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国民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 来源:人大经济论坛
摘要:首先通过对市场机制主导下的经济危机特点和原因以及经济危机的自我修护功能进行分析,再对凯恩斯主义调节经济的措施和新自由主义调节经济的措施对经济危机的控制作用和局限性以及原因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就是市场机制效率高但导致收入分配不公的特性,政府管理经济的效率低、对资源浪费大的特性造成的,因此,提出了健康的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既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又要正确的使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保护市场机制运行有效性。
  关键字:经济危机,收入分配,市场机制,政府调控
  一、市场机制下的经济危机和原因分析
  1、市场机制下的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民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是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爆发的衰退危机。其特点:商品滞销,利润减少,导致生产(主要是工业生产)急剧下降,失业大量增加,企业开工不足并大批倒闭,生产力和产品遭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在自由市场机制主导的国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危机是周期地重演的,危机与危机之间的间隔表现了一定的规律性。自1825年英国第一次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以来,随后发生危机的年份是1836年、1847年、1857年、1866年、1873年、1882年、1890年和1900年。在1900年危机之后,自由的市场经济体又发生了 1907年、1914年、1921年、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差不多每隔七八年就发生一次危机。
  经济危机的这种周期性使经济社会发展也表现出周期性,这种周期包括四个阶段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危机往往在市场机制主导的国民经济发展最繁荣时爆发。危机首先在商品流通的某一环节出现,然后迅速波及各个部门,最后导致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严重混乱。危机是上一个经济周期的终点,也是下一个经济周期的起点。
  在萧条阶段,商品供给超过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现象有所缓和,生产不再继续下降,失业人数也不再增加 ,但过剩商品还未完全销售出去,社会购买力仍然十分低下,社会经济呈停滞状态。
  在复苏阶段,由于市场的扩大,价格开始上升,利润渐有回升,从而刺激着市场增加投资、扩大生产。随着生产的不断扩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逐渐加快,社会生产超过危机前的最高点,进入经济周期的高涨阶段。
  在高涨阶段,整个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危机也在孕育之中,危机又将爆发。
  2、经济危机的原因
  市场上的所有商品就像一块大蛋糕,每一个人都有它对应的消费份额,你的份额就是你的收入。如果需求不足、商品总量上销售不畅,那就只有一个原因:这就是有人没有从市场上拿走属于它们的消费份额!为什么没来拿呢?因为形成了需求沉淀,商品与货币总是同时反方向对流,因此,如果商品不动,肯定是有人群将对应的货币储存了起来,不管这钱现在在什么地方,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它没有流动!每一个生产循环都会产生需求沉淀,积累多了就是危机!
  为什么会形成需求沉淀?就是因为收入分配不公,富人收入太多,支出太少。从本质上说,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市场机制下的经济发展中收入分配的不公平造成的,是市场体制的自由竞争自由分配既有提高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好处,也有导致劳动成果的不均衡分配的坏处的特性造成的。
  二、市场机制对经济危机的自我修复
  从100多年市机制主导的世界国民经济经济规律看,世界经济都能够自动地从危机中走向复苏,再高涨超过以往经济发展水平,说明市场机制会诱发经济危机,但是其有具备对经济危机的自我修复功能。
  市场机制对经济危机是这样自我修复的:主要通过商家的打折促销流到了老百姓的口袋里,是变相提高了工人的货币购买力,把资本家消费不了的消费份额转给了老百姓消费,从而缓解危机。就是说、如果老板不在公司里给工人加工资,那么它就要到市场上给工人加工资!资产缩水是上帝在进行银行转账,这种修复的本质就是让穷人、富人的财富均衡化,是让所有人都变得没有钱,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有非常强的破坏性。通过自我修复后,经济社会发展都比前一周期达到更高的水平,这主要是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三、凯恩斯主义应用成果和原因分析
  1、凯恩斯主义主导下的经济危机
  在凯恩斯主义的影响下,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又发生了次数不等的经济危机。美国7次(1948~1949、1953~1954、1957~1958、1960~1961、1969~1970、1973~1975、 1980~1982);日本7次(1954、1957~1958、1962、1965、1970~1971、1973~1975、1981);联邦德国7次(1952、1958、1961、1966~1967、1971、1974~1975、1980~1982);法国5次(1952~1953、1958~1959、1964~1965、1974~1975、1980~1982);英国7次(1951~1952、 1957~1958、1961~1962、1966、1971~1972、1973~1975、1979~1982)。
  这些经济危机,有的是属于部分经济体同期发生的,有的是普遍性的世界经济危机。但严格说来,属于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只有三次,即1957~1958年,1973~1975年和1980~1982年的经济危机,因为只有这三次危机表现了明显的国际同期性。并且危机的来势没有过去那样凶猛,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界限不清;高涨阶段经济增长乏力,有时还发生曲折和波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萧条和复苏两个阶段混淆在一起,不易划分,从表现形式看,整个周期是由危机、“回升”和高涨三个阶段组成的,而不象过去那样由四个阶段组成。
  2、凯恩斯主义成功的原因
  为什么说凯恩斯主义使二战后危机冲击力下降能够起到了重要作用,是由于凯恩斯主义的反危机措施阻碍了危机的展开。具体来说,起到了以下几个作用:
  ①固定资本投资幅度下降不大。政府实行减免税收,加速折旧,以及其他各种优惠待遇,去鼓励投资,再加上科技革命不断开展,要求固定资本加速更新,还有就是政府搞了大量公共设施建设。所有这些,即使是在危机期间,也使固定资本投资的下降幅度不大,从而缓和了危机的恶化。
  ②个人消费需求下降幅度较小。消费信贷的扩大,社会保险制度的改进,以及工人组织程度提高,抵抗资本家降低工资的力量增强,使消费的下降遇到了阻力,从而减轻了危机的严重程度。
  ③由物价暴跌转为物价上涨。政府在货币金融上和财政上实行膨胀政策,在危机期间,物价不仅不下跌,反而大幅度上涨,缓和了危机的冲击力量。
  凯恩斯主义的措施为什么会起到这些作用呢?从本质上讲,就是部分的解决了分配不公的问题。第一,政府大量公共投资,实际上是让没有钱的人也能够消费,公共产品消费是不花钱的;第二,社会福利制度,实际上就是把富人的钱通过税收再以社会福利形式发给穷人;第三,通货膨胀的本质就是把民众存款贬值,其实质还是把富人的钱贬值,因为穷人多贷款,富人多存款,间接实现了资产的转移。
  四、凯恩斯主义失效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1、凯恩斯主义失效的表现
  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凯恩斯主义延缓了经济危机的发生,原因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虽然诱导了投资,增加总需求,但这些都需要大量的钱作为支持,加大货币发行量是最常用的手段,我们知道经济总量到达顶峰之后是不能再增长的,结果是经济停滞不前再加上通货膨胀,就“滞胀”了。以20世纪70年代初期爆发的两次石油危机为导火线,导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滞胀”(高通胀、高失业、低经济增长)的困境。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
  2、凯恩斯主义失效的原因
  为什么面对“滞胀”,凯恩斯主义政策束手无策?
  具体说,是由技术进步使生产率提高、且在资本追求剩余价值(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导致失业增加,经济过度开发导致能源极度短缺和成本的迅速上升,政府过度干预导致政府膨胀、政府开支增加、企业税赋加重等多种原因所致。但是,技术进步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经济开发过度是政府开支过大造成,因此凯恩斯主义问题就出在过分依赖政府,国家干预过度、政府开支过大、人们的理性预期导致政府政策失灵引发了“滞涨”。在这个过程中,凯恩斯主义只注意消灭市场机制导致劳动成果的不均衡分配的坏处,忽视了市场机制的一个重要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力,还忽视了政府配置资源浪费大的特点,以前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都属于短缺经济就是因为政府配置资源浪费大造成。
  五、新自由主义的作用与失效分析
  1、新自由主义的作用
  (1)在全球确立了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的基础性地位。经济市场化波及全球,国际资本在全球的运作有了越来越可靠的制度保障。由于新自由主义的蔓延,西方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致力于追求市场机制的完善,而非市场经济国家则纷纷谋求建立市场经济制度。90年代以来,原苏联东欧国家几乎是齐步走式地向市场经济制度转轨。从拉美、亚洲到非洲,各类经济模式国家几乎都无一例外地使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越来越发挥基础作用。各国的“经济市场化”进程,等于是在规范“行车规则”。
  (2)全球经济政治一体化,使共产主义社会变为现实提供基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盛顿共识”的炮制及其出笼,正是国际垄断资本企图一统全球意志的体现。“华盛顿共识”已经远远超出了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的“一体化”。
  (3)维持世界经济28年的快速发展。使欧美国家经济从高膨胀,低增长走了出来。
  2、新自由主义起作用的原因
  确立了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的基础性地位,又通过税收、信贷、社会福利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收入不平衡的问题。
  3、新自由主义失效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新自由主义失效的表现就在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就是收入分配的不均和政府对公司治理中的所有者缺位的漠视。新自由主义过分推崇市场的作用,特别是忽视市场机制造成分配不公的特性。正是这些新自由主义的主要主张导致金融危机爆发。这些金融危机的实质就是把亚洲人和欧美国家富人的需求剩余通过金融危机消耗掉,金融危机带来的最大后果就是中国等亚洲国家国际投资大量缩水,欧美金融机构的资产大量缩水,美国穷人的负债通过破产就自然冲抵了。从本质讲,美国是这次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六、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理论
  人类的经济活动简单地说是有人口、资源、科技水平这几个要素决定的,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经济总量由人口、资源、科技水平所决定的。在一定条件下,就是人口、资源、科技水平等因素基本确定的条件下,最理想的情形是,投资者一直觉得有钱赚,消费者信心爆棚,这样经济就健康成长,所有人赚钱。对每个经济体来说,在一定条件下经济总量是相对有限的,不可能一直扩大生产下去。但是对于全球经济社会来说,就可以认为人口、资源、科技水平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断发展的,可以认为在未来50年内就是在现有的人口、资源和科技水平下,要达到全球经济总量的顶峰都不容易,何况未来50年科技水平还可以有翻天覆地的进步,所以可以认定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是可持续的,永远没有顶峰的。之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危机,根本原因就在于市场机制天生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会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的特性。凯恩斯主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经济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就在于利用了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弥补了市场机制的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但是政府对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浪费大的特性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滞涨”的问题。新自由主义又过分依赖市场机制,忘记市场机制的弊端。因此,健康的国民经济发展必须既要依靠市场机制的资源配置的基础地位,又要正确的使用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保护市场机制运行有效性。这将是国家制定宏观调控政策的最基本的理论依据。
作者:任凌云 来源:国研网责任编辑:夏鼎
经管之家“学道会”小程序
  • 扫码加入“考研学习笔记群”
推荐阅读
经济学相关文章
标签云
经管之家精彩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