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浅析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一) _工商管理论文

发布时间:2015-06-26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浅析现代企业成本管理(一) _工商管理论文
一、引言
在计划经济时期,通过实践我国的成本管理已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的管理方法。
1、成本计算方面:创造了定额比例法,简化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成本分配问题;创造了平行结转分步法,克服了在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下一步骤的产品成本只有在上一步骤的产品成本计算完毕后才能计算出来,而且本步聚的产品成本水平,还受到上一步骤成本水平影响的缺陷,既加速了成本计算,又便于对各步聚成本升降的分析和考核;推行了成本计算定额法,初步解决了成本的日常控制问题,并有利于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做到了成本核算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相结合。
2、成本控制方面: 针对不同的成本项目采取了不同的控制方法。例如,材料控制实行限额发料制度,并通过分批核算法或定额核算法对原材料在生产使用中的数量差异进行控制;工资控制采用劳动定额、出勤率的控制,以及制定编制定员、落实工资基金指标的方法来进行;费用控制实行费用指标分解到责任单位,并通过费用限额对各责任单位费用支出进行反映和控制。以上方法的应用,对于控制损失的发生、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成本分析方面:一是从单纯的本企业内的本期实际与计划、本期与上期相比,发展到与同行业成本指标相比分析;二是有些企业从开展一般的经济分析发展到联系企业生产特点的成本技术经济分析。这些做法使成本分析的广度和深度有了发展,丰富了成本分析的内容。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我国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就是“节约、节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日趋完善,在这一条件下优胜劣汰是企业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生存、发展,就要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成本,成本管理方法也必须更加科学。传统的单纯节约的成本管理思想已不能很好地再适应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是降低产品成本,而是以成本效益为观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二 、传统的企业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是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也表现出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
1、 对于成本的降低局限在生产制造方面,没有把这一管理延伸到其它方面,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种成本管理思想已不能适应现代成本管理思想。
在传统成本管理中,只是重生产、轻经营,成本观念模糊。企业成本是企业生产和销售产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在实际中,只重视生产成本,忽视销售成本,把成本管理的目的归结为降低成本,节约成了降低成本的基本手段。的确,在相关指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然而,从现代成本管理的视角出发来分析成本管理的这一目标,不难发现,成本降低是有条件和限度的,在某些情况下控制成本费用,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企业效益的下降。因而这种成本管理是一种消极的而不是积极的成本管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而应是资源配置的优化和资本产出的高效管理。因此,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尤其是在科学技术高速发达的今天,企业单纯依靠成本的降低来获取优势是不可能的,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更多的应靠技术的投入,从而产生更大的收益,也即现代成本管理中所谓的相对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成本效益。
受长期计划经济观念的影响,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往往只注重生产成本的管理,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这种成本管理观念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在的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只考察产品的制造成本会造成企业投资、生产决策的严重失误。企业的任何一种产品从引进到获利,其成本绝不能仅仅理解为制造成本,而是贯穿产品生命周期的全部成本发生。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如人力资源成本、资本成本、服务成本、产权成本,等等。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应树立成本的系统管理观念,将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强调整体与全局,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对象、内容、方法进行全方位的分析研究。在管理领域上,不能只限于对产品生产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应拓展到技术领域和流通领域。
2、 成本的控制偏重事后反馈。成本的控制是个连续的过程,偏重于事后的反馈,忽视了事前的预测和决策、事中的控制,这样就难于发挥系统性成本管理的作用。
产品成本的控制不仅是生产部门的工作,也需要销售、技术(末发、设计)部门的协力合作。产品从开发、设计阶段开始到集中整个企业力量有组织在去实现的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都是企业的成本,都要开展成本管理活动。在新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应考虑市场及用户对产品的要求及反应,在试制评价阶段应考虑成本的控制,设定成本目标。为有效地开展降低成本的活动,有必要设立专门机构指导这些活动。如可以设立新产品开发机构,做好事前的有效预测。
在生产过程中,忽略实物管理,对原材料、燃料、辅材料的采购入库管理力度不够,隐形损耗较大。对固定资产未能定时维护检修。应加强对固定资产的管理,避免因使用时间过长,使得维护检修劳动强度和时间增加、消耗激增等方面。在企业内部,未实行制度化管理。应制订物价管理条例,对产品销售价格和采购物资价格的管理以及奖惩办法等进行规范,明确价格审定的方法,对重要产品和采购物资的价格实行分级分权管理。建立物资采购计划,进行量化分解到每个业务员。业务员根据质优价廉和同样商品比价格,同样价格比质量,同样质量比信誉“货比三家”的原则,进行市场询价和联系货源,然后将采购物资的信息资料登记台帐,以利于充分发挥财务部门的监督管理功能。

3、 在责任方面存在着意识问题。长期以来人们都是认为成本管理是少数管理层的专利,广大职工只是负责生产,成本意识淡薄
很多人认为,成本管理是专设的成本管理机构及成本管理人员的职责,但事实上他们只是企业成本日常控制的组织者,只靠他们单方面的努力,难以孤立地实施好成本控制。成本控制的主体应该包括对企业成本的形成和发生负有责任的影响者与参与者。企业的决策阶层决定和影响着企业成本形成的基础条件,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影响着产品设计和生产成本的耗费水平,企业的供应、销售部门人员的业务活动影响着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及产品销售费用水平,企业财务部门的融资方式影响着资金使用成本。也是说企业成本的发生与各阶层、各部门、各员工的活动密切相关,他们都应对职责范围内的成本负有管理与控制的责任。显然,长期以来形成的企业内部成本管理主体的概念是错误的,不利于成本的管理。
三、 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
以成本效益为观念,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1、成本效益的管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始终是企业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标,企业成本管理工作中也应该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
与企业管理的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也就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一种新的认识观——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成本)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是有区别的。“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就是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它是运用成本效益观念来指导新产品的设计及老产品的改进工作。如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末,尽管为实现产品的新增功能会相应地增加一部分成本,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提高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效益观念的。
现代成本管理指管理人员运用专门方法提供企业本身及其竞争对手的分析资料,帮助管理者形成和评价企业战略,从而创造竞争优势,以达到企业有效地适应外部持续变化的环境的目的。比较传统成本管理和现代成本管理,可以概括现代成本管理的立足点如下:
长期性: 传统的成本管理则立足于短期的成本管理。而现代成本管理的宗旨,是为了取得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以便企业长期生产和发展,立足于长远的战略目标。如,成本管理手段要现代化。现代企业经营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所需要的会计核算,在手工条件下是难以想象的。实行会计电算化要增加一些开支,但此举不仅节省了核算时间,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其从简单的重复性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为会计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事前成本预测、日常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上提供了条件,而且,也使成本核算工作更细致、更全面,满足了企业管理对成本信息不断提高的要求。企业进行人工成本管理,按“降低成本”,企业宜雇佣年龄相对较大、技术熟练程度高的员工以便降低人工成本。以“成本优势”标准衡量,企业应从长远出发雇佣年轻、文化程度高的员工,通过学习,以获得较长时期的成本优势。又如,企业推广合理化建议,虽然要增加一定的费用开支,但能使企业获取更好的收益;引进新设备要增加开支,但因此可节省设备维修费用和提高设备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为减少废次品数量而发生的检验费及改进产品质量等有关费用,虽然会使企业的近期成本有所增加,但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生产效益却会因此而逐步提高;为充分论证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可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使企业获取最大的效益或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这些支出都是不能不花的,这种成本观念可以说是“花钱是为了省钱”,都是成本效益观的体现。
全局性:现代成本管理以企业的全局为对象,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而制定的。它把企业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综合起来,从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其成本管理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分析,而且包括竞争对手和企业所处行业的分析,从而达到知己知彼,洞察全局的目的,并由此形成价值链的各种战略。
具体而言,成本管理的整体过程,企业不仅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有形的物料消耗,更包括企业的规模、市场开拓,把企业的自身价值与外部价值相结合起来。 为使企业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就不能再局限于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而是应该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使用、维修及处置。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就会涉及到产品的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后勤成本、生产成本、库存成本、销售成本,以及对顾客的维修成本、处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