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楼主: zjm0328
4355 1

[原创]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原理――再答丁礼庭老顽石 [推广有奖]

  • 5关注
  • 6粉丝

教授

81%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劳权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

政治经济学新论

威望
0
论坛币
4002 个
通用积分
57.7320
学术水平
301 点
热心指数
253 点
信用等级
204 点
经验
50648 点
帖子
1803
精华
0
在线时间
7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5-5
最后登录
2024-3-23

zjm0328 发表于 2006-6-18 20:24: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月27日,在新浪网“经济学人”论坛(http://forum.stock.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6&fid=1453&thread=41078&date=20060427)的辩论中,“老顽石”提出了一个论点――“中国目前处在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历史阶段”。丁礼庭发表了支持意见。对此,本人作了《论我国目前社会的性质、特征与发展前途》http://forum.stock.sina.com.cn/cgibin/view.cgi?gid=6&fid=1453&thread=44794&date=20060605)以作回应。本文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及其特殊的发展要求出发,提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基本定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社会经济形式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我国的政权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我国的经济基础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这是一头;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与少数私营企业也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这是另一头。而占绝大多数的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则属于不规范的生产方式:既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也还是真正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国目前处在国家资本主义社会历史阶段”不能成立。 <BR>此文上传这之后,丁礼庭先生以《评钟建民先生的[论目前中国社会的性质、特征和发展前途]》为题,对本人的观点进行了全面的反驳。他的帖子的五个部分是:关于资本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关于两种社会的区别;关于目前我国社会的性质与特征;关于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粗读丁礼庭先生的回帖,我觉得我们在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为了使争论更具有针对性和能有效地进行,我想,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最基本的理论问题――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问题。 <BR>当我们需要讨论一个社会的性质,自然先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但是,怎样才能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及其两者的区别呢? <BR>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经谈到: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当我们谈到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时,这里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什么呢?首先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其次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两种不同的国家形式或政治制度;再则是指两种不同的生产方式。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提出的基本原理,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形态及其上层建筑根源于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基本矛盾。因此,我们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弄清两种社会生产力的性质及其发展要求的区别,只有了解了这种区别,才能明确地弄清两种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区别。因此,在《论我国目前社会的性质、特征与发展前途》一文中,本人正是从考察社会生产力基本特点的区别开始的。难道这一分析思路错了? <BR>在丁文中,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地方很多: <BR>我认为,第一,请恕我孤陋寡闻,我还从来没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看到“生产力”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另外,“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即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决定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依据,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钟先生认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的依据不是“生产力发展水平而是生产力结构特征”看来钟先生真是发展了,或者说是批判、纠正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理论。 <BR>第二,我不知道钟先生所说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是如何“体现”劳动所有权的要求的,又是如何“特殊要求”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的,请注意是“生产力”“体现”和“特殊要求”,尽管生产力前面有“社会主义”的定义。另外我更不知道社会主义生产过程又是怎样使“生产资料价值量保持不变”的,是否钟先生在这里宣布凡是社会主义都不会有,或者是不允许有扩大再生产?我还不知道“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是如何“表现为生产劳动价值量的多少变化”的,请注意这里钟先生说的是“生产劳动价值量的多少变化”,但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强调“……工资不是它表面上呈现的那种东西,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只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掩蔽形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第17页)也就是说劳动是无价值或价格的,只有劳动力才有价值或价格,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我不知道钟先生是否在此反对或者批判马克思主义的这一观点。我认为就是要批判、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必须有强有力的事实和理论依据。 <BR>…… <BR>不知道钟先生所说的“资本主义生产力”是如何以“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的?生产资料虽然在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生产资料也是人的劳动创造的,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创造的,既然钟先生认为“资本主义生产力(请注意这里是‘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劳动力处于从属地位;”那么在资本主义总收入的分配中,生产资料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拿主要份额。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先把“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力”、“生产资料”等概念搞清楚后,再写长篇论文。 <BR>…… <BR>钟先生既然认为:一是“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有落后的一方面,但我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除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外,我国生产力还有先进的一方面,据说这种先进性体现在“就生产力两个方面生产劳动与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在我所了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生产力三要素是:人(劳动者,体现劳动能力)、劳动工具(体现科技水平和市场能力)和劳动对象(体现到底是农业为主还是工业化)我怎么也无法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找到生产力还有“生产劳动”和“生产资料”的“二方面的关系”的论述。我认为这应该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我更不能理解“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真正含义,据说它还能够决定生产力的性质,根据我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生产力仅仅是人们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而这种“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能力”,只有发展水平的高低,是没有阶级属性和政治属性的。只有生产关系才有阶级属性和政治属性的。或许是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低,那么请钟先生出示马、恩原著,就是要发展、批判、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些观点,也必须有事实和理论依据。 <BR><BR>综合以上丁先生的意思,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如下5个问题: <BR>1,社会生产力有没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分? <BR>2,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是生产力的结构特征? <BR>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要求为什么表现为劳动所有权?劳动所有权又怎样体现? <BR>4,为什么说资本主义生产力是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 <BR>5,生产力除了分为三要素之外,能不能分为生产劳动与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BR>很显然,这些问题涉及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原理与基本概念,我们有必要首先弄清这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谈得上其它问题的探讨。 <BR><BR>一,什么是生产力? <BR>1,什么是生产力? <BR>在我国经济学界,长期进行着“两要素”与“三要素”的争论。其中“两要素”是认为生产力由劳动力与劳动资料组成;“三要素”则认为生产力由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组成。现在我们且不管这种争论。如果我们以“三要素”的概念为基础,从人和物的角度来区别生产力的构成,那么,生产力就是由劳动者两个方面组成的。现实的生产力总是具体的生产力,而且是处于运动中的生产力。从动态角度来理解,现实的社会生产力是由生产资料与生产劳动两个方面组成的。试问,这样理解生产力有什么不妥吗?难道我们不应该从动态上来把握现实的社会生产力?难道对社会生产力进行这种全面的理解分析也需要到“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去找依据?难道一定要言必有马、恩才是正确的?如果是这样,我们还要自己的头脑做什么呢? <BR>对于把生产力区分为劳动力与生产资料或生产资料与生产劳动两个方面的做法,也不是本人的创造,类似做法在政治经济学类书籍中很容易找到。譬如有马伯钧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七页;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这又有什么奇怪呢? <BR>对于社会生产力,可以从静态来研究,也可以从动态来研究;可以从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研究,也可以从构成要求的相互关系来研究;可以考察其量的方面、形态方面的特点,也可以研究其质的方面的特点;可以考察其历史发展过程,也可以考察不同阶段的特征。所有这些,都是研究的常用方法而已,丁先生为什么会感到奇怪呢?既然自认为是经济学人,对这些常识性的东西怎么会感到奇怪呢? <BR>2,对于社会生产力不仅可以从生产力的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进行研究,而且同时也必须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生产力的性质与特点。 <BR>生产力固然是人们对自然的关系,但这些人们是结合在一定的生产关系内的,所以人们对自然的关系,一定要通过人们的生产关系才能表现出来。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362页)说过:“人们在生产中不仅影响自然界,而且也互相影响。他们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界的关系,才会有生产。”在这里,马克思十分清楚地告诉我们,生产力总是社会生产力,只有通过生产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它和生产关系是互相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是与生产关系不能侵害的有机整体。因此,不仅研究生产关系时不能脱离社会生产力状态,而且在研究生产力时,同样也不能脱离生产关系状态。关于这一点,张闻天有过详细的研究(见《经济研究》1979年第10期《关于生产关系的两重性问题》)。了解了生产力是社会生产力,是通过一定生产关系表现出来的生产力,是与某种生产关系结合为有机整体的生产力,我们就不难理解,生产力内部的某种关系,同时也会表现为生产关系的某种关系。生产劳动与生产资料作为社会生产力的两个组成部分,其相互关系表现为生产力内部的基本关系,而这种关系同时又必然表现为劳资之间的社会关系,在这里,生产力中的人与物之间的内部关系同时又表现为生产关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作为同一种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生产关系作为形式它本质上是社会生产力性质与要求的体现。 <BR>3,抽象的生产力与具体的生产力。 <BR>由抽象到具体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方法之一。当我们研究生产力问题时,自然也要采用这种方法。从生产力到社会生产力,再到资本主义生产力或社会主义生产力,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等等,这正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但丁先生却说,“我还从来没有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原著中看到‘生产力’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区别”。在这里我倒要请教丁先生了,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于协作、分工和机器与大工业的分析是不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分析?难道我们就因为马克思没有表明这种分析针对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而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存在?还有,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曾明确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的生活的一种手段”(《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64年9月出版)。这难道不是讲的生产力?难道不是指明两种生产力的根本性区别?人是可以区分为男人和女人的。如果我只说“男人”或“女人”,丁先生完全赞同。但我要是说“张三的男人”、“赵某的女人”,丁先生就要极力反对。如此岂不是很荒唐? <BR>4,谈谈生产力的发展阶段。 <BR>丁先生说:“我更不能理解‘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真正含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说明他“用于指导”他的“研究工作”的基本原理:“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生产关系是必须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但不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在历史上,生产力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工具非常简陋,生产力等同于劳动力--而且是以集体方式存在的劳动力,与此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所有制;此后,生产工具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生产力基本上还是等同于劳动力,只是劳动力可以个体方式存在了,与此相适应的是奴隶社会所有制;以后,随着生产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种植业的兴起,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与此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所有制;而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又取代了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地位而起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在这里我们看到,生产力的的每一步发展并不会引起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变迁,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量的积累足以引起生产力阶段性变化时,社会所有制形式才会产生相应变化,因此,相对稳定的社会所有制不能与不断变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只能与同样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由生产力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不变,相应的社会所有制形式也不会发生变化。我想,作这样的说明,对于什么是生产力发展阶段?为什么要研究生产力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丁先生应该理解了吧。 <BR>6,生产力发展要求及其分类。 <BR>就生产力而言,我们可以从发展水平角度来考察,我们也可以从生产力的构成要素,组成方面来考察。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体现为生产力量的方面的特点,而生产力的结构特征则表现为质的方面的特点。全面考察生产力两个方面的特点,并弄清相应的发展要求,这是我们研究生产方式所必须做的工作。 <BR>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相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也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发展要求,我把它称之为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这种要求由于历史的、地理的、行业和部门的区别而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的特点,并处于经常变化之中;由生产力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基本特征决定的发展要求,我把它称之为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要求,这种要求由于生产力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相对稳定而处在稳定状态,并具有单一性和同一性的特点。具体的生产力不仅是物质生产力,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其中物质生产力体现生产力发展的自然属性,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社会生产力则体现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属性,决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要求。经常变化的自然要求和相对稳定的社会要求有机结合形成一定阶段的生产力发展的特殊要求。 <BR>7,总起来说,由各种要素构成的生产力,是一个历史上变化和发展着系统,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与特定的生产关系形成有机整体。特定阶段的生产力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的统一,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 <BR><BR>二,什么是生产关系? <BR>对于生产关系,马克思着重强调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而斯大林则把生产关系概括为以所有制为基础的三大方面。在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关系的几个基本关系: <BR>1,社会所有制形式作为生产关系是必须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但不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基本特征相适应。 <BR>在历史上,生产力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在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工具非常简陋,生产力等同于劳动力--而且是以集体方式存在的劳动力,与此相适应的是原始社会的共产主义所有制;此后,生产工具虽有进一步的发展,但生产力基本上还是等同于劳动力,只是劳动力可以个体方式存在了,与此相适应的是奴隶社会所有制;以后,随着生产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种植业的兴起,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居于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与此相适应的是封建社会所有制;而随着新兴工业的发展,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又取代了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在生产力中的主导地位而起决定作用,与此同时产生了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在这里我们看到,生产力的的每一步发展并不会引起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变迁,只有生产力不断发展的量的积累足以引起生产力阶段性变化时,社会所有制形式才会产生相应变化,因此,相对稳定的社会所有制不能与不断变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只能与同样是相对稳定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由生产力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决定的,生产力构成要素的相互关系不变,相应的社会所有制形式也不会发生变化。而在具体的变革过程中,不仅生产力的阶段性变化会引起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变化,反过来,社会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也会促使生产力构成要素相互关系发生变化(16-18世纪英国的圈地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两种情形可以相互并存。相对稳定的社会所有制与相对稳定的生产力构成要素相互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并互相影响、互相转化,这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最基本的对应关系。 <BR>2,经济体制必须经全面体现生产力发展一定时期特殊要求是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又一个基本对应关系。 <BR>几百年来,资本主义生产力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资本主义社会所有制却基本未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怎样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呢?是通过经济体制来适应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突出表现在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力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生产资料居支配地位而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生产资料掌握在非劳动者手中,劳动者只占有自己的劳动力,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社会要求就表现为生产资料方面的要求,表现为资产受益的要求,也就是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的要求;这种要求是相对稳定、存在于整个资本主义时期,存在于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满足生产力发展要求是通过经济体制,首先是通过微观经济体制即企业制度来实现的:在资本主义前期,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形式是资本家独资经营企业,与此相适应的是传统企业制度;在资本主义后期,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形式股份制企业,与此相适应的是股份制企业制度。从传统企业制度到股份制企业制度的变化正是资本主义经济体制满足生产力发展自然要求的过程。由于生产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资本家个人占有的生产资料满足不了社会生产的需要,客观上需要有一种制度能化零为整,把各个资产所有者占有的生产资料结合起来,以满足社会化大生产对生产资料整体性的要求,股份制恰恰适应了这种需要。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通过经济体制的变化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的。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无论是传统企业制度,还是股份制企业制度,都是以资产所有者为主体的、全面体现资产所有权的企业制度:在传统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由资本家自己生产经营,企业生产成果也归资本家个人所有,资产所有者对资产所有权的要求得到了直接的体现;在股份制条件下,由于采用了股份这种按资分配形式,明确区分了不同股东由于资产投入量的差别而形成的分配上和管理上的不同利益要求,从而较好地满足了资产所有者在合资条件下对资产所有权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通过经济体制的不变(就体现资产所有权而言,资本主义企业制度没有发生变化)和变(就体现生产社会化要求而言,资本主义企业制度发生了变化)来满足生产力发展特殊要求的,经济体制变和不变的有机结合,全面满足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要求和社会要求。这是资本主义几百年来的历史向我们展示的一个基本原理。 <BR>3,社会所有制和经济体制虽不是生产关系的全部,但却是决定生产关系整体状态的基本要素。在这里,相对灵活的经济体制和相对稳定的社会所有制也有一个相适应的问题。 <BR>经济体制和社会所有制的对应关系只是生产关系的内部关系,为什么要把它当作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对应原理提出来呢?因为生产关系是一个整体,生产关系的不同方面是生产力发展的不同要求的反映,如果生产关系本身都处于不统一的状态,就谈不上全面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在后面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建立了合适的社会所有制,但如果不建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社会生产力同样不能正常发展。 <BR>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宏观经济体制和微观经济体制相适应、管理体制和分配体制相适应等对应关系,这些关系在本文中比较地不重要,在此略而不论。 <BR><BR>三,关于生产方式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BR>在前面,我们考察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采用的是分析的方法。而在现实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总是结合在一起。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密切结合,构成统一的整体,也就是社会的生产方式。 <BR>1,一般认为,在生产方式的统一体内,生产力是内容,生产关系是形式。作为内容的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作为形式的生产关系则是相对稳定。因此,一定的生产方式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既有一定的质的稳定性,又具有迟早发生变革的必然性。 <BR>2,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关系的相互作用中,一方面是生产力状况(包括生产力性质、水平和发展要求)决定生产关系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又对生产力起反作用。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由适合到不适合,经过矛盾的解决后达到新的适合,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BR>3,在这里有必要指出的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合不是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而是与生产力状况相适应。这里的生产力状况也就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它包括生产力性质,发展水平和发展要求等。丁礼庭先生认为“根据我的理解,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不知这一认识从何而来?我们知道,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导言》中,马克思是这样说明他所得到的一般原理的:“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的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符合的生产关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在这里,马克思的表述是十分清楚,简单明了的,生产关系是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而不是什么“生产力发展水平”。 <BR>4,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或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不仅在经济上是完全错误的,而且在政治上是反动的和反革命的。 <BR>在学术界或理论界,所谓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很流行,并常常被当作基本原理来应用,作者认为这种看法和做法是明显错误的,是不符合历史和实践的。 <BR>社会所有制形式,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劳动力所有制作为生产关系当然要与生产力性质相适应,但是,社会所有制形式并不是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生产关系,这就象夫妻关系是家庭中的男女关系,但并不等于家庭中的男女就必定是对应的夫妻关系的道理是一样的。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每时每刻都在变化,而历史上的社会所有制连社会主义在内也不过五种形式而已,试问,这五种所有制形式怎么去适应这漫长时期不断发展、不断变化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呢?再如,在几百年的历史时期中,资本主义生产力经过四次技术革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资本主义所有制在大多数国家却基本没变,这又如何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必须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观点来解释呢?在当今世界上,除少数几个国家外,其余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而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却有天壤之别,试问,这又如何用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来说明?显然,仅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和现状来看,所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只是没有实践根据的胡说。 <BR>就我国而言,建国之初,我国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只占10%,而基本是手工操作的农业和手工业约占90%,如果从生产力发展水平来看,不要说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就是建立资本主义所有制也不够资格,那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理,我国岂不是还要回到封建社会?还有,既然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以建国以前的生产力状况,我国是没有理由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既然不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那共产党的存在也是多余的了,当然也就不需要马克思主义了……。若从所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出发,我们就会走到否定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否定无产阶级专政的道路上去。由此可见,生产资料所有制必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观点不仅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是没有实践根据的,而且从政治上看也存在着根本性的错误,对此如果没有清醒的认识,是十分危险的。 <BR>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作为生产方式的内容的确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并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但是,这并不等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每一步发展都会引起生产关系、特别是社会所有制的变化。只有当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变化足以引起生产力的阶段性变化,生产关系特别是社会所有制才会发生相应的变更。 <BR><BR>丁先生认为“我认为我们应该先把‘生产力’、‘生产关系’、‘劳动力’、‘生产资料’等概念搞清楚后,再写长篇论文” 。以上就是本人经过学习或在自己的研究实践形成的对生产力,生产关系及社会生产方式的基本看法。本人的理论――正是在这种理解和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社会生产力基本特点的观察与研究形成的。但不知丁先生对我的理解和认识是否满意?希望丁先生批判与指正。 <BR>限于篇幅,本文只是讨论关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的一般原理,至于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相关问题,我们再另文讨论。 <BR><BR>                    钟建民 <BR>http://blog.sina.com.cn/u/1082874731 <BR>                  二○○六年六月十七日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生产关系 基本原理 丁礼庭 生产力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新浪网 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 中国目前 经济学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zjm0328 发表于 2006-6-18 20:30:00 |显示全部楼层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另外两文(争论)在"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中.

劳权经济学:http://www.chinavalue.net/Finance/Economics.aspx。经济学QQ:448738950.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3-29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