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33309 127

[张建平] [原创]比尔终成富有者 [推广有奖]

51
shcshc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7-8 20: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有时候问题并不能完全从钱的角度来考虑,可能盖茨从创建微软到裸捐退休,整个过程的目的都是一样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只是手段不同而已。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52
nlzltd 发表于 2008-7-9 11: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害怕压力就干脆禁欲,以此消灭“减压“”问题,呵呵,还美其名曰“釜底抽薪”。——无疑,这是把“轻松”、“满足”等概念绝对化以后导致的消极悲观论调。

2、单就楼主的定义而言,必要需求与非必要需求也有同一的一面:当一个国家连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时候,能说“经济就是泡沫”吗?

3、“人与人生来具有相差无几的寿命”吗?“寿命”与生俱来吗?单就先天条件而言,人们看到的也是千差万别的客观事实!又何谈“天生均富”?

4、楼主曲解了马克思的“自由支配时间”:“自由支配”的本质不在其表面的时间形式!与其说无业流浪者是“自由支配时间”的最多拥有者,还不如说,他们最缺少的恰恰就是“自由支配时间”。

5、由于价值的主观性,有人忙得不亦乐乎,有人“闲”得不亦乐乎,这看似是对“劳动是快乐源泉”或“生命在于运动”这些判断的挑战,细细想来,那些“闲”得不亦乐乎的人,真的是“心如槁木死灰”吗?非也,他们只是“忙”的另一种形式——别有一番追求而已。

6、建议楼主再回顾一下《宏观经济学?政治忽悠?》一文5楼的回帖,笔者以为,这位学友的评价虽不完全准确,但也绝非毫无根据。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9 11:25:34编辑过]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使用道具

53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7-9 13: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nlzltd在2008-7-9 11:01:00的发言:

 1、害怕压力就干脆禁欲,以此消灭“减压“”问题,呵呵,还美其名曰“釜底抽薪”。——无疑,这是把“轻松”、“满足”等概念绝对化以后导致的消极悲观论调。

欲有多种,向往充实也是欲,向往悠闲也是欲。

2、单就楼主的定义而言,必要需求与非必要需求也有同一的一面:当一个国家连温饱问题尚不能解决、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的时候,能说“经济就是泡沫”吗?

一个国家连温饱都不能解决,就没有办法建立起稳定的经济秩序,稳定的经济秩序一定是建立在必要需求之上的,把市场机制引入到必要需求领域是错误的,是把人命当商品,这有悖于人权。因为稳定的市场秩序只能建立在非必要需求领域,所以说它就是泡沫。

3、“人与人生来具有相差无几的寿命”吗?“寿命”与生俱来吗?单就先天条件而言,人们看到的也是千差万别的客观事实!又何谈“天生均富”?

人类个体的寿命由这个物种的基因所决定,算不算与生俱来?

我估计你的寿命和比尔·盖茨差不多,不信就活着看吧。

4、楼主曲解了马克思的“自由支配时间”:“自由支配”的本质不在其表面的时间形式!与其说无业流浪者是“自由支配时间”的最多拥有者,还不如说,他们最缺少的恰恰就是“自由支配时间”。

既然流浪者恰恰缺少“自由支配的时间”,所以他们是穷光蛋嘛。

5、由于价值的主观性,有人忙得不亦乐乎,有人“闲”得不亦乐乎,这看似是对“劳动是快乐源泉”或“生命在于运动”这些判断的挑战,细细想来,那些“闲”得不亦乐乎的人,真的是“心如槁木死灰”吗?非也,他们只是“忙”的另一种形式——别有一番追求而已。

参阅第一条:休闲,也是一种欲望。 

6、建议楼主再回顾一下《宏观经济学?政治忽悠?》一文5楼的回帖,笔者以为,这位学友的评价虽不完全准确,但也绝非毫无根据。呵呵

根据?呵呵,我在6楼都已回答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9 13:09:23编辑过]

使用道具

54
nlzltd 发表于 2008-7-9 14:5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人生的压力则主要是自生的,源于人类自身的不可穷尽的欲望,如果没有了这些欲望,也就没有了为解欲而作的种种努力,也就没有了是否达到解欲目标而产生的烦恼和压力。”这种解读问题的方法,不就是“你赔钱是因为你投资”的论调吗?不就是学术界有名的“在这之后所以这就是原因”的逻辑吗?如果因为有困难有压力就望而却步,却步之后就以为“悠闲”,就以为超然物外,这种“悠闲之欲”不是典型的“酸葡萄心理或精神胜利法”吗?不加分析地推崇这种“釜底抽薪”的思想,就会消磨意志,于人类发展、进步之努力无害乎?

2、没有稳定的经济秩序的经济就不是一种经济形式吗?尽管不如人意,但这种经济形式古今中外都曾出现过。

“稳定的市场秩序只能建立在非必要需求领域”——这种说法与《按劳分配并非社会主义思想》里的说法如出一辙,而后者的讨论笔者期待久矣,目前看似乎是无果而终啊,呵呵。

3、如果“人类个体的寿命由这个物种的基因所决定,因而算是与生俱来的”,那又如何得出“人与人生来具有相差无几的寿命”这样的结论?养尊处优尽享天年者有之,底层百姓出生不久不幸夭折的更非少见。。。。。。差别大矣!一是种概念,一是个体概念,岂能以“相差无几”、“天生均富”论之?

4、附和了笔者的意见,却回避了是否曲解概念的问题。

5、谦虚使人进步——至理名言啊!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7-9 15:44:41编辑过]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使用道具

55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7-9 15: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于天生均富的思想不是我的发明。

萨缪尔森在其《经济学》当中就引用了一句西方言语讲述这个道理。

中国的《红楼梦》当中有“终究一个土馒头”之说:帝王将相今何在?一堆黄土都没了。

老百姓说,进到澡堂子里,局长和我一个样。

“天生均富”的说法还包含着人人对自然资源拥有一份平等权力的意思。在这层意思上,它是一种“规范”,而非“实证”。

使用道具

56
nlzltd 发表于 2008-7-9 16:2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关键不在于它是谁的发明,而在于它有无道理!名人说的就意味着可信度更高吗?看到了相同点就可以否认巨大差异的存在吗?对“天生均富”的内涵论述如此不确定,在“拾人牙慧”时却又“用之不疑”,。。。。。。这些,是理性的求知方法和治学态度吗?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使用道具

57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7-9 17: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既然愿意把别人的牙慧拾起来,当然就是赞同了,继承和发扬自己赞同的东西,不对吗?

上面不是还引用的一个老百姓的看法吗?并不都是名人嘛。

看到了一个夭折的,就不知道每种动物有一个寿命概率了?动物学家说熊猫的寿命大概是N年,你也可以用夭折的那个来反驳了。

使用道具

58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7-9 17:3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平权、均富、人人平等,这种天下为公的思想由来已久。不能把现实当作规范和理想。我们之所以说现实存在巨大的差异和不公平,就是因为心目中有一个公平的尺度在那里做比较。

使用道具

59
miyu 发表于 2008-7-9 18: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应该好好分析一下,他说的新资本主义.

使用道具

60
nlzltd 发表于 2008-7-9 18: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继承和发扬自己赞同的东西”,对楼主是“对”的,但是否真理与理性的求知方法和治学态度有关,而与“继承和发扬自己赞同的东西”无关。因此楼主的“牙慧”,可能“对”也可能不“对”。

2、笔者的意思是“名人或人多势众不代表真理”,多一个老百姓又能说明什麽?

3、理论上的寿命与实际存活之寿命是一个问题吗?动物学家说熊猫的寿命大概是N年,你就可以说某个具体的熊猫一定活了N年?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