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DA网校
1316 2

[生物信息学与医学] 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安全与应用——CDA人工智能学院 [推广有奖]

管理员

大师

64%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3
论坛币
34193 个
通用积分
3108.4342
学术水平
260 点
热心指数
268 点
信用等级
235 点
经验
195597 点
帖子
5158
精华
19
在线时间
37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9-9-13
最后登录
2024-5-30

初级热心勋章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CDA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以优质的人工智能在线教育资源助力学员的DT职业梦想!课程内容涵盖数据分析机器学习深度学习人工智能tensorFlowPyTorch、知识图谱等众多核心技术及行业案例,让每一个学员都可以在线灵活学习,快速掌握AI时代的前沿技术。PS:私信我即可获取CDA会员1个月免费试听机会
医疗健康大数据是覆盖自然人的全生命周期,既包括个人健康,又涉及医药服务、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养生保健等多方面数据的汇聚和聚合。
  简单讲就是涉及到健康的、医疗的跟个人相关的数据的合集,不仅在医院,在互联网,在企业、医院都存在。
  同时会议上也提到要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创新业态,创新应用,促进医疗行业发展。
  利用健康医疗大数据,不仅对改进健康医疗服务模式,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
  健康医疗数据从哪来?
  我们可以大致分为五方面。
  第一来自诊疗数据:
  患者在医疗机构、体检机构等就医过程中产生并由信息系统记录的数据;
  包括电子病历、检验检查、基因测序、用药、医学影像等;
  第二来自研究数据:药品或器械研究机构,由研究机构录入或采集的个人健康数据,比如临床试验、生物样本库等;
  第三是个人数据:个人在医疗机构外自行记录的健康数据,比如可穿戴设备采集的心率、脉搏、睡眠等数据;互联网行为记录的检索、问诊、查询、病患交流数据等;
  第四是结算数据: 由商业保险公司、医保机构、物价管理机关存储的报销和流通数据;最后是公共医学:由临床指南、医疗健康期刊、医学文献,循证医学数据资源库等组成。这就是医疗大数据的来源。
  健康医疗数据核心在医疗机构
  因为医院的数据是真实的疾病数据,其他的社会药品采买数据等等跟真正核心医疗健康的核心还有些距离。
  而在医院包括护理记录、电子病历、用药信息、疾病诊断等等,这些数据综合一个特点就是敏感度非常高。
  第二就是真实,为什么真实?看病有医嘱、处方、病案等,这些医疗文书是可以作为法律证据的。
  同时质量比较高,在医疗信息化20年时间的不断积累和持续改进,数据的完整度和质量也在不断地提高。
  行业要求
  医疗健康大数据据作为新生事物,在行业标准和行业规范上尚有欠缺。直至近一年,国家卫计委陆续出台的全国医院信息化"功能指引"和"建设标准和规范",其中提到大数据平台,就是希望医院须要建设大数据平台,执行国家十三五规划中大数据战略落地的内容和时间计划,要求三甲医院最终要建设面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服务架构,高效高质组织数据资源,形成数据生产力。
  行业现状
  健康大医疗数据共享及应用不易。
  针对于医院来说:客观存在"不敢、不愿、不会"三种形态。
  不敢,因为数据共享、数据安全这些问题没有解决,所以不敢去做。
  没有规定,或者不太明确,不敢做。不愿,因为医院权益、政府权益、社会权益,不清楚。还有医院内部科室的数据担心被拿走,不愿意。
  不会,因为大数据必须要有大数据的技术支撑,没有技术支撑就没法儿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利用,同样在数据共享开放过程中,技术、标准、机制、体制突破仍存在较大的障碍,造成各部门在推动过程当中不会做,这些现状造成了「不会」现象。
  这些都是现状,但核心是数据安全和无法做到安全可控,让医院放心。
  安全和隐私保护
  数据安全挑战
  数据安全没有解决,能不能用?怎么建立安全体系?
  首先医院安全受到不断的挑战。
  我在昨天看到一个新闻,我不知道大家看到没看到,就是新加坡的某医院集团,其医院数据被黑,包括他们总理在内的就诊数据都在里面,非常敏感。
  黑客拿走了。
  为什么大家盯到了医院?说明黑客对医疗数据还是感兴趣的。
  比如勒索数据,过去病毒很少到医院,但去年勒索病毒刚爆发时就是针对医院,英国到中国都有中招,但是中国医院被曝光的很少。所以说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医院安全管理
  第一是物理安全
  医院的网络物理网是分内部网:挂号、结算、收费。一个是外网办公网,再往外才是英特网。
  整个物理是隔离的,而且网络也是隔离的。
  第二数据安全,主要是指医疗内部数据,数据保护采用了加密、数据库审计、防篡改等技术。
  第三是网络安全,从网络角度讲,国家卫计委提出2015年全部三甲医院要建立信息安全三级等级保护,逐步实现了基本的安全。
  第四隐私安全,这是新的命题,因为我们数据在内部用的话是不去隐私的明文。
  那些是隐私数据?
  国内还没明确法律规定细则。
  我们可借鉴美国HIPPA法案,其明确规定了个人姓名、社保号、车牌号等18项隐私数据,或者说只要能指向患者个体的都算隐私。
  那么数据如何去隐私?
  现在通用的还是基本加密技术。
  医院内部不需要加密,所谓外部就是科研研究、药物研究时需要大量统计分析时需要加密,我们现在用的是MD5加密等机密技术,有可逆的和不可逆的。
  健康大数据应用
  在安全前提下要放开应用。
  借用国家卫计委规划信息司领导所言"一分部署、九分落地"。健康医疗大数据也需要一分建设,九分要应用。从产业应用现状看,公司多,投资多,期望大,产出还未确定。
  从应用方向上,我们可以分为:临床决策支持(AI),医保控费和险种开发,医院管理,医疗器械和新药研发,慢病和健康管理等多个方向。

0D04CBB8996CB009643B8D6FD844F0C0.jpg


关注“CDA人工智能学院”,回复“录播”获取更多人工智能精选直播视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健康医疗 人工智能 CDA 大数据 Tensor

沙发
三重虫 发表于 2021-12-29 17:00: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使用道具

藤椅
xiaojingyubb 发表于 2022-10-27 11:21: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发展医疗大数据可以造福全国人民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cda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0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