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谷歌Vs经济学人:多与少的智慧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谷歌Vs经济学人:多与少的智慧
2009年07月29日 01:28
5人分享此文 就在不久前,微软宣布,曾在上世纪90年代辉煌一时的微软百科全书因卡塔(Encarta)业务,将在今年全线关闭。这个曾让比尔·盖茨寄予厚望的、“颠覆传统百科全书行业”、曾经以99元/份的价格卖掉了百万份的已接近大众化覆盖的产品,为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被突然终结?
大家从微软的官方解释或许能找到答案:“如今人们寻求和消费信息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不同”。
是的,终结者正是由互联网所带来的全新的协作和开放模式。以WIKI百科所代表的协作模式,使知识资源获得了爆炸式的扩充和增长。根据网络调查机构Hitwise的数据,今年1月美国在线百科的访问量,维基百科占据97%,而排名第二的微软百科仅为1.27%, 几可忽略不计。
要知道,在2000年的高峰期,微软聘用了50个人的专业百科全书编辑团队,制作出的完整光盘版本包括6万多篇文章、图片以及多媒体内容。尽管质量精美,但无法实时更新,而面对维基百科由网民自发来更新建立、用蚂蚁雄兵式的力量汇集成洋洋1000多万词条,260种语言,活跃更新用户7.5万人的力量,传统的闭门造车式的微软百科死得是一点都不冤了。
WIKI还只是开放协作的冰山一角,而更狠的角色就是谷歌了------它的网络搜索器以“云”的方式,聚成了一个虚拟的“亿万科全书”。对所有的报纸、杂志、网站等传统的内容提供商来说,不管你愿不愿意,你都在面对着一个全新的不断自动更新的、百分百免费的、信息无限“多”的新媒体时代,不管你如何抗拒,你最终都得融入这个信息的“云”世界。
在这样的时代下,原有的付费模式、媒体和资讯的消费模式分崩离析,一批批史前的媒体恐龙纷纷倒下,微软百科算什么?AOL死了,E-bay都得仰着Google的鼻息过日子,就连Yahoo!都被折腾得死去活来; 美国的报纸纷纷倒闭,《时代》和《新闻周刊》等发行量下降了一半多,就连老牌的《商业周刊》也沦落得1美元的跳楼价。
一方面是原有的信息服务提供者被互联网以无比残忍的方式将价格压下来,另一方面,以谷歌、SNS、Twitter为代表的多种开放互联模式,让知识无比地接近人们、让获取信息变得无比的便捷和廉价。一旦信息可以免费获得,哪怕你只收1美分,也没有人原意再掏钱来买你的信息。
我们的信息真的是“多”了吗?
“交往的方式越多,孤独感就越强烈。接受的信息越多,洞察力反面变得低下了。。。我发现一天至少有一个小时浪费在无谓的点击中。。。。”这是商业评论网用户夏小明在微博客的感慨。
艾科说过,互联网的出现不是让信息增多了,而是让我们真正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少。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我们不将阅读新闻仅仅理解为某种一次性消费的话。
无处不在的“开放化”、“平台化”、“社交化”的时代下,“多”成了一种常态,“少”反而成为一种“非典型生存”了。
这个“非典型生存”的典型代表,就是名如其义的《经济学人》。
在纸媒纷纷“网络化”的时代,传统的深度新闻阅读如今还有谁在坚守呢?对于此问题的解答,应者寥寥——除了英国的《经济学家》。这份以国际时政、财经评论为主打的周刊,在日报和周刊市场缩水严重的今天,居然能够屹立不倒,逆势而上。《经济学人》这份带着些“牛津腔”的英国老牌杂志让人们发现:在这个文字越来越不重要的时代,依然有人坚持着文字面对事件本身时的洞悉力。
有人把《经济学家》成功归结为它一以贯之的独特风格:立场超然、典雅风趣,有观点,覆盖全球性。
有人说《经济学家》的利害之处就因为比竞争对手经常慢一拍,才能不急不火地写出比倒金字塔更经看有看头的文章。
还有人认为,是《经济学人》保持了对于精英阶层的持续关注,并以填补了自认为是“全球化精英”份子的知识上的一些空白。
也有人说真正的原因是《经济学家》的“背景”实在太强大了。作为培生集团(Pearson PLC)的下属杂志,《经济学家》的许多独立股东来自财大气粗的罗斯柴尔德家族。
而我认为,《经济学家》力量,是“少”的力量。
来自于英语的发沿地----英国资深的编辑们异常注重文字清晰,他们最爱引用写1984出名的奥维尔的话:文字应该像无尘垢的玻璃窗,读者能经过没有歪曲的叙述来认识事件的原貌。 他们认为少说比多说效果更好,倾向于“举重若轻”的风格。
再借《经济学家》写作手册中,引用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的六条写作基本规则,更能体会到“少”的铁律:
  1. 绝不要使用隐喻、明喻和其他在印刷物里经常看到的修辞方法。
  2. 如果一个字能说清,不要用两个字。
  3. 但凡一个字能删掉,一定要删掉。
  4. 只要能用主动语态,绝不要用被动语态。(王烁:也就是说,看见“被”字,要想方设法把它去掉。当然,“被自杀”这类伟大的语词创新除外。)
  5. 能用常用词的时候,不要用外来词、科学术语和行话。
  6. 绝不要用粗俗语言,为此可以打破上面任一规则。
可以说,面对着这信息铺天盖地的信息无限“多”的时代,人们心中最本质的追求不但没有改变,反而是越来越强烈,他们需要的是“真正有用的信息”。
《经济学家》,以及同样生存得有声有色的《哈佛商业评论》、《纽约客》等杂志,揭示了在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仍需要一种更知性的,能沉淀的、平心静气的阅读。
“少”的思路、小众的概念越来越获得人们的重视,去除了信息噪音的小众圈子里传递出的真切,将散发着难以名状的魅力。(这一点大家可以想想,身边哪些圈子算是这种“少”的典型,如果是你要做这样的平台,是做“多”,还是做“少”?)。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品牌经营者可以从中悟到些什么:如果你不能做“多”,那么,专注于做“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精心地为“少数”群体,营造一个纯净的、专业的、能满足其特定需求的品牌社群,反而能让你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而出吧。
无论是“Google”式的“多”,还是“Economist”式的“少”,背后的核心还是为用户提供“真正有用的价值”,大家还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吧?
-------------------------------
后记:商业评论网也在致力于打造这样一个以“少”为强的,专注于为管理者营造的专属社群(这是我们有别于其它商业网站的努力)。
这个社群致力于让每一位身在其中的管理者,在这里能充分参与、分享、发言、交流自己对商业、管理、人文的思想和见解,最终,形成一个能让人“沉淀”下来的思想社群。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