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inwenjue
2624 6

[休闲其它] 【原创】低成本而高效的创新 ——读 德鲁克 经典《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罗宾汉

本科生

1%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38 个
通用积分
4.4684
学术水平
18 点
热心指数
20 点
信用等级
14 点
经验
1613 点
帖子
31
精华
0
在线时间
68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0-1
最后登录
2012-3-1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低成本而高效的创新



——读《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时间如流沙般涌动不止,不前进就会被掩埋。中国的民营企业如同是沙漠中的旅客,宏观政策是火辣的阳光,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是可怕的风沙,太阳的炙烤,风沙无情的鞭打,低成本的木棍还能支持多久,他们是否能走出这个困局?



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很多民营企业把创新当作救命稻草,可是创新是什么?是聪明的创意还是标新立异的发明创造?现在,“自主创新”的口号不绝于耳,企业也憋足了气准备在自己的技术领域成为领导者,可是这几年过去,多数企业都败下阵来,大笔投资化成泡影,如麒麟操作系统、龙芯处理器、WPS办公软件、WAPI无线标准,EVD格式等等。



人们看到的创新往往只是产品本身,却忽略了创新的本质目标是什么。德鲁克认为,创新就是通过改变产品和服务,为客户提供价值和满意度。这里的关键词不是产品和服务,而是价值和满意度。确实,不能给用户带来价值的高技术产品会有市场么?又如何给公司带来持续的回报?



高技术产品如摩托罗拉的铱星,法国的协和飞机等都被市场的洪流无情淘汰。反观那些所谓“落后技术”的创新产品,如硬盘,小灵通等却大红大紫,这些产品的技术已经存在很多年,并非原创,亦不迷人,但却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为他们带来了价值。正如德鲁克所言,创新是否成功,不在于产品是否新颖、巧妙或是极具科学内涵,而在于是否能赢得市场。



要想在如此残酷的丛林中生存,民营企业没有巨额的补贴,没有无穷无尽的银行贷款,更不用说行政垄断的支持,又能靠什么从国企大鳄,国外狼群的口中夺食?走创新,高附加值的路是否意味着一定要与廉价的劳动成本Say No ?难道自主知识产权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决定了企业的生死存亡?几个月来被国际大厂“另类打压”的比亚迪和最近饱受争议的“黑手机”似乎是这个答案最好的注解。



“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在哪里?”,当很多企业寄望于某个绝妙的主意或是某项惊人的产品和服务来摆脱噩运时,比亚迪却是将德鲁克系统化创新的理念学到了家。一个普通智慧造就了BYD的今天,而这个理念就是很多学者和企业家认为应该转变的,那就是成本制胜。



“厂房、生产线、工艺等都是我们自己设计,制造的。”,一位在BYD工作的朋友很骄傲的对我说,“在控制成本的过程中,投入的技术研发是用钱砸出来的。”看似很矛盾的话语却凸显了BYD的理念,成本控制不是靠“抠”出来的。大到以人居重的自创生产线,小到特殊工艺的电极,这些系统化的创新都极具灵活性,产品的更新换代只需要做简单调整就可以推出,免去新建生产线的大笔投入和时间成本,足以对进行市场快速的反应。这为比亚迪争取到大量的订单,满足需求的同时又降低了用户的成本,为客户带来价值,也赢得了市场。谁又能说这不是核心竞争力?



当然,低成本的优势在一点点的被蚕食,技术的升级换代要求机械化程度的提高是必然,但一味追求高新技术也是不可取的,难道一定就要追求所谓的原创技术?BYD并非是公认的创新者,而是模仿者。这也为这个快速成长的企业带来不少的问题,首当其冲就是知识产权问题。正如德鲁克提到现代日本的发展进程一样,BYD并没有把产权问题很严肃的看待,毕竟起跑线不同,传言BYD老总王传福甚至说过“产权问题······完全不是问题!”,这当然无据可查,但从各方面资料不难推断出产权问题并非BYD发展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众多企业非常严肃看待的问题,同时也是政府部门伤脑筋的头等大事,在BYD看来却无关痛痒?难道王传福真有所谓的“核武器”?



其实,BYD奉行的并非简单模仿而是创造性模仿,如同日本的“社会创新”一样,并非将资源投入原创技术的开发,而是对外部的技术创新进行模仿、引入并改造,这取得极大的成功。BYD近期遇到的问题只是“很多模仿不到位的,没有自己技术碰到的专利纠纷”,这也就难怪BYDer认为产权不是大问题了。



比如铁锂电池,这并非BYD的专利技术,但是BYD将其运用在汽车上却变成了最有可能实现商业化的颠覆性技术。德鲁克将创新活动分成三类: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社会创新。比亚迪的成本领先战略和创造性的模仿与其说是技术上的创新不如说是管理上的创新,这些系统化的创新活动足以给中国的民营企业带来很大的启示。



如果说BYD的成功靠的是创造性的模仿,那山寨机(以前称“黑手机”)的成功靠的就是创造性的破坏。山寨,一个野性十足的称谓把“江湖人士”的辛酸悲苦描述得淋漓尽致。从山寨手机、山寨数码相机、山寨液晶电视、山寨U盘,到山寨笔记本,这些“贼人”似乎“无恶不作”。



“山寨系列”产品风头最劲的当然非山寨手机莫属,凭借联发科高度集成的手机芯片和深圳完整的产业链,山寨手机把正规手机厂商打得落花流水。当然,谈山寨们成功的秘诀还是应该从他们的对手——国内知名大厂说起。数年前行业的普遍繁荣给了那些国产大佬莫名的信心,认为凭借出人意料的营销能力和超强的渠道控制力便可继续在国内大挣快钱。谁知,局势多变,世事无常,消费者的结构和主流消费者的认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电子产品的消费者主要为年轻用户,而手机作为大众必备通讯工具也在80后,90后中快速普及,这些人和农村用户成为手机主流消费者,他们认知和消费观念的变化直接影响了手机行业的结构。



80后,90后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的改变源于西方价值观的输入,年轻人一方面更注重享受生活,更看重品牌,另一方面更追求自由,更欣赏“不在乎永久只在乎拥有”的价值观。在年轻人眼中,手机再也不是身份的象征,品牌也就可有可无,要实用更要多功能,坏了不要紧,被偷了也不可惜,便宜就行,常用常新。这种认知的改变让主流厂商措手不及,而跨国巨头凭借其强势品牌和山寨厂上下夹击,在手机产品更新换代越来越快的节奏下,将国内大厂打得节节败退,库存积压、资金吃紧、渠道崩溃。一批山寨厂也顺着这个大潮站在了风口浪尖,如金立,天宇朗通等,相信随着核准制度的实行会有越来越多的山寨大旗迎风飘扬。



当然,MTK和核准制度也是山寨机红红火火的催化剂,我们大可以说创新机遇的到来是山寨们一次次大捷的主要原因。这几个创新机遇的来源皆来自外部,德鲁克有句话说得好,“大多数成功的创新都很平凡,他们只是利用了变化而已”。



德鲁克把外界的这些变化带来的创新机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
人口统计数据;二
认知、意义及情绪的变化;三
新知识,包括科学和非科学的新知识。我们不难将山寨机的成功因素一一归总,但消费者更希望看到更多的民营企业从这些变化中找到自己的切入点,生产出消费者需要的产品,为顾客带来价值。



技术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核心技术、原创技术无法一蹴而就,这也是民营企业最头疼的问题。我们的政府和企业老总们,是否应该将目光转向科技含量很低的管理创新和社会创新上?这两种创新所需资金少,机会更多,回报更大,但要求决策者观念的改变,这往往是最难跨过的一道坎。



处于风暴中心的中国民营企业似乎到了必须转身的十字路口,是不断的尝试在外壳上涂钢琴漆,镶个钻石,还是真正去了解消费者的需要什么,帮助顾客解决实际问题?是一再专注于技术创新,还是通过管理创新,社会创新来提高用户满意度?是“专注于冒险”,还是“专注于机遇”?只恐怕中国的消费者还要继续等。

博文地址:低成本而高效的创新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创新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 德鲁克 企业家 高技术产品 德鲁克 创新 企业家精神 经典原创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周军杰 + 1 + 1 鼓励
arthistory4 + 100 + 59 + 1 + 1 谢谢支持
kathy.wang + 1 + 1 + 1 偶像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59  学术水平 + 3  热心指数 + 3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kathy.wang 发表于 2009-8-19 23:00: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山寨将成主流

使用道具

藤椅
sudanhugh 发表于 2009-8-20 00:55: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山寨系列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amp;from^^uid=1171177

使用道具

板凳
arthistory4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8-20 02:17: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你对论坛的支持,希望大家向你学习
感谢支持我的免费资料,请点击一下本人头像下的“加关注” 成为偶的粉丝!

使用道具

报纸
周军杰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8-20 09:09: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先支持一个!
然后再与linwenjue探讨个问题。
成功的企业(按照你的思路,BYD之类的)很难把他的成功单单归于某一点,如“管理创新”,很可能是在“管理创新”思想(如果能称之为思想的话)的指导下的一系列措施。
另外,“技术创新”可以分为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生产线等的调整,可以看做是工艺创新吧!
模仿创新值得称道,想当初,日本就是这样创新崛起的。我们今天谈“自主创新”,不应该把“自主创新”单单作为手段,还应该作为一个“目标”,即达到一个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目标,既然是这样,我们的手段为什么不再丰富一些呢?比如“模仿创新”和“合作创新”等……

使用道具

地板
linwenjue 发表于 2009-8-20 18:29: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5# 周军杰

回复周军杰

其实你的想法就是一种创新,”自主创新“其实不应该成为企业的负担,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是以盈利为目的和以社会福祉为愿景的最终结果,因为复制思想无法提供真正的动力……所以,看似模仿,看似山寨,理念是新的,有市场,就是创新,如果手段创新是以提高用户价值为目的,就是理念创新而不是简单的产品创新、技术升级。

使用道具

7
周军杰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9-8-20 19:31: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6# linwenjue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03:21