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fgq5910
2263 0

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推广有奖]

VIP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9
论坛币
3325407 个
通用积分
246.9808
学术水平
1035 点
热心指数
1554 点
信用等级
560 点
经验
353774 点
帖子
20314
精华
2
在线时间
48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4-15
最后登录
2021-3-5

中级学术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摘  要:在对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现状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的分析,并提出对策,以期指导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的合理、有序发展,进而为改善合肥市新农村建设面貌,增强新农村发展活力,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提供一些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现状;对策;安徽合肥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3-0395-02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在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宏伟目标后,全国各地都加紧步伐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奋斗,掀起了一股又一股的浪潮[1-2]。
  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城市,是安徽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合肥市现有76个乡镇,其中38个建制镇(含三县城关镇),38个乡**所在地集镇,1 216个行政村(村委会)。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合肥工业大学新农村建设创新型试验项目课题组(该项目被评为2010年度校级优秀项目)赴合肥市区陶湖村、造甲乡宋岗村等9个村庄进行了新农村建设调研。
  调研内容包括:自然村基本状况、历史人文、道路交通、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经济收入、居住现状、居民规划意愿、公共设施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调查对象:所调查的人群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为35岁左右。从文化程度来看,人群总体的文化程度较低,被调查人群中3/4的人具有高中以下文凭;从职业状况来看,81%的调查者的职业为务农,19%为个体工商户。该项目组采取半结构访谈、现场观察等方式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分析研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1合肥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新农村建设实施以来,合肥市各级党委和**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城乡一体、共同发展,使合肥市新农村建设取得长足的进步。在面对新农村建设给合肥市农村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要冷静看待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1.1宣传和实施的情况
  图1、图2为合肥市新农村建设宣传和实施情况的反映,群众对新农村了解程度很低,获取渠道很窄。将近50%的人只是偶尔听说,80%的人只是从电视或者其他渠道知道这个名词而已,但对新农村建设的真正内涵基本上不了解。乡镇基层对新农村建设的组织活动较少,且达到的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调研中发现,因为认识上的误区,一些地方还处在观望等待之中,部分群众心存疑虑,不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内涵,不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一些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误解,认为就是**拿钱帮助修新路、建新村,消极悲观情绪与盲目乐观心态并存。
  1.2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和老百姓所期望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3、图4是当前农村存在的问题和老百姓所期望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的反映。水电路基础生产设施不完善,村容风貌不好,缺少文化娱乐活动,污染严重,社会治安问题多,教育环境师资力量差仍然是当代农村存在的普遍问题。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乐业,民主和谐,村容整洁,乡风文明仍然是老百姓所期望解决的首要问题。
  因为建设规划滞后,农村建设无序、失控现象比较严重。村庄建设中由于没有统一的设计安排,抢建、滥建现象比较严重,“有新房无新村、无新貌”的现象很普遍;一些地方由于农民建房的无序,农村供水、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布局比较随意;垃圾、污水处理的措施不力等。
  农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匮乏之间的不协调也是当前农村存在的重要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在不断增强,但是在生活中,文化娱乐活动匮乏,农村教育水平没有提高也是当前老百姓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农民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设不协调这一问题能否解决,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也是**和老百姓面临的共同难题。
  1.3当前合肥市新农村建设存在的误区
  在调研和查阅资料的期间,项目组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认真的学习。实地调研分析发现在合肥市新农村建设前沿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认为新农村建设开始就要全面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就是进行示范点建设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建设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方面的2个主流观点。新农村建设不能在不符合实际的条件下,全面推进。合肥地区资源分布不同,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应该在原有发展水平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建设富有地区特色的新农村,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发展起来。但是,过多的侧重示范点的建设,易造成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局面。毕其功于一役,建设示范点而忽视非示范点的建设,容易使新农村建设中好的政策、经验、做法得不到持续、大面积推广,失误的地方得不到及时的改正和总结。
  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新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盖新房,建新村”来定位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固然离不开基础设施建设,但它并不等于基础设施建设。清洁用水、电力、通讯、住房、道路、水利、农业机械、文化娱乐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完成这些工作,只是新农村建设的一方面,而不是意味着新农村建设的成功。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关乎国计民生的大工程,在建设中不能认为基础设施建设好了就是一劳永逸。
  新农村建设不应该进一步污染和破坏农村生态环境,而主要是保护、修复和改良农村生态环境,大规模地耗用土地资源、林木资源、水资源,不断污染空气、河流、土壤,不是新农村建设所追求的。建设新农村应该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地域采取不同的方案,如对有着历史文化背景的村庄应采取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新农村建设。
  2加强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2.1加大宣传力度,增加新农村建设的宣传活动
  在“新农村建设宣传下乡”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宣传车、宣传牌、乡镇广播站、城乡电视频道等各种载体广泛地在城镇和乡村开展宣传活动。建立新农村电视频道,及时播报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和制作新农村建设纪录片也是一种成功的宣传手段。通过认真地宣传,使老百姓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时走出新农村建设的误区。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踊跃的投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之中[3]。
  2.2 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合肥市城乡一体化进程
  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进一步加快农业基础设施、清洁饮水、有线电视、沼气利用、水泥公路、文化娱乐健康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步伐。利用合肥市是安徽省省会城市的条件,充分发挥合肥市城乡互补的优势,切实做好城乡一体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要向使整个农村生态系统得到恢复与改良,实现村容整洁,切实建设农村生态文明的目标迈进。
  2.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生产发展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村经济壮大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才具有现实条件。要让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愿意接受、支持、有能力参与新农村建设,关键的一点是农民是否有能力维持其新村生活、新村建设的经济收入。而事实证明外出务工难以大面积让农民获得稳定收入,而由农民自己建立的农业产业、农业企业,可使广大农民有业可就、有钱可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农民有能力维持其新村生活、新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合肥市应该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道路,以农村发展为中心,深入推动农业产业化,积极促进农村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4]。
  2.4加强文明建设,发挥高校在乡风教育引导中的作用
  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灵魂。促进乡风文明,必须加强农村文化的建设,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合肥市作为国家科教城市,有着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41所大中专院校,这种强大的文化资源优势,对于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发挥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引导中的作用可以通过:一是利用高校人才资源,组织相关专家、教授、学生开展贴近社区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的主题活动,为合肥市新农村建设献计献策。二是通过组织“大学生进农家”、 “三下乡”等活动,鼓励大学生深入就近农村社区开展政策、法制、科技、道德、文艺表演等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倡导健康、文明的新农村。
  3参考文献
  [1] 赵世洪.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0(6):15-16.
  [2] 郭翔宇,余志刚,李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与方法[J].农业经济问题,2008(3):73-76.
  [3] 刘守义,裴聚莲,张益德,等.关于新农村建设现状及对策的调查研究[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102-106.
  [4] 高丽英.浅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状与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31):88-89.



作者:侯彦全 巩惠玲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3期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现状及对策 新农村建设 农村建设 合肥市 新农村 对策 农村建设 合肥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0 0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