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uonaerkun
6135 33

[学科前沿] “农村剩余劳动力”讨论2:关于实质 [推广有奖]

21
平小等 发表于 2005-11-2 08: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给大家说些我所看到的

农村的教育是个很大的问题,虽然有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可是我们的教育是滞后性 ,仅仅上完了初中的学生,根本,就不能够认识 学习的重要性 ,更不能能 独立思考,以后 自学 。

另外 ,除了学校,没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学习 。学习资源匮乏 。使农民素质的提高受到限制 ,不能够自救

使用道具

22
平小等 发表于 2005-11-2 09: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教育不平等将使贫富差距拉大
  1.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2. document.title="教育不平等将使贫富差距拉大";document.url="/phoenixtv/83885040617914368/20051101/676505.shtml";
  3. <script>
复制代码
2005年11月01日 12:03
字体:

访谈嘉宾:劳动经济学家和人力资源薪酬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导致当前收入差距悬殊的深层次原因有哪些?

曾湘泉: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与目前的机制和体制等有密切的关系,但值得注意的是,研究表明,人们受教育程度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的、也是更为持久的影响因素。

教育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内容,对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具有长期的影响和作用。要缩小教育带来的这种收入差距,是需要时间的。教育具有代际传递的效应。知识改变命运,人的收入与其自身,以及上一代人接受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一个农民家庭的子弟考入大学,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他和他一家的命运就可能发生根本的改变。但如果是相反,面对高额的学费,很多贫困学生丧失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很有可能还会继续重复他们父辈贫穷落后的命运。

这样下去,问题就比较严重了。穷就成为穷的原因,富就成为富的原因。这就陷入了因果循环累积原理的怪圈。中国经济和社会要和谐健康发展,必须跳出这个圈子。

《第一财经日报》:在市场机制作用下,因果循环累积怪圈正有扩大之势,在一部分人已先富起来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已提上议事日程,从教育投资机制上看,你有什么建议?

曾湘泉:现在劳动力市场突出的问题是低端市场没有任何保障,就业不稳定,经济发展的成果他们分享不到。长期来看,必然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消费需求出现问题的时候,整个经济的链条就可能断掉。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高,而富人的边际储蓄倾向高。如果大量的人成为穷人,没有消费需求,富人的财富也不能增加下去。

怎么改变穷人的命运,不仅仅是简单的转移支付,简单搞低保。从长期来看,是要对他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健康和让他们流动的投资。

目前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都发生了“技工荒”的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技术工人需要培养,我们的人力资本投资渠道不畅。上技术学校的,通常是个人素质一般、家庭收入低的青年人。家庭收入低,无财力进行投资,学校采用高额的个人收费制度不现实。技术学校的发展,同样需要大的实验设备和仪器,需要相当的投资,而企业目前由于劳动力流动加大,大多也不愿对劳动力进行培养和投资,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面临技能人才短缺,我们如何解决?根据国内外的经验和做法,政府对此负有一定的责任,至少政府应该拿出一部分钱进行投资,支持技术学校的发展,支持技能人才的培养。劳动力技能水平提升之后,他们的人力资本就增加了,工资水平就会提升,收入差距的状况才可能发生改变。

《第一财经日报》:这种状况的出现是否与这几年教育产业化有很大关系?

曾湘泉:教育要不要搞产业化是另一个争论的问题。我的理解是,中国教育如果说搞产业化的话,那也是涉及专业的设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方法应当与社会的需求相同步,应当提高办学的投资效率和效益而已。教育的本质绝对是不同于企业的性质,它不是营利和赚钱的组织。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担负着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类科学和技术进步职能的同时,它更负有社会进步、社会公正和平等,特别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使命。为此,国家需要加大对教育的投资,要加大对受教育者的困难资助体系。解决收入差距必须考虑教育的平等化。人的机会和能力的差距缩小,将对收入差距的缩小发挥根本的作用。

当然,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也是一个问题,也就是说要建立良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体制。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都面临一个投资效率和效益,也就是教育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中国的教育投资从家庭来看,是不成问题的。我们中国的家庭对于教育的投资几乎可以用“不惜代价”四个字来形容,问题是教育投资的回报是什么,难道仅仅是一个文凭?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和能力,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最终提高劳动者的报酬。

现在的问题是,教育投资是否产生了合理的回报?投资得到回报的前提是教育本身提供好的内容、方法和好的产品。如果基础教育能打破应试教育的陈规,那就能为高等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人才储备。反之,培养出来的还是不会独立思考、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不能为社会创造财富的人,也就不可能对劳动者的报酬水平产生激励,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就会严重打击国人对教育投资的信心。

《第一财经日报》:您认为应该如何改变这一状况呢,政府在其中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曾湘泉:缪尔达尔曾提出过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主张。在经济发展初期,政府应当优先发展条件较好的地区,以寻求较好的投资效率和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也要防止累积循环因果造成贫富差距的无限扩大,政府必须制定一系列特殊政策来刺激落后地区的发展,以缩小差距。

在我看来,当前政府必须下决心加大对教育进行投资,包括对于向中西部教育投资倾斜,国家再也不能倡导教育机构靠自身办教育的思路,更不能有意或无意地激励教育一心搞营利的所谓“产业化”。

现在非常迫切的任务是完善助学贷款制度,解决穷人的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银行认为有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没有还钱,信誉不好,所以不愿意把钱贷给他们。但我觉得国家应该承担这个风险。因为这对于改变大部分人的收入差距,改变大多数人的命运是有益的,不能因为个别事件就去否定这个制度。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郭晋晖 常菁

使用道具

23
starliu 发表于 2005-11-2 21: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力资本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我觉得是很大的。比如现在的“技工荒”问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并存,就是因为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太低。你们觉得呢?

使用道具

24
cathy_betty 发表于 2005-11-2 22: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上说的很有道理,不过应该从人力资本理论哪个方面切入呢?有什么好的模型可以用吗?

使用道具

25
zxyeee 发表于 2005-11-26 11: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城市劳动力需求的角度,发展城市产业,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的根本点

使用道具

26
Sagamore 发表于 2005-11-26 21: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能光靠城市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城市的失业人口也不少。

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对农村经济要起到支持辅佐的作用,

要因地制宜做好发展战略,对乡镇企业一方面要有政策支持,不能光给他们打白条,征税。

一方面又要有严谨的法制监督,切实保护好当地农民的福利和环境的安全

Hardcore pro-economics and anti-marxism.

使用道具

27
零度冰水 发表于 2005-12-1 09: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家经济体制不合理造成的

志存高远,厚积薄发!

使用道具

28
midou 发表于 2005-12-5 19:1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造成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原因是很多的,我们要在现实基础上,努力寻找出解决的办法!原因的分析,如果对政策的提出有用,就可以说,如果没有用,就让作为历史吧

使用道具

29
zhaohongbo 发表于 2005-12-5 19: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当前中国改革的过程中,一方面,国有企业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凡是有高利润的行业,几乎都为国有企业所把持,私营经济几乎没有进入的希望;另一方面,政府管了太多不该管的事情,加上政府办事效率的低下,无形中抬高了行业进入壁垒和经营成本.这就造成了,一方面国有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不断地减员增效,大量的私营企业主则虽然经过一段时间的原始积累,掌握了一部分资本,但因为没有好的项目而选择了存起来或转移到海外;再加上政府在教育上投入过少,大量的消费者挣了钱不是用于消费,而是选择了投资在孩子的教育上,客观上抑制了中国消费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这些方面的综合作用,造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而失业率却居高不下,甚至有渐趋恶化的倾向.

使用道具

30
梅倩 发表于 2005-12-5 20: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存在剩余劳动力首先并不是制度或体制落后的后果,当然不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劳动力的就业。其次,我国能容纳劳动力的领域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二,农村、农业发展始终处于缓慢状态,难以吸收大量的劳动力。还有很多因素。。。。。。

剩余劳动力是指劳动边际生产率接近于零和等于零的劳动力,减少这些劳动力,社会产出不会受到影响。说通俗点,有与没有,一个样。

我会来到北京!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3 0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