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sq001
2456 4

[其他] [讨论]我在欧洲接待的招商团:实在是太给中国人丢脸了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高中生

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84 点
帖子
15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14
最后登录
2007-11-5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招商团组要到了,又一批干部要来招商了。

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各级领导都有招商的指标,管你是武装部的还是管计划生育的,牛马不相及的单位,也有招商指标,这叫全民招商。

给俺指标俺就得出国,这个政策给各级领导出国旅游找到了借口。于是我们就有了形形色色的招商团。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某市一个招商团,一个市领导带队要来招商,事先和我们谈的极其严肃,领导出国,必须项目落实,而且要把工作事先做到家,一下子给我们提出了很高的招商要求。我们傻啊,一项项的认真落实,按照要求联系落实了许多国外的企业。

招商团到了。团组到了欧洲,第一天就告诉我们,要改内容,那些企业不去了,领导好不容易出次国,不能耽误旅游观光。公司的人把团组的意思转达给我,我说这样不好吧,我们已经同外方确定了谈判的时间,如果更改,没了信用,将来我们再联系这样的项目就连信誉都没有了,最好还是不要更改已经确定的内容。既然出来不想招商,为什么不早点和我们打招呼呢?

带队的说我傻,早点能打招呼么?打了招呼没了项目,出国能批么?看来,我在国外真的呆傻了,太认真,原来不懂得其中的奥妙。

无论如何,不能让一个团组毁了我们整个公司的信誉,我的意见,项目该谈的,还是要谈,各位领导回去了,也有个交代,占用的时间,我们可以加班,把时间抢回来,绝不耽误领导们少看任何一个景点。

领导们见此,已经毫无话说,于是就出现了下面的一幕:

招商团到了外商那里,大家刚坐稳。市长就开始讲话,我们的翻译就跟着翻,市长讲完了,还没等外商开口,就对翻译说:“我已经说完了,行了吧?咱们走吧?!”说着就起身,翻译不管他市长不市长,马上告诉他坐下,说对不起,还要等外方讲完了再走。翻译回来就跟我说,“他们实在是太不象话了,幸亏老外是听不懂汉语啊,要不把中国人的脸都丢尽了!”

招商团的到来,一开始的时候,确实让老外们认真了几次,后来才都发现,这些招商团来,就是来发一些资料的,招商内容如出一辙:我们有土地,我们所得税免二减三,我们劳动力便宜,欢迎投资,等等。招商团走了,老外要真想投什么项目,找人都困难了。很多招商团的成员,都是什么党委的市委的,出来用的都是什么协会的名片,根本就找不着人。

被骗了一次,老外可能还以为是偶然的,后来被十几个甚至上百个招商团骗了,再傻的老外也明白了。所以现在最难联系项目的,就是招商团。并因此产生了一些公司,专门负责联系招商团的项目,人家有办法,你不就是要拜访企业,目的是照张和大鼻子的合影回去交差吗?我们买!联系一个项目,拜会一次,四百欧元,明码实价。然后人家专门去找闲着也是闲着的老外来接待你。最经典的是听说有一次,一个招商团一定要和老外照像,联系拜会已经来不及,中介人干脆把婆家的亲戚找来,都是大鼻子,照了个合影,赚了400欧元。

我很奇怪为什么要给各级领导招商的指标,这种给指标的办法真是祸国殃民。不好的招商项目,你怎么侃,也招不来商,老外不傻,那是人家自己的钱。所以只要有个好项目,就被各级领导霸占拿出来招商,不管这个项目应该不应该招商,先完成了自己的指标再说。最经典的是有这样的一个项目,技术是自己的,市场前景很好,本来这个项目在国内融资很容易,国内的银行想找这样的项目都找不到,结果也拿出来招商搞合资。结果是老外投了一半的资金,就拿走了这个项目一半的利润。而真正算起来,老外投的那点资,都不够购买我们技术专利的钱,这不是白白给老外送钱么?为什么要出现这样的现象呢?都是那个招商指标闹的!把招商指标也做为什么考核干部的标准,简直是狗屁不通。

现在是谁招商招的多,谁就光彩,就无比光荣。万丈高楼平地起,等着后代还利息。这样的繁荣景象,形象工程,不知道隐藏着多少危机。一次一个上海的团组参观巴黎新区,对巴黎新区的高楼大厦大不以为然,说就这个也叫巴黎?连我们上海的一个角都不抵!正赶上我们公司接待的那位也是个驴,马上就顶上了一句:“巴黎新区再小是人家法国自己的,你上海再大,有几座楼房是自己的?那都是债!”他的话,说的可能是有点偏激,但是我们确实应该理智地去看到在我们繁荣后面所隐藏的危机和不合理。

现在越来越讲究决策的科学性,对干什么的都下招商指标,显然是不科学的。这种干什么一窝蜂的风气,不实事求是的风气,总是改不了。不过我相信,这种计划经济旧体制遗留下来的恶劣东东,总有一天会被抛弃。我只是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使我们的经济少受损失,使我们的国家早日走上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

招商团来了,本不该叹息,我赚我的钱,这又是何必!只是一颗心,还在属于祖国,属于那片我曾经在那里成长,让我感恩的土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招商团 中国人 祸国殃民 发展道路 计划生育 出国招商

沙发
xinhuqiang--gx 发表于 2007-8-15 20: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没想到哦……

学习和休息,只能选一……

使用道具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板凳
mog2005 发表于 2007-8-15 22: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中国公费旅游丑闻震动芬兰 接待方喊头疼(组图)

倍可亲(backchina.com)“我不知道中国怎样看待这些事情,但如果有人在芬兰玩这个游戏,那么这就会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商务旅行”

  撤职!8个多月后,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徐文艾终于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代价。将其拉下马的根由,源自一场“出口转内销”的闹剧。

  2006年11月20日,徐文艾率一支10人“公务考察团”抵达芬兰赫尔辛基机场,他们计划从此开始为期10多天的北欧之旅。但在入境检查时,被查出其所持的芬兰司法部邀请函系伪造,一行人当即被拒绝入境,第二天被遣送回国。

  芬兰媒体跟进报道

  两天后,芬兰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赫尔辛基日报》即迅速跟进,不仅在A版详细报道了徐文艾事件的前因后果,还将其伪造的假邀请函影印件刊发在报纸上。报 道援引芬兰边检中国事务联系人的话称,去年秋天还以为中国公款旅游来芬兰的人数会增多,不过由于徐文艾被处罚,“这种情况应该会少下来”。

  



  8月9日芬兰《赫尔辛基日报》上发表的相关报道(部分),徐文艾一行伪造的邀请函被报纸突出处理,其中的签名和所拟参访学校纯属子虚乌有。 李樱子/供图

  


  公款出国旅游,因徐文艾事件再次成了千夫所指。


  “他们认为这是中国第一次因为公款出国旅游而惩罚官员。”赫尔辛基大学中国留学生林铛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芬兰边检中国事务联系人还表示,中国公费旅游很普遍,经常有人借访问学习之名拿着纳税人的钱出去旅游,“这在廉洁指数全球第一的芬兰来说是不可思议的”。

  这已经不是芬兰报纸第一次关注徐文艾事件。早在去年11月事发后,包括芬兰新闻社(STT)、《地铁日报》、《新闻100》等媒体就曾对中国公费旅行 团丑闻进行过集中报道。芬兰新闻社当时引述赫尔辛基边防局负责人皮波宁的话说,通常情况下,一旦他们(中国考察团)收到度假和旅行的资金,有关的会谈项目 就会被取消。“我不知道中国当局怎样看待这些事情,但如果有人在芬兰玩这个游戏,那么这就会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商务)旅行。”皮波宁说。

  在芬中国人自叹丢脸

  “真丢脸啊。”8月10日,《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登录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中国留学生的QQ群后,发现那里对此话题的讨论正热火朝天。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在一些留学生聚集的论坛里也被广泛转载,留学生们类似的跟帖感叹不时映入眼帘。

  作为全球最清廉的国家之一,“贪污是可耻的”观念可以说已经渗透到芬兰人的日常思维中,有评论甚至表示,芬兰政府干净得已经快要让人们忘记还有腐败这 回事了。自己的同胞在如此廉洁的国家发生丑闻,中国留学生们的感受可想而知。“我认识的芬兰朋友都问我,这在中国是不是司空见惯的事情?”已经来芬兰两年 的中国河北籍留学生王山山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她的芬兰同学都觉得这件事情不可理解。

  事实上,不仅中国公务员公费出国旅游,中国其他的一些贪污腐败案件也时常见诸芬兰媒体。“近年来一些比较著名的贪官,他们都会报道。在报道郑筱萸案的时候,芬兰的一家电视台还提到了逃到国外的赖昌星、高山等人。”王山山表示。

  公务团多数不公务

  据本报了解,一般中国旅行团到芬兰大都停留一到两天,最多也不过一周左右,然后再前往瑞典、挪威等其他国家。他们一般是直接联系专为中国人开的旅行社,这些旅行社基本就是靠中国公款旅游团的生意生存。

  “我接的团,几年下来也有几百个了,95%都是公务商务团,但有几个真正来公务的?”一位在赫尔辛基兼职的学生导游表示:“中餐馆定位经常都是满的,几乎全被公务旅游团占了。”

  一些当地华人希望,安徽徐文艾事件能再次敲响警钟,刹一刹公款旅游之风。“这次的处理结果或许可以看出政府处理公费旅游问题的决心,但愿如此。”

  外国接待方不堪其扰

  不少中国公务考察团竟径直提出“少安排工作会谈,多组织观光旅游”的要求,令外方十分不解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夏文辉、晓德发自惠灵顿、北京 北京市市长王岐山讲过的一个笑话,成了讽刺公费旅游时被媒体反复引用的段子:以前,听说南斯拉夫的奶牛养得好,中国人就经常去学习参观,当地的官员就对我们讲,“中国人就是爱学习,连我们的奶牛都认识中国人了”!

  奶牛是不是真的认识中国人,我们不得而知,但今年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一个数字却着实令人惊讶:据200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9年的国家财政支出中,仅干部公费出国一项消耗的财政费用就达3000亿元。

  新西兰官员头疼中国访问团

  公费出国只为旅游,而且数量居高不下,这是中国访问团给新西兰政府礼宾司人员留下的印象。“已经让我们感到有些头疼了。”一位负责接待亚洲团组的新西 兰官员私下告诉《国际先驱导报》,这几年,来新西兰的中国访问团一直很多,而且在接待和沟通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和矛盾,比如不少中国团组直接提出“少安排 工作会谈,多组织观光旅游”的要求,令新方十分不解。

  “很多国家一般不会专门关注他国的公费旅游团,新西兰可能是实在不堪其扰了。”在奥克兰大学留学的凯特表示,自己曾看到过很多来新的官方团,“个个派头十足,一猜就是来玩的”。

  中国公务访问团到新西兰后,当地负责接待的对口部门一般都希望能与中方深入商谈,争取访问具体成果。但让他们意外的是,部分中国团组往往对会见谈判敷衍了事,倒是对观光旅游兴致很高,令双方工作接触流于形式。“新西兰方面对此感到非常失望。”当地负责接待的官员表示。

  中国官员为出国不惜投机钻营

  其实,中国国内对公务出访本来有着严格的规定,但在这些规定面前,公费旅游团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利用不正常方式出国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他们一般直接找当地的关系,华人社团负责人请当地市长吃个饭,邀请函就发出去了。”一位深谙其中内情的华人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国外的市一般不过 两三万人,和市长见个面吃顿饭然后让其发个邀请函很容易。另外还有的中国公务员,不是以行政头衔出国,“比如有的人虽然身份是地方政府官员,但他可能会以 民间协会负责人的身份出国,以求规避限制”。

  但这样的规避有时也容易出问题。一次,以“某协会会长”名义出访的某官员,就因对当地接待规格不满而大发雷霆。“但当时接待方并不知晓他的官方身份,所以对此颇感委屈。”

  也有外国人靠公费游发财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外国人或机构则靠着形形色色的中国式公费旅游,填充了自己的腰包。例如,美国的赌场,“去那里的赌客,没人会问他们的身份”。本报驻纽约记者刘旸辉表示,美国人应该是欢迎这些人去赌博的,去的人越多他们越高兴,因为对他们的生意有帮助。

  再如,韩国华人袁伍枚的一个朋友曾在韩国与某大型集团合作开了一家中国公务员培训中心,“名义上是公务员培训,其实就是组织公费旅游”。袁伍枚向《国 际先驱导报》介绍说,该培训中心平时的业务就是与中国地级以上政府机关的各个部门联系,组织他们来“培训”。通常情况下,10天的日程中前两天会安排培 训,找专家或留学生讲课,然后就出去玩了。

  将“出国考察”摊在阳光下

  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疏导而非堵截,不妨将“出国考察”公开化,只要政务公开落到实处,顶风作案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撰稿司徒北辰发自巴黎 虽然在北京的时候已经感觉中国人实在很多,但到了国外才发现中国人真是太多了。刚到欧洲后,甚至在偏僻的荷兰小渔村都能看到同胞的身影,更别说在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这样的繁华都市,几乎所有旅游点和商业街都有中国人。

  在这些中国旅行团中,有一些看上去比较奇怪:团员们衣着正式,虽不至于夸张到西服革履,但也夹克衫在身,脚蹬一双皮鞋;团里总有一两个大腹便便的核心 人物,团员们都围着转,大家争着合影或给其拍照留念。毫无疑问,这就是美其名曰“出国考察”的公费旅游团,因为除了他们,不会有人时时摆出一副官架子,带 着得意洋洋的气势走在外国大街上。

  记得4月份复活节假期时,笔者在布鲁塞尔“撒尿小童”旁边遇到一个国家某部的团组。带队导游是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拍完照后,小伙子就把队伍带 进了旁边的巧克力店。只见导游跟巧克力店的中国小姑娘悄悄说了个数字作为暗号,就算接上头了。小伙子自称经常给店里拉来客人,这样的“政府团”很受欢迎, 回扣也不少,他们老板就是因为中国旅行团多才雇了几个中国留学生帮忙。等这些人走后,在巧克力店打工的小姑娘很爽快地把刚才卖给他们的巧克力以一半的价钱 给我们。

  关于这些公款旅游团,外国人暗地瞧不起不说,很多华侨华人也觉得给中国人丢人。但说实话,除了对一些人大老爷式的嘴脸看不顺眼外,我觉得如果真是出差 之余四处走走看看,倒也未尝不可。但凡事要有度,刚刚被撤职的安徽检察院副检察长,竟然拿着伪造的邀请函,就实在说不过去了。丢人丢到国外,自然也为国法 所不容。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几乎可以肯定公款旅游的人不会减少。大禹治水已经清楚告诉人们,最好的方法莫过于疏导而非堵截,我觉得不妨将“出国考 察”公开化。每次出国的人员名单和财务账目,最好由媒体和审计部门进行定期核实。要在政府网站上讲清楚,哪些人都去哪里了,做了哪些事花了多少钱,另外应 该报上级单位备案。如果没有公开,一律算作违规违纪,要追究当事人和单位领导的责任。相信只要政务公开落到实处,顶风作案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说到底,为什么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很少听说公款消费和公款旅游,就因为人家监督力度非常到位,又建立了一整套重视诚信的社会体系,西方公务员犯不着为沾这点儿小便宜丢掉声誉和饭碗。
战争既和平奴役既自由无知既力量

使用道具

报纸
dagougou 发表于 2007-8-16 08: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钱都是国家的,国家都是党的,给领导干部同志出去爽一下是一种福利,你们这些享受不到福利的弱势群体在这里指手画脚,哪个不是依靠国家的工资生活的?要不要焚书坑儒一下,哈。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ddjd
拉您入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