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姚正阳
927 15

[休闲其它] 请删除,另发修订过的版本 [推广有奖]

11
姚正阳 发表于 2017-5-29 21:27: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上感应篇图说2:得贵灵验记

   

    【原文】

    半世求名未遇时,灯窗辛苦少人知。

    敬遵太上行功德,丹桂高攀第一枝。

    注:人之功名,载于桂录,掌于文昌。作恶者,按过勾除;行善者,论功行赏。人能持行《感应篇》,则万善毕备,何患不桂录书名、文昌增禄哉!

    案:前朝尚士英能文善书,虽系寒士,却孳孳好善。曾见人募化刻《感应篇》,欲捐助而苦无力,乃典衣衾以勷其事,冬日着单衣,不悔。年逾三十,贫窭益甚,附舟到京作觅馆计,侨寓城外关帝庙中,半载渺无知者。代人书写对联扇头,以资糊口。时近除夕,有重臣差其掌事至关帝庙办公。掌事性喜文墨,一见士英所书,不禁欣赏,问何处人,何事到京,士英以实对。掌事曰:“君既皇皇无主,予之诸子现在觅西席,何不移榻到舍,朝夕请教。君亦得静养读书,可应试求名也。”士英谢而许之。掌事为之制衣整衾,焕然一新,不复寒士相矣。上元之夕,重臣于花园遍挂花灯,悬匾联,请驾游玩。门客所书多不当意,掌事以士英荐,立命面试,乃面试。士英运笔如飞,字画端妍,词语雅切,大加欣赏。是夕,驾临园中,问何人手笔,重臣对曰:“此臣家西宾尚士英写作。”次早,即召见于偏殿,试,称旨,钦赐进士,为翰林检讨。不数年,升掌院学士。凡驾临幸之处,士英载笔相从,一刻不离。遇合之隆,

    遭逢之盛,无有比者。退朝之暇,备盛礼至关帝庙酬谢,道士设锦衾绣垫俟其歇息,礼毕稍憩,恍惚见关帝曰:“尔今日之荣,乃助刻《感应篇》之力也。此后宜加勉励初心,忠君报国,慎勿滋事。”士英醒,方知获报故,遍以劝人,多有化者。

    附:杭州景江锦游幕岭南潮州署,其父亦客两粤制府幕中。俱深信感应之理,案头必置《感应篇》一卷,朝夕持诵。时江锦已年逾四旬,淡于仕进,且恋潮州美地,束金颇优,决意不复秋试。乾隆辛卯大比,父连札三四,促其旋里。最后一札云:“如不急回,以不孝者论。”不得已,怏怏束装入闱,遂中亚魁,连捷分部。未几,放潮州知府,竟如夙愿。盖江锦乡举之前,办一扳诬盗案,曾救活五十七命故也。使平日不奉行《感应篇》,岂能悉心平反如是耶?(《续晨钟录》、《感应坚信录》)

    徐太史曰:“是不敢刑及无辜者,是不敢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者。仁人既遂爱民之愿,彼苍亦遂仁人之愿。五马潮阳,事奇而理故常也。”

    一麾出守笑回头,莲幕当年此地游。五十七囚悲且喜,使君天谴到潮州。(徐太史诗)

    【译文】

    注:人的功名,记载在“桂籍”之上,由文昌帝君掌管。作恶的人,按照作恶大小予以降级或除名;行善的人,要论功行赏。如果能够遵守奉行《太上感应篇》,那么万善毕备,何愁不能桂籍题名、文昌帝君赐予福禄呢?

    案:前朝(明朝)人尚士英,擅长写文章,精通书法,虽然出身贫寒,却乐善好施。曾经见人募捐助印《太上感应篇》,想出钱捐助却苦于无力,于是把衣服和被褥拿去典当,冬天身穿单衣,也不后悔。年过三十,更加贫困,搭别人的船到京城,想找一个家庭教师的工作。因为没钱,就住在城外的关帝庙里,半年的时间,无人问津。他给人家写对联、扇面,以此糊口。到了年三十夜里,有一位朝中重臣派掌事到关帝庙里办一件公事。这位掌事喜欢舞文弄墨,一见到士英写的东西,大加赞赏。便问士英是哪里人,因为什麽事来到京城,士英据实回答。掌事说:“先生既然无事可做,我的几个儿子现在需要一位老师,你何不到我家去,可以早晚请教。您也可以安心读书,再去参加考试,求取功名。”士英答应了这件事,再三感谢。掌事为他更换新衣,整理好床铺,焕然一新,完全不是原来寒酸的样子了。

    元宵节之夜,重臣在花园里到处挂上花灯,悬挂对联、匾额,准备请皇帝前来游玩。门客们书写的对联匾额,多数不能满意。掌事推荐了士英,立即令他前来当面试写。士英前来试写,当着众臣的面,运笔如飞,字体端庄秀美,词语典雅贴切,重臣大加赞赏。当夜,皇帝驾临园中,问是何人的手笔,重臣回答说:“这是臣家请的先生尚士英所写。”第二天早上,皇帝召见士英,在偏殿面试。皇帝很满意,钦赐进士,封翰林院检讨之职。没过几年,升爲掌院学士。凡是皇帝驾临之处,士英带着笔跟随圣驾,一刻不离左右。像这样受到如此的待遇和恩荣,无人能比。退朝的闲暇时间,士英备下丰盛的祭礼,到关帝庙答谢神恩。庙里的道士铺好锦被绣垫,供他休息。士英行礼完毕,在休息的时候,恍惚之间看到关圣帝君对他说:“你今天的恩荣,乃是你助印《感应篇》的缘故。以后要更加勉励当初的发心,忠君报国,千万不可无端生事。”士英醒后,才知道自己获得福报的原因。他到处给人讲这件事,用来劝人向善,有不少人被感化了。

    附:杭州人景江锦在岭南潮州署衙门当差,他父亲也在两粤总督衙门里做事。父子二人都深信因果感应的道理,署案上总是放置一部《感应篇》,早晚持诵。当时江锦已经年过四十,考取功名,走仕途之心已经转淡了。而且耽恋潮州的美景,报酬又很丰厚,决心不再参加秋天的考试。乾隆辛卯年乡试,父亲连续写了好几封信,催他回家参加考试,最后一封信中说:“如果不赶快回来,以不孝罪论处。”不得已,不高兴地收拾东西,入闱考试,考中第二名。会试连捷,考中进士。不久,下放潮州知府,竟然如愿以偿。原来江锦在乡试之前,曾经平反一个诬告盗窃的冤案,救活五十七条人命。如果平时不奉行《感应篇》,怎能当机立断,有这么大的勇气平反冤案呢?

    徐太史说:这是不敢“刑及无辜”者,是不敢“以直为曲、以曲为直、入轻为重”者。仁人君子既然能够达到爱民的心愿,上天也会满足仁人君子的愿望。五马潮阳,事情虽然稀奇,但是道理显而易见。

    一麾出守笑回头,莲幕当年此地游。五十七囚悲且喜,使君天谴到潮州。(徐太史诗)

使用道具

12
姚正阳 发表于 2017-5-29 21:28: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重复了

使用道具

13
姚正阳 发表于 2017-5-29 21:29: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上感应篇图说3:得寿灵验记

   

    【原文】

    莫云纪算总由天,立命修身便自然。

    若使时时尊太上,管教白发易童年。

    注:语云:“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寿之修短,乃数之一定,不可轻移。然赋命在天,立命在我。人自受生以来,或禀赋孱弱,或疾病缠绵,或八字有刑冲。惟实心持行是经,久久并无退转,自然弱者可壮,病者可痊,宜夭者可登寿考。洵挽回造化之良术也。

    案:前朝刘大司寇,存心仁恕,用法平允,从无苛刻。所生六子,夭殇其五,俱年不过二十。其第六子璟已十七岁矣,虽聪慧倜傥,而单弱多病,不异诸兄。有蜀中相士周士涟,挟术游京师,名震一时。公使观相,曰:“此子但求得寿,不必言富贵也。”周细看半晌,答曰:“论公子贵格,难度十九岁之关,但修身立命,圣贤垂训,绝无虚谬。惟力行《太上感应篇》,可以挽回造化,舍此则非术士所能知也。”璟虽年少,颇能自勉,即对天发愿,将《感应篇》逐条录出。善者粘于东壁,每行一善,则加一红圈;恶者粘于西壁,每除一恶,即加一黑圈。行之三年,已过十九岁而竟无恙。一日,渡扬子江,见渔人网一大龟,命从人给钱一千买回放生。龟昂首随舟,送至五里,犹恋恋有不舍状。谓之曰:“予前途即登岸矣,已知厚意,不必远送。”龟于水面点首悠然而逝。是夜,璟宿旅邸,梦一皂衣短胖道士,向之稽首,曰:“公子力行《感应篇》

    三年不倦,上帝克嘉,已增禄延寿矣。但体柔神薄,难保寒暑不侵,贫道有小术相授,照此调摄,可保安身无病。”乃传以吐纳导引之法,传毕别去。璟醒,知系神龟报德,依其所授,如法用功。甫期年,即百病消除。召前相士备礼谢之。是夜周与联床而寝,见璟已熟睡,并无微息,扪之如死人。次早向司寇公贺曰:“公子龟息也,寿元极永,富贵甚长,公从今不必忧矣。”后璟享寿九十八岁,五福全臻。此持行《感应篇》,求寿得寿之验也。

    附:钱塘金镜闻柴虎臣先生新注《感应篇》成,慨然欲捐资付梓。适其室病笃,恍见白衣神示曰:“尔夫欲刻《感应篇》,应增尔寿。嗣后可告世人笃信奉行,刊印广施,必迓天福无量。”(《感应篇纪验》)

    善籍编成喜乍闻,心头蓬勃起祥云。鹤传海屋添筹信,分得恩波及细君。(徐太史诗)

    朱裴玉日庄诵《感应篇》,康熙戊申年七月三日,病危昏昧间,神谕曰:“汝信诵《感应篇》有年,亦能勉行篇中数善事,应锡汝龄。”不日病愈。(《感应篇纪验》)

    病叶惊秋不耐寒,婆娑生意返春难。谁知一纸千钧重,中有灵光九转丹。(徐太史诗)

    【译文】

    注:古语说:“南斗注生,北斗注死。”人的寿命,乃是定数,不可轻易更改。然而上天定下了命运,改造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人降生到这个世界上,有的天生身体孱弱,有的疾病缠身,有的八字带有刑冲。但只要诚心诚意持行《太上感应篇》,坚持长久,不退初心,自然孱弱的可转为健壮,有病的可以痊愈,命该夭折的可以长寿善终。这真是挽回天意的最好方法了。

    案:前朝(明朝)刘大司寇,心地宽厚仁慈,掌管刑法之事,用法平允,从不滥用刑法,苛刻百姓。他生有六个儿子,而前五个儿子都夭折了,死时都不到二十岁。第六子名叫刘璟,现在已经十七岁了,虽然聪明漂亮,但是同他死去的五个哥哥一样,身体单弱多病。有一位从四川来的相士,名叫周士涟,凭借高明的相术,来到京师,名气很大。刘公请他前来给儿子看相,并说道:“你看我这个儿子能不能长寿,就不用奢求富贵了。”周先生仔细看了半天,说:“从公子的面相上看来,很难度过十九岁大关。但是通过修身积德能够改变命运,这是圣贤的垂训,绝无虚言。只要勉力持行《感应篇》,就可以挽回天意,改变命运。除了这个办法,至于别的就不是我们术士所能了解的了。”

    刘璟虽然年少,却很能自我勉励,立即对天发愿,将《感应篇》一条一条抄录出来。善的条目,贴在东墙上,每做一件善事,就画一个红圈;恶的条目,贴在西墙上,每克服掉一件恶行,就画一个黑圈。这样努力行了三年,已过十九岁,而竟然安然无恙。一天,刘璟乘船过扬子江,见一渔夫网起一只大龟,就命令随从给钱一千,买回大龟,将其放生。这只龟昂着头跟在刘璟的船后,过了有五里路,仍然有恋恋不舍的意思。刘璟对大龟说:“我马上就要登岸了,你的厚意,我已经知道了,你不必远送了。”大龟在水面上点着头,悠然而逝。

    当天夜里,刘璟住在旅店中,梦见一个矮胖道士向自己稽首行礼,说:“公子力行《感应篇》,三年不倦,上帝嘉许,已经给您增加福禄、延长寿命了。但是您身体单薄,难保不受寒暑之苦,贫道有一小方术送给您,照着我说的做,可保你身体安康无病。”于是,道士传给他吐纳导引的方法,然后告别而去。刘璟醒来,回忆梦境,知道是神龟报恩。他照此用功,不到一年时间,什麽病都没有了。然后把那位相士请来,备下礼品,表示谢意。夜里,刘璟与相士并床而睡。相士见刘璟睡熟后,并无半点呼吸,摸上去如死人一般。第二天一早,相士向刘司寇道贺说:“公子呼吸如龟,寿命极长,富贵无量,您以后就不必担忧了。”刘璟后来活到九十八岁,五福齐备。这就是持行《感应篇》,求长寿得长寿的明证啊。

    附:钱塘人金镜,听说柴虎臣先生注解的《感应篇》已经完成,便慷慨地想出资助印。当时正赶上他的夫人病危,恍惚间看见有一位身着白衣的神灵指示说:“你丈夫想要助印《感应篇》,应该给你增加寿命。你以后应该告诉世人要笃信奉行,刊印广施《感应篇》,必能获得上天赐予无边福禄。”

    善籍编成喜乍闻,心头蓬勃起祥云。鹤传海屋添筹信,分得恩波及细君。(徐太史诗)

    朱裴玉每日虔诚持诵《感应篇》,康熙戊申年七月三日这天,他在病危昏迷的时候,有神灵指示说:“你敬信读诵《感应篇》,有些年头了,也能勉力遵行篇中数种善事,应该延长你的寿命。”没过几天,就痊愈了。

    病叶惊秋不耐寒,婆娑生意返春难。谁知一纸千钧重,中有灵光九转丹。(徐太史诗)

使用道具

14
姚正阳 发表于 2017-5-29 21:30: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上感应篇图说4:得子灵验记

   

    【原文】

    暮景无儿最可伤,形单影只断肝肠。

    一朝得藉持经力,兰蕊森森满砌芳。

    注:人之生子,上以承祖宗,下以衍嗣续,所关最重。其无子者,或系命犯孤辰,或系禀赋薄弱,似亦数之无可如何。若能力行《感应篇》,久而不倦,则人事修而天意回,自然绳绳继继,凤毛麟趾之祥,可操券得矣。

    案:陕西梁公化凤,秉性忠勇,为江南苏松总镇,与士卒同甘苦,军中有慈父之称。时海寇郑国性作匪,围金陵甚急,公率兵御之于德胜门外,身先赴敌,尽歼贼众,全城危而获安,以功晋松江提宪。公年逾五十,只生长公子鼎,身弱多病,公时以为忧。一日,览许鹤沙先生《感应篇图说》,大生欢喜,捐俸资刷印五百部,广为劝戒。每日清晨,着凈衣冠,焚香再拜,虔诵一篇,而后出理公事。虽盛暑祁寒,车中舟内,未尝废也。公曾于夏夜露坐,忽一室内明如白昼,趋视之,乃所奉《感应篇》放光,照人须发皆见。公知持诵有灵,益加勉励,不敢稍懈。次年,即生次公子鼐,诞降之夕,满室闻异香,经文放光如前时。公向以单传为忧,今则双珠并耀矣。公尝与人曰:“天下无不可回之天意,但人不知求耳,求则未有不应者也。”后次公子鼐克绍前烈,由军功出身,历任总镇,

    升福建提台,转文阶为浙闽制府。遭遇之隆,近世罕比。生子九人,俱登仕版,子孙济济,靡不翱翔云路,至今陜中称望族云。

    世之孤单无嗣者,欲求种子之方,急宜效法梁公之持行《感应篇》,则无有不获报者矣。

    附:常州右营守备曹成秀云:余乙丑补宜营,抵任初,侧闻宜邑绅士徐子经陆者,孝友端方。营务旁午,未遑识荆越。数月始晤,往来款洽。余谈及年逾半百,多病乏嗣,行将解组归里。徐君慰曰:“官可辞而子不可少,但能多行善事,可以致福。”余曰:“我辈居官,动止多尤,敢望福报?”徐君曰:“不须他及,只力行《感应篇》,更能刊施广布,诚心劝善,向来灵验,不可枚举。”余始豁然,立愿刊施。未几,身渐康强,丁卯四月,果生一子。余益信神明可以至诚感格也。后于友人案头披读《感应篇像注》,中列公案,了如指掌。余不胜惊喜,重誓虔印百部,用公同好。(《感应坚信录》)

    动止多尤自责深,片言默已洽天心。不图虎帐谈兵地,经在炉旁鹤在阴。(徐太史诗)

    杭州周仲远,梓人中擅场手也,五旬未得子。雍正五年刻《感应篇图说》,必诚必敬,且助刻二板不取值,是年举一男。(《兰桂编》)

    倾囊欲助耐贫何,字字镂心鬓欲皤。始信生来平等性,善人莫谓世无多。(徐太史诗)

    【译文】

    注:人生育子嗣,上可以继承祖宗家业,下可以传宗接代,这是关系重大的事。没有儿子的人,要么是命中注定无子,要么是身体薄弱,这好像是无法改变的定数,无可奈何。然而如果能坚持遵行《感应篇》,久而不倦。那么到一定程度,便可挽回天意。自然能够子孙满堂,所求的各种愿望也能够稳操胜券地得到了。

    案:陕西梁化凤公,天性忠直勇敢,担任江南苏松总镇。梁公与部下士卒同甘共苦,在军中被誉为“慈父”。当时正值海盗郑国性作乱,包围金陵城,形势危急,梁公率兵在德胜门外与贼兵展开血战。梁公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将贼兵全部剿灭。金陵城转危为安,梁公也由此次战功,晋升爲松江提宪。梁公年过五十,只生有一子,名叫梁鼎,体弱多病,梁公因此时时感到担忧。

    一天,梁公阅读许鹤沙先生所著的《感应篇图说》,大生欢喜,捐出自己的俸银,印刷了五百部,用来劝化世人行善。每天早晨,穿戴整齐,焚香礼拜《感应篇》,并虔诚诵读一遍,然后出堂处理公务。不论酷暑严寒,还是乘舟坐车,都一心诵读,不曾间断。一个夏天夜里,梁公坐在院中乘凉,忽然见一个房间里明亮如白昼,就跑过去查看,原来是他平日持诵的那部《感应篇》放出光辉。梁公知道诵经已经有灵验了,更加勉力自己,不敢有丝毫懈怠。

    第二年,梁公就又生下一子,取名梁鼐。降生之时,满屋有一种异香,《感应篇》经文像以前一样大放光明。梁公原来一直因为单传而倍感忧虑,现在是“双珠并耀”了。梁公经常对人说:“天下没有不可挽回的天意,只是人们不知道如何祈求而已,只要虔心祈求,就没有不感应的。”后来,次公子梁鼐继承父业,由军功出身,担任苏松总镇,又升爲福建提台,后转为文职,为浙闽总督。富贵荣耀,近世少有人能比。梁鼐生有九个儿子,都是仕途中人。子孙繁衍昌盛,人才辈出,至今在陜中称为望族。

    世上孤单没有子嗣的人们,想要求取得子之道,就应该立刻效法梁公,努力持行《感应篇》,没有不获得善报的。

    附:常州右营守备曹成秀说:我乙丑年补授宜营,到任之初,听说宜邑有一位绅士徐经陆先生,为人孝顺友爱,人品端方。公务繁忙,还未来得及前去拜访。几个月后,才得以见面,时有往来。我谈到自己年过半百,身体多病,又没有儿子,准备辞职回乡。徐先生安慰我说:“官职可以辞掉,但是儿子却不能没有。只要能多行善事,就可以得到福报。”我说:“我们这些当官的人,做事往往不合理,怎敢奢望福报呢?”徐先生说:“不用管其他的,只要力行《感应篇》,更能刊印流布,以广劝化,诚心劝人向善,向来灵验,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我这才豁然开朗,立下誓愿,刊印流通,没过多久身体逐渐强健起来。丁卯年四月,果然生下一子。我更加相信神明是可以用至诚之心感通的。后来在一个朋友的桌案上看到《感应篇像注》一书,阅读一过,里面列举的事例,了如指掌,我不胜惊喜,于是发愿刊印百部,和大家共享此书。

    动止多尤自责深,片言默已洽天心。不图虎帐谈兵地,经在炉旁鹤在阴。(徐太史诗)

    杭州的周仲远,是一名印刷工,技术高超。年过五十,未生育子嗣。雍正五年刊刻《感应篇图说》,毕恭毕敬,而且助刻其中的两版,不收取报酬。当年就生下一子。

    倾囊欲助耐贫何,字字镂心鬓欲皤。始信生来平等性,善人莫谓世无多。(徐太史诗)

使用道具

15
姚正阳 发表于 2017-5-29 21:30: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太上感应篇图说5:祈病获痊灵验记

   

    【原文】

    林中密语见情殷,只有持经动冥君。

    感得天医施道术,神针到处见奇勛。

    注:人之疾病关乎性命,若辗转床席,群医束手,已成不治之症。惟急持是篇,可以起死回生。昔王巽魂游地府,览金字《感应篇》,欢喜恭敬,即蒙阎罗放还,古书所载非虚语也。

    案:周光普得翻胃症,二十日饮食不下,恹恹一息。见两阴差锁带出门,约行十数里,遥见树林中有人呼其名。趋视之,乃好友吉云和,二人执手流涕,叙离别。吉附周耳密语:“吾在生无过,因通文墨,为泰山府君总吏,甚蒙信用,一切生死俱操我手,可以为君维持。阴司最重《感应篇》,稍刻过堂,君但云曾发愿诵持万遍,乞放还,以满前愿。府君有问,吾自代禀语。”语毕辞去。二差带周至一大衙署,见纷纷出入,有用鼓乐迎送者,有疏放散行者,有披枷荷锁发往地狱者。俄闻唤周听审,周至案前跪下。府君曰:“尔为人虽云循谨,但好畜禽鸟,捉活虫饲喂,彼独非生命乎?宜赴恶鬼狱受罪。”周如吉言泣禀,府君问管行吏有此事否,吉时侍侧,禀曰:“实有之。”乃以簿进府君,阅毕喜曰:“有此善愿,宜放还。”吉又禀曰:“此人病入膏肓,须命医救治。”府君吩咐,关会天医院前二差,送周回家。见己身卧床上,差推魂入窍,遂苏。

    因思天医乃陶许二真君,强起策杖,赴隔河陶许庙祷求。至桥中伛

    偻欲蹶,有山西客扶住曰:“观君气色,似患翻胃症,不治则死矣。吾有小术可以即愈,盍随我行。”共至一小室中,取竹炉生火烹茶,身边取一银针,从心口右边,针下约寸余,连炙二艾火,周呼痛,客即止炙,将针拔出,贴以膏药。时茶已熟,客斟一盏令周饮,辞曰:“多日点滴不入矣。”客曰:“此茶不同,尔请试之。”周连饮二杯,并无阻隔,觉精神顿爽。客戒之曰:“尔归家宜先饮米汤,次食稀粥,七日后方许食饭。”如其言,数日果愈。寻客谢之,踪迹全无,房屋亦属乌有,乃知为天医显应,终身持诵《感应篇》不辍,获享寿。

    附:简州进士王巽开禧丁卯仲冬病笃,恍为冥吏摄去,至一山,宫殿峥嵘,高耸云表,朱门大书“东岳府”。殿左碑高丈余,金字烁目,乃《感应篇》也,巽庄诵竟,忻然徐出。复至一署,榜曰“速报司”,主者呼巽曰:“汝阳寿绝矣,倾见《感应篇》,便生钦慕心,特奏天庭放汝回生。若能从此奉行,兼痛戒杀生,劝人为善,自有吉神拥护”。巽苏,病寻愈,奉行不怠。后官显要,享遐年。(《感应坚信录》)

    百尺巍碑紫气多,冥曹亦复奉金科。生前各自回头早,莫到刀山唤奈何。(徐太史诗)

    【译文】

    注:人的疾病关系生命,如果长期卧病不起,医药罔效,成为不治之症。只要立刻遵守持行《感应篇》,就能起死回生。当初王巽魂魄被摄到阴曹地府,阅览金字《感应篇》后,欢喜恭敬,阎王便将他放回阳间还生。此事记载在古书上,绝无虚妄。

    案:周光普得了翻胃病,二十多天不吃不喝,奄奄一息。恍惚见到两个地府的阴差用锁链将他套住,带出门外。走了大概十几里路,远远望见树林中有人叫他的名字。急忙走过去,原来是好友吉云和。二人手握在一起,挥泪道别。吉云和对着他的耳朵说:“我生前并无过恶,因为有文化,阴司任命我为泰山府君总吏,很受信任。人间一切生死大权都归我掌握,我可以从中为你维持。地府最为重视《感应篇》,等过一会上堂,你就说曾经发愿诵读《感应篇》万遍,请求放还阳间,以完成善愿。府君如果问起来,我会代你禀明的。”说完后,告辞而去。二阴差把周光普带到一所高大的衙门里,看见人来人往,进进出出。有的用鼓乐迎送,有的被放开自己行走的,有的披枷带锁发往地狱。不一会儿听到叫自己上堂听审,周光普到案前跪下,泰山府君说:“你为人虽然忠厚诚实,但是你喜欢养鸟,经常捉活的虫子喂鸟,难道它们就不是生命吗?应该发往恶鬼地狱受罪。”光普将吉云和告诉他的话,流泪向府君禀告了一遍。府君问管事的官吏有没有这回事。吉云和当时在旁边侍奉,禀告说:“确实有这件事。”于是将善恶簿进呈府君,府君看完后,非常高兴的说:“有此善愿,应该放还。”吉云和又说:“此人病入膏肓,必须叫医生给予救治。”府君吩咐照会天医院的当值官吏,然后送他回家。他见自己的身体躺在床上,阴差将他的魂魄推入身体,就苏醒过来了。

    周光普突然想到,天医应该是陶、许二位真君,强忍着从床上爬起来,拄着拐杖到河对岸的陶许真君庙祈祷求救。走到桥中间,站都站不稳,都快倒在地上了,有一位山西来的客人扶住他说:“我看你的气色,象是患了翻胃症,如果不救治,会死人的。我有小医术可以很快治好你的病,你跟我来。”二人到了一个小屋中,生起火炉煮茶,从身边取出一枚银针,从心口右边刺下去大约一寸多深,然后用艾火烘烤了两回,光普喊疼,这位山西客就停止烘烤,将针拔出,贴上膏药。这时茶已经煮好,山西客倒了一杯让光普来喝,光普推辞说:“我已经很多天吃不下喝不下了。”山西客说:“此茶非比寻常,你试着喝一下。”光普连喝两杯,并不觉得有什麽妨碍,而且顿时觉得精神倍爽。山西客叮嘱说:“你回家后要先喝米汤,再喝稀粥,七天后才可以吃饭。”光普听从,几天后果然痊愈。寻找山西客准备答谢,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房屋也不见了,才知道是天医显灵。后来光普终身奉持读诵《感应篇》,不曾间断,活到高寿。

    附:简州进士王巽,开禧丁卯年冬天病危,恍惚间觉得被地府鬼差摄去,到了一座山,宫殿高大雄伟,耸入云端,红色大门上方写着“东岳府”三个大字。宫殿左侧立着一块碑,一丈多高,刻着金字,金色闪耀。所刻乃是《感应篇》,王巽恭敬诵读一遍,欣然而出。又来到一所官衙,匾额上写着“速报司”,主管官员叫着王巽,对他说:“你阳寿已经到头了,刚才一见到《感应篇》,便生起钦奉敬慕之心,特奏请天庭放你回生。你如果能从此奉行,并且戒除杀生,劝人为善,自然会得到吉神护佑。”王巽就醒过来了,病也很快痊愈了,奉行《感应篇》,不曾懈怠。后来官职显要,并享高寿。

    徐太史诗曰:

    百尺巍碑紫气多,冥曹亦复奉金科。

    生前各自回头早,莫到刀山唤奈何。

使用道具

16
姚正阳 发表于 2017-5-29 22:38: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请顶帖,或转帖,或转发,都有功德。

    让更多人看到启发智慧劝人为善的好帖,可以积累阴德,增加福寿。





太上感应篇图说,全书内容很多,发不上来,请看“太上感应篇图说的新浪博客”。用百度搜索“太上感应篇图说的新浪博客”,可找到,有连载,快要连载完全本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4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