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inxinjiari
4717 8

[宏观经济学教材] 请教:为什么储蓄多于投资时会有多余商品? [推广有奖]

  • 0关注
  • 6粉丝

大专生

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72 个
通用积分
3.885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6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497 点
帖子
30
精华
0
在线时间
19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20
最后登录
2022-12-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我在读萨缪尔森的《宏观经济学〉时,发现“当储蓄大于投资时就会找不到足够的顾客,导致多余的商品卖不出去“不是很理解。

我个人认为储蓄大于投资时,说明人们即使把这些投资再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部买光,仍然花不完,不会有产品剩余,怎么会找不到足够的顾客呢?

我认为自己陷入死角,请大家帮忙指点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 萨缪尔森 宏观经济 萨缪尔 再生产 投资 商品 储蓄 时会

沙发
xzm 发表于 2005-8-21 01: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大家都储蓄了,谁拿钱来买东西啊?

所以多余的商品卖不出去啊

“个人认为储蓄大于投资时,说明人们即使把这些投资再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部买光,仍然花不完,不会有产品剩余”

投资当然会有扩张效应啊,投资若是只能收到本钱,那就没什么人愿意投资拉

使用道具

藤椅
sungmoo 发表于 2005-8-21 08: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里说的“储蓄”与“投资”

1)都是“流量”(可理解为单位时间内的发生量),不是“存量”。

2)都是“总量”,全社会单位时间内发生量的加总。

3)都是“自愿”的。

4)都不能只理解为名义货币额,更不能只理解为银行存款,它们是一种“实际”额(虽以货币值表现,但强调的本质内容是“实际值”)。

储蓄、税收属于“收入项”或者“供给项”,单位时间里,你获得了多少收入,相当于你提供了多少产品;投资、政府采购、净出口属于“支出项”或者“需求项”,单位时间里,你做出了多少支出,相当于你需求了多少产品;消费既属于支出项,又属于收入项。当自愿收入项之和大于自愿支出项之和时,它们之间的差额就是“非自愿的”,就会出现“自愿收入>自愿支出”,或者“自愿供给>自愿需求”,或者有些人自愿提供的产品没有被其他人自愿需求(只好不自愿地“自己需求”),即差额部分的产品卖不出去。宏观经济学把这种非自愿的(差额)部分统一归并到“自愿储蓄”与“自愿投资”的差别中,具体地,差额部分由“非自愿存货投资”(一种支出项)的正负值来表示。

使用道具

板凳
minqinwang 发表于 2005-8-21 09: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xinxinjiari在2005-8-20 23:19:49的发言:

我个人认为储蓄大于投资时,说明人们即使把这些投资再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部买光,仍然花不完,不会有产品剩余,怎么会找不到足够的顾客呢?

我认为你的认识误区在于你的假设,当有储蓄的时候,“买光”就不存在了。

还有一点,储蓄是收入超过消费的部分,个人感觉“花不完”,但此时厂商可等着你买他的东西呢。

小石头多么快乐 独自在路上滚着 从不介意荣辱沉浮 从不畏惧危机发生 它朴素的褐黄衣裳 为过路的宇宙所穿上 象太阳一样 独立或发光 以不拘礼的礼节 履行绝对的义务

使用道具

报纸
milanoyao 发表于 2005-8-21 14: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可以这样理解储蓄大于投资意味着实际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大于投资(以两部门经济为例),即实际收入大于消费和投资之和,则实际收入大于均衡收入(意愿支出),当然会有产品剩余了。

使用道具

地板
xinxinjiari 发表于 2005-8-21 22:4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但是,储蓄等于投资的时候怎么理解呢?当储蓄大于投资的时候东西卖不出去,当投资等于储蓄时东西刚好卖出去,这时候说明投资和消费是相等的呀,也不是储蓄等于投资呀。请大家帮忙再看看。谢谢

使用道具

7
minqinwang 发表于 2005-8-21 23: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你再次提出的问题来看,楼主压根还没摸到门呢,建议自己好好啃一下书本吧,按照这个思路问下去谁都帮不了你。
小石头多么快乐 独自在路上滚着 从不介意荣辱沉浮 从不畏惧危机发生 它朴素的褐黄衣裳 为过路的宇宙所穿上 象太阳一样 独立或发光 以不拘礼的礼节 履行绝对的义务

使用道具

8
nxg5200 发表于 2005-8-23 11: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实 在经济学中经常有 这样的问题 ,就是:你的理解角度不一样,就不可能得到一致的结果。那么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你如何找到正确的分析角度。这就需要有正确的经济的思维范式 ,否则只能是按照你自己的思想模式看待问题。

使用道具

9
zck 发表于 2005-8-23 20:1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原创]

西方经济学在收入决定理论中讲的储蓄和投资都是指居民和企业的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是居民和企业打算做得事。在二部门中产出即收入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储蓄,支出即需求等于计划消费加计划投资。储蓄大于投资,即居民得意愿储蓄大于企业得意愿投资,产出大于计划需求,表现为找不到顾客。而按照GDP定义,产出始终等于需求,不过这个需求包括计划需求和非意愿存货投资。

储蓄等于投资,即产出中计划不消费掉得产品和投资者计划购买得产品相等。消费和投资构成需求得组成部分,消费和储蓄构成产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