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寻寻觅觅
1295 4

[转]:垄断国企改革与社会的互动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大专生

4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58 点
帖子
79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1-8
最后登录
2020-9-1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2006-12-18 16:38:59


  
  垄断国企改革与社会的互动
  如继续保持垄断国企的垄断地位,就要继续呼吁监管,执行其向国家分红
  
  时评
  本报评论员 吴铭
  
  垄断国企改革最近在社会互动的背景下取得了明显进展。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茅日前表示,将健全国有企业收入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清理整顿工资外收入,健全内外部监督机制,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者收入分配。在此之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已发出被称为“限薪令”的《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工作的通知》,要求对工资增长过快、工资水平过高的企业的薪酬水平严加约束。
  不过三四年之前,中小国企改制浪潮做最后的冲刺之际,人们要求国企改革的最主要理由还是要打破平均主义,保护企业家的剩余索取权;转眼之间,人们要求国企改革的一大理由已经是要求社会更加平等,为垄断国企员工待遇过高而感到不平。
  对于不同社会群体来说,垄断国企的不公含义并不一样。对于希望在垄断行业一试身手的民营资本尤其是外资来说,国企的垄断是不公;对于社会平民尤其是那些在国企改制中仅仅领到屈指可数的“遣散费”的下岗职工而言,垄断国企的高工资也是不公。当然,以前国企改制时候下岗职工的待遇并没有太多人同情,以现代经济学标准看是必要的“不公”,因此今天站在以往下岗工人的角度来批评垄断国企的高工资,会有点理论立场不协调;但是,这种立场不协调,并不意味着垄断国企的高工资就是公正的。
  如今,估计不太会有社会贤达出来为垄断国企辩护。尽管垄断国企非常庞大,但在本质上它们和那些已经完成改制的中小国企并无二致,都存在所谓“所有者缺位”问题。并且,人们基于民企创富热情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经备受压抑的历史悲情,往往认为,垄断国企的垄断是压抑性制度的重要一环。
  同时,今天垄断国企还必须面对另一种悲情,它们来自那些有利益受损感的社会平民,特别是那些曾经在改制浪潮中倍感失落的下岗工人。
  如果说改革就是垄断国企的自我救赎,那么首先的问题是国家和垄断国企自身对垄断国企责任做何判断,对改革的方向有何决断。对于社会公众和舆论来说,首先的问题就是,如果说垄断国企有问题,那么它究竟是什么。对于不同的社会群体而言,垄断国企的问题所带来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对于民营资本、外资及它们的同情者而言,倍受诟病的就是垄断国企的垄断地位,至于国企员工工资多高并不是问题,因为如果这些民营资本或外资进入垄断领域,工资或许开得更高。对于一般社会公众而言,一些垄断国企具有垄断的地位,却没有很好地尽垄断者的义务;是国家公共财政的重要源泉,却贪图小部门的利益。
  至于垄断国企的垄断地位问题,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则意味着如果继续保持垄断国企的垄断地位,则就要继续呼吁对国资的严格监管,执行垄断国企向国家分红,然后国家财政收入在税收之外另有一个丰沛来源,这样一来,每个普通个人和一般企业就可以相对少交税,多积累。
  从国家目前已有的改革措施(包括“限薪令”和国企分红制度的出台)来看,方向更倾向于尽垄断者对于国家财政的义务,以及更严格地约束国企。这也意味着,政府相关部门可能更倾向于认为,不能尽垄断者的责任和义务才是真正的要害。这种看法,更接近于一般民众基于更乐意少交税的立场而对垄断国企的看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国企改革 劳动和社会保障 国家发改委 社会保障部 现代经济学 改革 垄断 社会 国企 互动

沙发
winxo 发表于 2006-12-19 09: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什么时候的老文章?昨天新闻还说国资将在7大行业领域加大“举刀”地位,你还反垄断?

使用道具

藤椅
rrjtz 发表于 2006-12-20 07: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板凳
laudon 发表于 2006-12-20 14:4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垄断国企改革最近在社会互动的背景下取得了明显进展”这一结论我还不敢认同。

事实上那些失去了保障却未增加机会、损失了自由却未享有福利的人们,面对那些利用体制缺陷既垄断市场“机会”又掌握计划特权“保障”的人们,所产生强烈的不公平感觉并没有通过“社会互动”而减小。——除了口头上的表态外,我们实在看不出有更多“行动”来互动以促“和谐”。在垄断占据了大多数资源的情况下,要防止在缺少民主制约的情况下单纯强化权力,包括借助媒体声音扩大垄断,而使“权家通赢”的弊病更趋恶化,甚至造成“权家通赢”与“赢家通吃”的恶性循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2-20 14:53:37编辑过]

使用道具

报纸
dengdal 发表于 2006-12-20 15: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同意上帖。

从总体上看,目前对自然垄断型国有企业改革的认识与过去通常所认为的“自然垄断产业需要由国有企业来垄断经营”相比有较大进步,但多数仍认为自然垄断型国有企业改革仅仅是在原有国有经济框架下调整。在这种条件下,通常意义上的竞争不大可能,竞争政策没有效果,即使自由化出现,竞争也可能不会发生,目前必须依靠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管。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