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k473818999
4204 45

[课件与讲义] 两个人的故事——可以复制的成功 [推广有奖]

11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0:41: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除去黄沙,铺设屋顶用的木头椽子也是需要大量购进的材料。椽子无论直径粗细,都
按根数算钱。如果和卖椽子的人关系搞熟了,他们就会让我在一堆椽子里随意挑拣。细的
椽子拿回去一根就只能当一根用,而粗的则可以一劈为二,一根就变成了两根。对于亟欲
在建筑材料上精打细算以控制成本的我来说,这实在是太划算了。
有时父亲也和我们一起去买材料。渐渐地,父亲也发现了我的特殊才能。到后来,所
有购买建筑材料时的公关基本上都是我在做了。
乐观性格引导成功
我能做这些事也和我的性格有关。我是很阳光、很乐观,凡事都往好处想的那种人。
这是我性格中很重要的一点。
我父亲和我哥哥脾气都比较倔,如果别人拒绝接他的烟,他便不会再尝试。父亲的性
格就是凡事往坏里想,他会觉得拒绝他的烟是对他的侮辱。而我非但不觉得委屈,还会认
为别人也许是不方便抽或是不想抽,现在不抽过会儿想抽的时候再给他也行。然后我会想
别的办法,帮别人做点事什么的,看他心情好了再递烟过去。一次不行再试一次,两次不
行再试第三次。就这样,别人看我是个小孩,最终大都会接过我的烟。
这种乐观性格对我的职业生涯也极有帮助。2003 年初,我任微软中国区总裁期间,比
尔··盖茨准备来华访问,日期定在大年初三。对于中国人来说,选择此刻来访时机非常不好。
于是我打电话和盖茨的秘书沟通,这位秘书口气强硬地表示,盖茨的行程是一年前就安排
好的。又告诉我,如果我还不死心,直接找盖茨本人。于是我又和盖茨通话,耐心跟他说
明情况,孰料盖茨的语气更加不耐烦。我想了想,委婉地说:“盖茨先生,我知道您的行程
是一年前就安排好了,但中国的春节是五千年前就定下来的。”正是这句话,成功说服盖茨
改变了行程日期。这个事例也充分说明:
只要有良好的沟通心态,找到合适的沟通方式,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明白了父母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盖房子的心思,虽然对于这种
想法我无法认同。那个年代,结婚对象的好坏通常取决于男方有没有房子,有房子就能找
个漂亮些条件好些的姑娘。说来可怜,中国人的这种习惯至今未变。我的父母对未来有一
种本能的恐惧,对三个小孩的前途极不放心。这种心理,对于那个时代很多为人父母者来
说本极为普遍,但在我父母身上尤为强烈。对于没钱没势的他们来说,为了保证孩子的将
来,盖房子是他们觉得唯一可行的方法。
新房盖好之后,使用的机会却并不多。我们还是更愿意住城里的老房子。我上大学之
后,来往的朋友同学多了起来,寒暑假时有人来访,会偶尔去新房子那里住上几天。再后
来,我们兄弟三人都出了国,父母也移居美国,那千辛万苦造好的房子最终也没有派上用
场。
父亲的冤案,从复仇之火到感恩之心
古语云:“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房子盖好后,全家人都长舒了一口气,谁也没
料到一场大麻烦会随之而至。
那天傍晚我放学回来,母亲刚把做好的饭菜端上桌,却见两个神情严肃的人走进家门,
说是父亲单位要找他去谈话。看那架势,大家心里都清楚,不可能仅是谈话那么简单。果
然,父亲这一去就是一个月。对父亲进行审查之人的逻辑是:如果父亲没有做贪污受贿之
类的事,一个普通家庭怎么会有经济能力自家盖房子?
那些个日日夜夜,我看着母亲以泪洗面,下班后就坐在门口,盼着父亲能回来。我什
么也做不了,甚至连安慰她的话都不知道怎么讲,只能一言不发地坐在母亲身边,生怕说
错话再惹她生气。
到了第五天,厂里来人通知我家可以给父亲送换洗衣服,但条件是母亲不能去,只让
还是小孩子的我去送。我去时,看见父亲被关在单位的一间办公室里,里面有张小床,几
个人正在要求父亲写检查材料,前排三个,后排两个,气氛是如临大敌般的紧张。
我和父亲见面时,旁边也有人看守,以防我们密谋串供。和父亲四目相对时,我几乎
没有忍住眼泪。我在心里拼命对自己说:“不能哭!”出乎我意料地,父亲竟伸出手臂,抱
着我一直不松手。这是我记忆中第一次被父亲拥抱。我感觉到他的眼泪滴在我的头发和脖
子上。这也是我记忆中第一次见父亲哭泣。我语无伦次地说了些“家里很好,我们等你回来,
妈妈要你对自己好点”之类的话。边上的办事人员在一旁不屑一顾地看着,催促我赶紧离开。
父亲又握着我的手,把我的双手拍在了一起。突然间,我的手心里多了一张纸条。当时心
跳得极厉害,反射似的把纸条紧紧攥住。
从父亲厂里出来后,我走出很远,看看四下无人,蹲在一户人家的墙根下,才展开那
张皱巴巴的纸条。上面写着:“不用担心,我什么也没讲,也没什么可讲的,告诉妈妈我很
快就可以回家了。” 站起身来,我往回家的路上走,一路走一路哭。我甚至得拼命捂住嘴巴,不让自己哭
的声音太响。我一路哭一路想:厂里的办事人员,你们要是看到我家三个小孩,特别是我
的父亲母亲在过去的年月每天都在吃些什么、穿些什么、用些什么,你们也会流泪的……
为了省下盖房子的钱,那简直不是一个普通家庭应该过的生活……就连我的第一个也是唯
一的书包都是母亲用旧布做成的(因为害怕被同学嘲笑,我从来没有用过它)……我要奋
发,我要努力,要把我爸爸“解救”出来,一生再苦再累也要成就这个家……
我属虎,照属相之书的说法,属虎的男人外柔内刚。我轻易不动感情。在我的记忆中,
自童年结束以后,自己只动情地哭过两次。这是第一次,第二次则是我离开工作长达 10 年
的微软时。
很快地,周围的邻居、学校里的同学全知道了这件事。每天我都要承受来自各色人等
异样目光的扫视。父亲被关了半个月之后,因为厂里的伙食太贵,又得父亲自己付钱,所
以提出要家里人给他送饭。母亲把这个任务也交给我。每次去的路上,我似乎都能听见别
人说话的声音:“看,又去给他爸送饭了。”这是另一段让我难以忘却的折磨。
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没有查出任何东西。说来说去,父亲只是个质量检验科的小小科长,
和工厂里的财务沾不上半点关系。一个月以后,父亲终于可以回家了。
父亲被“释放”的那天,我骑着自行车去载他回家。快到弄堂口的时候,父亲要我停下
车来,两人走路回家。他边走边提高声调说:“尽管查好了,能查到什么?还不是让我回来  
了!”我知道父亲这席话是想讲给那些嫉妒我家盖了新房、等着看我们笑话的人听的。后来
父亲也去厂里再三争取,可最终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道歉。我推着自行车默默走在父亲身
边,夕阳映照下的条石路面,我和父亲一矮一高的影子被拉得老长。
自那时起,我的心中便有了复仇的信念—有朝一日,等我有能耐了,一定要亲手把诬
陷父亲的那两个工厂里的领导人物送进监狱。
我立下誓言,一定要报仇,不管用什么方法。

使用道具

12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0:42: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谢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人
很多早年时发生的点滴小事,都会成为影响一个人未来道路的重要因素。它们的影响,
也往往会以出人意料的方式慢慢显现。等到我出国留学以后,真的有点能耐了,我的复仇
念头却渐渐开始改变。
我想,如果没有这段父亲被冤枉的经历,也许我不会发奋读书,不发奋读书,也就考
不上大学,或者就算考上大学我也出不了国,更不会有后来的成就。所以,推演的结果,
竟然是没有那两个诬陷我父亲的人,也许就没有我的今天。因此,
以前的种种经历,都是我成长的必经之路。如果我对我的今天满意,那么对于过去人
生道路上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我都应该予以���� 谢。
如此一想,我的心态便完全平和了下来。从此,我再也没有过复仇的想法。取而代之
的是,至今为止,我一直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这种感恩之心让我的职场成长也获益良多。
在微软总部工作期间,罗娜特女士是和我同一级别的部门经理。因为工作中的合作关
系,我们两人的部门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共事。她不但和我相互协作得非常愉快,而且对
我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表达谢意,逢年过节我都发一封 E-mail 贺卡祝她节日快乐
—当时,我对任何一个帮助过我的人都这样做。即使后来她一度在公司内部的人事变动中
失去了管理层的职位,我出于感恩的心,和她的交流也一直未停歇。这使得罗娜特女士十
分感动。1997 年夏,微软决定在上海建立全球第 5 个“技术支持中心”。偏偏在此之前,罗
娜特在 IBM 的老上司进入微软做了副总裁,她也得到提升,并成为了评委会的成员。正是
在罗娜特女士的大力推荐下,我从公司内外 1.8 万名应征报名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大中华
区技术支持中心总经理。
画蛋失败,落到第五志愿
1977 年秋天,我升入初三。那时我家的新房已经盖好,我也恢复了正常的上学生活。
我并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北京,一项新颁布的法令会改变无数中国年轻人的命运。
当年 10 月,在邓小平的亲自主持下,国家教育部决定恢复中断了 12 年之久的高考。那一
年的高考因为时间仓促,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冬季百万人大赶考的奇观,据说印
刷高考试卷的纸张都是邓小平特批先调用印《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专用纸。我哥哥作为
应届高中毕业生也参加了考试。
12 月的一天,我去常州七中上课,突然发现和我打招呼的人猛地多了起来。“你哥哥考
上大学了!浙江大学!”每个人说的都是一样的话。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羡慕、钦佩,甚至还
有那么一丝嫉妒的表情。“这就是考上浙江大学的唐政的弟弟。”还有人竟然用这种方式介
绍我。
晚上回到家里,哥哥的班主任老师带着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来了。我哥哥一直是那
种特别爱学习的人,从小学到高中都是班长,还写得一手好字,任谁看来都是一个好学生。
之前常州市的全市高考预考他就考了全校第一名,等到正式高考时他更是我们学校唯一考
上大学的人,何况还是浙大这样的重点大学,怎能不成为人们羡慕关注的焦点?家里坐满
了哥哥学校的同学,门口簇拥着四围的街坊邻居。父亲母亲更是一直在笑,在忙,在体会
从天而降的幸福。所有人都在谈论考上大学和古时候中状元的相似之处,哥哥将前程似锦
了,我家将飞黄腾达了。

使用道具

13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0:55: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目睹这一切,我心中暗想,我也一定要考上大学。这是我舍此无他的人生目标。
没有书包,我索性空手上课堂,下课后在学校里做完作业再回家。以前的功课虽说落
下了不少,不过很快就补上来。每次考试,特别是数理化,也常是班上的一二名。那时社
会上已有重理轻文的风气,到 80 年代更是流行“学好数理化,走遍世界都不怕”。没想到,
我后来的经历竟然成了这句流行语的最佳注脚。
1978 年 9 月,我如愿从常州七中考入江苏省知名的常州中学念高中。入学第一天的早
晨,骑车来到学校的我难抑兴奋之情,感觉这里的一草一木无不是我梦中所想。因为这是
常州最好的中学,这里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同学。这一年常州中学一共招收两个班共 100
名学生。和我同一批进入常中的同学,来自全市不同的中学,全凭严格的考试赢得入学机
会,被称为百里挑一的“骄子”。我知道自己一旦进到这里,离大学的门槛就又近了一步。
那天上午,老师安排班级的干部分配,我被选为物理课代表。因为入学考试时,满分
为 50 分的物理我考了 49.5 分的全班最高分。对于这样一个小小的头衔,我毫不在乎,我再
也不会像三年前那样对当不上班长耿耿于怀了。当童工的阴影也已暂时散去。我暗自对自
己说:我到这里来是要考大学的,一定好好努力。我给自己定下两个目标:第一,在班上
学习成绩位列前茅;第二,两年后考上重点大学。这两个目标,第一个果然不久实现了,
第二个却失之毫厘。
随着国家逐步取消“上山下乡”制度,放宽“知识青年”的回城限制,从 1980 年开始,高
考的竞争更加激烈。无论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高考是所有人的出路—若干年后,人们
称之为“知识改变命运”。那时高校没有扩招,录取率很低,基本没有民办高校,千万双考
生的眼睛都盯着全国有限的大学资源和招生名额。被形容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时
代到来了。
但我却因为两年来的苦读而变得信心满满。离 1980 年高考的“黑色七月”还有 3 个月时,
我的心情变得莫名轻松起来。该读的书都读了,该做的题也做了,剩下的就看临场发挥了。
我想,依我的成绩,考上重点大学该不会有问题吧。
一天下午,我一个人去常州市文化宫看了场正在热映的日本电影《追捕》。两年来除了
读书就是读书,娱乐的时间几乎没有。连前段时间最流行的印度片《流浪者》也没有去看。
不过里面那首插曲我还是会唱的,全国人民都在唱,不会也会了。看罢《追捕》出来,我
决定把它定为我看过的电影中最好的一部。场景、对白、音乐,我都太喜欢了。当然,还
有中野良子扮演的可爱的真由美。我无法不喜欢她的纯情、高贵与温柔,甚至连同她的任
性。这就是我未来伴侣的最高标准。想到未来,我的念头又回到高考上。我下定决心,一
定要去中国最大的城市念大学,要么上海,要么北京。将来还要在那里工作和生活,和一
个真由美般的姑娘一起。这样的人生,才有意思……
谁料想,我的人生美梦却在 3 个月后遭遇重大打击。
我高考的语文卷竟然只得了 59 分。问题出在作文上。那篇作文的题目叫《画蛋》,要
求在阅读一篇短文后写一篇读后感。短文大意说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年少的达 ··芬奇跟
一位名画家学画,老师却叫他每日反复画鸡蛋,以训练他的细���� 与耐心。读后感自然该写成
议论文,我却鬼使神差地写成了记叙文。
更倒霉的还在后面。虽然语文遭遇滑铁卢,但其他科目大都考得不错,我的高考总分
其实已经达到了我的第一志愿—复旦大学的招生录取线。但偏偏就是这一年,当时的复旦
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苏步青,为纠正重理轻文的风气推出了一条新规定,高考语文不及
格的人不能录取。就这样,画蛋没画好的我,只能与心仪已久的复旦失之交臂,一直掉到
第五志愿—北京邮电学院(现已改名为北京邮电大学)。

使用道具

14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0:58: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当年的邮电学院,可不像后来那么炙手可热。一般人对邮电的了解还仅限于邮政通信、
固定电话之类。那一年,为了增加全国各大邮电学院物理课的师资,北京邮电学院新设了
应用物理专业,我就被调配到了这个我几乎一无所知的专业。根据定向分配的原则,我未
来职业的最大可能就是分配回江苏,去南京邮电学院的物理学教研室当老师。这和我之前
的人生设计相去何止千里!更可笑的是,在常州话里邮电和油田的发音相同,拿到录取通
知书后,经常被周围人问起是否将来要分到大庆油田。这让本就心中不满的我更是不悦之
至。
达··芬奇加苏步青,我的命运就被如此奇妙的组合安排去了一条意想之外的轨道。
普通大学也可以造就非凡学生(1)
后来我在上海微软任总经理时,手下的员工里有很多人毕业于复旦。我也去复旦作过
很多次演讲。看着他们,心里还是有一点感触。但我是比较乐观的人,我很庆幸自己没有
去读复旦。如若当年真考入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学校、理想的专业,或许如今的我只是众多
80 年代大学毕业生中的普通一员,在某个政府机关或某家国有企业担任不大不小的领导职
务,或者在某所大学里任教,为教授评选资格熬白了头发。我的人生轨迹可能就因此而完
全不同了。所以,我特别想告诉很多年轻朋友:
能考入重点大学固然很好,但是并非进到重点大学就可以解决你的问题,也不意味着
到了非重点大学你的人生就缺少机会。
在上海微软的时候,我招的很多人并非毕业于重点大学,有来自二三流的学校,或者
偏远地区的学校,甚至专业也都不是计算机专业。我依然可以给他们这样的机会。这当然
和我自己的教育背景有关。既然毕业于普通大学的我能做到总经理,为什么别人就不能呢?
我的标准是看这个人能不能达到我的要求。
我的要求很简单。第一是学习的能力。大学里学的知识和企业里需要的知识是完全不
同的。因此学习能力强,对工作十分重要。第二是工作的态度。我始终相信人与人之间智
商的差距不是那么大,除非是像盖茨那样的神童。即使我不如你聪明,但我只要比你多努
力一些,一样可以达到和你同样的水平。在这个意义上,
我经常把更多的机会给那些善于学习、有进取精神的人,而不是那些自恃聪明的人。
在我眼中,学习能力和勤奋精神远比大学和专业出身重要得多。
去北京上大学,是我第一次坐火车出远门。这趟旅途毫无惊喜感可言。家人把我送到
火车站,自己带着点零花钱,拎着两个包就上车了。那趟列车是杭州开往北京的,到常州
站时车厢里的人已经挤得前胸贴后背。车是那种老式的绿皮车,没有空调。正值酷暑,各
种难闻的气味混杂在一起,熏得人头晕眼花。我就在两节车厢之间的连接处站了整整 21 个
小时,没吃任何东西,也没喝一口水。
火车抵达北京,学校的车把我们从火车站接到北邮。我一进校门,心当即就凉了。只
见北邮的大小和我的高中差不多,操场甚至还没有常州中学好。学生也很少,整个学校一
共只有六栋学生宿舍,其中部分房间还提供给年轻老师住宿。一切都和我想象中的高等学
府大相径庭。
好在北京城没有让我失望。去学校的路上,途经长安街和天安门广场。那种宽广和大
度的气魄,让来自小地方的我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第二天,我就和同宿舍的一位室友坐车
到天安门广场去,拍了张照片寄回家。照片上,天安门前的那个瘦小伙,笑得一脸灿烂。

使用道具

15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0:59: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有一个人喜欢我
班上的同学很多是北京人,他们说话时,语气里总带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自傲。对于一
个从未离开过常州的 18 岁少年来说,我要融入他们的圈子是很困难的。全班只有一台电视
机,就放在北京同学的宿舍里。我们这些外地学生要看电视,得先敲门,而且报上自己的
名字。其实本班同学不报名字听声音也知道是谁,但他们却坚持不报名字就不开门。班里
第一次组织外出活动,是去颐和园游玩。坐船的时候按男女生搭配的原则分组。北京同学
负责分配,班上的漂亮女生都和他们在一条船上。这些细微小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身处
弱势群体的滋味。
北京同学倒也确有骄傲的资本。他们的英文都比外地生好,生为首都人自然也有见多
识广的便利条件。而刚到北京的我,不仅普通话里带着浓重的常州口音,就是原来自以为
宽阔的知识面,和那些北京同学相比立刻显出了狭窄和寒碜。这一切都让我感到自卑,于
是不敢也不愿和别人沟通。上课时,老师偶尔让我到黑板前去解题目,做好题后我的脸都
是滚烫的。直到大学毕业前,我从未在超过 10 个人的公开场合讲过话。
但甘居人后不是我的风格。大一第一个学期,全校新生有一次统一考试,500 多名学生
坐在一间很大的教室里一起答题。考高等数学时,时间是两个半小时。45 分钟左右的时候,
我就交了卷子。监考老师以为我做不出所以放弃了,还劝我再多想一下,能多做出几道题
来也是好的嘛。我说我已经全答好了。监考老师非常惊讶,去我的座位上看我的卷子,才
发现我说的是实话。等到成绩公布,我考了 93 分,位列全校前 10 名。
多年后重回母校参加同学聚会的时候,我那一届其他专业的同学一见到我还会说:你
就是那个提前交卷的人。那一次的高数考试其实相当难,居然有个家伙这么短的时间就做
完了,所以给很多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这自然和我当时的压抑心态有关,我一心只想证明
自己。走出教室的那一刻,我得意于所有同学都看着我的那种感觉。从那时起,我才真正
被别人注意到。
在那次新生统考后,我对周围同学的轻蔑之情有增无减:他们跟我不是在同一个水平
线上的,我不应该跟这些人一起上学。我甚至对老师也有点看不上眼。应用物理是学校新
设的专业,上专业课的老师讲课时都是照本宣科。我在下面看着课本,发现老师虽然照着
书念,却时不时会讲错点什么。每到这时,我就会坐在座位上帮老师纠错。这让老师极为
反感,当场告诫我发言要举手。可我屡教不改,还是有错必纠。
在同学中我也比较傲气。每逢期中或期末考试,就到了我的开心时刻。因为对于考试,
我从来不惧。在考前的自习课上,我便向同学宣布:你们有什么不会的问题可以来问我。
倒也真有人来找我,去找老师还得走上十分钟的路,而且我也的确可以解答,他们何乐而
不为?
不过,我和同学的关系并没有因此变得融洽。和北京同学本来就有隔阂,和外地同学
也说不到一起去。遇上班级活动,不管是干部选举还是联谊晚会,我永远是唱反调的那个
人。小学之后再没做过干部的我,对团队概念完全没有认识。并且,出于一种毫无道理可
言的逆反心理,别人愿意做的事我都不愿参与。对于这样性格的我,男生都不爱和我打交
道,女生就更不用说。理科专业的女生人数本来就少,眼界又非常高。在她们眼里,我除
了偶尔在功课上炫耀一下自己,简直毫无过人之处。再加之我还特别没有奉献精神,诸如
替女生寝室换灯泡、寒暑假时帮她们拎行李去车站的事,我一件也没做过。
我们班有 30 人,17 个男生,13 个女生。没有一个男同学喜欢我,更没有一个女同学
喜欢我,虽然女同学中倒有两个人我曾短暂地暗自爱慕过一阵子。
多年以后,我和朋友开玩笑说,我大学时候的性格比较像艺术家:自私、冷漠、情绪
不稳定,还老爱挑剔别人。

使用道具

16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1:02: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普通大学也可以造就非凡学生(2)
“成功 4+1”理论
我在学校里待的时间很长,大学毕业后又先后留学日本和美国,念了两个专业的博士。
我身上有着很重的校园情结。因此,成为职业经理人后,我在业余时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
就是给大学生作演讲。我每年在各大学演讲的次数几乎都超过了 20 次,差不多一个月要作 两场。
我演讲的主题通常包括大学里应该学什么,成功道路上应该注意什么,还包括职业的
选择,以及社会公关话题等等。同大学生的交流给了我更多的活力,也让我有机会将自己
的人生体会和职业经验与更多的年轻朋友分享。这是我去大学演讲时最大的快乐所在。
经常有年轻朋友来问我,到了大二、大三却发现自己仍不知道未来的前途在何处,人
生的方向一片迷茫。我因此特别提出了一个“成功 4+1”理论,教授怎样获得成功、怎样超
越自我的方法。实际上,这套“成功 4+1”理论也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后所必须具备的要素。
“成功 4+1”中,4 分别代表智慧、勤奋、激情和机遇,1 代表性格。
“成功 4+1”之性格
为什么性格决定成功?因为机遇和性格联系在一起。当每个机遇出现时,靠什么把这
个机会变成你的?靠的就是你的性格。我们需要培养一个好的性格,让周围的人都认同你。
你要用真心来对待每一个人,用正直向上、关爱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每一件事。那么,什
么是好的性格呢?
好的性格没有固定的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要让别人喜欢你。拿出一张纸,把身边 10
个朋友每个人身上你喜欢的性格写下来,然后把它们变成你自己所拥有的,这就是好的性
格。
有谁不喜欢善良的人?有谁不喜欢宽容的人?有谁不喜欢正直的人?有谁不喜欢大气
的人?有谁不喜欢乐观、阳光、向上的人?如果这些性格都在你身上体现出来,别人会不
喜欢你吗?多年后,身为职业经理人的我深切体会到,性格是一个人获得成功的核心因素。
我甚至认为,
一个人只要性格好,搭配“4+1”另外 4 个中的任何一个,都能获得成功。
如果硬要从我大学的那些坏性格中挑出点好东西,我想孤僻也许算其中之一。大学里
我做了 4 年独行侠,无论去食堂吃饭,还是上图书馆看书,什么事都是一个人做。虽然后
来我的性格变得相当外向,但同时我也很享受一个人独处的时光。到现在我也经常一个人
去旅游,在独处的感觉中聆听内心深处的声音,这一点对我倒是不无裨益。
回想我的年轻时代,鼎盛期在小学,初中时受挫,高中平坦,大学又受挫。从少年时
起就产生的心理压抑一直没有得到缓解,自卑情结也没有根本解决,直到大学时还是严重
地不自信。即使偶尔有出头的感觉,也不能弥补我内心深处的创伤。那种无处诉说的苦闷,
总在我心头萦绕,挥之不去。
沟通技巧是练出来的
我的大学同学对我说,他们如今偶尔看见我在电视上那么能说会道又富有亲和力,不
免狐疑:这是我们上大学时候的那小子吗?
这是因为我后来意识到沟通能力的重要,胜过我所学的所有专业课。我坚信人是可塑
的,人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你学会了沟通,你一定可以当一个好员工,当一个好领导。
沟通是一种态度。大学生毕业时的面试是什么?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比如,在
你的面试中也许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但你不要说自己不知道,因为那就意味着你
放弃了与面试官之间的沟通机会。其实,面试中的答案并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沟通的
过程。沟通需要什么?

使用道具

17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1:07: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不喜欢的事做起
很少有哪个学生看到复杂的方程式或者密密麻麻的英文词汇书会眼睛发光、心情兴奋
的。这是人之常情。那还该不该学?要学!也许那不是你的兴趣所在,但你必须强迫自己,
培养自己的毅力和学习能力。
踏进社会后,至少有一大半人会发现自己的工作不是你喜欢的类型。不喜欢就可以不
做吗?社会可没那么简单,社会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一个刚踏
出校门的学生是没有核心竞争力可言的。所以,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先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把工作做好,等到有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后,再设法来改变环境。
我们要在大学阶段起就逐步养成这样的习惯。老实说,这是一个相当痛苦的过程。但
要想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生存和发展,就不得不如此。
从负循环到正循环:我的自我激励法
学习英文的过程虽然枯燥,但我心中有很强的信念,这也是自我激励的方法。一方面,
我要摆脱因为英文不好而自卑的自己。另一方面,英文可以改变我的人生,改变我的前途,
所以我要强迫自己学。
这就是所谓负向循环、正向循环的问题。如果进入负循环,我觉得自己英文反正也不
好,由自卑变成自弃,我就再也不想碰英文了。倘若进入正循环,我强迫自己去学习英文,
然后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我就会越学越好。
到了大三的时候,我看见有同学在看英文报纸时有不认识的单词,便告诉他单词的意
思。几次之后,大家都对我刮目相看。就这样,我就渐渐地真正喜欢上英文了,学习起来
也更加带劲儿。
做工作也是一样,绝不能因为不喜欢而敷衍。告诉自己这是一份伟大的工作,并投入
激情,你会发现工作中的乐趣,也会因此受到他人的肯定,然后你就能发现这确实是一份
不错的工作。
人生也是如此,如果你陷入逆向循环,在某个阶段一定要把它停住。当然,这其中也
需要适当的技巧。
在上海微软任总经理时,因为技术中心的工作全是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方面的服务,
工作也不是那么有趣,公司的气氛也比较沉闷。当我们从大中华区技术支持中心到亚洲技
术中心过渡的时候,员工的总体英文水平不够高,无法满足为英语语言国家客户提供服务
的要求。我认为人的心  总是在竞争中迸发活力,所以特意设立了青铜、白银、黄金、白金
一系列工程师等级标准,鼓励大家提高英文水平。如果员工达到某个级别的英文水平,我
就给他提升称号标准。如此一来,员工的英文学习热情变得极为高涨。
大学读英语时,我也给自己定了不少非常明确的规定。比如我一年内要把《新概念英
语》的一册背完,在这个大目标下我又设定小目标,每个月、每周的进度分别是多少。读
完之后我还会做一些考题检测自己的水平,如此通过完成一个个小目标不断地提升自己。
学完三册《新概念》之后,我发现自己还要加强口语的练习。很多人以为练口语最好
找找老外聊天,其实不然。我和同学第一次去长城时就碰到一群老外。那时候由于国家的
开放程度有限,来中国的老外很少,因此大家都很兴奋,叽里咕噜和他们说了很多。回来
仔细一想,当时和老外聊的内容其实就那么几十个单词,来回在那里倒腾。你哪里人,你
从哪里来,来中国几次了,你喜欢什么,为什么会喜欢。就这么几句话而已。
我因此发现,除非能找到某个固定对象作持续深入的交流,时间再多的泛泛而谈对提
高口语都帮助不大。所以我就不去找外国人聊天了。我找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方法。我用
英文给自己讲故事,每天像写日记一样,用英文讲述生活的点滴细节,对某件事发表自己
的看法等等。造句时,我尽量用长一点的句子,和尽量多的单词。反复练习,果然长进很
大。
大四时我换专业报考了研究生。等到考研成绩公布时,我的同学们十分惊讶地发现,
那个名叫唐骏的“小混混”非但总成绩是全校第一,最难考的研究生英语竟然也是第一。
后来我进微软后,听说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默在哈佛念大学时还经常玩牌,业余活
动丰富多彩。而我在大学里除了偶尔去跳跳舞,几乎没别的爱好,所以我把学英文当做一
种爱好培养起来。造化弄人,我没有想到,正是大学里那些苦读英语的日子,日后竟然在
某种意义上成全了我的人生。

使用道具

18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1:18: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英文学习的模板法
我把我大学时领悟到的英文学习原则,也应用到上海微软时期对员工的语言培训中去。
给客户提供技术服务的时候,需要把做好的技术方案用邮件的方式告诉对方。因此,技术
中心工程师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写英文邮件。我创造了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叫模板法。
一开始我找来 10 封信的模块,让员工背下来,就像我当初背《新概念》一样。后来经
过改良,我让员工做了一个工具,将不同的问题处理类型分类做成 20 个模块,我们的工程更多精彩电子书,尽在  569400600
师只需要把具体操作的内容填进这些模块即可。这些模块的文字是我专门让技术中心里来
自美国的语言培训专家做了细致处理,每一封信都像是精雕细琢的完美艺术品。通过这种
模块,这封信写出来的效果会比正宗美国员工写得还要好,而且效率又高。当时新加坡、
马来西亚的那些客户看到我们的员工写的邮件很惊讶,奇怪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能写这么
好的英文信。
在某种程度上,模板法可以说是我学习英语的经验总结。在我看来,英语的学习模式
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复制的过程。因为,
万事万物的运转,大到宇宙,小至一花一果,其实都遵循若干非常简明的规则。语言
也是如此。只要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不断复制,创造出纷繁复杂的内容。

使用道具

19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1:24: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三封求爱信,转瞬即逝的初恋
三封求爱信,转瞬即逝的初恋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中国,还是一个娱乐相当匮乏的年代。对于大学生来说,谈恋爱就
是最重要的娱乐空间。班上的女生对我没好感,我对本班的女同学也没兴趣。我心气儿正
高,恰好放眼全校范围内 80 级的漂亮女生。很快,我就在心里排定了一份北邮 80 级五十
大美女的榜单,姓名、专业,一一了然于胸。
五十大美女榜单上有一个电信工程系的女生,被我非常有胆略地看上了。在正式追求
之前,我分析了一下自己的条件。虽说我既单纯又普通,但能看上五十大美女之一,说明
我还是很有眼光的。既然如此,我就该有机会和条件去尝试一下人生的乐趣。追求的方式
让我颇费了番脑筋,想来想去,还是只有用最传统、当时也最流行的方法—给她写信。
第一封信里我告诉她:我姓唐名骏,身高 1.82 米,体重 127 斤。江苏常州人,家庭出
身贫农。父亲是党员,小学文化程度。母亲是普通群众,没有上过学。家里三兄弟,我排
行老二,等等。
简单地说,我给她递了一份简历上去。后来我想,她看见这封信一定莫名其妙,不知
道这个写信者的目的究竟何在。我追求别系女生的事还被同宿舍的同学知道,没有一个人
看好我。有人还调侃我说:唐骏你别写了,你再写也就是给中国的邮政事业作贡献而已。
可我却没有打算就此放弃。于是继续写第二封信。
这封信里,我向她介绍了国际国内的大好形势。更重要的一点,是发表我对国际国内
重大事件的看法。那时候对重大事件有自己看法的人不多,我这么做是想给她传递一个讯
息:我是一个很有文化、很有思想的人。
到北京上大学后,因为首都的浓重政治氛围,我开始变得非常关心时政,这种习惯未
来对我人生和职业上的帮助极大。写情书正好是第一次牛刀小试。
我的人生第一偶像:罗纳德··里根
当年我在信里谈到哪些时政的内容,现在虽然已经记不起来,但大学时因为关注时政
而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崇拜偶像,却让我记忆犹新。那个人就是时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
就在北京同学宿舍的那台电视机里,我第一次看到他的镜头。那段新闻报道中,他从
马里兰州的戴维营结束夏天的度假回到白宫。下直升机的时候,他给两个前来迎接的海军
陆战队士兵回礼,手势标准又规范,还带着一种里根式的幽默。我顿时强烈地被他的风度
吸引住了。
我当时正爱看英文的报纸杂志,因而从中了解到更多关于他的信息。演员出身的他,
不论外形还是语言,都极富魅力。里根的最大特点是用幽默来影响别人。再严肃的场合,
他首先会用幽默来调整气氛。遇到困难时,他也会用幽默的方式来化解。而且他的幽默绝
不庸俗。后来老有人说我像里根。我发现我真跟他有点像:阳光、幽默、乐观,心态非常
好,演讲有激情,跟太太关系还特别好。我一直不断地在观察他,学习他。
从大学到现在,里根一直是我崇拜的第一偶像。他的幽默、乐观和阳光,让我学到很
多正确而高明的人生态度。
第二封信去后依旧没有回音。但这不能阻挡我写出热情洋溢的第三封信。
这封信里,我才真正告诉她,我喜欢她。我写道:“我喜欢你的理由很简单—一见钟情。
也许现在的我看上去是平凡,甚至平庸的。也许现在的我对你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
我既勤奋又刻苦,你给我 5 年、10 年、20 年的时间,我一定会变成一个不凡的人,那时候
我绝对不会让你后悔!我知道我现在没有资格追求你,但是我只强调一点—我不奢望你会
喜欢上我,只要让我默默喜欢你就可以了。无论我有没有可能和你在一起,最
重要的是希
望你记住一点—唐骏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会想着你,都会记着你。”

使用道具

20
hk473818999 发表于 2015-4-8 21:26: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写好第三封信后,我感觉,即使这个女孩子不感动,我自己都感动了。随之而来的结
果是,她居然真的答应跟我见面。我和她一起看了场电影,然后开始很认真地交往起来。
弱势群体的自我推销术
写求爱信的经历,也改变了我很多方面的性格,尤其是在与人沟通的态度和技巧上。
既然我已承认自己在大学中是弱势群体,我就必须找到适用于弱势群体的自我推销术。
这个过程就仿佛销售产品的过程。世界上没有哪家企业的产品是尽善尽美的,要把它推销
出去得靠销售者的人格魅力。自我营销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发挥出来的过程。
怎样才能更好地推销自己,我对年轻朋友的第一项建议是:改写你的简历!
光写所修课程的简历是没有竞争力的。简历是供人筛选给予你面试机会用的,你上过
的课程别人也一样上过,它不���� 让你从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好的简历应该尽可能反映出“和
别人相比你的优越之处在哪里”。无论你做过什么,简历应该体现出你的人生经历中每一项
与众不同的东西。
而且,推销自己必须勇敢。就像我当年所做的那样,你一定要坚信:
人生就像植物生长的过程,只要努力坚持,一定会有开花结果之时。
不过我们很快就分手了。分手的导火索是我送她的一件礼物。
当时我的生活费是每月 20 块钱,我花了 8 块钱去商店里买了一条裙子送给她。将裙子
交给她时,我说了一番很多男生在那种场合都会说的话:没有其他方式来表达我有多么喜
欢你,只有这条裙子体现我的一份心意。像很多女生那样,她也被这番话弄得很感动。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本来堪称完美。问题在于,在表白情意的同时,我还犯了一个很
多男生都常犯的虚荣错误。为了强调礼物的价值,我把裙子的价钱夸张地说成 25 块钱。在
我当时的心目中,25 块和 8 块差别不大,都是一笔需要狠咬牙关才能下定决心拿出来的巨
款。既然是巨款,何不把数字说得更大,好让女友更开心呢?
没有想到的是,我送的那条裙子让她同宿舍的女生都很羡慕,其中一个女生也去买了
一条。款式、颜色全都一模一样,去的商店也是同一家。我的谎言顿时被拆穿了。她前来
质问我。出于一种可怜的自尊,我强词夺理地说:“没错,的确是 8 块钱,但是你没有觉得
如果算上我的感情在里面,又何止 8 块钱呢?”她非常生气地转身走了。那怒气冲冲的脚步
声,宣告了我的短暂初恋的结束。
从第一次看电影到分手,其实不过两三个月而已。而且,我们的恋爱,一直处在秘密
交往的状态。在那个年代,如果公开关系,就意味着两个人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程度。所
以,我从没去她的宿舍找过她,有时在食堂看见她和她班上的同学一起吃饭也不方便说话。
只有趁她洗碗时身边没人,才过去说两句,和她约定下次约会的时间地点。所谓的约会,
也不过是一起散散步,看看电影,次数不过五六次。我和她甚至连手都没牵过。
不过,对我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分手的结局,而是其间追求自己所爱的过程,这种态
度使我的人生受益无穷。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9 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