤( Kintsch)在(1974)进行的语段实验提示推论是在言语理解当时,而不是后来发生的。古茂盛等(1984)对中学生做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测试,李丹等(1985)对小学三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学生做的假言推理与直言推理测试,都是运用语言理解的方式进行。

第六,在实用心理测验中,凡是智力测验的量表都有言语理解的项目。比如,美国心理学家大卫·韦克斯勒编制的成人智力量表就是以“言语智商”、“操作智商”和“全量表智商”构成的。法国的比内智力量表(第四版),将“言语理解因子”作为检测智力的“三因子模型”之首。由此可见,在实用心理测验中,言语理解是当之无愧的智力认知能力。

(五)科学隐喻理解转换物象心理

比喻是一种修辞方式,用某些有类似点的事物来比方想要说的某一事物,以便表达得更加生动鲜明。比喻离不开语言,一个比喻必有一个语词或语句存在。比喻语言不仅仅在文学作品中,而且作为一种在语言系统中普遍地、根本性地存在着的现象。安军博士认为,(76)“隐喻在科学理论的陈述中也有着非常明显的体现。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会发现,科学文本中大量地散布着隐喻性的概念和表达法。试图在科学话语中避免隐喻的使用是不可能的。”对比喻的理解必然要联系到语义问题。从比喻的语义结构看起来,它有利于论证语义是语符意指事物物象的观点。比喻包括了本体与喻体二个事物。这就初步但有力的避开了语义是概念、命题、意义的观点。从比喻的使用者、表达者,讨论由物象向语言的转换;从比喻的接受者、理解者,讨论由语言向物象的转换。都可以得到具体的论证语义是语符意指事物物象观点的证据。比如,“光是一种波”就是将“光”隐喻成“波”。 “光”是本体,“波”是喻体。“波”是什么呢?人们直观看到的“波”是水波,水被其他物体绊动后,会产生一种由振幅和频率构成水的运动的形态、样式。水波与水有直接的关联性,但“波”并不是水。由于“光是一种波”并不是说“光”就是水、水波,所以称之为隐喻。

安军博士对于数学隐喻、物理学隐喻、化学隐喻以及生物学隐喻的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介绍和分析,证明科学隐喻在科学理论的陈述中是非常普遍地、深刻地存在着的。比如,原子隐喻、分子隐喻、细胞隐喻等。安军博士指出,(77)“分子隐喻首先是一种结构隐喻。简言之,分子结构的隐喻即把分子结构理解和描述为一种平面的或立体的特殊组成模式或模型。” 物象理论认为,读者理解分子隐喻转换产生“一种平面的或立体模式或模型”的分子结构物象心理,就是语言理解间接认知“分子”。

(六) 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

通过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是言语交流的目的所在。我们以在校学生通过听老师讲课或阅读课本掌握科学知识为例子,讨论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是物象或物象结构。

比如,在化学课本中,“H₂O”是关于水分子结构的隐喻描述。“H”(隐喻为)代表氢原子,“ O”(隐喻为)代表氧原子。“H₂O”是意指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学生不必亲眼见到水分子的结构。通过理解“H₂O”含义转换成水分子物象间接认知水的内在结构。或许有人认为,学生头脑中没有形成水分子结构的视觉表象,只是记忆着“H₂O”符号。物象心理学认为,学生理解“H₂O”在头脑中能够形成由水物象(而不是树物象)相联系的微观层级结构物象。还有实验者提供高倍显微镜下看到了水分子结构影像或绘制图形,帮助学生产生水分子结构物象。虽然,学生必须记忆“H₂O”符号形式,但也须记忆理解它代表事物是“水”,同时必有“水”物象心理;而不是“树”物象心理。否则,学生就不知道“H₂O”意指什么?代表什么?因此,语言理解给予我们认知的心理样态并不是“概念”,而是语符意指事物的物象。

又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句文字符号的含义,与其说是“命题”、“意义”,不如说它是描述呈现一种广阔的中国北方严寒冬季自然景观物象。对于读者来说,该物象是由这句诗文含义所产生的心理上体验的景观,而不是亲眼所见的景观。所以物象心理学认为,这是语言理解转换的北方严寒冬季自然景观物象,是间接认知事物的方式。

阅读即语言理解转换物象是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的观点,可以由再造想象来证明。张述祖,沈德立认为(78)“再造想象就是根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而建立起来的新的表象的组合。…… 就是作为组合成分的那些表象是原有的,但表象与表象之间的组合却是新的。”这是一种反思符号代表事物的物象来感受体验事物本身的认知心理过程。由于物象与事物同一性,我们才能够通过语言理解达到间接认知事物的目的。但是,想象表象理论不能涵盖语言理解间接认知事物性质、关系、作用的认知心理样态。

物象理论认为,语言理解转换物象包含对于事物性质、关系、作用的认知心理样态。例如,当你听读“面条”一词时,你就知道它是一种用面粉做的细条状的食品。“面条”一词不仅激活了你记忆中的视觉形象(白色、细条状),而且也激活了它的用途(可食充饥)、性质(食品)的物象,它们共同构成认知面条的心理样态即面条物象。但它又不是面条本身。这样,面条物象就是连接文字(“面条”词语)与代表的物体(用面粉做的细条状的食品)之间的心理中介物。因此,词义给予我们认知的心理样态并不是“概念”,而是词符意指事物的物象。

综上,语言理解心理转换形成的物象是间接认知事物的心理依据。语言理解心理转换是意识由语言符号反思回归符号意指事物的物象,是由语言联系事物的心理转换。它是心理转换模式之一。

参考文献:

(69)高素荣(主编):《失语症》,第128页。

(70)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重排本),第117页。

(71)林崇德. 杨治良. 黄希庭(主编):《心理学大辞典》,第831页。

(72)(美)罗伯特·L.索尔所 . M.金伯利·麦克林 . 奥托·H. 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七版),邵志芳. 李林. 徐媛. 高旭辰. 何敏萱等译,第418页。

(73)(美)罗伯特·L.索尔所 . M.金伯利·麦克林 . 奥托·H. 麦克林:《认知心理学》(第七版),邵志芳. 李林. 徐媛. 高旭辰. 何敏萱等译,第419页。

(74)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重排本),第229页。

(75)冯广艺:《汉语比喻研究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页。

(76)安军:《科学隐喻的元理论研究》,北京: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第29页。


使用道具

藤椅
laomm002 发表于 2023-2-23 09:13: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0 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