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清静尊者
8241 171

[创新发展] 治理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推广有奖]

81
高昌明珠 发表于 2015-10-1 06:55: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论权势

 凡人君之所以成为人君,因为他有权势。所以,人君失掉权势,臣下就控制他了。权势在下面,君主就被臣下所控制;权势在上面,臣下由君主控制。所以,君臣的地位颠倒,就因为权势下落。大臣得势一整年,臣虽不忠,君主也不能夺;儿子得势一整年,子虽不孝,父亲也不能制服。所以《春秋》记事,臣有杀君的,子有杀父的。所以说:堂上可以比百里还远,堂下可以比千里还远,门庭可以比万里还远。现在,步行一天,一百里地之内的情况就知道了,堂上有事,过十天君主还不知道,这就叫作比一百里还远了;步行十天,可以了解一千里地的情况,堂下有事,过一月君主还不知道,这就叫比一千里还远了;步行百天,可以了解一万里地的情况,门庭有事,过一年君主还不知道,这就叫作比一万里还远了。所以,情况进而不出,叫作“灭”;情况出而不进,叫作“绝”;情况报上去而不能达到君主,叫作“侵”;情况下达而中途停止,叫作“壅”。有了灭、绝、侵、堕问题的国君,并不是杜绝或封守了他的门户,而是政令有所不能推进的原故。所以说:政令重于宝物,政权先于至亲,法度重于人民,威权重于爵禄。所以,不可为重宝而看轻政令,不可为至亲而把国家政权放在后面,不能为爱民而歪曲法律,不能为爵禄而分让权威。所以说:权势是不能给予他人的。

使用道具

82
醒思木 发表于 2015-10-1 07:17: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02:01
要不称哲学家
思识兴邦,学识误国——致中东博士的第二封信
忠东博士:你好!
读你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3期上发表的《新型等价交换:一个新的乌托邦——经济学中的林子力现象研究》一文(下以《新究》简称)后,写给你的信不知你收到了没有。这次我用给张琢先生写信的底稿反面给你写信,这样的不礼貌之举望请你原谅,所绝非对你的不尊重,而只能说明我是一个穷思者。
在我看来,思识兴中,学识误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虽是几千年来中华文化(学识)得以不息传承的法宝,但是仅凭着这一法宝大多是误国的。当警醒的是,自汉以来曾是那样自豪强盛的中华民族,何以衰落至在维新的小小日本面前也一时毫无还手之力,山河破碎,几乎族亡种灭?此乃“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果也。是故,我读你的《新究》一文后,悟忧如焚……思绪万千……
《新究》一文尽情地展示了你那当代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读书破万卷”的学识根基和“下笔如有神”之精湛辩驳的文笔才华。这对于一个业余的社科思究者的我来讲是终生难极的,真的好羡慕。
《新究》一文还载现了你那不作惜哲奴隶的犟骨文笔,这尽管是所有业余思究者无不具备的探究精神,但对于有过专业训化经历的博士有这样犟骨的文笔还是难能可贵的,我由衷地敬慰。鲁迅的遗笔尽管无益于我的思究,但我爱看,也正是他那犟骨的文笔能使我在业余思究稍有浮躁时静一静,吸纳他那文骨的营养。在我所订阅的杂志中要数《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9年第3期最为破旧,所用如此的破旧就唯有《新究》一文以及该文妄加评判绞杀的《论新型等价交换》思想之故了。
《新究》一文的确是我爱看,且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好文章。可遗憾的是,在你否驳“新”(林子力)“旧”(莫尔、马恩)乌托邦幻想的洋洋几万余字里行间,我没有找到可以算得上是你的或你所要推介的当代的“新究”,你这精湛的无立之驳,在我看来如同上了满堂的烈药而未上子弹的响枪,即便是神准的狙击手,打着的也只不过是无矢吓敌的空响。一个有如此广博学识根基的社科博士,所不为力图推介自己的或自己所赏识的当代社科理论研究最新的成果,何以不惜闲废如此精湛辩驳的文笔呐?我深感纳闷,左思右想,还是拿起笔同你探讨一下,我所悟忧如焚这中华民族衰落的病根。
忠东博士,作为一个业余的社科思究者,我本无资格在当今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面前班门弄斧,给你写这封信尽管觉得自不称量,但是我认为还是有其必要的,这必要并不在于(上封信)向你假援林论以售我思,而在于借你的《新究》一文对当代社科“新究”妄加评判之绞杀来谈一谈,曾是那样自豪强盛的中华民族之所衰落的根由。
也许在你和你的博导们看来,我这是无中生有,小题大作,牛头……马嘴……
是的,中华民族所曾的衰落是我们祖宗的过错,与你和你的博导们无关,更扯不上《新究》一文的么事。然而,在我看来,在当今中国社科学界还依然残留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所导致我中华民族衰亡之遗迹。这遗迹所存在的表现就恰如你的《新究》,你《新究》一文所展现出的你的学识和文笔才华,以及你作为《新究》笔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已毕业之博士)的身份。这并不为《新究》一文之笔者你和你的博导们所悟,是此我就很有必要鼓足勇气冒昧地说于你和你的博导们听听。
在学识者你那里是字好三湖水,在思识者我这里是新识十年思。翻开你的《新究》一文尽管再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我还是没有从你那字里行间找到你的或你所要推介的当代的新思识。文好无新识原本是理论思维量不足的写照,也就是说,在我看来,你在商品经济学领域尚未付出足够产生或鉴赏新思识的理论思维超常量——十年思。就没有付出相当理论思维量的学识者来讲,其所对当代新思幼述之论就只能是凭字面为据予以处置,这样的学识者之处置所扼杀的就恰恰是在字面表述上尚未成熟而确属已付出超常思维量所产生新论的快子手。试想:举世无双的中华大家族,又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历史,所曾付出了足够产生新思识之理论思维超常量者是朝朝代代都会有的,之所以无一成就世学之论,不正是如同你的《新究》之类的一一地扼杀而遗弃了的原故么?此乃中华民族是曾衰亡遗迹之一也。
其二,作为《新究》一文笔者你之有如此渊博的学识根基和精湛辩驳的文笔才华,就不难知晓你所耗费的青春精力和可贵年华,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人的青春精力是有限的,大好年华是可贵的,既勤于学则必疏于思,这不正是华夏历代文豪大儒们所图文誉大下而自废青春精力和可贵年华却无益于民族进步之故么?
再说历来重学识轻思识之中华,其学识者的门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位(已毕业的博士)越高,所对当代新思幼述之论扼杀的威力越大。你《新究》一文所要扼杀的《论新型等价交换》思想面世快十年了之所以还在搁置着,不正是因为你高贵的门弟,显要的学位以及“下笔如有神”的精彩文章发挥威力的结果么?此之三也。
成然,我并不怀疑你作为《新究》的“笔者之所以要对这个改革的理论进行分析批判,绝非出于个人的好恶,而是出于对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理论的关心,以及对改革的命运和前途的关心”。问题就在于你并不是一个在校还未毕业的博士,所为了毕业而写作以章显文采的毕业论文,而你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时今中国社科最高的学府)已毕业了的社科博士,这就意味着你应当结束章显文采的学生使命,从此则要肩负起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已毕业了的社科博士之使命——引领中华民族不断地寻新替旧的进步。可是你的《新究》一文告诉读者的是:林子力的《论新型等价交换》思想是个谬论,是“一个新的乌托邦”,而你又并没有在《新究》里向你文的读者们推介一个当代的新理论以加力推动才刚起步的中国社会主义的经济改革。这在我看来,你这纯粹是在扼杀新论维护旧论,与引领中华民族不断地寻新替旧而进步的社科博士之使命背道而驰。所凡在中华民族历史上真正能阻碍本民族进步的并不是国之外敌,而恰恰是如你这样身为名门学高之不思善述的大文豪绝非出于恶意且关心的浅思误判。我想,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朝朝代代都会有新思识的产生,只不过是被“下笔如有神”之大家的扼杀而导致历代社会革新意识不前,社会革新力量所始终只能处于服从地位才是中华民族衰落的真正原因。
字好三湖水,识新十年思。所已面世的《论新型等价交换》思想把林子力与当今中国社科界那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似乎还没毕业的学生区别了开来,这种区别就在于他不再是马恩的学生,而是当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思想家,他不再是搬运文字炫耀文采的乞丐,而是理论思维劳动者,他所把握当代社会主义的,不再是马恩的书本,而是自己所付出超常思维之理论。他是当代中国第一个用自己所付出超常思维之理论重新概定社会主义的思想家,尽管他的《论新型等价交换》思想还没有被时今社科学界所认可,但他以自己所付出的思维之理论来重新概定当代社会主义的勇气和做法也是值得我极力倡导的。在我看来,林子力既然以《论新型等价交换》提出了“排除”之新思识,也就必定已付出了足以产生这一新思识的理论思维超常量。我所极力倡导的不仅仅只是林子力的勇气和做法,更重要的是林子力为了中华民族之复兴的社会主义理论事业,所积极探索之默默付出超常思维劳动的奉献精神。只有极力倡导从而发扬这一奉献精神,中华晢子的思维才有可能重新激活沸腾,振兴中华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必有后继之群。
忠东博士,在我看来,文之才在于学,邦之兴在于思。拿毛泽东来说,当年的中国学识在毛泽东之上的人有的是,却只有毛泽东能成就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事业。就邓小平来讲,学识在其之上的就更多了,可能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就只有邓小平。何故?他俩都付出了超常思维之识的原故。
伟人的伟大,并非身高力气学识权位,而是其付出的超常思维之识。学是人才的血肉,思才是人才的筋骨。没有筋骨之人才,不仅无益于民族进步,有的还成为了阻碍民族进步的绊脚石。
此致
敬礼!
                                楚梽于1996年秋于马踏石老家
另:若无时间精力复信,此纸无留阅价值,请阅后签字寄转于我即可。谢谢!

使用道具

83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18:28: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论政

政者,正也。正也者,所以正定万物之命也。是故圣人精德立中以生正,明正以治国。故正者,所以止过而逮不及也。过与不及也,皆非正也;非正,则伤国一也。勇而不义伤兵,仁而不法伤正。故军之败也,生于不义;法之侵也,生于不正。故言有辨而非务者,行有难而非善者。故言必中务,不苟为辩;行必思善,不苟为难。

使用道具

84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18:47: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四民的管理

管子回答说:“士农工商四民,是国家的柱石之民,不可使他们杂居,杂居则说的话做的事都不一样。因此,圣王总是安排士住于闲静之地,安排农住近田野,安置工匠靠近官府,安置商人靠近市场。使士人们居处相聚而集中,闲时父与父言义,子与子言孝,事君者言敬,长者言爱,幼者言悌。朝夕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学问,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士人的子弟常为士人。使农家居处相聚而集中,分别四季,安排用具,置备器械。搞齐全耒耜枷镰等等。在天气尚冷的时候。就铲除杂草修整土地,以待时而耕,耕得深,种得均,盖土又快。在降雨之前就除草松土,以等待时雨。时雨—‘来,就带上各种农具,早晚在地里从事农活,脱下常服,以就功役,分别苗的好坏,排好苗的疏密。他们头戴草笠,身披蓑衣,一身泥水,暴露发肤,竭尽其四肢之力,而积极在地里劳动。他们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本领,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农家的子弟常是农入。他们朴实而不奸恶,其优秀人材能够成为士人的,就可以信赖。让他们种地,粮食就多;让他们做官,贤才就多。所以,圣王总是敬农而爱农。要使工匠居处相聚而集中,察看好的木材,考虑四时活路,分辨质量优劣,安排各种用具。在评定等级、考计规格、裁断器物的时候,要注意齐全和精致。这样,互相谈论工事,展示成品,比赛技巧,提高智慧。他们整天从事于此,来教育子弟,从小时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本领,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工匠的子弟常为工匠。要使商人居处相聚而集中,他们观察年景凶饥,了解国内情况,观察四时,注意本乡货物,而预知市场物价。他们负任担荷,赶牛驾马,以周游四方;料定物资多寡,估计商品贵贱,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贱买贵卖。所以,雉羽和摈尾一类的珍品,不必远集而自至;竹箭—类的产品,—国内就有浮余。奇怪的商品经常到来,珍异的东西也有聚集。他们整天从事这些,来教育子弟。他们互相谈论赢利,互告买卖时机:互相陈说物价知识。从少年就习惯于此,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因此,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本领,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商人的子弟常为商人。按土地肥瘠而差别征收租税,人民就不会外流。施政不遗弃功臣故旧,人民就不会不敬。伐木、捕鱼,各有定时,人民就不会苟且从事。高原、山地、平地都能公平处理,人民就不疑惑,不夺农时,则百姓富裕;祭祀不妄取于民,则牛马繁殖。”

使用道具

85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19:04: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论王霸之业

霸业和王业的规模形势是这样的。它模仿上天,效法大地,教化世人,改换朝代,创立天下法制,分列诸侯等次,使四海宾服归属,并乘时匡正天下;它可以缩小大国的版图,纠正邪曲的国家,削弱强国,降低权重之国的地位,兼并乱国,摧残暴虐的国君:处分其罪恶,降低其地位,保护其人民,然后就统治其国家。本国富强叫作“霸”,兼正诸侯国叫作“王”。所谓王者,总有其独明之处。德义相同的国家,他不去攻取;道义一致的国家,他不去统治。历来争夺天下,以威力推翻危乱的暴君,是王者的常事。统治人民必须有道,称王称霸必须合于时机。国政修明而邻国无道,是成就霸王之业的有利条件。因为国家的存在与邻国有关,国家的败亡也与邻国有关。邻国有事,邻国可以有所得;邻国有事,邻国也可以有所失。天下有事变?总是对圣王有利;国家危殆的时候,才显出圣人的明智。先代圣王之所以成其王业,往往是利用邻国的举措不当。举措不当,是邻国敌人所以得意的原因。


霸业和王业的形势是这样的,它的德义处于优势,智谋处于优势,兵战处于优势,地形处于优势,动作处于优势,所以能统治天下。善于治国的,往往利用大国的力量,依势而缩小别国;利用强国权威,依势而削弱别国;利用重国的地位,依势而压低别国。强国多,就联合强国攻击弱国以图霸业;强国少,就联合小国攻击大国以图王业。强国多,而谈统一的王业,是愚人之见;强国少,而行联合称霸的办法,是败事之谋。神圣的君主,都是看天下的形势,了解动静时机;看先后机宜,了解祸福的道路。强国多,先举事者危险,后举事者得利;强国少,先举事者成王,后举事者失败。参战国多,后举事者可以成霸;参战国少,先举事者就可以成王。

使用道具

86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19:14: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个英明君主总是看轻骏马与宝玉,而看重政权与军队。至于失天下的君主就不这样了,他轻视予人政权,而重视予人骏马;轻视予人军队,而重视予人宝玉;重视宫门的营治,而轻视四境的防守,所以国家就削弱了。

使用道具

87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19:31: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无地而求富有者,忧伤;无德而想称王者,危险。施予薄而求报答厚重者,孤立。上面权小而下面权重,国土小而都城大,就将有被弑之祸。做到主尊臣卑,上威下敬,令行人服的,才是治国的最高水平。如果天下有两个天子,天下就不能治理;一国而有两君,一国就不能治理;一家而有两父,一家就不能治理。法令,不发自上层就不能推行,不集中权力,就无人听从。

使用道具

88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19:54: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者之心,方正而不走极端。列爵不排斥贤人,选贤不择年齿地位,这是为贪更大的利益。所以王业的形势是伟大的。先王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坚持方正的原则;在建立天下的时候,实行整齐划一的措施;在治理天下的时候,则实行平和简易的方针。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兴举大事用天道。

使用道具

89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20:09: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有羽翼而能飞的是语言,没有根底而能巩固的是感情,没有地位而尊贵的是心性

使用道具

90
清静尊者 发表于 2015-10-1 20:17: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负担重莫如身体,经历险莫如口舌,时间长莫如年代。负重任,行险路,长期坚持,唯君子才能做到。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