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gjingfeitai
991 0

[转]郑板桥的精品意识 [推广有奖]

苗实:读书是我最大的嗜好,没有之一。

巨擘

0%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京城四老和白老师

京城四少和林老师

学者苗实现象争论

威望
9
论坛币
260439 个
通用积分
20765.5036
学术水平
1387 点
热心指数
1921 点
信用等级
1075 点
经验
581502 点
帖子
32239
精华
2
在线时间
2645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31
最后登录
2022-5-5

中级信用勋章 中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学术勋章 高级信用勋章 初级学术勋章 特级热心勋章 特级学术勋章 特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闻说东村万首诗,一时烧去更无遗。板桥居士重饶舌,诗到烦人并火之。”这首诗是郑板桥先生将自己所作的“应酬杂篇、平庸之作”付之一炬时所作。郑板桥作画、写诗、做人都十分严谨,他最著名的一副楹联就是“隔靴搔痒赞何益,入木三分骂亦精。”而正是由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做人原则,才使得他成为清代著名的画家、书法家、诗人,使他的作品能够成为精品,长久流传。
精品意识是当代人提出的观念,各行各业都在以追求精品为首要目标。精品是长久的基础,一个企业,一个品牌树立了精品意识,实现了精品意识,才可以立足于时代要求,立足于长远发展。文学作品更是如此,流传下来,不被历史所淹没的无不是文坛精品。
精品的产生其重要的一点就是人的严谨态度,一丝不苟的作风,勇于正视自己的果敢,板桥先生每一幅画都要几易其稿,任何细微之处都不会含糊,他所编著的诗集几经挑选,广泛征求朋友的意见建议,最后成册,他主张“为文须千斟万酌,以求一是,再三更改,无伤也。”所以精品产生于做人与治学的严谨态度。
佛法是讲悟性的,似乎与严谨无关,其实,悟性从何处来?除去历劫的善根外,还是是需要修学的,修学佛法也是治学的一种,一样需要严谨的态度,我们所得到的“悟性”就是我们修学佛法的“作品”,这个“作品”是否是精品,也来源于我们的态度。念佛讲求“风雨不透”“功夫成片”,参禅讲求“穷追猛打”“直透关底”,这些如果没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作风,是很难达到的。
特别我们在发修学帖子时,就更应该要有严谨的态度,一个帖子,就是一篇“作品”,是给人看的,虽然不期流传后世,起码现在有人在看,有看就有所悟,通过帖子使人产生一些想法与认识,就要引起高度的重视,随意性太大的东西,自己一发了事,不管读者的反应如何,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自己的观点正确,一样要有精品意识,要精上加精,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呈现出来,反复修正、修改,这是和人的写作水平没有关系的,这只是态度问题。我们不是作家,不是法师,但我们一定要有作家与法师治学的态度,就是在自己所认识到的范围内,来展开讨论,来提供心得。扬扬万言与百十文字,都需要严谨的态度。随意的扬扬万言,一样是“糟粕”;严谨的百十文字,一样是“精品”。常言说得好“态度决定一切”,决定精品意识的态度就是严谨!
随意的危害很多,从古至今,各行各业莫不如此。能够成为精品的每一件艺术作品、文学作品;每一个成功品牌、每一位成功人士,背后都写着两个字——严谨。
生动活泼只是形式问题,不是态度问题,形式是多样性的,态度是唯一性的,一个良好的态度,无论从事什么行业,都可以获得成功。形式上的随意与态度上的随意是有着本质的区别。如一位大画家,随意的几笔,作品就跃然纸上(这就是形式),这样的“随意”是通过不断的学习,付出极高的心血与严谨的态度所决定的,而不通过严谨的修学为基础,随意几笔,算是什么?什么都不是,只是浪费了资源。
我亦凡夫。水平确实有限,还好有点严谨的修学态度,才使自己走到今天。精品意识是丢不得的啊。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精品意识 郑板桥 态度决定一切 各行各业 文学作品 意识 郑板桥

苗实,读书人,大乘行者,有意可联系miaoshijjxj@163.com ​​​​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5 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