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李开乐
1056 0

李开乐:自然与人-1.4——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生态平衡的真实情况 [推广有奖]

  • 0关注
  • 4粉丝

教授

29%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20 个
通用积分
0.0328
学术水平
34 点
热心指数
28 点
信用等级
13 点
经验
13020 点
帖子
652
精华
0
在线时间
39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3-17
最后登录
2017-9-16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自然与人-1.4   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生态平衡的真实情况

       摘要:60年前的农田里,到处是田螺、鱼虾、青蛙,那才是原汁原味的生态平衡。可是在当今,既要求脑袋里有记忆,又能够自己全面写得出来的人,就恐怕是寥寥无几了。


     “生态平衡的链条断了”,这个话并非随便说出来而已。当然,必须拿出没断之前的情况来对比一下才能令人信服对吧!那么,二十世纪50年代之前,生态平衡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年轻人对此恐怕会一头雾水,不知其所以然。最明显的,只有找到岭南平原农村的七八十岁以上的老者进行打听,才能比较全面和具体地讲得出来。至于要能够全面凭着自己的记忆写出来,那就既要有种田经历,又要有一定文化了,这恐怕是寥寥无几的人了吧!

      笔者从小经常跟随着老农的父亲到田里干活,直至解放后的合作化,自己便成为农活里手,样样能干,也知道了不少田间事。儿时记性好,记得那时收割早稻时,田里有浅浅的水,每割开两颗便露出一个新的小四方形空间。于是呼!三四粒,少则一两粒田螺就静静地摆在浅水清澈的泥面上。小手灵活而准确,田螺瞬间就都进到了腰间的小竹篓,或者旁边跟随着挪动的脸盆里。姜、葱、豆酱调好了味道,田螺送饭真是美极了!

      广东暖和,一年要插两次秧,割两次稻子。早稻刚割完,又犁地和耙平,准备着插晚稻秧了,田里也一直保持有水。天气太热,庄稼人只是起早摸黑地干活,大中午都在屋里或树阴下休歇和乘凉。下午两三点钟的最热时刻,那些重新被耙平的稻田里,浅浅的清水被太阳晒得脚都不敢踩下去。一遇上此种天,孩子们和一些妇女们就个个都背着竹篓或小木桶直往田野里散开去,到处去捡那些刚被烫死或半死不活的两三指头大的小鲫鱼。开头先捡田埂边的,三四点钟后田水凉了些,就踩进田中间捡。不知道怎么就有那么多的鱼,真是人人都喜笑颜开的满载而归。煎、焖、煮、炸,可口的小鱼一连美美地吃了好几天。

      吃完了田里的鱼,孩子们又玩起了新的招数来。在大热天里,几十个小伙子脱光衣裤,跳入田野间的水塘中,双手用力打水,硬是把一塘清水搅得浑不见底,竟然可以把鱼儿们弄得浮头喘息,任人捕捞,结果又是个个都捞得鱼虾半竹篓以上。

      晚稻秧插完之后,广阔的田野呈现着一片新绿。每当暗无月光的夜幕降临之后,总有大小伙子们背着竹篓和打着手电筒,到田野里的大路小路和田埂到处转悠去抓捕田鸡(青蛙)。尤其遇到有细细秋雨的月暗夜,田鸡们都静静地趴在路面或田埂上,无论你走路的声音多大,手电筒所照之处,它们都被细雨淋得眨拉着小眼睛,一动不动的任你伸手去捡。我这十余岁的大小孩子不敢单独溜得太远,最多的时候也曾经捡回来大半小木桶。

      不论春夏秋季,有闲时,大人也经常指点孩子到菜地里去钓回小青蛙来喂鸡鸭。两尺多长的小竹子,尾巴绑住一根三尺长的结实细线,细线尾巴再绑稳小段蚯蚓,这就是最简单有效的捕钓工具。将钓饵随意透过菜叶的缝隙放入菜间的地面上,轻轻抽动钓饵让它表演成为活角色,马上就有小青蛙一口咬住,任你拉出来放进左手的一个可以灵活松开或握紧上口边沿的小布袋里。只要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功夫,就可以满载而归,喂饱了自家的一小群鸡鸭。那样喂养出来的鸡鸭,其肉鲜嫩可口,那才真正配得上称为绿色食物和好营养哩!

      上面就是笔者儿时的记忆回放情况,用现代的话说就叫做生态平衡。目前的年轻人或许以为上述是天方夜谭,不!那绝对是真实的回味。

*******************************************

请“关注”订阅《自然与人》微信版:

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的名称:《自然与人》

微信账号:likaile1941

二维码:

二维码.JPG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二十世纪 生态平衡 自然与人 李开乐 likaile1941 平原 如何 年轻人 平衡 生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 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