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j
1541 19

垄断国企制造贫富分化的一种情况 [推广有奖]

11
hhj 发表于 2012-8-28 07:07: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YSRR 发表于 2012-8-28 00:02
几年前就听说浙江那边的供电部门职工年薪40万。
一般职工之所以能得那么多,是因为高管想要更多。按公有制的观点,国企职工绝对不应该得那么多的,因为企业是老百姓的,而不是这些企业的职工的。而按劳资关系观点,则劳动方应该得更多,得完更对。但这根本不是公有制的精神。
因此,公有制与劳资关系观点根本是不同的。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12
生产队 发表于 2012-8-28 09:24: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数据来源是啥啊

使用道具

13
万千莫测 发表于 2012-8-28 10:39: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多大行业几乎都是被垄断的了

使用道具

14
hhj 发表于 2012-8-29 07:43: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万千莫测 发表于 2012-8-28 10:39
很多大行业几乎都是被垄断的了
凡是有好处的行业,都被权力所垄断着。而这就是中国贫富分化的无可辩驳的根源。因此,当房地产利润高的时候,国企就会纷纷进入这个行业,依靠与携带它们在别的地方所获得的垄断高利益,而不断向高好处领域扩张。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15
生产队 发表于 2012-8-29 10:41: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同意的确差异非常的大,一个领导挂4,5个职位开N份工资,但是国外不也差异很大么。。。

还有就是我觉得这个数据还是太离谱了吧?

使用道具

16
YYSRR 发表于 2012-8-29 22:37: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 发表于 2012-8-28 07:07
一般职工之所以能得那么多,是因为高管想要更多。按公有制的观点,国企职工绝对不应该得那么多的,因为企 ...
     一位铁道部门的职工说,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延长退休年龄设想可能就是国企中的高收入者弄出来的。这位普通职工说,那些中层干部每天工作都很舒服,可是拿的月薪水一万多到两万不等,他们肯定想延长退休年龄多拿几年高薪了。

使用道具

17
hhj 发表于 2012-8-30 10:38: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YSRR 发表于 2012-8-29 22:37
一位铁道部门的职工说,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延长退休年龄设想可能就是国企中的高收入者弄出来的。 ...
是吗?我认为他们没这么大的能耐。当然,延长退休会使他们获益更长更多。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18
hhj 发表于 2012-8-30 10:46: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生产队 发表于 2012-8-29 10:41
我同意的确差异非常的大,一个领导挂4,5个职位开N份工资,但是国外不也差异很大么。。。

还有就是我觉得 ...
国外的领导敢这么“挂4,5个职位开N份工资”?在民主国家,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至于数据的“离谱”问题,我想还有太多黑暗收入人们是不知道的,如果知道了,那绝对更“离谱”。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19
tianding210 发表于 2012-8-30 12:58: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钱,挣经验。

使用道具

20
生产队 发表于 2012-8-30 13:26: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 发表于 2012-8-30 10:46
国外的领导敢这么“挂4,5个职位开N份工资”?在民主国家,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至于数据的“离谱”问题, ...
其实国外也是存在的,一个企业的CEO同时是一些基金的负责人,是学校外聘老师(1学期上1-2次大课)等等,包括一些4星级大学,有时的课程都是XX公司的投资/财务老总下班后来做助理教授的。但是毕竟那边是商业推动政治,所以信息反而透明一些,他们是兼职多,挂职少吧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龚民 + 1 + 1 + 1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