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aogada
4305 2

北京大学智效和老师论股份制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1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95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3 点
帖子
3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1-7
最后登录
2005-1-7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所有制、所有权、产权与股份制——经济学家智效和访谈

曹 雷 

曹雷(以下简称曹):智教授,您曾长期任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主任和马列主义研究所所长,现在仍担任国家社科基金理论经济学学科组成员,一直从事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和研究,包括指导博士生的培养工作。我读过您在中央参考的内参等报刊上发表的不少有独立见解的论文。在2004年4月由武汉大学商学院和上海财经大学海派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海派经济论坛研讨会上,我听到您就所有制、所有权和产权这几个概念的关系作了即席发言。由于时间的限制,您未能展开讲。据我所知,多年来您就所有制问题写过不少理论文章,还系统地研究过俄罗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因此,想请您就那次会上的话题再深入地谈一谈。 智效和(以下简称智):很高兴和您一起讨论问题。我偏重于做基本理论研究,喜欢抠名词概念。那次发言是由讨论股份制的性质引起的,咱们今天还从股份制这个话题开始谈好不好? 曹:好的。 智:许多学者认为,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对此,我有自己的看法。股份制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比个体经营和私人独资经营更具有历史进步性,因而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承认股份制在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不等于非要承认股份制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就像承认私营经济在现阶段的必要性不等于承认私营经济也是公有经济一样。 撇开樊纲那种“骗出一个新体制”的主观故意不谈,从理论上讲,许多人把股份制混同于公有制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一是与误解马克思的论述有关,二是与人们长期形成的不正确的“所有制”观念和“社会主义公有制”观念有关。所谓对马克思的论述误解,指的是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股份公司的论述的误解。1997年我曾针对有人精心编造的《股份制就是公有制》的语录写过文章,发表在《真理的追求》当年第7期(署名肖力)。此文后来受到《交锋》的批判,但《交锋》作者只是批了我的所谓“倾向”,并无一字指出我在理解马恩思想方面的错误。按《交锋》作者的意思,为了某种迎合“倾向”的目的,伪造、篡改马恩语录和歪曲马恩思想的行为不应当受到批评,批评了反而有“倾向”问题。真搞不懂这是哪家的逻辑! 今天,我想着重谈谈另一个方面的问题:不正确的所有制观怎样导致人们误以为股份制就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涉及的是个方法论问题,这个方法论问题最为关键,是理解股份制是不是公有制的症结所在。这个问题我曾在《关于什么是私有化的讨论》和《关于股份制性质的讨论》两文中都有涉及。 人们一般承认个人独资企业是私有的,例如,张三的企业、李四的企业、王五的企业是私有企业。但是,如果说到张三、李四和王五联合起来办的一个股份制企业,往往就糊涂了,总以为应该是公有制企业,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不是公有企业,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也应该变成公有制企业了,因为这个企业既不是张三的,也不是李四的或者是王五的,而是他们共同所有的。不少人虽然在感性上或下意识地不接受“股份制就是公有制”的判断,他们知道股份制在资本主义社会早已遍地开花,但并没有使资本主义所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知道马克思从未讲过股份制就是公有制或社会所有制这样的话,也知道非国家或集体资本控股的股份制是俄罗斯等前社会主义国家推行私有化的主要形式,但终究解不开股份制的“共同所有”之谜,不能从正面讲清股份制不一定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道理。迷误也好,困惑也罢,原因就在于不正确的所有制观念作怪。 曹:这是怎样一种不正确的所有制观呢? 智:简单地说,这是一种把所有权等同于所有制的所有制观。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就把股份制企业的股东共同所有权,看作是社会主义的公有。实际上,这里有一个从法律权利关系上看问题还是从经济关系上看问题的分野。 曹:按理说,人们好像都知道,“所有权”和“所有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前者是法学概念,后者是经济学概念,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怎么会把所有制和所有权等同起来呢? 智:在我看来,许多人实际上并不明白两者的差别在哪里,搞不清两者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一到具体运用这两个范畴分析问题时,人们就把所有制归结为所有权,用所有权的分析代替了所有制的分析,例如用张三、李四、王五等股东的共有权代替了对他们的股份企业的所有制性质的认识。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人们从教科书上开始接触“所有制”这个概念时,往往接受的是关于所有权的定义。“什么是所有制?所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大概是每个上过中学的人都熟知的定义,并且至今用此定义来分析所有制问题。如果我们再问:什么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想必也会这样回答: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样一来,不管你心里怎样想区分所有制和所有权,实际上却把两者合一了,并且是用对所有权的回答代替了对所有制的回答。有的人或许早已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把所有制的含义作了拓展,说所有制包括占有、使用、处置、受益等关系在其中,这里面讲的是经济利益,似乎这样就可以与所有权区分开了。然而,法学上的所有权不也是讲占有、使用、处置、受益这些权利(实际上还不止这些权利)关系,并且规范着经济利益吗? 按照多少年来流传的所有制定义,人们不仅搞不清所有制与所有权的区别,也搞不清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的区别。如果我们问什么是私有制,通常的回答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可是,如果我们继续问什么是地主的所有制,什么是资本家的所有制,通常的回答也必然是:前者是生产资料归地主所有,后者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现在我要问:你怎么知道张三是地主,李四是资本家?难道他们脑门儿上刻着“地主”或“资本家”的字样吗?地主也好,资本家也罢,都不外是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人格化,离开对实际的经济关系的分析,用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一类的所有权含义是分不清谁是地主、谁是资本家的。 曹:那么,究竟怎样区分所有制与所有权呢? 智:我们还是先从这两个词的来源说起吧。 我们中国人使用的“所有权”和“所有制”这两个词,在西文中本来就是同一个词,并且这个词本来就是个法学概念或法律词汇,即“所有权”或“财产”(这在理论上是一个意思,这里不作解释)。中国人发明了“所有制”这个词,是为了翻译马克思著作的需要(这也是后来的事情,早先的译本中并无“所有制”这一译法)。这就不能不说到马克思对这一概念的革命。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本来只有所有权(或财产)含义的这个词随处可见,但往往用法不同。在马克思之前,人们只是从法律意义上谈论所有权,把所有权归结为人的意志关系或法律关系,好像所有权完全是由人的意志或法律控制的。马克思不满足于这样来认识所有权,他致力于揭示所有权的现实基础,说明不同的所有权是怎么确立起来的,其变化的根据是什么,强调从经济关系上把握所有权。蒲鲁东把资产阶级的所有权或财产归结为“盗窃”人的意志行为,马克思则把资产阶级的所有权或财产归结为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关系。马克思有两段很有名的话:一段是说,对于财产关系(或所有权关系),政治经济学不是从人的意志关系上、从法律关系上来把握,而是从它们的现实基础即经济关系上来认识的;另一段说,要想知道什么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就必须把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全部描述一番,并说,把所有权与现实的经济关系割裂开来,把所有权孤立于经济关系之外,这只能是形而上学和法学的幻想“。这也就是说,马克思虽然也使用“所有权”或“财产”这个词,但往往讲的却是另外的意思,是从另一种含义上即从经济关系的考察上使用这个词的,或者说是从法律关系和经济关系的统一上来使用这个词的。这就是马克思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所有权”或“财产”这个概念所进行的革命。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为了与通常所理解的“所有权”或“财产”相区别,马恩著作的中译文后来就有了“所有制”这个词。此后,至少在理论研究中,“所有制”这个词成了我们广泛使用的思维工具。 我们这里不去追究马恩著作中译本中“所有制”和“所有权”(或“财产”)这两个译法是否全部准确,也不去追究中译本是否非得发明“所有制”这个词不可(西文包括俄文并无此举,也不妨碍正确把握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发明了“所有制”又译得不准反而碍事,更何况有时真不好判定该译作什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既然我们使用所有制这个词,并且把它作为思维工具来分析问题和认识问题,那就一定要按照与所有权不同的含义来认识所有制,不能用所有权代替所有制;退一步讲,即使我们没有发明所有制这个词,我们也应遵循马克思的方法论,从经济关系上来认识社会主义所有权或财产,不能被单纯的法律关系遮住了眼。 曹:那么,怎样从经济关系上进一步认识所有制呢? 智:关于怎样从经济关系上认识所有制,理论界有不同看法,例如,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呢,还是仅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就我们今天讨论的问题而论,我以为,只要把所有制的核心抓住就可以了。 所有制不是人们之间关于物的权利关系,不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不归谁所有的权利问题,而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占有者)与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之间的经济关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有这样一段话: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凡要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实行这种结合的特殊方式和方法,使社会结构区分为各个不同的经济时期。马克思的这段话为我们认识什么是所有制提供了一把钥匙。不同社会经济形态的差别,在于占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不同,即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结合方式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反映着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者)与劳动者的特殊的经济关系。 历史上,剥削阶级的所有制的共同点在于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者)与劳动者的分离,为了使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起来,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有过劳动者直接成为生产资料所有者的财产从而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奴隶主的所有制),有过借助劳动者对生产资料所有者的依附关系而使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封建主的所有制),有过使劳动者变成自由劳动者,从而通过劳动力的买和卖把生产的物的要素和人的要素相结合的方式(资本家的所有制)。奴隶主的所有制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关系,不是什么生产资料归奴隶主所有;换句话说,若不是把劳动者变成“会说话的工具”,用超经济的强制使用劳动,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也不会成为奴隶主。封建主的所有制是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关系,不是什么生产资料归封建主所有;换句话说,若不是借助人身依附关系使用劳动,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也不会成为封建主。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不是什么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换句话说,若不是使用雇佣劳动,占有生产资料的人也不会成为资本家。毋庸置疑,在上述几种生产方式中,生产资料分别归奴隶主所有、归封建主所有、归资本家所有都是事实,但是,不管这些剥削者的生产资料最初是从哪里来的,生产资料归他们所有终究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再生产出来的结果。由此可见,所有制的核心或本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 通过上面的解释,我们看到,不讲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的社会结合方式,离开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者)与劳动者的关系,或者说,把劳动者撇开,是不能正确认识所有制的。单纯讲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实际上讲的是人们之间关于物(例如生产资料)的权利关系。 曹:这样看来,我们过去把所有制理解为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确是值得反思的了。 智:把所有制与所有权分开以后,两者的依从关系也就很明白了。马克思说,财产关系(亦可译为“所有权关系”)不过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因此,所有权和所有制的相互关系,用一句话来表述: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现实基础,所有权则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或法律用语。 再重复强调一下,把所有权看作是所有制(生产关系,经济关系)的法律表现,这是按照发明了“所有制”这个词汇并给定了这个概念的经济关系含义以后所理解的马克思的观点,这样的观点是基于马克思关于经济关系或生产关系是所有权关系或财产关系的现实经济基础这样一种认识。 明白了上面所讲的关于所有权和所有制的相互关系的道理,我们也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判断:所有权不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 所有权不属于所有制范畴,所谓“核心”、“主要内容”原本就无从谈起;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现实基础,因而说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就等于说法律关系是经济关系的核心,完全颠倒了两者的关系,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曹:那么,讲“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可不可以呢? 智:这涉及到“产权”是什么、是不是“所有权”这样一个问题。 “产权”这个中文词本不新鲜,旧中国出的词典里就有,指的就是财产权、财产所有权。新中国很快实现了公有化,人人都是公家人,没那么多产权问题,大家都在谈论“所有制”,并相应地广泛使用“所有权”这个法学概念,“产权”一词于是从日常语汇淡出。自 20世纪 80年代初起,香港大学教授张五常在当地报章连篇累牍地用“产权理论”指点中国改革,一讲就是好多年,目的只有一个:私有化是中国改革的惟一出路。南风北渐,后来内地经济学家也开始讲起了“产权”,并且觉得“产权”这个词很新鲜。其实,“产权”就是“所有权”。 “产权”一词在中国重新“走红”,还有隐情在其中。当初内地经济学家还不敢公开谈论所有权改革,“产权”在字面上与“所有权”拉开了距离,因而讲产权改革要比讲所有权改革来得保险。不过,产权改革讲到现在,人们都知道产权改革就是所有权改革,也就不必再来一次话语转换,不必再换成“所有权改革”了。 我说产权就是所有权,大概会招来批判。迄今为止,硬说产权不是所有权的论者,生吞活剥地讲“产权”是可以与“所有权”分开的“一组权利”,诸如使用权、处置权、受益权、转让权、租赁权等,后面这一类权利被笼统地纳入“产权”。其实,被纳入“产权”的这“一组权利”,正是从原来完整意义的“所有权”(财产所有权)演变过来的。 所有权关系有一个发展过程。完整的所有权本来就包含着后来人们讲的使用权、处置权、受益权等具体权能。例如,我有土地,我就可以使用它、处置它,用它为我谋取利益。否则,我的所有权所有等于所无。因此,使用权、处置权、受益权不外是所有权的具体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发展,所有权关系也在发展,完整的所有权逐渐演化为复杂的权利系统。例如,拥有土地所有权的人并不一定耕种(使用)土地,所有权主体与使用权主体发生了分离,而拥有使用权的人也不见得永远耕种,他后来又把土地租赁给了另一个愿意耕种土地的人,这就又有了第一层次的使用权与第二层次的使用权的分离,第一层次的使用权实际上转化为租赁权。这样一来,原来完整的充分的所有权逐渐转化为由各种具体权能组成的所谓“产权”(西文用复数表示)。新的“产权”系统也讲“所有权”,但这时的所有权已不是原来的那个所有权,已不是完整的所有权,而是与使用权、处置权、受益权等具体权能并列的、完全独立的所有权,单纯的法律归属名义上的所有权。这样的单纯所有权是被大大弱化了的所有权,是已经“不好使了”的所有权。 例如,我有一亩土地,我把它交给别人使用,别人就拥有了土地的使用权,我则失去了使用权。在无限期和无偿使用的情况下,我的所有权完全是名义上的,毫无意义,别人则不仅拥有了使用权,而且在事实上拥有了所有权(使用权转化为所有权),连同处置权、受益权等各项所有权权能在内。在有约定期限的无偿使用情况下,我的所有权在期限内也还是空的;而在有约定期限的有偿使用的条件下,我的所有权仅表现在得到使用金,或者说实现在受益权上(若无其他特殊约定的话),即使这样,别人也不是没有受益权,恰恰相反,我得到的使用金不过是别人使用我的土地所得到的收益的一部分。所以说,有所有权而不使用所有物,所有权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一条铁路不使用则不是铁路,一座工厂不开工则不是工厂,在这种情况下,说我对铁路或者工厂有所有权是没有意义的。当然,我不使用但可由别人使用,在别人使用的情况下,我的所有权至少不是完整的所有权了。 由此可见,对于完整意义的所有权,“产权”改革意味着分解所有权,使所有权与其实现形式相分离,使所有权主体不同程度地失去行使所有权具体权能(使用权、处置权、受益权等等)的权利(不管这样的改革有没有利)。也就是说,产权改革不能不涉及所有权。 同样显而易见的是,既然“产权”就是“所有权”,又怎么能说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呢? 顺便补一句,又有谁能把“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这句不合道理的中国话翻译成让外国人能明白的外国话呢? 曹:看起来,所有制、所有权、产权这些概念,的确需要认真地抠一抠,抠这些名词概念对于改革不无价值。 智:举个例子说吧。理论上把所有权或产权看作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就会导致人们离开现实经济关系更多地关注财产的法律关系,关注财产所有权的法律名义。这样一来,很有可能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性质实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还会以为“所有制没有变”。 大约在二十年前,经济理论界曾经流行过一种说法,叫做“只要生产资料的终极所有权掌握在国家手里,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就不会改变”。事实怎么样呢?许多企业在被个人承包或租赁给私人经营后,尽管企业的财产(存量)在名义上仍然是国家的,尽管营业执照的“企业性质”一栏还是写着“全民所有制”,但企业在承包或租赁期间实际上是按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企业的生产是为私人利益进行的生产,工人变成了雇佣劳动者。如今的私人企业主有多少就是在那个年代通过此类方式被生产和再生产出来的呀!顺便说一下,我们这里不是要评论这么做对不对,我们只是为了在理论上说明,单纯的、法律上的所有权并不能保证企业的所有制性质,因为所有权不是所有制。 后来,经济理论界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把所有制归结为所有权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把所有权划分为所谓“价值形态的所有权”和“实物形态的所有权”,声言“只要生产资料的价值形态的所有权掌握在国家手里,企业的全民所有制性质就不会改变”。按照这种理论,企业的生产设备属于“实物形态”,这些生产设备值多少钱(比方说10亿元)属于“价值形态”,当国家把企业连同它的生产设备出售以后,只要收回一个等价(10亿元),就是仍然掌握着企业的“价值形态的所有权”,因而企业的性质没有改变。这完全是为私有化暗渡陈仓。在国家出售企业给私人的场合,把企业的价值(10亿元)是否装在国家的口袋里,这只是一个是否等价交换的问题,是卖亏了还是卖赚了的问题,而企业已经归了别人则是不争的事实。把卖企业的钱“坚持”在国家的口袋里不是坚持了企业的公有制,用卖甲企业的钱另办乙企业,并不能改变甲企业已经转归私人所有的事实。或许有人糊涂地认为,由于企业的生产设备等等确有实物形态和价值形态之分,当国家出售企业后,买者只得到了“实物形态”的企业,卖者仍保留“价值形态”的企业,一家一半,似乎并不能说企业的性质完全改变了。如果真的这样,买者是决不干的。事实上,买者既得到了企业的实物形态,也得到了企业的价值形态,因为这两种形态统一于这个企业;卖者则既失去了企业的实物形态,也失去了企业的价值形态,因为卖者已经失去了这个企业。卖者只是收回了10亿元货币,而这10亿元货币只是原来那个企业的等价,他不能凭这10亿元货币再对那个企业去主张什么“价值形态的所有权”。十年前,有人曾经在电视上宣传“白给是私有化,拿钱买不是私有化”,把坚持公有制归结为坚持“价值形态的所有权”,至多不过是为“拿钱买的私有化”涂上了一层迷人的理论油彩而已。 曹:说到这里,我还想问,您反复强调所有权不是所有制,强调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不是所有制或生产关系的内容,您是否不重视所有权、不重视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呢? 智:这是两个问题,或者说,这要看从哪个层面谈论问题。 不论任何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前提。谁占有了生产资料,谁就能够进行生产,从而能够支配生产和生产的成果;谁不占有生产资料,谁就无法进行生产,因而也就谈不上支配生产及其成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有没有生产资料当然是重要问题。此外,从我们在前面讲的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来看,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因而法律上明确的所有权对现实的所有制也是一种保护。反过来说,改变所有权也会为改变所有制创造前提条件。因此,所有权也是需要高度关注的。 但是,在我们讨论“所有制的性质是由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的,还是由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方式决定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由法律规定出来的,还是现实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结果”这类问题时,我们不能不说,生产资料在法律上归谁所有并不决定所有制的性质,所有权的现实基础是一定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和再生产。这里的问题不是对所有权、对生产资料归谁所有重视不重视的问题,而是经济关系与法律关系相比哪个是基础的问题。 刚才说过,不论任何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前提。这里所说的占有生产资料,有一个“名义占有”和“实际占有”的差别,“法律上占有”和“经济上占有”的差别。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可以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者,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也可以不是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者(例如在把生产资料出租给别人的场合)。在前一个场合,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就是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支配者;在后一个场合,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就不是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支配者。“谁”只有在经济上实际占有了生产资料,“谁”才能支配生产和生产成果。只知道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谁在法律上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问生产资料实际上由谁占有,这是本末倒置,就会用法律上的所有权模糊、掩盖所有制性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生产资料在经济上的实际占有,是通过一定的社会形式使生产资料与劳动相结合的问题,是生产关系问题。不论任何社会,在事实上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占有生产过程及其产品,必须借助一定的社会形式,一定的生产关系。因此,在经济上对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是同生产的社会形式即生产关系分不开的。同时,作为生产前提的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不管最初是怎样形成的,从再生产的角度看,则表现为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再生产出来的结果。因此,“生产资料的实际占有”,不是什么孤立于生产关系之外的、单纯法律上的生产资料“归谁所有”,也不是什么离开生产关系的法律上的占有权。 人们常说,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然而,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不是靠法律规定出来的,而是靠雇佣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张三拥有工厂设备等生产资料,他通过雇佣劳动进行生产,从而支配了生产过程和雇佣工人的劳动成果,张三成了资本家,张三的所有也就是资本家的所有。张三若要确保他的资本家所有权,就必须不断地使用雇佣劳动。张三如果没有雇用工人,没有进行生产,他就没有成为资本家,不是资本家,他虽然在法律上是工厂设备等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但张三并没有在经济上占有这些生产资料,因而也无所谓归资本家所有还是归什么人所有。当然,张三可以把归他所有的工厂设备等卖掉,他有这个权利,这如同卖掉归他所有的消费品一样,并无特别的意义(对买者可能是生产资料对张三只是可出售的物品)。 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我们常会看到类似“社会主义要把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这样的说法。他们这样讲,绝不是离开生产关系谈论“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的产权问题,而是把“社会占有”生产资料作为经济事实来看待的,这包括:一方面,“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前提;另一方面,“社会”是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占有生产资料(从而占有生产过程和成果)的。只要我们明白马克思、恩格斯不是从法律上而是从经济上认识所有权和财产,就不会误以为马克思、恩格斯也是主要从“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的含义上谈论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公有制了。 曹:那么,按照您的观点,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呢? 智:有两个问题需要说清楚。一个是,社会主义现阶段或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不同于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另一个是,运用前述关于所有制的方法论原则和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方法论原则,搞清楚现阶段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内涵或标准。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尽管有许多不同的表述,意思是一样的,即社会所有。马克思后来提出了共产主义“两阶段”学说,但始终没有区别过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的所有制。在马克思看来,这两个阶段实行的都是“社会所有制”。社会所有制是劳动者在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共同占有,不存在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讲的社会所有制,是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消灭了商品生产的社会所有制,他们没有讲过还存在阶级和阶级差别、存在商品生产的社会主义社会,因而也没有讲过这样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公有制”。斯大林在1930年以后逐步变通了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观,把马克思“消灭了阶级”的社会主义变为“消灭了剥削阶级”的社会主义,从而使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观与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观形成一定差别。实际上,斯大林讲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是没有完成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任务的社会主义,属于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一个阶段。至于现实中国的社会主义,由于非公有制经济大量存在,连剥削阶级都没有完全消灭,因而是既没有完成斯大林讲的过渡时期任务(消灭剥削阶级),更没有完成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任务(消灭阶级)的社会主义,属于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比较初级的阶段。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实际上是马克思讲的“过渡时期”的一个特定阶段的公有制,是像马克思讲的社会所有制发展过程中的公有制。因此,既不能简单地用马克思的社会所有制标准来评判现实社会主义中的公有制(例如说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也不能反过来把现在我们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所有制形式,说成就是马克思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形式。 关于过渡时期的公有制,马克思、恩格斯讲过无产阶级的国家所有制,讲过集体所有制性质的合作社,后来斯大林说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实际上也是因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过渡时期公有制的思想。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究竟有哪些形式,我们这里不拟讨论,我们需要搞清楚的是,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我们在前面说过,所有制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结合的社会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我们还说过,剥削阶级的私有制都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使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相分离的所有制,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是劳动者,劳动者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前者使用后者的劳动,因而是以别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剥削阶级的所有制相对立的所有制,因而是对使用他人劳动的所有制的否定。不管过渡时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未来社会主义公有制相比如何不够成熟,在不以他人的劳动为基础,而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这一点上,应该是一致的。换句话说,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包含任何一个别人劳动的原子,不带有任何占有他人劳动的成分。这只有在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以后才能实现。由于劳动者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社会主义生产取得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社会形式,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过渡时期的公有制,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所有制。 在历史上,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同时也是劳动者的所有制,因而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制,首先是小生产的个人所有制。也正是由于小生产的个人所有制与社会主义公有制有这样的共同点,马克思才把社会主义公有制比作“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不同的是,历史已经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时代,社会主义生产不再以个人的劳动为基础,而是以联合劳动为基础,因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和劳动者都表现为联合起来的集体所有者和集体劳动者。当然,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劳动者联合的范围和程度是不一样的。 曹:在作了以上说明之后,我想可以回到谈话一开始提到的“股份制是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个问题了。 智:是的。我们兜了个大圈子,但目的还是为了在理清概念的基础上回答股份制的性质,兜圈子只是一种铺垫。 我们已经知道,所有制是所有权的现实基础,所有制不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所有权或产权不是所有制的内容,因此,那种企图用明确所有权或产权,用明确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来界定所有制性质的思维,是本末倒置的思维。我们已经知道,所有制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社会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者与使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之间的关系。因此,离开劳动者,离开对劳动者地位的分析和认识,单从生产资料与其所有者的关系上,单从生产资料所有者这一个方面,是不能认识所有制性质的。我们还知道,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一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的所有制,是以自己的劳动而不是以他人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制,是劳动者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因而是生产资料与劳动者直接结合的所有制,因此,不讲劳动者是否同时也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仅仅看生产资料是不是共同所有的,是否存在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权,是否存在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共同所有关系,并不能识别企业是否具有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 让我们回到谈话伊始由张三、李四和王五等股东共同出资的股份公司的例子。在这里,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权是存在的,但那是张三、李四、王五等股东的共同所有权。他们雇用别人进行生产,劳动者是单纯的劳动者,既不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更不是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支配者。这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张三、李四、王五等股东的共有权,并没有克服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当人们把这样的股份公司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企业时,完全是用所有权的认识代替了对所有制的回答,是用股东的共有权代替了对公有制的回答。在他们的观念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只是生产资料的共有关系,因而股东的共有就是社会主义公有,至于劳动者的地位如何,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是怎样结合起来的,劳动者是不是所有者从而是不是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果的主人,完全消失在他们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视野之外。 股份制之所以成为股份制,就在于作为联合资本的股份资本仍然承认私有产权及其利益。股份制没有消除资本、私有产权与劳动的对立,没有实现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因而即使在社会主义现阶段,也还是由小生产、私人独资企业向劳动者的社会主义公有企业过渡的形式。当然,股份制企业的股权结构不同,股份制企业的性质也会呈现出差别。在社会主义国家,股份制企业在多大程度上克服着资本与劳动的对立,它就在多大程度上向社会主义公有制靠拢。例如由劳动者人人持股且差别不大、实行共同管理的股份制企业,就较多地具有合作经济的性质,但国家控股的企业较多地具有社会主义公有性质。 许多论者把股份制看作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还有一个原因,是把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误认为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了。例如,把国家持股看作是国家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前面我们讲过,完整的所有权是各项具体权能的总和,这些权能实际上就是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所有制也有自己的实现形式。所有制作为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的社会方式,体现在生产、交换、分配等各个领域,它在不同领域的具体表现形式,也就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例如,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所有制,劳动者不仅是生产者,也是管理者,因而劳动者自主管理就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果劳动者只是单纯的劳动者,不能过问管理,劳动者的公有制就落空了。再如,社会主义公有制要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按劳分配也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如果不是这样,社会主义公有制也就落空了。由此可见,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与所有权的实现形式是不一样的。在国家持股的股份制企业,国家股所有权的实现形式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参与管理方面(管理权),也表现在按股份红派息方面(受益权),等等。但是,由私人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不是劳动者的企业,自然也就谈不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在这里,劳动者的地位同在完全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大不一样。 最后,作为谈话的结束,我想介绍一个情况。2003年11月3日《中国经济时报》第5版发表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杨启先的访谈,其中有一段关于公有制理论突破的说明:“我曾讲过,因为在理论上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性质就不可能否定‘公有制占主体地位’,但可放大公有制的界限,把集体所有制、股份制都包括进去,今后由于绝大多数企业都将是股份制企业,这样就没有必要再争什么姓‘公’姓‘私’的问题了。”这就是说,由于社会主义和公有制为主体不能突破,出路只能是把股份制说成公有制。这样一来,股份制遍地开花,公有制为主体照讲不误,你满意,我也满意,还争什么公与私呢!这大概就是某些理论家为什么把私人控股的股份制说成是公有制实现形式的秘密所在吧。 (摘自《海派经济学》2004卷第7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北京大学 北京大 股份制 资本主义所有制 社会主义国家 老师 股份制 北京大学

沙发
leijy 发表于 2021-11-24 11:17:5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藤椅
龚民 发表于 2021-11-24 11:22: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股奴清醒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19 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