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djdkj
3641 25

[学科前沿] 如今这马经似乎还是隔空喊话(补充稿) [推广有奖]

11
YJDWII 发表于 2016-6-29 19:02: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于是又想到陈嘉映先生的那句话:“中国人的理论都是闹着玩的”。
假学术真做,三分钟就漏水。应该感叹,中国人能将假学术做得如此空前绝后,这就不是一般的玩了,而是超级玩家。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ldjdkj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2
龚民 发表于 2016-6-29 19:19: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JDWII 发表于 2016-6-29 19:02
假学术真做,三分钟就漏水。应该感叹,中国人能将假学术做得如此空前绝后,这就不是一般的玩了,而是超级 ...
回你的孤山练蛤蟆功去!

使用道具

13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6-29 19:29: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龚民 发表于 2016-6-29 19:19
回你的孤山练蛤蟆功去!
广开言路,畅所欲言。

使用道具

14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6-30 07:31: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JDWII 发表于 2016-6-29 21:21
**** 该帖被屏蔽 ****
我的建议:如今这马经版块论道的真不多,不过还是心平气和的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使用道具

15
龚民 发表于 2016-6-30 07:38: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djdkj 发表于 2016-6-29 19:29
广开言路,畅所欲言。
       哈哈,那个孤山怪尽说空话、不着边际,教他好好学习提高修养很必要。

使用道具

16
yanch9 发表于 2016-6-30 08:01: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理论解释经济危机非常到位

使用道具

17
Leokeeper 发表于 2016-6-30 08:22: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经是发展的,是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以前的人将其与革命实践结合,现在需要将其与经济发展等结合。但现在遗憾的是,现在很多搞马经完全忽略了这个。脱离了实际的马经,当然没有生命力,当然处境很尴尬。

使用道具

18
decwin 发表于 2016-6-30 12:41: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再说“一只羊=2把石斧”或者“3个先令=100个锅贴”。这都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而已

我觉得这个例子没什么不恰当的,哲学嘛,就是抽象出一些共性的东西,来阐述观点。

个人感觉,你说一只羊,是哪里的羊,或者一个斧子,是哪种石斧,就相当于欧洲用了好几百年,把红酒中的糖分给除去,中国人拿来对雪碧。

一只羊,你可以当做是美元,一把石斧,你可以当做是英镑,都无所谓的,重要的是通过一种交换关系来体现价值和价格。

任何一种理论都会陈旧,不适应时代发展,但是不能指着一本书的封面说,它被时代淘汰,是因为书皮太旧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收起 理由
ldjdkj + 20 分析的有道理:模型简化是多数学科的通行研.

总评分: 经验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19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6-30 13:55: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decwin 发表于 2016-6-30 12:41
再说“一只羊=2把石斧”或者“3个先令=100个锅贴”。这都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而已

我觉得这个例子没什么不 ...
      我总结了一下,经典经济学原理大都基于模型假设。这在理论分析时是可以的,当然不能说错。但是如果把理论模型套到整个经济系统中作为唯一的研究范式那就错了。理论模型简化那是为了在有限的分析工具下找到粗略的分析结果,也就是理想化条件下的一种可能。但这绝不能代表可以表述非理想化的经济规律。理想化的模型在大数据分析中,样本=总体。这样,对于经济学的一些经典理论会有颠覆性的改变。例如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大数据条件下会加入马斯洛的“需求五个层次”理论,以及劳动者的心里情感、社会人际关系、文化素养、知识技能、公民觉悟、道德价值观和社会身份的认同等等因素进行分析。大数据对经济系统的分析不再强调因果关系,而是告诉我们所有这些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相关关系。王则柯先生在《微观经济学十讲》中也谈到:如果把马克思的视角与韦伯的社会学视角结合起来看这些问题会更贴近经济关系的现实。

使用道具

20
ldjdkj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6-30 14:43: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我们把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用错了地方

我曾经在农村工作队里待过。实际情况是,对于像“黄世仁”那样的地主确实有,但不是很多。如果把富农和地主合到一起算,恶霸地主大概不到20%。大多数小地主不过是有几十亩地,也不完全脱离劳动,当然雇工是肯定有的。地主的生活和一般农民的主要区别是吃饱还是吃不饱的区别,白面在一般地主家里也不是天天有。我了解到的山东大多数地主改善生活就是用红薯面蒸卷子时外表用白面粉粘了薄薄的一层。那时候的农业生产条件很差,劳动生产率很低,一亩地小麦产量不过100多斤(现在亩产800斤)。所以地主与农民的斗争就是温饱的争夺,实际能雇得起打手的地主不多。      就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而言,就是关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经济学说。马克思分析实践来源就是“地主和一般农民的生活主要区别是吃饱还是吃不饱的问题”。这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中当然是最基本的刚性需求,所以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是生死存亡的斗争,这没有什么错。问题是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亨利·福特提出“让每个福特工人都买得起T型车”的口号时,美国无产阶级已经脱离了温饱之困,而是要为家庭建一所房子,为妻子买更好的衣服,为孩子提供更好的食品和教育。在这种情况下,显然我们不能将此生存状态用来比较旧中国地主和农民的那种经济关系。
      所以我认为:不是马克思说的不对,而是我们把马克思的学说用错了地方,是机械唯物论作祟。此前我有个比喻:如果把马克思解决无产阶级生存的劳动价值论比作解决当时伦敦城市交通的“公共四轮马车”方案,那么现在的经济学家就要用马克思的理论建构发展起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高铁方案”。因为马克思和现在的我们要解决的不是同一个经济层面上的问题。如果现在还没解决中国人生存和吃饭的问题,那么“打翻一个旧世界”也就不会过时。问题是今非昔比,时代完全不同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7 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