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ounghy
11193 120

[宏观经济学政策] [民生六日谈]之人口 [推广有奖]

61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0 12:16: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udacool 发表于 2016-3-30 12:04
人口少时好还是坏呢
人口,不能看多少,要各年龄段和性别的比例合理才好。

使用道具

62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0 12:18: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pzh_hzp 发表于 2016-3-30 12:06
生育也就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成本过高,现在培养一个孩子到上大学就要过百万,据我所知,70%的适龄生育的家庭 ...
恩,这样的现实下,机会成本过高。

使用道具

63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0 12:18: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umingxu 发表于 2016-3-30 12:11
为什么不一次性放开生育?不是已经在山西某地试验过了?请教坛子里的高手?
共同期待答案~~~~~~

使用道具

64
xiaocheng4538 发表于 2016-3-30 12:32: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支持一下

使用道具

65
xiaocheng4538 发表于 2016-3-30 12:33: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觉二孩放开的有些晚了,而且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太高了,自己都养活不起,又怎么谈养孩子呢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zounghy + 100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66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0 12:37: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xiaocheng4538 发表于 2016-3-30 12:33
感觉二孩放开的有些晚了,而且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太高了,自己都养活不起,又怎么谈养孩子呢
这是大实话。没有点财力的储备,没有家里老人的帮忙,再要个孩子,基本上很难很难的。

一个孩子,妈妈还有可能能上个班,再要一个,妈妈基本上就要在家带孩子了。当然,我说的是没有老人帮忙的情况下。

这,一正一反的,孩子多一个,收入少一份,谁都得掂量掂量的。

使用道具

67
sswangjy 发表于 2016-3-30 13:30: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个人拙见,人口问题不能单独来看,其实中国民生相关的话题都是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有整体的提高才能解决为题,个人感觉有点像是木桶原理,就看最短的那一个版咋样。。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zounghy + 100 + 100 + 3 + 3 + 3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3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3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68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0 13:37: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sswangjy 发表于 2016-3-30 13:30
个人拙见,人口问题不能单独来看,其实中国民生相关的话题都是息息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只有整体的提高 ...
恩,赞同您的看法。围绕民生的经济话题,绝不仅限于我的六日谈那么少,都是连在一起的。

这些谈到和没谈到的话题,都是社会经济总模型的因子,都会影响经济总体,不同的只是影响程度有强有弱。

我发这个系列帖子,不是单纯地想让大家发泄吐槽,更多的是希望关注我们宏观经济学板块的同学们、学者们更多地关注到经济学与我们的生活没有距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要多研究生活,多研究与民生相关的经济学课题,让我们的经济学更有现实意义。

谢谢您将本话题引申到一个更高的高度。谢谢!

使用道具

69
ascta 发表于 2016-3-30 14:05: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小时候的邻居(河北某地级市),08年硕士毕(工科)业留在上海发展,当时我们还嘲笑他“倒插门”(留在上海),两人贷款买房后生了一个小朋友,务实的他们两个用40多万各自都读了在职mba(买车也要30多W),二胎开放的时候他们就要了,没有任何压力,其他在上海的朋友这样的不多。现在的80后能解决自身发展问题就很好了,二胎的基础条件严重缺失。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zounghy + 100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0
zounghy 发表于 2016-3-30 14:19: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ascta 发表于 2016-3-30 14:05
小时候的邻居(河北某地级市),08年硕士毕(工科)业留在上海发展,当时我们还嘲笑他“倒插门”(留在上海 ...
您这位邻居走的路子不错!肯定也很上进,很有才华,在上海建立了家庭,有了比较好的收入,真正达到了中产阶级比较高的水平。恭喜他一下。

孩子的户口,现在可以随父亲也可以随母亲,所以,他和一位上海姑娘结婚了,孩子的上海户籍没有问题,在上海上学受教育也没有问题。不错。

这样的案例有,但真的不多。现在的北京姑娘中有不少是剩女,不是因为她们找不到对象,而是周围追求的非本市户籍的优秀男性太多了,挑花眼了。我从小就认识一个叔叔家的女孩儿,四张都过了,还没结婚呢,估计这辈子也不会结婚生子了。所以,别看貌似北京的人口(还流动人口)现在多,遇到个北京籍的女性,要么单身,要么离异,真正有家又有孩子的还真没几个,这批北京女性无后代,那么很多非京籍的男性就找不到北京籍的伴侣,就少了很多北京籍的孩子,这个现象长期存在的话,北京再通过户籍限制人口流入,北京的人口短缺在将来也是个隐患。所以,别说二胎了,现在连生育愿望都锐减了,哪里再来的人口红利?没有人了,还谈什么经济大国?后话就都是瞎扯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9 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