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在小学数科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_其他论文

发布时间:2015-05-27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本论文在其他论文栏目,由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bbs.pinggu.org/jg/,更多论文,请点经管之家查看

 在小学数科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从教十多年以来,经历了几次教改,小学课本从人教版转到苏教版,无论课本是哪个版本,内容有什么变化也好,我觉得关键是教师的教法与经验,也就是驾驭教材的能力。一节好课,不仅是重点、难点明确,其实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中学法,能把心中的悬念解决。也许,能这样做到了,教者就已经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了。
一、课堂中花心思,促学生好学。
1、在教学课堂教学中,我坚持运用启发式废除注如式,坚持实物举例的直观性原则,摈弃从抽象的课堂教学。并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去备课,从而给学生创设认知矛盾,提出仅依靠已有知识或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生形成于解决问题的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再结合实物、图形等,运用教形结合的直观,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注意里最集中、思维活跃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思考的方法。例如:我教苏教版四年级的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时,利用三角尺教具,先让学生算一算三个内角形和,再提出疑问:“是不是每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式去讨论,并动手画一画、拼一拼去发现规律,从而得出结论。这样,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上的小主人精神,充满了成功感。
2、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数学的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的接收、储存应用的过程,更是思维的训练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在数学活动中,师生双方都必须充分“暴露”思维过程,教师将教材安排的意图,处理问题的想法讲出来展现给学生,使学生加课理解。例如:我在数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要求学生把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剪出来,分别是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把它们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再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根据三个图形的规矩推导出三条三角形面积公式。我肯定他们的想法、推算是对的,其实长与宽分别是三角形的底与高,这两条边长也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归总起来三式合一都是底乘高除以2等于 三角形的面积。这时,他们明白了,其实求长方形的一半,正方形的一半,平行四边形的一半,就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
3、在课堂上,善于展现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暴露知识的情景,揭示思维的过程,激发和诱导学生思维,教给学生创造发现的方法,通过给学生创造尽量多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多方设疑提问,使学生充分地、积极地、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也将自己的认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暴光,便于老师反馈评价与针对性的纠错。
4、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抓住一个放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谓“放”,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兼顾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习惯反兴趣、爱好等,逐步提高“放”的程度。利用教材的要求与学生已知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创造“放”的环境,主动让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巩固知识。学生的能力来自于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践训练特别重要。例如:在教学认识面积一课时,让学生走出来摸一摸东西的表面,在小组里跟同学说一说,摸到谁的表面?什么是它的面积?什么叫面积?引导学生归纳的语言表达面积的概念,边摸边说边想。然后,让他们利用数格子、印章子的方法算出面积。
5、在课堂教学中,我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在“趣”上动脑筋,促学生劳学。怎样使学生学习兴趣昂然,以饱满的情绪去学习呢?我认为教师语言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能吸引学生,调动学生情绪,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所以,要促进学生积极地学习,教师则应精心组织好教学语言,在“趣”上动脑筋。怎样以“语言”激趣呢?一是要锤炼教学语言,使语言形象富有感染力。我注重精心设计导语精心设计提问,在关键处与矛盾设问,在学生易“忽略”处设问,整堂课学生都会围着老师去提问去思索、学习。我在教学中讲究语言艺术,用“停顿”、“故错”等手段吸引学生。同时,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设悬念,留给学生思索时间,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同时为了能吸引学生有时巧妙地有意地说,引起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也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精心安排教学结构,在“导”上下功夫,促学生“会学”。
吕淑湘先生有句话言:“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既然是“教“学生”学”,就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变“教”的课堂结构为“学”的课堂结构。叶圣陶所提倡的“讨论式”的课堂结构完全是从培养学生的素质这个实际出发的,值得我去借鉴运用,它的基本结构模式可概括为:预习——讨论——总结。这种课堂结构有利于发挥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那么教师在这种课堂结构的教学中应该怎样导呢?我认为应做到“三导”。
导问。每一单元、每一课对学生进行哪些学法指导。我先制定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定向引导学生在这些学法方面去探索,做到有的放矢。
导思。怎样达到预期目的呢?教师教学时应加以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知识、学法进行自悟,启迪学生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下”,发现新“途”。
导结。找到学法就是指导今后的学习,所以要及时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学习过程,小结学习方法进行小结。
通过三导,学生根据“目的”定“学”,“学”中求“悟”,“悟”中得“法”,使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边活动得以充分发挥。
三、精心设计练习题,促学生学好。
作业是师生进行检测反馈的依据,如何全面了解学生,掌握好、中、差的实际能力水平,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呢?我认为教师应精心设计,在“活”上出花样。所谓“活”——是题型活,通过不同类型的题的训练,既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有检测学生的能力。二是习题的要求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参差不齐,如果以一个要求来对待学生,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的局面。因此,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对作业量和作业的难度进行灵活要求。优生多做,难度也要求大一些。做应用题关键是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优生则要求自己掌握并能说怎样理解,而差生则要看要求找条件,分步解答,不必列出综合式。这种灵活的要求,使优生不会产生满足感,也能使后进生不至于感到畏难,这样灵活处理,真正做到因材。
四、教会学生检验方法,促进良好习惯。
我认为教会学生的学习方法因为重要,而教会他们检查的方法更重要。古人云:“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说明复习与检查的关键性了。选择一种好的验算方法对于日后的学习有好处,会提高学习质量。教师从每节课的例题渗透验算方法,让孩子们潜移物化,也受益良好。
1、教会学生遵从公式、法则来验算,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计算乘除法时,通常列出竖式,学生会觉得很累很烦,有的人容易出错。验算时通常利用乘除互逆的意义验算。其实,也可以用巧算去检查一下。例如:①7035÷35=7035÷7÷5 ②648÷24=648÷8÷3③40.5÷0.25=(40.5×4)÷(0.25×4)④72×64=(70+2)×64=70×64+2×64
2、教会用画图表来验证答案,概念题的空间思维能力较强。因此有的学生不知如何去做,凭印象去填,失分比较严重。教师应教会他们画图想一想、比一比、算一算。这样,不但潜意中播种了求知的种子,还收获了认真的习惯。
3、教会学生画线段图或平面图、表格去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画图表是理解问题的一种策略。也是反映了学生是否理解数量关系。让学生们一层又一层地理解已知条件,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样,孩子们学得轻松,对学习应用题更有兴趣,学得更活、更好。
4、教会学生用举例子的方法来比较。一些概念题比较抽象,用举例子的方法比较有效,对理解的能力有一定提高与帮助。例如:判断75的约数有10个吗?
(×)把75的约数一对一对写是(1、75)(3、25)(5、15)一共三对,合六个。又例如:2030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呢?一般是把年份除以4,有余数所以2030年是平年。而可以用比较法去判断,2020年是闰年,再过10年后是2030年,所以2030年是平年。
5、解决应用题一向都是小学生的难关,检查比较难。我在教学时,针对这一方面进行疏理与指导学生。通过分析数量之间的联系,找出中间问题,列式解答后,引导他们利用连向思维的模式去想问题,从问题出发一步又一步地推算出已知条件。如果推理不出以知条件,说明做错了,则要重新考虑。也可以计算应用题后,为了检验结果,可以找其中一个条件为未知,把计算结果为已知去计算。找出等量关系后列方程解答,这种验算方法挺适合高年级的学生。让学生学会检验方法,培养了他们善于动脑筋的习惯,也培养了他们做事热认认真真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素质教育,不仅是上好每一节课,认真备课。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的方法与调控能力。课后的错题更改与中下生的精心辅导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过程。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