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luo
4473 14

[经济学方法论] 关于某网友一时兴起说出西方经济学是“伪科学”的批评 [推广有奖]

11
cluo 发表于 2005-5-9 23: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fantacyleo在2005-5-9 15:31:36的发言:

在这里我有几个问题想问问深思熟虑的楼主如何用西方经济学来解释。其实这几个问题在帖中我已经提出来了,只是没有人响应。

1.西经中商品无限可分的假设符合现实吗?

2.偏好比较可以通过单调性假设变成仅仅是数量上的比较吗?

3.异质资本品如何加总,如果不能加总,如何按要素边际生产力分配?

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按照数学推导,必须在花光所有收入时才能达到最大化,按此逻辑,现实中有哪个消费者是这样做的?

5.虚无的效用函数到底是什么,它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u=max{x1,x2}这个效用函数明显违背无差异曲线的凸假设却在经济学教科书和习题里频繁出现?

如果楼主能够回答出上面第三个问题,我倒是还可以和楼主讨论一下平均利润率的问题。因为我看到的有关资料表明,异质资本品的加总问题涉及到是否存在平均利润率的问题。当然平均利润率的存在还会引出另一个问题:厂商仅仅实现了最大化利润就可以了吗?如果达不到平均利润,一样会被竞争无情淘汰。

西方经济学对数学的滥用和歪曲的例子还有很多,楼主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微观经济学批判》这本书,作者余斌,北大副教授,经济学博士后。

我可以明确回答你:

1.西经中商品无限可分的假设符合现实吗?―――不符合

2.偏好比较可以通过单调性假设变成仅仅是数量上的比较吗?―――序数确实不能变成基数

3.异质资本品如何加总,如果不能加总,如何按要素边际生产力分配?―――不能加总

4.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按照数学推导,必须在花光所有收入时才能达到最大化,按此逻辑,现实中有哪个消费者是这样做的?―――几乎没有

5.虚无的效用函数到底是什么,它的形式是什么?为什么u=max{x1,x2}这个效用函数明显违背无差异曲线的凸假设却在经济学教科书和习题里频繁出现?―――不懂,什么叫形式?函数根本就不存在形式一说。这是哲学词汇。不过却存在效用函数的性质。后一函数出现纯粹就是为了方便。

其实我还可以自问自己一个问题,难道现实中真的存在“经济人”吗?这个问题基本上可以替代上述的问题,何必问这么多问题。

经济学确实在诘问“现实中存在经济人吗”这个问题中前进,经济大师们也只有在这种思维框架中思考,不管是正面的还是反面的,小子也唯有如此。

其实,我和你的争论主要之点在于马克思经济学的思考方式和西方经济学的思考方式,我从来不打算和你争论马克思经济学存在什么具体错误的地方,那不是我的能力所能做到的。你看我的总结中肯否?

你的要求似乎是我们不应该在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框架中思考,嘿嘿,我做不到。我的回答都如你所愿,可是我认为不存在你的结论,即西方经济学是全部错误的。很明显,你设下的这些问题前人也考虑过,人们对这些问题也觉得米缸里掉进了什么东西,可是大部分人都没得出你和余斌的结论。

一滴水就呛死了的芦苇

使用道具

12
cluo 发表于 2005-5-9 23: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fantacyleo在2005-5-9 15:15:31的发言:

楼主对于我“一时冲动”的言论如此重视,还另开一帖以驳之,我真是万分“荣幸”。看楼主写下这么多,想必是经过深思熟虑了吧。但是看来楼主对西方经济学、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和有关的方法论知道的太少了,想了许久却连几个基本概念都没有搞清楚。

首先,何谓公理?公理无法证明,按亚里士多德的话来说,就是无法定义的概念,但是他也认为,公理是可理解的原理,符合思维而无可怀疑。人不是一生下来就精通一切的,一个人的思维是后天环境塑造的,来自于他所生活的环境,来自于生活经验,要想让所有人,无论其是否是经济学家都认同经济学公理,经济学公理就必须符合经验,物理学上的某些公理为什么有争论,就是因为难以与实验观察吻合。当然,实验观察也是经验。然而我们看到西方经济学的公理与现实违背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偏好的传递性公理与心理学实验的不吻合。比如偏好的完备性公理实际不可能做到。再比如单调性假设将偏好比较简单假定为数量上的比较,而将质量等排除在偏好之外。

其次是经济学的逻辑。数理逻辑并不是最重要和决定性的。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首先应该是定性的,而且必须从历史和现实着手进行分析,否则就是滥用数学甚至歪曲数学。比如边际效用,效用函数对某一商品数量求偏导。学过微积分的人都知道,对某一自变量求偏导时,其他自变量必须保持不变。但是一旦两种商品的变化不是独立的,所谓的MRS也就不存在了。再看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按照数学推导,必须在花光所有收入时才能达到最大化,按此逻辑,现实中有哪个消费者是这样做的?再说一个现实一点的例子吧,人大的微观经济学(高鸿业版)书上有个例子,说英国一些学生对厂商MR=MC的边际定价原则提出质疑,因为他们当企业主的家长根本不是按此定价的。检验一个经济理论的顺序是先看它是否符合历史和现实,而非符合数学!否则就可以以数学代替所有学科了。西方经济学从来不敢回顾历史,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家史,因为如果那样,他们就不会轻轻松松地说,当劳动供给和需求的均衡价格低的时候劳动者可以选择不工作了。无产阶级在上几个世纪,甚至是在现在不少国家的悲惨遭遇可以说明一切。至于马克思的逻辑体系,连西方经济学家都是叹服的,萨谬尔森就曾经多次赞扬过马克思。当然马克思的理论并非完美无缺,只是比起漏洞百出,自相矛盾的西方经济学要好得多。

西方经济学对现实的解释能力极差还表现在宏观领域,比如上世纪70年代的“滞胀”,至今西方经济学还无法作出解释,也无法彻底克服。

西方经济学的伪科学性质还在于西方经济学家没有承认错误的勇气。不知楼主听过有名的“资本争论”没有。面对异质资本品无法加总的问题,新古典综合派的一位经济学家居然说:“我们现在只能乞求萨缪尔森的个人权威了……”

关于公理,数学公理和物理学公理、经济学公理在我看来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你理解的公理大概是数学公理。的确,已知的数学公理没有找到反例,比如“平行性假设”曾经被一些人认为是公理,可是数学大师早就在怀疑它只是假设,结果就是假设。但是物理学公理和经济学公理只是假设,经济学的公理和现实多有不符合地方,但是不等于我不能应用它来得出有意义的结论,然后应用经验来检查结论。我们的分歧很明显,你认为既然经济学公理不符合现实,剩下的事情就不用做了。鉴于我们争论的语境,我猜想你在马克思经济学哪里找到要做的事情。而我认为马克思经济学既不做假设,更有甚者,死硬地不对自己的经济学结论做经验检验,这是重大缺陷。我不想就马克思经济学理论本身批评。天可怜见,每个人怎么都觉得我在对马克思经济学理论问题做批评?

关于数理逻辑,我不知道为什么存在“数理逻辑”这个名词。好像“数理逻辑”就能够导出西方经济学什么结论似的。西方经济学只有“经济人”逻辑,数学方程、函数导数等等无外乎是“经济人”逻辑,没有“数理逻辑”,只有数学工具。

萨缪尔森极富文采,对我这样初学经济学的人无疑比僵硬的马克思经济学教材更具有吸引力。他确实称马克思为伟大的经济学家,几十亿人生活在马克思的理论统治的国度里。不过他本质是否定马克思的,我记的最清楚的是他的“历史很少遵循由仅仅为生命有限的人所撰写的任何剧本形式”评语。

一滴水就呛死了的芦苇

使用道具

13
霜岳 发表于 2005-5-10 01: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滞胀没有在西方经济学框架下被解释么?有些人是不是应该去补一补“较”新的文献?

What has always made the state a hell on earth has been precisely that man has tried to make it his heaven.

使用道具

14
fantacyleo 发表于 2005-5-10 18: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的要求似乎是我们不应该在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框架中思考,嘿嘿,我做不到。”

这句话除了诡辩没有任何意义。这无疑是说,如果我们要检验西方经济学是否是真理,我们就要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里检验。那么我们要检验XX功是不是伪科学,我们就只能在XX功的框架里检验?西方经济学的整套理论即使再完美,如果与现实脱节,那么无异于空中楼阁没有任何意义。而楼主就是要肯定这种空中楼阁的意义。何况,它的内部还是漏洞百出。当然,研究完全脱离实际的东西本身无可厚非,只要不是明明脱离实际还要用它来解释现实。

我已经说过,马克思正确与否与西方经济学正确与否是独立事件。我从来没有以马克思的观点批判西方经济学。而我的关于资本品加总的问题就完完全全是西方经济学内部框架里的自相矛盾:既要按边际生产力分配,又不能解决加总问题。而如果缺少分配理论还叫什么经济学!!!

消费者不按效用最大化原则行事——消费者行为理论用于现实分析有什么意义?

厂商不按MR=MC定价——厂商行为理论有什么意义?

张五常曾经说,“我只要问一问共产者,人是不是自私的,我就胜了”。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如果西方经济学的最基本公理都是难以成立的,那么其后的理论又有什么意义呢?

至于楼主说看不懂什么叫“效用函数的形式”,我也可以说明一下,就是效用函数的具体解析式是什么。当然,谁也不知道。不过总还有统计学吧,不知哪位经济学家对效用函数的存在及是否符合假设做出收集数据及检验呢?恐怕即使有人这么做,其得出的结果也是从现实上否定假设。另外,说到统计我还想起来楼主说要马克思的支持者对他的理论作出检验,如果这种检验是在马克思理论的框架内检验,那么不用检验也是对的。如果是要拿来放在现实作出检验,那么西方经济学是不是也应该拿到现实做检验呢?从而和楼主所说的“你的要求似乎是我们不应该在西方经济学的思维框架中思考,嘿嘿,我做不到。”自相矛盾。

使用道具

15
vzu 发表于 2005-5-18 11: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0 个经济学家在一起会产生11种看法,争论并没有什么奇怪的,我们为什么学习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就是要相互取长补短,批判的学习,与时俱进么,世界是变化的,所谓的真理也会有不对的,经济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上,任意条件变化的话,结果可能会“失之千里”,现实世界中也有许多是非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解决的,还有是是非非么?

个人以为,西方经济学的许多假设是经不起推敲的,而现实生活中,政治经济学也有什么世界是不清楚的,老马已经谢世N久了,现在世界他不会明白的!那门理论没有发展,就是政治经济学里面也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么,是我们后人加上去的吧!小平同志说的好: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

建立某种假设,证明之,逻辑证明可以的话,就实践检验,检验不行的话,推倒假设或放宽假设,重来,真理是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我们所窥之真理,实践也许根本就是错的,长期有多长,真理有多真,谁都不可能回答吧!凯恩斯的话:就长期来说:我们都已经死亡了!

自己罗嗦了半天,好像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了?^_^

将就着看看吧,不发可惜了!惟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31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