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专业技术人才招聘公告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是江苏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下的一个重要部门,担负着培训轮训党政领导干部、理论骨干和国家公务员的重要职责,办学涵盖干部教育、国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函授教育等。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至今已有14个硕士点。目前,校(院)内设11个教研部门,2个研究所,7个研究中心,挂靠11个省级学会。现有教研人员223人,正高级职称55人,副高级职称51人,博士及在读博士5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2人;此外,还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多年来,在全国省(市、区)委党校、行政学院中,我校(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科研工作,已连续六届以最高分值获“优秀科研组织奖”,实现了“六连冠”。为推进我校(院)教学科研的更大发展,特向全国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欢迎有识之士加入我校(院)教师队伍,同心协力,共创未来!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一、招聘的专业和人数(1)中国哲学1人;(2)科学技术哲学1人;(3)政治经济学1人;(4)世界经济1人;(5)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1人;(6)国民经济学1人;(7)国际金融1人;(8)投融资管理1人;(9)法理学1人;(10)行政法学1人;(11)比较政治学1人;(12)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人;(13)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2人;(14)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1人;(15)社会学1人;(16)公共管理3人;(17)文化产业1人;(18)英语1人。二、应聘的基本条件本次招聘,以应届博士毕业生为主(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少数学科专业招聘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优秀人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参加应聘人员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热爱党的干部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善于合作共事,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3)学术水平较高,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并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4)身体健康。三、待遇对招聘录用的专业技术人才,列入全民事业编制,除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确定工资和职务岗位津贴外,其他待遇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四、应聘所需材料参加应聘人员须提供个人详细简历,包括本人主要论著目录和代表作、学历、学位、职称、获奖证书及其他相关证书的复印件,并请将应聘材料寄至中共江苏省委党校人事处。五、联系方式通讯地址:南京市建邺路168号邮编:210004联系人:戴老师姚老师联系电话:(025)84469988-5555,83995288,83995333传真:(025)84201784电子信箱:yaolc@sdx.js.cn,daij@sdx.js.cn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江苏省行政学院2007年12月5日http://www.sdx.js.cn/08/E_ReadNews.asp?NewsID=395[此贴子已经被轩轩于2008-6-2212:37:16编辑过]
1.某公司三种商品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六月份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名称额(万元)销售额增长率销售量增长率甲80.31012乙62.443丙102.6815要求计算:(1)销售量总指数;(2)由于销售量变动影响销售额的增加(或减少)额.麻烦尽可能的详细点,谢谢
对“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质疑雷建炎(seamus0927@vip.sina.com)曾经沸沸扬扬的“华南虎照片是真是假”尘埃落定。“猎人”周正龙这次成了“猎物”,被认为“涉嫌造假诈骗,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其他信誓旦旦“华南虎照片真实可靠”的政府官员被免职或撤职。在当今中国,有比“华南虎照片是真是假”更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真是假”。2007年,当猪肉、蔬菜、瓜果、住房价格一路彪升时,中央电视台、经济报刊杂志、“经济学家”、“股评人士”及政府官员异口同声紧缩货币供应,“减少流动性”,防止“结构性通货膨胀”转化为“全面通货膨胀”。可是,当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成倍“全面通货膨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指数超越3000点、4000点、5000点、6000点时,他们却喜笑颜开。听信了“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宣传,不少普通百姓将多年甚至一辈子的血汗积蓄从银行拿出来,“投资资本市场。”谁知风云突变,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高台跳水”。那些5000点、6000点“投资资本市场”的普通百姓的血汗积蓄,眼睁睁看着“白花花银子变成了水。”有股民朋友向我诉苦:仅2008年上半年,中国股民因“投资资本市场”被“蒸发”的资金已经超过10万亿元。损失惨重,称得上“血流成河”。汶川8级大地震根本无法相比。“你搞经济学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研究如何规范上市公司,消灭股市风险,保护我们中小投资者利益。”我认为:中国股民“血流成河”,与中央电视台、经济报刊杂志、“经济学家”、“股评人士”及政府官员“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虚假宣传息息相关。他们难辞其咎。按照中国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始终维持着“经济快速、平稳增长”。“经济增长速度”一枝独秀,保持在8%至11%之间。既然“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那么,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面值1元/股的股票价格增长幅度为什么不是在8%至11%之间,而是数以5倍、10倍、20倍、30倍,甚至出现超过100元的“天价”股票呢?前几年,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一直“熊气弥漫”。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指数不但没有跟随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平稳增长”,反而“处在下降通道”。2007年,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指数“牛气冲天”,成倍疯长。进入2008年,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指数“高台跳水”,注定又“熊气弥漫”。任何有经济头脑的人都一清二楚: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价格指数或“熊”或“牛”,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风马牛不相及。放眼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世界发达国家,也没有任何国家出现过“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英国伟大经济学家配第、斯密、李嘉图从维护社会大众利益和关注社会经济健康发展出发,都特别强调稳定货币“含金量”的重要。因为它是所有商品价值的计量标准。德国伟大经济学家马克思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货币名称”与“货币本身”的分离;存在“名义货币”与“实际货币”,“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等等区别。股票价格上涨同其他任何商品价格上涨一样,标志着流通货币“含金量”降低。根源是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不讲信用,发行的货币短斤少两或粗制滥造、假冒伪劣。我不明白:中央电视台、经济报刊杂志、“经济学家”、“股评人士”及政府官员为什么总希望证券交易所“牛”多“熊”少?为什么“理论创新”出“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今年5月,“民间《资本论》研究者”应邀参加第七次中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第十届全国政治经济学研讨会,赴河南、上北京“以文会友”。“民间《资本论》研究者”学习华罗庚的班门弄斧,特地拜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刘炳瑛、河南财经学院杨承训等老一辈德高望重知名学者。在涉及“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股票价格理论公式”、“股票议价发行”时,我请教说:工资是社会发给你、我及每个人的消费资金。我们大家不用于个人消费,而是拿来购买股票,扩大社会再生产。社会理应支持和鼓励。为什么出现“股票溢价发行”?这不成了阻止大家购股投资,反对扩大社会再生产吗?这不是故意贬值我们大家的货币,侵犯我们的根本利益吗?物价上涨,大家都反对。为什么股票价格上涨,大家就不反对,甚至相信“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呢?对于来自“经济学教材”之外的声音,众多大学老师、学生耳目一新,认为振聋发聩。没有哪位博士回以“这些提问太幼稚,连我的司机都已经明白。你去向他请教吧。”普遍的回答是:你的确在研究经济学。您的看法非常中肯。可惜的是,经济学家中像您这样看问题的人太少了。同自命清高,认为只有通过大学“系统经济学训练”,才能理解经济学的“著名经济学家”截然相反,刘炳瑛教授非常赞赏学习自然科学的人士加入研究社会科学行列。他认为自然科学工作者能够更深刻理解社会科学,勉励我百折不挠,继续坚持,并签名赠送了他的《体系与实践意义研究》一书。什么叫“资本”?马克思解释说:“资本就是积累的劳动。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作资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63)既然“股市风险莫测”,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那就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证券交易所就不能称为“资本市场”,参与证券交易所“炒股”也不能叫做“投资资本市场”。配第、斯密、李嘉图、布阿吉尔贝尔、魁奈、杜尔哥、西斯蒙第、欧文、圣西门、傅立叶、富兰克林、马克思、恩格斯和中国管子、孙中山这些伟大的经济学家中,究竟谁提出过“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臭名昭著的法西斯党徒戈林说:“谎话重复一千遍就成了真理。”祸国殃民的“林副统帅”说:“不说假话办不成大事。”我们是“万物之灵”,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人,不是机器牛马。“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该是我们像质疑“华南虎照片是真是假”一样,质疑中央电视台、经济报刊杂志、“经济学家”、“股评人士”及政府官员“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真伪的时候了!今年10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4次学术研讨会将在河南大学隆重召开,到时“座谈皆鸿儒,往来无白丁。”我殷切期待与会专家、学者能够像鉴定“华南虎照片是真是假”一样,对“股市是国民经济晴雨表”的“是真是假”,给我一个满意说法,给社会大众一个科学的权威鉴定结论!(2008年7月16日定稿)
在当前国内外严峻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面临着全新的挑战。由《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杂志社、美国南方理工州立大学、美国学者出版社、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和台州市经济学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经济理论与管理前沿论坛暨第二届中国民营经济创新国际论坛”定于2009年8月中旬在中国·台州举行,欢迎踊跃投稿。 一、论坛安排 1.论坛时间:2009年8月15-16日。 2.论坛地点:中国·台州。 3.论坛通知:收到交流论文后,由组委会统一发出。 二、论坛提要 1.民营经济内部创新的机制研究。在面临当前的国际、国内严峻经济形势下,对民营企业转型与发展展开深入研究。从战略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企业家创新精神的构建与培育等方面进行研讨,促进民营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2.民营经济外部创新的制度研究。从知识产权、市场环境、金融政策和服务体系等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促进、督导和稽察体系,增强民营经济综合竞争力。 3.通过理论研究、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对上述相关主题展开研究。 三、论文要求 1.中文论文,参照《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学术论文要求。 2.英文论文,参照国际论文基本要求,详见www.tae.tzc.edu.cn。 3.截稿时间:2009年7月20日。为提高审稿速度,请通过E-mail投稿,投稿邮箱:myjjlt@163.com或etbm@263.net。投稿时,请填写稿件登记表。 四、论文交流 1.会议交流。以中文为主,在递交论文稿件时,需要提出大会发言申请,大会发言由组委会审定后通知作者,并请准备好PPT(限20分钟)。 2.书面交流。以英文为主,人选英文论文将由美国学者出版社结集出版,并申请ISTP检索(往届英文论文集已经被ISTP全文收录)。递交英文论文时,请附上中文论文,经评选,特别优秀论文可以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上发表。 五、垂询电话 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编辑部,杨老师、付老师0086-10-62510762。 2.台州学院经贸管理学院,周老师13757687507。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关于国民经济等情况的报告(全文)中新网8月29日电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29日上午举行第三次全体会议,听取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全文如下: 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 ——2007年8月29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马凯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国务院委托,报告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请予审议。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总体是好的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部署,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人民生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新成绩。 (一)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面。 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今年以来,继续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力度大、下达早、落实好。一是增加补贴资金规模。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共427亿元,比上年增长63%;良种、农机具购置等方面的补贴也比上年大幅增长。重要农作物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开始启动。二是稳定粮食收购价格和农资价格。继续实行小麦、早稻最低收购价政策,严格控制化肥出口。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用于农村建设的中央政府投资继续高于上年,其中用于农村水电路气的投资目前已下达284亿元,占全年计划的95%。四是积极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开展科技入户工程,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比上年扩大1倍以上,农业机械化水平继续提高。五是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建立能繁母猪饲养补贴和保险制度,实行生猪免费强制免疫,对生猪调出大县、标准化规模饲养和良种繁育进行扶持。在各项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夏粮生产克服了自然灾害多发偏重的影响,实现了自1985年以来首次连续四年增产,产量达到2307亿斤,单产创历史新高。早稻再获丰收。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增加。农产品优质化率进一步提高。除生猪生产因多种原因出现下滑外,其他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继续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在农业基础得到加强的同时,通过产业政策引导和鼓励自主创新,工业结构继续优化。前7个月工业新产品产值增长30.8%,增幅同比提高1.1个百分点。发电、数控机床、石化等重大技术装备水平和自主化率稳步提升,机械工业对工业增长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钢铁、水泥等行业产品结构升级加快,上半年高附加值钢材品种产量增幅高于全部钢材产量增幅25.6个百分点,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53%,比年初提升了3个百分点。服务业稳步发展。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相关配套政策,上半年第三产业增幅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增幅多提高1个百分点。 区域发展的协调性进一步改善。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延长对退耕农户补贴的年限,新开工建设一批西部开发重点工程,西部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国务院批复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东北地区装备制造业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突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和棚户区改造进展顺利。明确了中部地区比照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的实施范围,加大对中部粮食主产区、能源原材料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等方面建设的支持。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加快。 抑制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三过”)问题取得一定成效。一是投资增幅回落。通过严格土地信贷管理、提高市场准入标准、落实新开工项目“六个必要条件”等措施,限制了一批不符合规定的项目上马。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同比回落3.9个百分点,7月份当月投资增幅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二是部分“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初步得到抑制。前7个月,外贸出口增长28.6%,进口增长19.5%。国家调整出口退税和进出口关税、扩大加工贸易禁止类范围等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上半年,去年9月取消出口退税的产品,出口下降19.7%;降低出口退税的产品,除钢材外,出口仅增长8.3%,增幅同比回落17.7个百分点。前7个月未锻轧铝出口量同比下降56.9%。三是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矛盾的发展势头有所控制。通过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连续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3次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今年以来因新增外汇占款投放的流动性已基本收回。 上半年,在经济运行各方面支撑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大幅增长,前7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30.3%,增收7280亿元。财力连年大幅增加,使我们有条件解决了一批多年想解决而又没能解决的问题。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026亿元,增长42.1%,增幅同比提高16.6个百分点,39个工业行业全部实现盈利,新增利润在上下游产业间的分布向均衡方向发展。 (二)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大力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以温家宝总理为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国务院发布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节能减排做出了10个方面45条具体部署。各地区、各部门也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两高”)行业盲目扩张。落实钢铁、电力、水泥等13个行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对电力行业实施上大压小,对钢铁、水泥等行业实施以先进代落后的等量替代,对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实行更高的准入条件,对涉及投资额3309亿元的103个不符合环保标准的项目不批或缓批。“两高”行业盲目扩张的势头得到一定抑制。上半年,城镇500万元以上项目中,钢铁行业投资增长8.7%,铁合金投资增长0.7%,电力行业投资增幅同比回落5.3个百分点,水泥行业新增投资主要是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和余热发电项目。 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公布了火电、钢铁、煤炭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计划,清理了各地鼓励高耗能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差别电价等政策措施,促进淘汰落后产能。上半年,全国已关停小火电551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铁能力1140万吨、炼钢能力870万吨、水泥产能约500万吨,关闭落后造纸、酿造、皂素企业1221家、小煤矿2811处。 运用各种激励和约束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在年初已安排113亿元资金的基础上,中央财政又增加100亿元支持节能减排,有21个省份也设立了节能减排专项资金。提高脱硫火电机组上网电价,促进企业脱硫改造。建立了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明确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按节能量给予财政奖励。启动节能发电调度试点,能耗低和污染排放少的机组优先上网。有关部门制定了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和部分行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有的地方实行了超限额用能加价政策。“绿色信贷”政策开始实施,首批30家违反产业政策和环境违法企业信贷受到严格控制。 加强节能减排监督检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两高”行业专项大检查,重点检查产业、土地、环保政策等的落实情况。对水污染严重和环境违法问题突出的部分地区实行了“区域限批”,立案查处违法企业8000多家,一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被永久关停。 上半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2.78%,下降幅度比去年全年的1.33%又有所扩大;钢铁、建材、化工、电力等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6.5%、7.8%、5.2%和2.6%。在工业增速加快、火电装机增加特别是火力发电量增长18.3%的情况下,主要污染物排放有所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减少0.88%;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增长0.24%,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3.46个百分点。 (三)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推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配套政策实施细则陆续出台,一批重点科技和高技术专项规划发布实施。中央安排科技投入资金达到847亿元,比上年增加91亿元;大部分省份也大幅度增加了科技投入。在国家急需领域、多学科综合交叉领域、重要信息前沿领域,推进建设一批国家工程实验室、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继续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生物育种、信息安全等高技术产业化专项。一批重大科研项目取得进展。 促进教育公平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惠及1.5亿农村中小学生。继续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启动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其中高校国家助学金的资助面从原来占在校生总数的3%扩大到20%;中等职业学校的资助面达到90%,覆盖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家庭困难学生。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教育师范生的招生工作顺利完成,新招收的学生60%来自农村地区。 城乡医疗保障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达6.85亿人,以县(市、区)为单位的覆盖率达到80%以上,已完成全年工作目标。安排专项资金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为解决城镇非从业人员特别是中小学生、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看病就医问题,在全国79个城市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工作。以社区卫生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城乡医疗救助制度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重大疾病防治工作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在全国基本建立。 文化、旅游、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民书屋”工程积极推进,启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农村广播电视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国家博物馆改扩建等重大文化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国家文化和自然遗产地保护“十一五”规划纲要发布实施,保护工作得到加强。进一步完善国内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积极发展特色旅游。全民健身运动继续推进,中小学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奥运会、世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有序进行。 (四)人民群众得到的实惠明显增多。 居民收入和消费快速增长。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13.3%,是1995年以来同期增速最快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14.2%,增幅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进一步完善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有18个省份发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大部分省份建立了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在收入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居民消费持续趋旺。7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比上月进一步加快;前7个月累计增长15.5%,增幅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6%,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消费与投资增速的差距缩小。 扩大就业成效明显。国家继续加大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支持力度。多数省份出台了援助零就业家庭就业的政策。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继续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引导和扶持。前7个月城镇新增就业748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86万人,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83%和86%;6月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同比降低0.1个百分点。上半年,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继续增加。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继续扩大,其中城镇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参保人数6月末分别比上年末增加565万人、1249万人和127万人;农民工参加工伤和医疗保险的人数分别增加525万人和321万人。全面推进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目前保障对象达到2068万人,农村五保户供养标准大幅提高。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城市低保对象人均保障支出增加较多,特别是针对猪肉价格上涨,中央财政下拨资金对城市低保人员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大中专学生实行补贴,并依法加大了对近期各种价格违法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力度。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国务院通过了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确立了廉租住房制度基本政策框架。 今年以来,极端天气事件频繁,多灾并发,特别是入汛以来淮河流域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仅次于1954年的全流域洪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救灾工作,各级政府及时拨付资金,落实应对预案,经过各方面共同努力,防灾救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安全生产继续保持总体稳定、趋向好转的发展态势。 (五)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迈出新步伐。 农村改革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集体林权改革试点进展顺利,有力地促进了生态建设和林农增收;村镇银行等一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始试点,上半年已有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准开业;进一步完善农村小额贷款制度,拓宽了借、贷款主体和贷款用途,提高了贷款额度的上限。国有企业改革积极推进。企业改制上市步伐加快,并购重组力度加大,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领域改革步伐加快。对工业用地全面实行招拍挂制度和出让最低价标准。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标准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2倍。对新设探矿权、采矿权全面实行有偿取得制度。全国17个省份出台了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部分矿产品资源税适用税额标准进一步提高。金融改革稳步实施。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改革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进一步增强,外汇结售汇制度继续完善。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范围扩大,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在成都、重庆开始启动。 今年以来经济保持了近几年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避免了大起大落,经济发展的后劲增强,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方针政策的结果,这也充分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宏观调控政策是及时的、必要的、正确的。 二、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居安思危,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必须看到,当前经济增长依然偏快,结构调整仍然滞后,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过大,潜在的风险不容忽视。 “三过”问题仍很突出。投资增幅还在高位,前7个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仍达26.6%。货币信贷增长依然偏快,7月末广义货币M2和狭义货币M1同比分别增长18.5%和20.9%;前7个月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77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外贸顺差仍在扩大,前7个月达到1368亿美元,同比增加612亿美元。 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5%,其中占工业能耗近70%的钢铁、有色、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19.7%,同比加快2.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5.8%,增幅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用电量增长18.8%,提高4.6个百分点。长期积累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环境违法行为突出,太湖、巢湖等一系列水污染事件给全社会敲响了警钟。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前7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达到3.5%,涨幅同比扩大2.3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当月同比上涨5.6%,比上月扩大1.2个百分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前7个月涨幅达到8.6%,拉动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个百分点。 影响农业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的不利因素较多。截至8月13日全国因洪涝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0亿元;部分地区旱情严重,目前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73亿亩,比多年平均增加0.32亿亩,秋粮生产形势比较严峻。同时,农作物病虫害呈重发态势,部分地区猪蓝耳病等疫情影响了畜牧业生产。尽管化肥价格比较平稳,但饲料、幼禽家畜、农业生产服务的价格上涨较多,加大了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压力。 一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亟待解决。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较高,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上涨8.1%,涨幅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就业、看病、上学等方面的问题仍然较多。非法用工等侵害劳动者权益的问题还不少。一些行业和领域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当前一些突出矛盾之所以仍没有根本缓解,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不少问题是长期积累形成的,而且与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有关,转变粗放增长方式、解决消耗大、污染重等问题需要有个过程。还有些问题则与国际因素有关,特别是当前国际市场需求较旺、初级产品价格较高、全球流动性过剩等,都增加了抑制“三过”、调控国内市场的难度。同时,由于宏观调控没有搞“急刹车”,主要运用经济、法律手段进行间接调控,一些政策效应还没有完全显现,还有些调控措施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更主要的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制约了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 三、认真做好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党中央、国务院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已作出全面部署。突出强调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确定的方针政策,稳定、完善和落实宏观调控政策,财政政策要加大对结构调整支持力度,货币政策要稳中适度从紧,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着力推进改革和自主创新,着力加快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按照以上要求,必须坚持把遏制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坚持以人为本,让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坚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深层次矛盾的解决。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继续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抓好秋粮和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强化防汛抗旱工作,努力实现全年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稳定粮食和农资价格。落实好扶持生猪生产的各项政策,抓紧出台扶持奶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毁工程修复等建设进度。继续做好防灾救灾工作,尽快帮助受灾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二)进一步抑制“三过”问题发展。着力防止固定资产投资反弹,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必要条件,加快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落实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审查制度。继续采取综合措施缓解流动性过剩矛盾,加强对社会资金的引导,鼓励投向“三农”、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生态建设和服务业等领域,积极稳妥地扩大直接融资,严格资本跨境流动监管。努力减缓贸易顺差增长势头,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公布鼓励进口产品目录,增加原材料、先进技术装备和消费品等的进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 (三)狠抓节能减排工作。坚决遏制“两高”行业盲目扩张,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继续清理和纠正一些地方对“两高”行业的优惠政策,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在建项目。加大差别电价等政策的实施力度,制定落后产能退出机制的配套政策,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健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加快发展能耗强度低的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大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和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强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和推广,综合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和法律约束手段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组织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四)做好稳定价格总水平工作。进一步强化“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加强运输调度、进口调节和市场供应,确保主要副食品不断档、不脱销。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粮油肉禽蛋奶等的供求、库存和价格变化,完善价格应急反应机制。加大价格监管力度,坚决依法打击哄抬价格、串通涨价、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稳定社会预期。落实好对城市低收入群体和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的政策。 (五)加快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知识创新工程建设,加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先进适用技术转化。确保完成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加快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和“211工程”等教育重大工程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试点,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大公共文化工程项目建设。 (六)着力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强化地方政府在稳定房价和住房保障中的责任,提高住房用地在建设用地中的比例,提高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在住房供应中的比例,加快建立健全廉租住房制度,提高土地出让净收益用于廉租房建设的比例。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大力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加强岗位开发和职业培训,加快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深入开展整治非法用工专项大检查。积极扩大居民消费,根据经济发展和价格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最低工资和低保对象保障标准,建立企业普通职工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推进农村商业流通网络和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加大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七)积极稳妥地深化各项改革。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独资企业股份制改革,做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点工作。加快财税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健全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中国农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和政策性银行改革,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加强证券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继续做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和集体林权改革试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改革,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制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 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今年以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表明,中央确定的各项政策措施和十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各项决议是完全正确的。下半年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繁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更加自觉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锐意进取,齐心协力,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 来源:中新网
全称:《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74页目录第一部分关于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1、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迅速落实到位3、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稳步推进4、采取综合措施维护价格稳定5、房地产市场调控主要政策措施6、“三农”工作进一步加强7、节能减排取得重大进展8、西部地区重点工程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9、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工作步伐加快10、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取得积极进展11、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稳步推进12、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13、灵活审慎地把握进出口调控的方向和力度14、教育、卫生事业加快发展1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案制定工作顺利推进16、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17、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调节收入分配取得新进展2第二部分关于做好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1、2009年中央政府投资主要投向2、全面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各项工作3、着力扩大城乡居民消费4、继续巩固和强化农业基础地位5、组织实施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6、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7、积极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8、搞好经济运行调节9、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10、促进服务业改革与发展11、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12、加快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13、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14、坚定不移地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15、完善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16、促进外贸平稳发展17、改善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的宏观管理18、坚持优先发展教育19、加强公共医疗卫生20、多渠道促进就业2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收入分配调节
1范围 1.1标准规定了我国经济活动的行业分类及代码。 1.2本标准适用在计划、统计、财政、税收、工商行政管理等国家宏观管理及部门管理中,对经济活动进行的行业分类。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行业industry 一个行业(或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 2.2主要活动principalactivity 当一个单位对外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主要活动是指占其单位增加值份额最大的一种活动。 [注]与主要活动相对应的是次活动和辅助活动。次要活动是指一个单位对外从事的所有经济活动中,除主要活动以外的经济活动。辅助活动是指一个单位的全部活动中,不对外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活动。辅助活动是为保证本单位主要活动和次要活动正常运转而进行的一种内部活动。 2.3法人单位corporateunit 具备下列条件的单位为法人单位: —依法成立,有自己的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独立拥有和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定合同; —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2.4产业活动单位establishment 产业活动单位是法人单位的附属单位。产业活动位应具备下列条件: —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活动; —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 —能够掌握收入和支出等核算资料。 3则和规定 3.1划分行业的原则 本标准采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即每一个行业类别都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 3.2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 根据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的划分原则,行业分类最理想的基本单位是产业活动单位。但由于统计目的和核算对象的不同,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也可以采用法人单位。 当采用产业活动单位作为行业分类的基本单位时,应注意以下两种情况: a)在一个场所,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法人单位,其本身就是一个产业活动单位。 b)从事多种经济活,下设多个活动场所,各有相对独立的组织形式,并能提供相应的收入和支出等核算资料的法人单位,应进一步按经济活动划分产业活动单位。 3.3单位行业归属的确定 本标准按照主要活动确定单位行业。 a)一个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即按照该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 b)一个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则按照主要活确定单位的行业。如果无法用增加值确定该单位的主要活动,可依据销售收入、营业收入或从业人员确定主要活动。 4编码方法和代码结构 4.1本标准采用线分类法和分层次编码方法,将经济活动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和小类四级。门类采用英文字母编码,大、中、小类采用阿拉伯数字编码。 门类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即用字母A、B、C……顺次代表不同门类。大、、小类依据等级制和完全十进制,用三层四位阿拉伯数字表示。大类代码由前两位数字组成,采用层次编码法和数字顺序编码法,打破门类的界限,从01开始依据大类分类体系的排列次序按升序赋码;中类代码由前三位数字组成,第三位为中类的顺序码;小类代码由四位数字组成,第四位为小类的顺序码。中、小类的顺序码分别从1开始,按升序排列,最多编到9。如74表示大类“商务服务业”,743表示中类“咨询与调查”,7431表示小类“会计、审计及税务服务”。 4.2本标准的中类和小类,根据需要设立了带有“其他”字样的收容项。为了便于识别,原则上规定收容项的代码尾数为“9”。 4.3如果大类或中类不再细分,则它们后面的代码补“0”直到第四位。 4.4各层留有一定空码,以适应今后增加或调整类目需要。
中新社沈阳九月四日电在四日此间举办的“中国(辽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上,主办方称,中国民营经济五大“信心”信号,显示企业回暖向好态势。 在此次论坛上,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企业委员会、妇女委员会与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联合发布了《二00九•中国民营企业家问卷跟踪调查报告》,对一千多家民营企业一年来的经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报告称,在市场反应最灵敏的民营企业身上,已凸显五大“信心”信号。 其一,企业大规模去库存过程基本结束,产销回升,库存下降,总体上趋于正常。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比上半年有所回升。 其二,企业综合经营状况略有回升。关于“对明年销售价格的预计”,三分之一强的企业家认为会“上升”,一半认为“持平”,只有百分之十五点七认为“下降”。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企业目前的资金紧张状况与去年相比有所缓,但是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存在,特别是从银行贷款的难度依然较大。 其三,订货趋于好转,外需预期回升。与今年上半年相比,二成九的企业家认为企业目前的订货“增加”,四成六认为“持平”,认为“减少”不足四分之一。 关于企业出口产品的海外需求明显回升的时间,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七十二点四的企业家选择了“明年”,但还有一成九的企业家选择了“二0一一年及以后”。 其四,盈利状况趋于改善,企业信心增强。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五成四的企业上半年盈利状况为“较大盈利”或“略有盈余”,百分之六十二点七的企业预计下半年“较大盈利”或“略有盈余”,比上半年提高了近十个百分点。 其五,用工和投资计划呈现回暖态势。二成六的企业家认为目前企业用工人数比上半年“增加”,五成四认为“持平”,认为“增加”的比认为“减少”的多六个百分点。 调查同时显示,五成四的企业明年投资计划将“增长”,比二00八年提高了十五点四个百分点,表明民间投资需求逐渐回暖。(完)
粮价上涨已经超“度”,再不采取措施,国民经济将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不是“狼要来了”,而是“狼已来了”!粮价上涨,国将大乱!不要认为是“旱涝灾害”的短期影响,是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所带来的必然现象,是国家宏观调控失当造成的!!现在靠动用国库平抑不解决根本问题,只是杯水车薪而已,靠行政手段限价更是愚蠢的添乱,人为制造恐慌,无济于事!必须面对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粮食产量与生活需求差额不大,中国2/3的人口是靠低廉稳定的粮价求温饱,在温饱中求发展的!如果那些“白吃”智障者还在认为粮价上涨对农民有好处,只对极少数人有影响,无关大局而不采取措施!那么这些人就是千古罪人,2年后将不可收拾,民不聊生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突现,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局势将会停止3-5年,甚至更长!粮价的上涨必然拉动一系列生活物资涨价的!!生产资料价格也会迎头赶上!绝大多数农民的耕地是有限的,余粮很少!涨价的多收入部分很难抵消其他生活所需品涨价部分,更何况那些低收入群体他们将怎样生活?而且价格一旦上涨是很难下调的,或者说是没有办法下调的。个中道理不用细说了吧!粮食涨价的根本原因是是粮食加工业的工业化、产业化的迅速发展而造成的!如大豆油脂、蛋白工业的发展,十年多的时间其加工量规模超出国产大豆的十几倍以上,同时拉动粮价的小幅度、迟缓、稳定的上涨,还没有造成对农业经济的重大冲击。原因是外资、合资占主导,利用的是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廉价的其他原材料与中国庞大的市场优势,原料豆主要是进口解决;再者大豆在我国产量、功用不占主导,排在大米、小麦、玉米等之后。近几年来,玉米淀粉及其深加工规模化、产业化的迅猛发展,而且还在不断的扩大、新建,原料玉米的来源主要来自国产,其加工规模已超过1/2的产量,不出两年就能基本饱和。这是粮价上涨的根本原因!而它的上涨是持续、快速、大幅度的!猪肉价格为什么持高不下?真不知那些用纳税人钱的“白吃”是怎么想的?!!作为富产粮国家是鼓励深加工的,我国的国情却不允许!自产自足是伟人小平同志来实现的,成为我国安定稳步发展的重要基础。粮食的工业化加工,所利用的是国民赖以生存的廉价农业资源,一个厂家的上马,国家税收多少?收益人多少?几万乃至几十万吨的规模所影响的是几十万乃至上百万人的切身生活利益!孰重孰轻?现在不是几百个而是几千个厂家!粮食作为工业原料,价格再涨一倍的利润空间仍然很大,如果允许这些粮食加工产业化的无序发展,必然导致农业经济的混乱、支柱产业的不稳!国民经济会出现再度停止不前,难道还需要3-5年或更多时间弥补吗?如果再来个大米、小麦的工业化加工产业兴起,我们国家的经济会怎么样?真心希望那些个职能部门不是“白吃”,快速行动,采取有效的措施,限制此类产业,砍、杀、限等方式控制在一定限度内!为避免投资者的损失,协调进口玉米解决原料,国内区域控制粮食流动与流向。具体办法我不懂,只要国家领导重视就会有办法!本人无任何名利之图,一介草民,见少识短,一手遮顶不见天,所闻不出百步圆,但有忧国心,措词不当,言语偏激,谨请见谅!希望有识之士加以补充,广为传播,引起国家领导重视,尽快采取措施,福祉国家,
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专职科研人员招聘启事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是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广东商学院属下的实体研究机构。中心统筹国民经济学省基地、省重点扶持学科和国民经济学硕士点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办法的要求,中心现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科研人员3名,欢迎符合招聘条件之一者应聘:1.学术带头人: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具有教授或研究员职称,50岁以下,近3年主持国家级项目1项或省部级项目2项,且发表过高水平论文。2.学术梯队成员: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40岁以下,近3年主持在研省部级以上研究项目(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未出站者不在招聘范围),且发表过高水平论文。中心将本着公平公正原则在符合基本条件的应聘者中择优录取,录用者的待遇参照广东商学院有关规定执行,特别优秀者可以面谈商议。报名时间:2009年11月10日至2010年1月20日联系电话:(020)84096425,84096426电子邮件:gmjj@gdcc.edu.cn联系人:刘老师、樊老师。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商学院人事处2009年11月18日广东商学院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电话:020-84096425;020-84096426网址:http://gjyj.gdcc.edu.cn邮箱:gmjj@gdcc.edu.cn地址: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教学楼613邮编:510320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本文来自:人大经济论坛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24887&page=1&fromuid=18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