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戚华建
4963 25

[原创]一个经济学佯谬——5元利润从哪里来 [推广有奖]

11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4-11 14:3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也可以这么说,如果他在归还了银行的贷款过后再将农具卖出(不考虑折旧),那么他将获得5张货币,相比他在贷款前,他的手上增加了5元货币”

对了,朋友,所以我说这是一个经济学佯谬,就是因为既然

105-105=0;

又为何出现

105-105=5?

因为在上述实例中,我们看到三个事实:

1、张三分两次付给银行105张货币(在T1和T6),

2、张三分两次销售收入105张货币(在T3和T5),

3、105公斤大米交换了105张货币。

所以,按理应该105-105=0才对,但实际上却出现了105-105=5.在逻辑上,这个“5”是从哪里钻出来的。

给我一个诺贝儿经济学奖,我是不要的。

使用道具

这个5就出在张三预缴了利息和税金,前面我已经说过了,事实上他从银行借了95元,还了100元。而他销售大米收入105元,105-100=5。不存在什么逻辑问题。

使用道具

13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4-12 00: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不读书的书生在2009-4-11 20:53:00的发言:

这个5就出在张三预缴了利息和税金,前面我已经说过了,事实上他从银行借了95元,还了100元。而他销售大米收入105元,105-100=5。不存在什么逻辑问题。

===========================================

在《张三大米模型》中,我们看到三个事实:

事实1、张三分两次归还银行贷款105张货币(在T1和T6),

事实2、张三分两次销售收入105张货币(在T3和T5),

事实3、105公斤大米交换了105张货币。

推理:

(事实3)105-(事实2)105=0

(事实2)105-(事实1)105=0

(朋友,我们要找出上述推理错在哪一步?)

这个跟阿基里斯追龟一样,当然,阿基里斯肯定能追上龟,这是事实,但如果在空间和时间都可以无限划分的前提下,阿基里斯就追不上龟。所以,这叫佯谬。

这“5元利润从哪里来”所以我把它称为一个经济学佯谬,是因为它在事实上,出现了5元利润,但在推理中,它却没有出现。事实与推理是不存在矛盾的,所以我们要找出推理错在哪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2 0:13:32编辑过]

给我一个诺贝儿经济学奖,我是不要的。

使用道具

14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4-12 09: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个经济学佯谬——5元利润从哪里来

在《张三大米模型》中,我们看到三个事实:

事实1、张三分两次归还银行贷款105张货币(在T1和T6)。

事实2、张三分两次销售收入105张货币(在T3和T5)。

事实3、105公斤大米交换了105张货币。(在T3和T5)。

推理1、(事实3)105大米-(事实2)105货币=0;(大米全部交换了货币,所以张三手上大米=0,显然把货币拿去烧掉,张三手上就是0)。

推理2、(事实2)105张货币-(事实1)105张货币=0 。

根据推理2、105张货币-105张货币=0,张三手上没有利润,但现实中,张三手上出现了5元利润(见《张三大米模型》)。

在逻辑推理上,事实1,2,3和推理1,2都没有错;在现实上张三出现这个5元利润也不错。显然,逻辑推理和现实不应该存在矛盾,所以逻辑推理的结果和现实的结果必有一错;谁能找出错在哪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2 9:20:09编辑过]

给我一个诺贝儿经济学奖,我是不要的。

使用道具

15
qwh198360 发表于 2009-4-14 20: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会计学我不懂,所以对于如何构建资产负债表也不清楚,所以我就用一般的思维说一下我的观点。表面上看应该是那5元的利润就是那个农具了。但是我认为其实这也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第二次是用了95元生产了105公斤大米,而第一次是用100元生产了105公斤大米。所以最终利润源于成本的降低。

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我认为这个题其实确实有偷换概念的嫌疑,这个所谓的5元的利润就是出题者为了让做题者迷惑的假象而已。也许我这样说不是很明白,但是却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解释。小子愚钝,请指教!

使用道具

16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4-15 16: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qwh198360在2009-4-14 20:54:00的发言:

会计学我不懂,所以对于如何构建资产负债表也不清楚,所以我就用一般的思维说一下我的观点。表面上看应该是那5元的利润就是那个农具了。但是我认为其实这也不是真正的原因,真正的原因在于第二次是用了95元生产了105公斤大米,而第一次是用100元生产了105公斤大米。所以最终利润源于成本的降低。

换个角度考虑问题,我认为这个题其实确实有偷换概念的嫌疑,这个所谓的5元的利润就是出题者为了让做题者迷惑的假象而已。也许我这样说不是很明白,但是却一时又想不出更好的解释。小子愚钝,请指教!

朋友,这是一个很好玩的逻辑问题,假如我们承认“5元的利润就是那个农具”,那么我们就要找出“逻辑推理”错在哪里;假如我们找不出逻辑推理错在哪里,我们就要否定“5元的利润就是那个农具”。

朋友,继续努力,向我们的智慧挑战。

给我一个诺贝儿经济学奖,我是不要的。

使用道具

17
aklangzi 发表于 2009-4-18 16: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戚华建在2009-4-12 9:19:00的发言:

一个经济学佯谬——5元利润从哪里来

在《张三大米模型》中,我们看到三个事实:

事实1、张三分两次归还银行贷款105张货币(在T1和T6)。

事实2、张三分两次销售收入105张货币(在T3和T5)。

事实3、105公斤大米交换了105张货币。(在T3和T5)。

推理1、(事实3)105大米-(事实2)105货币=0;(大米全部交换了货币,所以张三手上大米=0,显然把货币拿去烧掉,张三手上就是0)。

推理2、(事实2)105张货币-(事实1)105张货币=0 。

根据推理2、105张货币-105张货币=0,张三手上没有利润,但现实中,张三手上出现了5元利润(见《张三大米模型》)。

在逻辑推理上,事实1,2,3和推理1,2都没有错;在现实上张三出现这个5元利润也不错。显然,逻辑推理和现实不应该存在矛盾,所以逻辑推理的结果和现实的结果必有一错;谁能找出错在哪里?


呵呵,朋友的逻辑推理是这样的吗?这个命题模型具有三方,所以以上推理的推理1 是有问题的。

模型假设总共100货币流通,请问张三的105大米是怎么换成105货币的?

银行必然要对第三方也创造5元的信用才能购买剩下的5元大米,所以模型中银行创造了110货币

张三卖出大米获得货币后,归还银行,抵消银行的5个信用货币。另外的5个信用货币落在了第三方。所以张三的5元利润对应第三方的5元负债。

这样推理对吗?请指教。

高度—决定视野,角度—决定观念,尺度—把握人生

使用道具

18
poiupoiu 发表于 2009-4-19 12: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推理的错误发生在T2时,实际投入95元----产出仍然是105公斤。产出/投入似乎不是成一定比例关系的。实际投入100元(到期支付)----产出105公斤,实际投入95元(预先支付)----产出仍然是105公斤,则实际投入1元(99元付息、消费或其它投资)----产出可能仍然是105公斤。

张三发现经济学家的错误后,第二年就减少实际投入,获得最大利润。不投入或仅仅投入1元,这时利润最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9 13:07:20编辑过]

使用道具

19
poiupoiu 发表于 2009-5-3 20:1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上面的回答对不对?为什么没人回答?

在这个“佯谬”中,农民张三感觉是超级简单的问题(投入时少数5元出去)。而“经济学者”,他们在比较会计学、宏观微观学、数学哲学的知识渊博程度。实际上学识再多有时不如感同身受体验一次。要知道葡萄好不好吃,其实最重要最简单的是亲口尝一下。

实践出真知啊!

所以,有人说“10个经济学家比不上一个农民”,这个“佯谬”可能就是一个例子。这说的可是学识上,而不是成本上。

使用道具

20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5-3 21: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复17和18楼的朋友,逻辑上是没有问题的,我曾经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跟一个叫“穷者独善其身”的网友专门为逻辑有过一段对话:

(问答1)我先问: 事实3、105公斤大米交换了105张货币。(在T3和T5)。“是”还是“不是”?

您回答“是”还是“不是”。


——网友回答:



(问答2)在时间T5,张三手里没有了大米。

您回答“是”还是“不是”。

——网友 回答:



(问答3)事实2、张三分两次销售收入105张货币(在T3和T5)。

您回答“是”还是“不是”。


——网友回答:



(问答4) 事实1、张三分两次归还银行贷款105张货币(在T1和T6)。
您回答“是”还是“不是”。


——网友回答:

是(且按你的推理内容回答)

(问答5)推理2、(事实2)105张货币-(事实1)105张货币=0 。

就是说,在算数上,105张货币-105张货币=0.

您回答“是”还是“不是”。

网友 回答:


(问答6)在“(142)(问答2)在时间T5,张三手里没有了大米。”您回答“是”——见(143)上接142楼  回答——是”

现在问,张三手里大米=0,货币=0,0-0=0,

您回答,“是”还是“不是”.

——网友回答:


============================================

既然从头到尾都是“是”,0-0=0也是“是”,那么逻辑推理就没有错。

所以,朋友们,你们还要动脑筋,你们要证明或者逻辑上在哪一步“不是”,或者就证明现实中就肯本没有“利润”。




给我一个诺贝儿经济学奖,我是不要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